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多媒体优化语文课堂教学的几点尝试

2013-04-29 19:08马慧娟
科海故事博览·科教论坛 2013年6期
关键词:多媒体优化语文

马慧娟

[摘 要]: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使他们在自由想象的空间中充分发挥学习的主体作用。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尝试运用多媒体技术,给学生创设适当的情境,让学生把网络和多媒体作为学习工具,通过自主探究完成学习过程,会取得很好的效果。

[关键词]:多媒体 优化 语文 课堂

对于基础教育而言,要让课程改革引向深入,教育手段必须现代化,也就是说,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是课堂教学改革中一项意义重大而又必不可缺少的艰巨任务。对于 语文教师而言,要想上好语文课程,关键在于怎样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多媒体技术运用于语文课堂教学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手段。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语文课堂教学就是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辅助教学。多媒体课件是教师的经验和现代化教育思想、教育手段的有机结合。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多媒体向学生传递信息,学生利用多媒体创设的情境进行协作学习,通过媒体向教师反馈学习信息,实现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与教材之间的信息交往,达成教学目标。恰到好处地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能充分开发学生的大脑,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并使教学的个性化、互动化成为可能。下面我仅就如何运用多媒体优化语文课堂教学浅谈一下自己的做法:

一、在学生喜欢的情境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之者不如知之者也,知之者不如乐之者也”。教学中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就开了一个好头。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丰富,多媒体与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机整合,已成为教育改革的一道亮丽风景。它对于改变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以教师传授为主、学生被动学习,对于激发学生学习情趣、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思维能力都有较好的辅助作用。多媒体技术以其鲜明的图像,生动的形象和灵活多变的特点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在语文课上,提出适当的问题,让学生思索,然后运用多媒体以声音、图像的方式解决问题,势必最大程度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当学生在课堂上想出一些“离奇古怪”的问题时,要鼓励他们敢钻“牛角尖”,当学生对教师的某一观点提出质疑时,要给予积极评价“你说得真好!”、“你真棒!”,这种教学会形成教与学的“共振”,会取得最优的教学效果。上学期,我曾听过一位老师的作文课,教学内容是如何按一定的顺序观察植物?观察后,还为学生设计了一个写作思路,开头写干,接着写枝,再写叶,然后写花,最后赞美植物,这种教学思路和方法使得学生只能机械地接受和照搬教师的模式,从根本上禁锢了学生的思维的发展和创造,无法让学生口、手、脑真正的活起来。这种传统教学非常乏味、枯燥,容易使学生产生厌烦情绪。而新颖、活泼多样的教学形式则容易唤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由厌烦学习到爱学习,使学生在一种轻松、和谐、愉快的气氛中掌握知识、培养能力。同样,我也听过这样的一节作文课,首先利用电教媒体播放各种盆景,通过它的声音和图像,再加上教师生动的讲解,去刺激学生的感性认知,然后让学生自由地说说自己喜欢的一盆花,并说说是怎样喜欢这盆花的,从花的形状、色彩、是什么季节开的,这种花有什么作用而展开畅说。比如,一个同学说她喜欢的是梅花,她能通过梅花生存环境、形态特征,讲出“梅花欢喜满天雪”的深刻内涵等。这样的一堂作文课上得非常活跃,开拓学生眼界,展开学生思维,使他们在作文课上讲得津津有味,写得头头是道。

二、思维情境巧创设,学生思维促发展

思维是人的一种心理现象,它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概括的间反映,思维属于人的认识过程,是人的认识过程的高级阶段,思维能力是智力的核心部分,思维能力的发展程度是整个智力发展的缩影和标志。小学生思维活动的显著特点是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核心任务,也是对学生进行语文素质教育的手段和途径。因此,语文教学应十分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培养和发展学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和概括的思维能力。根据学生的思维特点,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需要有恰当媒介,将新知识与旧知识或各知识点合乎逻辑地联系起来,呈现学习语文知识的思维过程。运用多媒体手段进行教学,激发学生大脑处于兴奋状态,活跃学生的思维活动,使学生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突破教材难点,把握重点,使知识系统化、条理化。

