李海君
【摘要】品德心理经历了萌芽、发展、相对成熟的动态发展过程,品德心理的研究有助于道德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发展,而前人仅从矛盾论或西方主要心理学流派解释品德心理发展的动力,没能充分体现品德心理发展的动力因素,本文从流派和结构两方面入手探讨人格动力,对揭示品德心理发展的动力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品德心理;结构;发展动力
品德心理发展的动力是什么呢?目前较为普遍的是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认为任何事物都有内部矛盾,事物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和原因。因此,品德心理发展的动力是社会道德发展水平与社会需要之间存在矛盾,是个体“在实践活动中的产生的新需要与原有品德结构的矛盾”。
哲学层面上的“矛盾动力观”虽然得到广泛的认可,但缺乏对其矛盾内部结构和功能的深究。品德心理的发展应该是一个由各种动力因素和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
一、核心概念
从事物发展的积极角度讲,动力是指推动事物运动、发展和变化的力量,多指向前的推动力,而不指阻力。相反,从消极的角度讲,阻力也是一种动力,只不过是让事物朝相反的方向发展而已。因此,严格地讲,只要是能让事物发生改变的都是动力。本文涉及的品德心理发展动力是从严格意义上讲动力。
二、探究品德心理发展动力的意义
从理论意义上讲,探究品德心理的动力因素,对各流派的观点进行横向的比较、总结,有利于揭示品德心理的本质,开启研究的新视角,同时也可以为当前教育改革提供理论依据;从现实意义上讲,当代经济发展迅猛,科技进步凸显,全球化使社会关系更加复杂,经济文化交流更加密切,同时人类也将面对更加复杂的伦理关系,这在客观上就对品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实践意义上讲,随着社会的发展,德育面临着危机和挑战,这就要求我们需加强德育这一既老又新的研究课题。
那么,对于品德心理的动力因素的探究,有助于改进和完善德育教育,使今后的德育教育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本文从品德心理发展的动力这一视角,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希望能揭示各动力因素的功能和相互关系,为完善德育心理学添砖加瓦。
三、从流派入手
(一)精神分析学派———“动力观”
精神分析学派强调“本能论”,本能决定人的行为,对个体品德的形成和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弗洛伊德早期把本能分为性本能和自我本能。后又把本能分为生的本能和死的本能。生的本能包括性本能和自我本能,生的本能在于种族的延续和个体的生存,代表爱和创造的力量;死的本能是一种恨和破坏的力量,代表有机体倒退回自己先前无机的状态。生的本能和死的本能两者相互交错,共同影响着个体的心理发展。
在相当长的一段是时间,弗洛伊德的性本能观占主导地位,他将性本能的能量称为“力比多”,把他看为人类行为的重要动力。“力比多”寻求满足的过程通常是不顺利,与社会文化发生冲突。当“力比多”受阻时,不能顺利释放,就会移植到其他对象上。能量可能被压抑,但不能被消除,它需寻找新的释放途径,这些能量是与生俱来的本能,本能的目标就是发泄能量来满足需要或消除兴奋,恢复原来的平衡状态。
精神分析学派的其他代表人物虽对弗洛伊德的理论进行了批评和修正,但无论是自我心理学还是社会文化学派仍然没能脱离本能决定论。可见,精神分析学派关于道德发展的动力,他们重点关注的仍是人的本能。
(二)行为主义学派———“动力观”
行为主义学派强调“环境”,认为“学习”和“强化”对人的行为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行为主义心理学强调,儿童在特定的环境中习得某种行为的过程就是儿童学习的过程。那么,影响儿童学习的因素有哪些呢?激进行为主义者斯金纳认为,“强化”是学习最重要的因素。“强化”即是有机体某种行为频率的增加是因为强化物,“强化物”指的是增加有机体行为频率个具体事物。他们的观点是,我们都是别人对我们发生行为进行奖励的结果,“强化”是一种简单且实效的行为法则,是行为形成的关键。
从上述可看出,行为主义者持“环境决定论”的观点,他们认为,品德形成动力主要来自学习和强化。品德是道德行为的总和,是人类行为习惯的产物。他们重视环境、社会文化、训练及榜样等对品德行为的影响,强调只有习得正确的行为方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才能形成良好的品德,而忽略道德行为的依据。这就影响了学生的道德行为原则、道德评价、道德迁移等能力。
(三)人本主义学派———“动力观”
在批评、指责精神分析学派和行为主义学派的基础上产生的心理学第三大势力———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每个人都有向上成长的潜能,强调以人为本,一个人不应仅仅满足于免于心理疾病,应该有更高的水平、发展,充分挖掘人的主体性和创造性,使其成为真正的真正健康、富有创造性、具有自由选择且充分发挥作用的人。
罗杰斯等强调人的潜能和价值的自我实现,他认为通过个体需求的满足,使人依靠自我的内部动力发展为独特个体,实现人格的发展、完善和自我的实现。马斯洛对自我实现进行研究,表明个体具有生物基础的内部本性,它是好的,我们应该促进它而不应该抑制它,让它充分表现并引导我们,这种内在本性体现在成长和自我实现。
尽管人本主义是在批评和扬弃精神分析学派的基础上产生,但它仍然没有脱离本能论,但它的本能与精神分析学派的本能不同,是一种“似本能”———人的能力、天赋、特质在有机体内部的生物基础。以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为例,它体现了人类不但有基础的本能需要,还有更高层次的精神需要。
