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校会计专业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2013-04-29 19:01王向阳
新校园·上旬刊 2013年6期
关键词:会计专业教学改革中职

王向阳

摘 要:中职学校会计专业的教学现状决定了中职学校会计专业教学改革势在必行。中职学校要通过重新认识教学对象、提高教师素质、改革创新课程内容及教材,突出会计专业的实践性、实用性,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挖掘学生的潜能,把中职会计学生培养成具有“双证”的优秀会计中职生。

关键词:中职;会计专业;教学改革

中职学校会计专业的任务是培养具有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熟悉相关财经法规、具备会计岗位工作所需的基础理论知识及较高会计职业技术能力、能够满足社会和用人单位需求的应用型初级会计人才。经济发展给会计工作和会计教育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影响,时代要求会计教学要与时俱进。但中职学校的学生有他们的特殊性,这给中职学校会计专业教学的顺利进行及财会人员的培养方面带来了很大的难度。

一、中职学校会计专业教学现状

1.学生基础较差,主动性不够

当前初中毕业生的大体流向为:成绩优秀的学生进重点高中,成绩中上等的进普通高中,剩下的基础差的学生才会万般无奈选择进中等职业学校。随着普高扩招,对中职学校而言,生源的严重萎缩已成了不争的事实。录取分数线一降再降,或者干脆取消门槛,学生综合素质普遍下降。由于学生文化基础差,加上没有升学的压力,职校生学习兴趣普遍不浓。相对高等院校的学生来说,中职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态度较差,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兴趣缺乏,无论在系统性还是理论方面,都不如高等院校的学生那么全面、有深度。在具体教学实践中,中职学生表现出许多不适应,表现为对教学内容不易理解、感觉入门难、信心不足,导致学习比较被动,直接影响了中职会计专业教学的效果和质量。

2.教师教学的理念落后,实践经验缺乏

中职教师往往使用填鸭式的教学方法讲授课本知识,学生很少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仅被动地接受专业理论知识。师生之间的互动较少,教师讲、学生听成为一种教学常态。由于教师按部就班、照本宣科,教學方法单一,针对性不强,基础薄弱的中职学生学得吃力,效果也并不理想。目前中等职业学校有相当一部分会计专业教师来自普通高校的毕业生,从学校到学校,他们自身就没有参加过会计实践,没有在会计岗位上的实际工作经历,不了解企业的实际运作和生产流程,这样就很难适应以动手能力为特征的职业教育。

3.教材不符合学生特点

中职会计专业的课程内容设置不合理,教材建设跟不上专业发展步伐。课程内容过多地关注了客观需要,超越了中职学生的理解和接受能力范围,很多课程在毕业之后派不上用场。教学内容上简单模仿高职教育,过多重视原理和学科体系,缺乏应用性,忽视学生专业操作技能。内容呆板,可开发的空间较少。课程内容的设计没有预设的空间,束缚着教师和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行为,导致教师没有施展才华的余地,学生无法在体验中学会新的知识和技能。

二、如何正确实施中职学校会计专业的教学改革

1.创造轻松的授课氛围,点燃学生学习热情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学好,首先要端正态度,主动学习,并树立信心与目标。要让学生真正理解会计这个职业的神圣,真正了解会计这个行业的博大空间。会计专业新生入学后,教师要做的第一项工作就是进行专业教育,一方面可由专业教师对会计工作的重要性、目前市场对会计人才的需要现状、学生毕业的发展方向以及学校的优势、办学特点和师资力量等情况进行介绍和分析;另一方面可邀请往届优秀毕业生返校与新生进行交流,让他们以自己的切身体会谈学生在校努力学习、练好基本功的重要性。在开课前可由指导教师带领学生到实训基地的财会部门进行参观,了解实际单位会计机构的设置及会计核算借助的工具——凭证、账簿、报表等资料,观摩实际单位会计核算处理程序,增强学生对会计工作的感性认识,提高学生对本专业的学习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2.教师要重新认识教学对象,建立健全以全面提高教师素质为中心的激励机制,提高教师动手实践能力

目前,中职会计专业的教师大多直接来源于高校毕业生,面对初中升上来的中职学生,他们往往认为教学过程很简单,但学生大多听不懂。所以,教师要认清对象,努力学习教育学、心理学,注重中职学生的生理及心理特点。对于专业教师实践经验缺乏的情况,应建立教师到企业(或实训基地)实践的制度,进一步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组织教师参加学校实训基地建设与实践能力训练,由实训指导教师对其进行指导,尽快提高新教师的动手能力;对于有一定工作经验的专业教师,要求他们参与校内实训基地的规划,并实施实训基地的建设。专业教师应该积极参加专业培训,以提高自身的教学管理能力,更新教学观念。中职学校还应将“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建设作为重点,积极组织专业教师参加技能培训和考核鉴定,使其专业知识与能力素质同步提高。

3.改革课程设置,让学生由易渐难,先会后懂

中职会计类教材应切合中职学生的现状。大部分中职学生的认知和特点是形象思维长于逻辑思维,实践学习长于理论学习,动手能力长于动脑能力。职业类人才与学术类人才的成长规律和培养途径有很大区别,前者应更多的强调实用、实际、实效,主要从实践中领悟理论,从做中学,先会后懂。教师转变教学理念,也就是要以学生为中心,以需求为动力,要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学习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与质量,给学生创造在课堂上动口、动脑、动手的机会,让学生产生积极的心理体验,真正做到教师乐教、学生乐学。在一年级第一学期,会计专业可先不讲“会计基础”,应先开设“会计技能”(如点钞、计算器等)、“出纳实务”(如原始凭证的填制)等课程,使学生对会计工作有一个初步的认识。这类课程理论不强,主要为动手,操作性、实践性强,要让学生“先会”。学习过程中也可以选一本简单的仿真账,让学生照猫画虎,仿做一遍,对会计工作有一个初步的认识。然后再讲“会计基础”等,加强理论的学习,即从感性认识再到理性认识。对于中职会计教材,只要大部分学生知其然、够用就行,没有必要让中职学生知其然后知其所以然,甚至弄清楚枯涩的理论。否则,部分学生会知难而退,放弃进一步学习。如果学生有这方面的需要,则鼓励他们去考高职。

4.发展创新,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探索教学新模式

改变方法首先要转变思路,思路决定出路。要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和满堂灌的教学方法,转为启发式和参与式,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基础,进行发现式、探索性的教学。运用课堂讲授、案例分析、仿真模拟实习、课堂讨论、实训基地训练等多种教学方法,有效地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积极思考,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同时,要注重新知识的引入和对学生知识运用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在讲授会计凭证、账簿、报表等内容时,可结合实物演示以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强化其直观理解和印象。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比如制作生动形象的幻灯片,通过动画、图表、声音、文字等形式,将编制凭证、登记账簿、编制报表等枯燥的内容全过程演示出来,活跃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梁伟玲.论中职会计专业校内实习基地的建设[J].职业,2012,(11).

[2]孙道远.国外的职业学校怎样培养“双师型”教师[N].中国教育报,2007-03-01(04).

[3]皮连生.学与教的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1997.

猜你喜欢
会计专业教学改革中职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微课时代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对会计专业教学的思考
浅谈中职英语教育三部曲
果真是“误了百万中职生”吗?
基于云计算构建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独立学院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困境与出路
构建中职生成才通道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