教育心理学研究指出:儿童一般是依靠感性认识转而得到思维能动性的。及时创设情境,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思维。例如,教学《董存瑞舍身炸碉堡》一课时,当讲到董存瑞瞪着敌人的暗堡,两眼迸射出仇恨的火花,他跑到连长身边坚决地说“连长,我去炸掉它”时。要求学生在瞪着、迸射、坚决等词语下加着重号来认真体会并提问:瞪着、迸射还可用哪些词语来代替?在学生回答可用看着、瞧着、射出、发出等词语后紧接着提问:“那么为什么不用刚才说的词语呢?”学生一时议论纷纷,此时打开多媒体,让学生从投影上体会到这些字词、语言充分地表达了董存瑞对敌人的强烈憎恨和炸碉堡不可动摇的决心,从而理解这是他关键时刻能舍身的思想基础。

多媒体可将真实的音响、活动的图案、变化的形态直接逼真地展示给学生,以强烈的听觉和视觉效果促进学生更快捷地接收信息,自觉获取知识。如低年级的阅读课文《小小的船儿》只有两句话,但要理解“弯弯”、“尖”、“闪闪”、“蓝蓝”等词,还要理解为什么把弯弯的月儿比作小小的船,体会作者坐在月儿上的那种欢快、欣喜的思想感情。多媒体《小小的船儿》把课文编成一首歌儿,立体动画:蓝蓝的天空,闪闪的星星,一轮弯月,打开一扇窗户探出一个美丽可爱的小女孩的脸,她出神地望着美妙的星空,然后张开双手向蓝天,坐到了月儿上,月儿露出了笑脸,小女孩也露出笑脸,她们在夜空中愉快地遨游。此情此景再配以《小小的船》歌曲,能紧紧地抓住学生的心扉,形成佳境。许多小学生在观看时不禁跟着多媒体轻唱起来,小脸上更是荡起愉快的笑容……教师依据教学目标巧妙地将多媒体安排在课始、课中、课末,充分调动学生的感知和兴趣,使其在看看、唱唱、想想中理解词义,学会唱歌(当然就会背课文了),抒发自己美好的感情,培养丰富的想象力。

三、场面情境最动人,学生情感以得激发

感情对人的认识和行动起着刺激作用。学生只有融入情境,与作品中的形象息息相通,产生共鸣,才能真正使教学成为学生的内部需要,达到读懂课文、养成能力、升华情感的目的。

情境再现,以境激情。例如:在教学《圆明园的毁灭》一文时,课文第三段揭露了英法联军的罪行。而这些对于学生来说既遥远又陌生。在教学时成功地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便能完成情感转折,并使之达到高潮。如老师过渡:“当年圆明园如此辉煌,多么令人自豪,但是……”陡然一转,通过投影放映“火烧圆明园”的视频。直观、鲜明的图像,生动而精炼的语言,具体再现了当年那残酷的一幕。学生亲眼目睹了侵略军的强盗行径,亲耳听到了那一声声愤怒地谴责,愤怒之情油然而生。

制造气氛,渲染氛围。浓郁的氛围是情感共鸣的基础,如《十里长街送总理》一文的教学,教师一开始用多媒体打出周总理的遗像并播放悲壮的哀乐,与此同时,教师用低沉哀痛的声音对学生说:“ 一九七六年一月八日早晨,我们敬爱的周总理在北京不幸逝世,噩耗传来,亿万人民沉浸在万分悲痛之中。”学生凝视周总理的遗像,听着哀悼周总理的哀 乐和 老师舒缓沉痛的话语,其悲痛之情油然而生。接着播放配乐朗诵录音,低沉悲壮的音乐,悲痛欲绝的朗诵,教师执着动情的教学,使孩子们全身心地融入了课文中,自然地产生了对总理的崇敬和怀念之情,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运用多媒体优化语文课堂教学,适时充分发挥其直观、形象的效果,将会给学生带来鲜明的感知、深刻的记忆,有力的促进教学思想、教学内容的改革,并将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相信,运用多媒体优化语文教学,我们的课堂会更精彩。

参考文献:

[1] 《中国电化教育》 2002 年第 9 期 齐元昌主编 中国电化教育杂志社出版

[2] 何克抗:《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 》

[3] 倪文锦《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

[4]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素质教育观念学习提要》编写组编,《素质教育观念学习提要》。

猜你喜欢
多媒体优化语文
超限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与优化思考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借助多媒体探寻有效设问的“四度”
民用建筑防烟排烟设计优化探讨
关于优化消防安全告知承诺的一些思考
一道优化题的几何解法
多媒体在《机械制图》课中的应用
多媒体达人炼成记
适切 适时 适度——说说语文课堂的多媒体使用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