(四)认知主义学派———“动力观”
认知心理学主张用认识来解释个体行为原因,强调认知因素对人格形成的意义,通过对道德推理、道德判断的描述和个体思维发展来研究道德。最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包括皮亚杰、科尔伯格。
皮亚杰对道德发展机制进行研究,着手于儿童道德判断的发生、发展,核心成分是儿童关于社会关系的知识和判断,他认为个体和环境的相互作用是个体心理发展的根本动力,并建构了个体经验。科尔伯格在皮亚杰的基础上进行了发展,提出了关于道德发生、发展的“三个水平”和“六个阶段”的理论。他指出,个体认知发展与与道德发展关系密切,智力的发展与社会经验的获得是道德判断能力发展的依据。
在认知学派看来,品德的形成在于智力的发展、道德知识的掌握、道德动机的形成和发展,将品德的发展归因为认知。
以上几个流派简单阐述了他们对人格(品德)形成的动力的观点,从中我们可以大致总结出各学派关于品德发展动力的观点。
三、从结构入手
(一)内部动力因素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品德心理发展就是品德心理结构的发展,因此,我们可以从品德心理结构上来整理品德发展的动力因素。其中要素构成论的影响较大。
1、间接涉及品德心理动力的结构观
“两要素论”,认为品德的构成部分包括道德需要、道德能力。道德需要是品德的核心部分,它包括态度、动机、理想和信念等,决定品德的性质、方向、发展水平;道德能力包括认知、判断能力和行为技能等。该要素论中道德需要起动力作用。
“三要素论”,将品德划分为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行为。“四要素论”在此基础上进行补充,增加了道德意志这一要素,它要求从知、情、意、行着手品德的培养和教育。该要素论中,道德情感是动力因素,道德认知是必要条件。“四要素论”是我国目前大家较为认同的观点。
“五要素论”在“四要素论”的基础上增加了道德信念因素,认为道德信念是个体品德结构的核心。
后来学者突破了要素论,在要素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各自新的立体结构观点,主要包括:球形结构、三环结构、三维立体结构等。考虑到动力因素,它们多以“世界观”或“道德信念”为核心。
2、间接涉及品德心理动力的结构观
张欣然教授的“品德综合结构观”,认为品德是由三方面多维度多层次关系的综合体。三方面包含智能系统、意识系统和内容构成系统。该观点认为发挥动力作用的是智能系统,结构和环境的相互作用对品德结构的发展和形成起着推动作用,推动道德行为的产生。
章志光教授的“功能结构观”,他认为品德心理结构包含生成结构、执行结构、定型结构三方面。在品德形成的过程中,这三个结构是相继出现且表现形式不同,但又相互参透、彼此包含。这种观点将品德结构的动力归为多因素的相互过程。
(二)外部动力因素
1、社会历史文化因素
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的心理发展观,强调了社会历史文化对个体心理的形成和发展的意义。他认为社会文化历史的发展是心理机能发展的源泉,社会规律对其具有制约作用。因此,对品德心理而言,社会历史文化因素对其影响更浓郁、明显,如将品德心理结构中的心理形式划分开来,那剩下的就只有社会历史文化形态下的规则而已。撇开具体的社会历史文化,品德心理结构也仅仅剩下躯壳。
因社会历史-文化的内涵和形态丰富多样,不同的个体对统一社会历史-文化的理解也不尽相同,它对个体品德心理的发展的影响既有可能为推力,也有可能为阻力,所以对品德发展所产生的影响结构如何,都应该是动力因素。
2、教育因素
发展心理学的毕生发展观认为,个体从出生到死亡都处于不断学习、受教育的过程中,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构成个体品德此能力成长和学习的大环境。
家庭环境是儿童最初接触和生活的环境,因而家庭环境教育对儿童品德的形成、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积极、健康的家庭环境有助于儿童养成良好的品德。部分研究表明,父母的教养方式、职业类型、文化程度等对子女的品德也有一定影响。
学校环境教育是一种有目的、计划,且系统地对学生品德发展进行教育的过程,它在学生品德发展中起着主导作用。教师的教学方法及自身的人格对发展良好的品德作用明显,同时,校风和班风又以一种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着受教育者。
社会环境教育影响个体的社会化水平和质量。个体的成长、发展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由自然人逐渐到社会人的过程也是个体适应环境和形成人格的过程。因此,社会环境对个体人格的形成及品德的发展有着不可代替的作用。
以往的研究倾向于对品德心理的静态研究,而动力是推动品德心理结构产生和发展的根源,所以品德心理的研究不能缺少对动力因素的探寻。
参考文献:
[1]林崇德.品德发展心理学[M].上海教育出版社,1989: 108-111.
[2]柳布林斯卡娅.儿童心理学概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61:66.
[3]朱智贤.儿童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78.
[4]陈会昌.道德发展心理学[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107.
[5]李耀宗.品德心理发展的动力结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6.
[6]皮亚杰(J.Piaget)著,陆有栓译,5儿童的道德判断6,山东教育出版社,1984.
[7]马娟著:(我国品德心理结构研究综述6,载5四川教育学院学报6,2004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