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部地区高等教育发展水平的因子分析

2013-04-29 00:44:03王昱熊科
高教探索 2013年6期
关键词:方差省份天津

王昱 熊科

摘要:受经济水平的制约,东部地区高等教育发展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本文采用因子分析方法对东部各地区高等教育发展水平的因子得分与综合得分进行综合评价分析,客观地反映了东部各地区高等教育的发展水平以及实力,进而为如何全面协调发展东部各地区的高等教育水平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关键字:高等教育发展;因子分析方法;建议

收稿日期:2013-04-07

作者简介:王昱,暨南大学国际交流合作处助理研究员;熊科,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特许经营学院讲师,暨南大学管理学院2011级博士研究生。(广州/51063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现象很明显,不但东部、中部、西部三个地区之间经济发展存在差异,而且各区域内部经济发展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是什么原因导致这种差异?现有的研究在这方面做了大量工作,认为人力资本等因素是影响区域经济差异的重要因素之一。[1]高等教育是人力资本形成的重要因素,高等教育发展水平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人力资本水平,进而影响经济发展。反过来,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又会对高等教育发展水平产生影响,进而又影响人力资本水平。东部11个地区①的高等教育发展受到各自经济水平的制约,从而使东部各地区的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本文从影响高等教育的发展水平的因素出发,采用因子分析方法研究东部地区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并对东部各地区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提出建议。

一、指标选取与研究方法

(一)指标选取

根据全面性、科学性、客观性、及时性以及可操作性原理,本文从高等院校数量、高等院校学生情况、高等院校教职工情况以及教育经费情况4个方面出发,选取了9个指标来反映东部各地区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即学校数、每十万人口毕业生数、每十万人口招生数、每十万人口高等学校在校生数、每十万人口教职工数、每十万人口专职教师数、高级职称占教职工人数比例、国家财政预算内高等教育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比重、生均高等教育经费。

(二) 因子分析方法基本原理介绍[2]

因子分析,又叫因素分析,就是通过寻找众多变量的公共因素来简化变量中存在复杂关系的一种统计方法,它将多个变量综合为少数几个“因子”以再现原始变量与“因子”之间的相关关系。因子分析的原理:设有n个样品,每个样品观测p个指标,这p个指标之间有较强的相关性。为了便于研究,并消除由于观测量纲的差异及数量级不同所造成的影响,将样本观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使标准化后的变量均值为0,方差为1。原始变量及标准化后的变量向量均用X表示,用F1,F2,…,Fm (m

(三)数据来源

选取2011年东部11个地区反应高等教育水平指标的原始数据(来源于《2011年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2011年中国统计年鉴》以及《2011年中国教育统计年鉴》),通过计算整理得到9个指标的原始值。

二、东部各地区高等教育发展水平的实证分析

(一)原始数据的处理

运用spss160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并进行相关性检验(见表1)。在因子分析过程中提供了几种检验方法来判断变量是否适合做因子分析,主要统计方法有如下两种:巴特利球形检验(Bartletts Test of Sphericity)与KMO(KaiserMeyerOlkin)检验。表1结果显示,巴特利球形检验统计量为128822,相应的概率Sig为0000,因此可认为相关系数矩阵与单位阵有显著差异;同时,KMO检验值为0736,根据Kaiser给出的KMO度量标准(其中KMO>09,非常适合做因子分析;08

(二)因子提取

通过标准化原始变量求得的相关矩阵中大多数指标的相关系数大于03,因此,可以采取主成分分析方法来求标准化指标的公共因子以及载荷矩阵。每个公共因子对原始数据的解释能力可以用该因子所解释的总方差来衡量,通常称为该因子的贡献率。它等于和该因子有关的因子负荷的平方和,实际中常用相对指标来表示。相对指标体现公共因子的相对重要性,即每个公共因子所解释的方差占所有变量总方差的比例。因此,根据特征值、方差贡献率以及累计方差贡献率确定因子个数,如表2所示。

因子分析与主成分分析方法中,方差贡献率是衡量公共因子的重要指标,即方差贡献率越大,说明该公共因子对各原变量的贡献度越大。表2结果显示,我们选取的前3个因子的累计贡献率达到9452%(>85%),说明前3个因子可以解释9个指标中9452%以上的信息。其中前3个因子解释9个指标信息的能力分别为5898%、2431%、1123%。总体上,前3个因子反映了原有变量的大部分信息,因子分析效果较理想。因此,我们把前3个公共因子作为反映9个指标的综合评价指标。

