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光涛
【摘要】 目的 分析肝源性溃疡的临床表现特点以及发病原因。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6月到2013年1月收治的32例肝源性溃疡进行临床分析和总结。结果 32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腹胀、暖气、反酸以及肝硬化的临床症状;患有十二指肠型溃疡的患者12例,占所有患者的37.5%,患有胃溃疡的患者有11例,占所有患者的34.38%,患有复合性溃疡的患者有9例,占所有患者的28.13%在; 食管静脉曲张重度情况有18例,中度情况有8例,轻度情况有6例;总结:肝源性溃疡症状不典型、发生率高,其发生与肝功能分级一定相关,临床表现、内镜及治疗方面,均有其特异性。
【关键词】 肝源性; 溃疡;特点; 治疗
【中图分类号】R75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49(2013)06-241-02
1 引言
消化性溃疡患者合并肝硬化,在临床上称之为肝源性溃疡(Hepatogenic Ulcer,HU),它是临床上肝硬化常见的并发症,也是消化性溃疡中比较特殊的一类。肝硬化的临床症状比较突出,容易掩盖消化性溃疡的临床表现,导致临床上出现漏诊、误诊的几率比较高。为有效的分析肝源性溃疡的临床表现特点以及发病原因,我院选取2012年6月到2013年1月收治的32例肝源性潰疡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先报告如下。
2 资料与方法
2.1 一般资料: 我院选取2012年6月到2013年1月收治的肝源性溃疡患者32例,男19例,女13例;最小年龄27岁,最大年龄68岁,平均年龄45岁;酒精性肝硬化7例,胆汁性肝硬化6例,乙型肝炎后肝硬化10例,血吸虫性肝硬化7例,不明原因3例;
2.2 临床表现:
32例肝源性溃疡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反酸、呕吐、黑便,腹胀、乏力以及节律性的疼痛,其中反酸患者20例,呕吐的患者8例,黑便且出血的患者25例,腹胀的患者18例,乏力的患者14例,出现典型溃疡疼痛的患者13例;参照Child-Pugh改良分级法把本次研究的肝源性溃疡患者分为三个等级,即A、B、C三级,其中A级5例,B级15例,C级12例;32例患者在入院前均未胃病史,且在入院前的一个月内无服用抗炎药物以及抗菌药物,包括质子泵抑制剂以及过含铋制剂。
2.3 入院检查:
对本次研究的32例肝硬化患者进行胃镜检查,采用的是日本GE250胃镜及其显示系统,记录下所有患者镜下的溃疡特点,再取患者的胃窦粘膜组织活检,做快速尿素酶的检测。
2.4 数据统计: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 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3 结果
3.1 32例患者在临床上的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腹胀、暖气、反酸、黑便、乏力以及节律性的疼痛等症状。由于患者有肝病的原因,因此32患者都有一定的肝硬化的病症以及临床表现。
3.2 32例患者的溃疡位置: 小弯侧5例,大弯侧7例,后壁 4 例,前壁3例,壶腹溃疡10 例,胃溃疡3例。患者溃疡的大小:溃疡直径>1.5cm的患者3例,溃疡直径0.8 ~1.5cm的患者15 例,溃疡直径为0.4~0.8cm的患者12例。患者的溃疡伤面的边缘完整且洁净,由肉芽组织组成,溃疡的伤面覆有灰色或灰黄色的物质。
3.3 32例肝源性溃疡患者的检查结果显示:
患有十二指肠型溃疡的患者12例,占所有患者的37.5%,患有胃溃疡的患者有11例,占所有患者的34.38%,患有复合性溃疡的患者有9例,占所有患者的28.13%在;在临床观察中发现溃疡及和胃炎间存在交叉。32例患者中患有胃十二指肠多发性溃疡的有3例,占9.38%,患有多发性溃疡的患者5例,占15.63%,患有肝源性溃疡合并胃炎12例,占37.5%。
3.4 进行胃镜检查后发现,32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食管静脉曲张。按食管静脉曲张的出血量以及严重程度对患者的情况分类为三个等级,分别是重度情况、中度情况以及轻度情况。其中重度情况有18例,占56.25%,中度情况有8例,占25%,轻度情况有6例,占18.75%。
4 讨论
HU发病机制复杂,目前尚未完全明确,可以从以下几个因素考虑:(1)门静脉高压方面:门脉高压内脏和胃粘膜出血,粘膜水肿,粘膜下静脉分流导致胃黏膜的循环难以有效的进行,导致胃十二指肠黏膜在更新循环受到严重的障碍作用,使得前列腺素E2 明显减少,从而削弱胃肠道粘膜的抵抗能力,雪若两人防御机制,受到各种有害物质的入侵,导致各种并发症,包括内脏充血,组织缺氧,水肿,胃肠粘膜糜烂,不能及时清理入侵的有害物质,严重影响了碾磨氢离子的分泌以及碳酸氢根的形成,导致溃疡的进一步的形成。 (2)患者的的肝功能不全者:肝源性溃疡的的发病和患者肝功能损害的严重程度有一定的关系,肝功能出现恶化的患者出现肝源性溃疡的几率更大,这主要是由于患者肝功能的不全导致肝功能减退,使血液中某些物质的分泌增高,包括组胺,胃泌素5 - 羟色胺,。调查显示,这些物质的增到导致患者胃酸的分泌物的灭活水平相比发病前有明显的降低,致使增大了其在血液中的浓度,这些物质刺激胃壁细胞分泌更多的胃酸,持续性的刺激,使胃酸分泌过多,大量的氢离子扩散到受损的粘膜层和黏膜下层,粘膜的损伤程度大大提升,从而患者产生溃疡(3)其他方面的因素:失衡的免疫调节作用,刺激性物质,内毒素血症,体内蛋白质相对较低以及患者内分泌的变化也可能有关与肝源性溃疡的发生
对肝源性溃疡的患者应注意其发病时间以及发病的症状,在早期确诊,尽快做胃镜检查,便于早期诊断。对患者要应采取积极的保守治疗,采取综合措施,有效的提高患者的肝功能,降低患者的胃酸,保护胃黏膜,促进溃疡愈合。
参考文献
[1]王晓焕,保建强,史红丽.肝源性溃疡100例分析[J].吉林医学,2009,30(7):641-642
[2]彭再全,严龙菊,张咏平等.肝源性溃疡的相关因素探讨[J].中外医疗,2008,21(1):67.
[3]段炜,潘社棉,孟宏涛等.肝源性溃疡与肝功能关系的研究[J].武警医学院学报,2011 20(3):190-191.
[4]覃江.肝源性溃疡 30 例临床分析.中国综合临床,20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