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与素质教育

2013-04-29 00:48刘华
理论观察 2013年6期
关键词:价值体系素质教育价值观

刘华

[摘 要]大学生素质教育是当前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要求,探讨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中贯穿素质教育,对于我们深刻地理解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内涵、全面推进大学生素质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3)06 — 0115 — 02

一、概述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实施素质教育,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大学生素质教育是当代社会值得重视的问题,也是世界各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一个共同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制度在价值层面的本质规定,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是实现科学发展、社会和谐的推动力量、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核心内容,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它渗透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个方面,在所有社会主义价值目标中处于统摄和支配地位,对于每个社会成员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具有深刻的影响,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和完善提供了思想根基,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建设之魂。〔1〕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对大学生素质具有强化作用

有人说,文化构成人的“第二天性”,人的生命活动本质上是一种社会的、文化的活动。文化是社会或民族分野的标志;文化使社会有了系统的行为规范;文化使社会团结有了重要的基础;文化塑造了社会的人。〔2〕文化的以上功能是社会正常运行的精神纽带。当今全球化浪潮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经济、政治、文化的融合,对于这样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中国必须融入其中才能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但是西方国家利用其对全球化的主导作用和经济、科技等优势,向其他后发国家大肆推行其文化和价值观念,让它们自觉或不自觉地接受其经济、政治、文化理念。当今国际形势发生的深刻变化,使得一国的安全问题不再是单纯的军事问题,而是关系到经济、政治、科技、金融、文化等诸多领域,在文化软实力作用日益凸显的时代背景下,文化安全成为关系国家生存发展的重要战略安全之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其现实性、超越性、科学性等卓越的文化特质,〔3〕成为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核心内容。当代青年是中国文化和核心价值传承的主体,也是文化安全实现的主要载体和主心骨,大学生无疑肩负着这一使命。作为未来社会中坚的大学生,树立共同的价值观,形成社会的集体目标和集体行为,能有效形成社会整合,化解价值观多元化所衍生的矛盾和冲突。正确地把握大学生素质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在联系,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中贯穿素质教育,对于我们深刻地理解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内涵、全面推进大学生素质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大学生的基本素质:

(一)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

欧阳爱权等人组成的课题组面向浙江省8所高校进行了大规模的问卷调研,其数据分析显示:84.2%的大学生对坚持党的领导表示认同;81.5%的大学生对党的执政能力进一步加强表示乐观;90.5%的大学生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充满信心;86.3% 大学生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90.4%的大学生认为科学发展观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73.7%的大学生认为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另外,76.5%、81.7%、76.6%、87.4%的学生认同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以及改革开放。以上调研数据显示了当代大学生政治认同主流积极健康向上,呈现出良好的态势。与此同时,调查也揭示了部分大学生政治认同有所淡化,出现了所谓的政治认同迷失或危机。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主题,大学生只有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正确认识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势,正确认识社会思想意识中的主流和支流,才能在错综复杂的社会现象中看清本质、明确方向。〔4〕大学生只有具备了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才能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才能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才能肩负起我们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正确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当代大学生的共同理想。每一个大学生个体的命运总是与国家的命运、社会的命运联系在一起的,共同理想是个人理想的凝聚和升华,大学生只有胸怀祖国,才能在为共同理想而奋斗的过程中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实现自己的理想追求。