(三) 因子旋转

在初始因子提取后,发现大多数因子与原始指标都具有一定的相关性,这不便于开展因子意义解释。因此,我们决定对因子进行旋转,为各个因子构造新的方差贡献率。[3]如表3所示,公共因子F1在X5、X6有较高负荷,反映了高等教育教学质量水平,故称之为高等教育质量水平因子;公共因子F2在X4指标上有较高负荷,反映了高等教育在校学生规模,称之为高等教育规模因子;公共因子F3在X9这个指标上有较高负荷,反映了投入到高等院校教育经费的情况,称之为高等教育经费投入因子。

(四) 因子得分

原变量X1,X2…X9可由各公共因子表示如下:

X1=0167F1+0430F2-0337F3;X2=0050F1+0004F2+0285F3,其余依次类推。通过SPSS160得到因子得分矩阵具体结果,如表4所示。根据表2结果显示,我们将对各因子的方差贡献率占3个公共因子总方差贡献率的比重为权数进行加权汇总,从而得到东部各地区公共因子的得分以及东部各地区的综合因子得分F,其中综合因子得分F具体计算公式如下所示:

F=(05898F1+02431F2+01123F3)/09452

将计算结果列入表5中,得出东部各地区高等教育发展水平的因子得分以及综合得分的排名顺序。

三、结果分析与建议

(一) 结果分析

有了各个公共因子合理的解释,结合东部地区各省份在三个公共因子上的得分和综合得分,就可对东部地区各省份的高等教育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高等教育质量水平因子F1得分最高的前三个省份依次是北京、上海和天津,其中北京的得分为083,上海的为024,天津的为022,远高于东部地区的其他省份。这就是说就高等教育质量水平发展而言,北京、上海、天津是我国东部地区高等教育发展较强的省份,且规模远大于其他省份。东部地区高等教育质量水平较低的省份是海南、河北。江苏、广东和北京在F2上的得分上较高,而天津和海南得分比较低,说明江苏、广东和北京的高等教育规模在东部地区是较大的,而天津和海南的高等教育规模相对较小,还需要下大力气扩大招生。天津、海南和江苏等省份在F3上的得分比较高,说明这些省份的高等教育经费投入比较高,北京和广东则需要进一步加大投入。

将东部地区各省份在三个因子上的得分进行加权综合,就得到了综合得分。根据综合得分可以综合评价东部地区各省份高等教育的发展水平。综合得分前三名的省份依次是北京、天津、上海;综合得分最低的三个省份依次是河北、广东、河南。再结合各因子得分进行分析,北京在东部地区高等教育的质量水平和规模上都位于前列,但是在高等教育经费投入上的得分比较低,因此,需要在这方面加大投入。天津在东部地区高等教育的质量水平和教育经费投入上得分比较高,在高等教育规模上得分不太理想,这可能与天津高等教育结构有关。而综合得分较低的省份在高等教育质量水平上都比较低,在高等教育发展战略上应该把高等教育质量水平放在重要位置,这样才可以促进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另外,因子得分(表5)分析显示,就高等教育规模而言,江浙、沿海省份以及北京大于东部地区其他省份;就高等教育经费投入而言,天津、江浙以及海南高于东部地区其他省份;综合来讲,直辖市高等教育的发展水平普遍好于东部地区其他省份。北京、天津和上海三省份综合发展水平排在前三位,北京高等教育质量水平高,但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天津高等教育经费投入大、教育质量水平较高,但是高等教育规模较小;上海高等教育质量水平较高,但教育规模不大、教育经费投入相对不足。此外,综合得分值大于零的省份还有江苏、辽宁,但是这些省份与北京、天津和上海有一定的差距。其他省份综合得分都小于零,在因子得分图中大概位于原点附近,高等教育的发展水平都相对比较低,发展格局相似。因而,如何加快这些省份的发展,是影响东部地区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课题。

(二)建议

通过对东部地区高等教育水平的结果分析,可以全面认识东部各地区高等教育的发展水平,以及高等教育发展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匹配性,进而有针对性地采取对策和措施, 因地制宜地选择和制定与东部全面协调发展相适应的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战略。

