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宏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石油化工和电子工业蓬勃兴起,新材料、新工艺不断涌现,火灾日趋复杂,火灾所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越来越大,火灾扑救越来越困难,为更好地满足新时期的工作需要,必然要求理论教学与部队的战训工作更加紧密结合。
关键词:消防学校;教学;战训工作
消防学校始终坚持以“建设什么样的学校,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这一教学理念为全国消防部队输送合格的初级指挥员,这一教学理念决定了办学必需满足基层部队战训、灭火救援工作的需要。消防学校的教学工作也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的,在方法、手段、内容等方面,教学工作不能墨守成规,一成不变。在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新的装备器材上,在适应新情况和新特点上,在战法研究成果的转化上,必须进一步深化教学理论改革,不断创新,寻求突破。
1更新观念,转变思维
1.1第一时间警力、车辆装备的配置
在救援力量编配上,应当突出以救人为主、救人和灭火并重的理念。在接到报警求助时,应当从最不利处考虑,根据火灾情况和灾害对象不同,尽可能地一次性调集处置行动所需的各类车辆、装备和人员。过分地考虑力量调集数量上的“合理性”只能固步自封,贻误战机,是火灾和灾害处理的大忌。
1.2满足“科技强警”的需要
“欲善其事,先利其器”是事物发展变化的客观要求。对于灭火救援行动而言,就是要坚持“科技强警”,发挥精良装备的作用,最大限度地提升救援行动的效率。在救援力量的功能配置上,应当注重加强第一出动力量灭火救援的综合能力。近年来,徐州市公安消防支队围绕如何加强第一出动力量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以“科技强警,科技强基”为总体思路,以实战为导向,以应用为核心,以“全警参与,重在应用”为模式,周密计划,精心部署,稳步推进科技强警建设工作。支队成立了科技强警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由一把手领导总负责,分管领导具体负责,从司令部、防火处抽调精兵强将,专门负责科技强警工作。
1.3第一时间建立快捷、高效的指挥体系
火灾发生后,现场容易形成混乱无序的局面,不可预见的复杂情况较为突出。人员密集场所火灾现场更是如此,由于其内部易发生大量人员被困、滞留,对参战的指挥员、战斗员的思维和心理冲击更大。要在灭火救援行动中,以最快的速度、最高的效率拯救现场内部的被困人员、灭火,除了具备强烈的救助意识、精良的器材装备、娴熟的战术技术以外,还要迅速熟悉场所内部的情况。高效迅捷的现场组织指挥能够使上述相对独立的要素得以最佳整合,是灭火救援行动有序进行的关键。
2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
2.1加强自我保护意识
灭火战斗中的自身防护,是指挥消防队员到达火场后,在实施救人、灭火过程中,充分合理利用消防装备和灭火常识进行自我保护、安全灭火的防范措施。自身防护是灭火战斗展开的前提,也是迅速扑灭火灾的重要条件。只有在灭火战斗中加强自身防护,才能更有效地灭火,减少不必要的伤亡和损失。
2.2贯彻“救人第一”指导思想
积极营救火灾中的被困人员,最大限度地降低人员伤亡,保护人民生命安全,维护社会稳定,确保人民的安居乐业是消防部队在火灾扑救中的首要任务和使命。公安部消防局颁布实施的《公安消防部队执勤条令》对此也作了明文规定,并明确指出,消防部队在灭火战斗中必须贯彻“救人第一”的指导思想。
3建立训战一体化的观念
3.1训练要突出针对性
围绕作战的各个环节,进行现场侦察、内攻与掩护、破拆、供水、救人、排烟、通信联络等技能训练,进行熟悉掌握车辆装备的技术训练,进行实地演练、战例研讨等战术训练。把战斗行动的基本单元,如单兵、小组、班、中队分解,然后逐一把各单元分级组合,按战斗行动基本要素设置内容,按《执勤战斗条令》列出战术课题,使部队根据实际需要,灵活组合训练。
3.2训练要与实战保持环境一致
力求摒弃过去那些观赏性强、操场味浓的训练内容,充实实战性内容。如单个消防战士训练,应着眼其在灭火及抢险救援行动中具备的知、动、防、灭、救等知识和能力,增加相应的训练内容,并通过模拟训练设施进行适应性训练,使训练贴近实战。
4改革训练方法,贴近实战需要
干部练兵要把主要精力和时间放在研究现代火灾的特点、战术方法、灭火措施、组织指挥和各方力量协同上。结合辖区重点单位情况、新型装备的配备和使用、现代火灾事故特点,深入研究灭火救援战法,增强训练针对性。尤其要组织干部对高层、地下、石油、化工、公众聚集场所火灾以及建筑倒塌、有毒气体泄露等灾害事故的处置进行认真研究,分类制定出处置战法、灭火操法、协同作战战术,并深入开展学习训练和实战运用,提高各级指挥员的灭火救援指挥能力。士兵主要开展体能技能达标训练、基本灭火理论学习、重点单位灭火演练等。在练兵中,我们应分别为各级各类士官确定练兵岗位,规定士官训练的内容、标准和考核方式,把灭火理论相关专业知识、体能训练、辖区熟悉、基本战术方法作为共同训练内容。
参考文献:
[1]公安部消防局.消防灭火救援[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3.
[2]王永西.火场供水[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