(二)加强大学生的道德素质

陈洁君对泉州师范学院学生的调查结果显示,有19%的学生受西方网络文化的冲击进而迷信和崇拜西方文化;有64%的学生由于受网络垃圾信息的影响而改变了原有的价值观和道德观。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具体内容为“八荣八耻”,它告诉人们哪些事可以做,哪些事不能做,为社会成员判断行为得失、做出道德选择,确立价值取向,提供了基本的价值准则和行为规范。全球化是当今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它对我们国家的影响体现在社会的各个领域,尤其是思想道德领域。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主流价值观发生了一定变化,一元价值观与多元价值观、整体价值观与个体价值观、理想价值观与世俗价值观、精神价值观与物质价值观各自形成了一种张力关系。〔5〕各种社会思潮的兴起,使当代大学生道德价值观的发展趋势更加不可预测,加之我国当前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尚未建立与这一进程相一致的道德体系,导致当代大学生道德价值观出现某种程度的混乱和无序。社会主义荣辱观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荣辱范畴中的集中体现,是社会主义道德观的核心理念,对于践行社会主义公民道德、提高人的德性修养,强化人们的规范认同、凝聚多元时代的道德共识,具有基础性的价值导向作用,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大学生德性修养的道德基石。〔6〕

(三)加强大学生的人文素质

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是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动力。民族文化是民族精神的客体,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主体。中国传统文化所蕴含的价值追求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中国传统文化所蕴含的哲学精神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中国传统文化所倡导的和谐理念有助于化解现代社会的矛盾与冲突。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相融合,集中体现了当代大力倡导的人文精神。人文精神不仅是精神文明的主要内容,而且影响到物质文明建设,它是构成一个民族、一个地区文化个性的核心内容;是衡量一个民族、一个地区文明程度的主要尺度。〔7〕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关系到民族的文化素养和文化品格,关系到国运兴衰和民族的未来。

三、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中贯穿素质教育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主要是在学校教育过程中进行,因此大学校园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主阵地。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中贯穿素质教育可从以下方面进行:首先,建立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教师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体,教师本身的素质决定着学校的素质教育是否成功,在高校中主要是由思想理论课教师、辅导员、班主任直接向学生灌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所以从事思想政治教育教师的专业理论素质和思想政治素质对素质教育是否成功起着关键作用。尤其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其主要职责是通过理论教学和实践向大学生宣讲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并使之内化为大学生自身的政治追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是大学生思想和行为的引导者,教师要积极引导和帮助大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根本方法,培养学生具有坚定的政治立场、敏锐的观察能力,同时具备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的专业理论素质和思想政治素质决定着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其他专业课教师教书的同时也同样承担着育人的任务,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同样很重要。其次,积极营造和谐健康的校园文化。社会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大学校园文化显现出不同的特点,在思想开放、文化多元的今天,大学校园文化受制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这就要求我们用先进文化引领新时期大学校园文化建设。〔8〕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当之无愧起着引领的作用。再次,采用多种形式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杨志才对重庆师范大学进行的问卷调查显示,媒体对大学生价值观形成影响很大,67%的学生是通过媒体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不知"者占14%,“不详”者占20%,二者合计占34%,表明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仍停留在“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表层阶段。以上调查情况说明,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应采取多种形式。社会实践是一种比较有效的形式,它是大学生进一步了解社会、认识自我的有效途径,大学生在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中,看到、听到、碰到的人和事,有正面,也有反面;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这些都会对大学生产生积极的或消极的影,教师要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学生,帮助他们分清是非,学会看事物的主流。多开展课外实践活动,比如社会调查,假期社会实践,各种形式的讲座、英模报告、演讲等,都有助于激发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和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感,从而在潜移默化中不断完善自身,提高自身素质。

〔参 考 文 献〕

〔1〕吴树青,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255.

〔2〕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 〔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75.

〔3〕徐贵耀.多元文化思潮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功能〔J〕.湖北社会科学,2008,(06).

〔4〕 吴树青,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258.

〔5〕廖小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价值观变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原因〔J〕.科学社会主义.2006,(01).

〔6〕韩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213.

〔7〕人文精神的坚守与呼唤〔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1-01-02(07).

〔8〕周中之,石书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探索〔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181.

〔责任编辑:侯庆海〕

猜你喜欢
价值体系素质教育价值观
我的价值观
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价值体系研究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青花瓷艺术品价值体系建构》摘要
论美育中的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如何有效渗透素质教育理念
价值观就在你我的身边
素质教育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实施
关注基础教育阶段中的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