第一,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水平和深抓专业人才培养理念。从结果分析中知,北京、上海和天津是我国东部地区高等教育发展水平较高的省份,发展水平与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相一致。因此,在今后的教育事业改革中,我们可以把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水平作为高等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结合专业人才培养理念,将发展重点转变到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水平的内涵发展上来。提高高等教育发展质量重点要注重提高高等教育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首先要提高高等院校培养学生的质量,再次就是要提高高等院校的科研水平,提高高等院校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能力,形成产学研一体化的发展模式。此外,还要注重提高高校教师的质量,设计并实施具有大幅度提高高校教师参与科研活动的激励机制,提升高校教师参与科研活动的积极性。产业分工的不断细化,要求人才也必须掌握更加专业化的技能。因此,高校在专业设置上要不断根据社会产业分工的变化进行调整,在注重培养学生理论素养的同时,也要更加注重培养其专业技术能力,让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缩短上岗后的磨合期,这样在节约用人单位的成本的同时,也能更快的让学生的能力发挥出来形成现实生产力。

第二,扩大高等教育规模和注重高等教育的协调发展。从结果分析中可知,江苏、广东和北京的高等教育规模在东部地区是较大的,而天津和海南的高等教育规模相对较小,这也体现出高等教育发展水平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一致性。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区高等教育发展水平也高。在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在一定程度上会制约其高等教育发展,而高等教育又将反作用于经济发展。因此欠发展地区可以适当的扩大高等教育规模,提高当地人力资本存量水平,为加快经济发展提供必要的人力资本支撑。在扩张高等教育规模时要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保持一致,超前或滞后都可能影响高等教育的质量,进而有可能对经济发展产生不利影响。东部地区各省份经济发展不均衡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各地区高等教育发展水平的不均衡。因发达省份经济条件优于欠发达地区,造成高等教育资源由欠发达地区流向发达地区,使得发达地区的发展对欠发达的发展不但在经济上没有形成扩散效应,在高等教育发展上也没形成扩散效应。单纯依靠市场的力量,扩散效应难以形成,需要政府的介入,通过政策引导,让发达省份的高等教育资源适当的向欠发达地区扩散,使整个东部地区高等教育协调发展,让高等教育发展能够与整个东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相协调。

第三,加大对高等教育经费的投入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从结果分析中可知,天津、海南和江苏的高等教育经费投入比较高,北京和广东则表现出教育经费的不足;海南的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却不如北京和广东等地区,高等教育发展经费投入也和地区经济发展不匹配。因此,东部相对欠发达省份在加大高等教育经费投入的同时也要注重提高经费等资源的利用。东部相对发达的省份因其经济发展方式处于快速转换时期以及经济结构处于快速调整期,对高素质人才和高新技术的需求非常大,而高校作为人力资本和高新技术的主要产出部门需要加快投入调整,以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的变化。所以东部相对发达省份要注重加快对高等教育的投入,以使高等教育发展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相匹配。此外,还要注重投入经费的利用效率。可以通过专项基金(包括能促进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科研项目基金和产学研转换基金),设置有效监管机制,保障经费投入能够得到高效的利用。为避免东部部分地区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东部各地区在加大高等教育经费的投入的同时,还需要提升高等教育投入资源的利用效率。

注释:

① 根据“七五”计划,东部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和海南11个省(市)。

参考文献:

[1]蔡昉,都阳.中国地区经济增长的趋同与趋异——对西部开发战略的启示[J].经济研究,2000(10):1-13.

[2]何晓群.现代统计分析方法与应用[M].中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3]Henseler, J., Ringle, C.M.,Sinkovics, R.R.The use of partial least squares path modeling in international marketing[J].New Challenges to International Marketing Advances in International Marketing, 2009(1): 277-319.

(责任编辑于小艳)

猜你喜欢
方差省份天津
方差怎么算
如果天津有“画”说
艺术启蒙(2022年9期)2022-10-08 01:33:06
概率与统计(2)——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期望与方差
谁说小龙虾不赚钱?跨越四省份,暴走万里路,只为寻找最会养虾的您
当代水产(2019年11期)2019-12-23 09:03:46
天津卷
学生天地(2019年30期)2019-08-25 08:53:22
计算方差用哪个公式
《天津之眼》
方差生活秀
天津
汽车与安全(2016年5期)2016-12-01 05:21:56
因地制宜地稳妥推进留地安置——基于对10余省份留地安置的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