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珂豪
《分数的初步认识》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7单元的内容。这个知识点看似简单,但对学生来说,是数的认识的突破(从整数向非整数的突破),是认知结构上的新建,是思维上的一次飞跃。本课的学习将对以后认识“几分之几”的分数产生直接的影响,对日后建立完整的“分数意义”有着特别重要的启示作用。
于是,我在课前对自己所教的甲乙两个班级的学生作了初步的调查。我发现,总体而言,三年级的学生在生活中用到的分数知识比较少,家庭或社会的其他教育机构也很少对分数进行系统的教学,所以,他们对分数的知识了解不多。学生对分数的概念、读、写方法,以及大小比较等知识的掌握基本上是空白。但是鉴于甲班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强,数学素养好,又善于动手操作,而乙班学生活泼好动,喜欢将思维过程用言语表达的情况,我设计了两套教案,期待着能“对症下药”,让他们学得轻松,学得高效。
一、量体裁衣,细化教学目标
针对甲班学生数学逻辑强,乐于探索的心理,我从数学知识内部结构发展的需要出发制定教学目标:(1)通过研究■,■,■,■这四个分数,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分数与除法的关系;(2)能根据分数以及它对应的图形,初步比较分数的大小并进行分数的加减运算;(3)感受分数与整数一样也可以进行大小比较和运算,经历数形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4)通过观察、操作、联想等活动培养学生有理有据地思考问题和主动探究的能力,建立空间观念。
针对乙班学生活泼好动,善于观察,富有童趣的特点,我紧扣新课标“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理念,拟定目标:(1)根据生活情境初步认识分数,结合具体图形理解几分之一的含义,会读写几分之一;(2)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使学生经历认识几分之一的探究过程,初步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的大小;(3)体会分数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4)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和自主学习的精神,使之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二、求同存异,夯实教学内容
在充分考虑学生认知起点的基础上,我对甲乙两个班级进行了不同的教学设计。甲班设计了这样一些教学环节:课前谈话,回顾以前学习过的计算方法(加法、减法、乘法、除法,再请学生列举一个除法算式并解释除法算式的意义)——借助除法的意义,引入分数■,并研究■的含义(把“1”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它的■)——动手折纸,初步理解分数的含义(用一张长方形纸逐次折出■,■,■,在此基础上联想出■)——认识分数各部分的名称,明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以■为例认识分数线,分子与分母,并引导学生指出分母“1”相当于除法算式中的被除数,分母8相当于除法算式中的除数,整个分数■表示商)——运用图形的直观性,进行分数大小的比较和简单的分数加减运算——回顾与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会了什么?)
乙班学生具体形象思维比较发达,我就选择生活情境“分月饼”引入(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整个月饼的一半,也就是这个月饼的■)——着力弄清■的含义,为迁移做准备(读写■,寻找生活中的■,提供长方形纸折■,辨析■,)——结合不同图形认识其他几分之一,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如■,■等)——课堂练习——反例巩固,归纳解题的思维方法(把单位1平均分成几分,每份就是它的几分之一)——课堂小结(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虽然甲乙两班授课的切入点不同,教学过程也大相径庭,但是和我授课的目的是一致的:(1)通过突破■这个基础分数,引领出其他几分之一;(2)通过数形结合的形式,把对分数的认识从感性上升到理性;(3)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引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建立学生的空间观念,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正因为牢牢抓住了这节课的主旨,我的教学就显得得心应手,游刃有余。
三、因地制宜,生成学习资源
我们的教学设计是预设性的,多少带有教师的主观色彩,而课堂、学生是动态的,所以我们要随时关注课堂教学中生成性的学习资源。在甲班教学的第三个环节中,我要求学生用一张长方形纸折出■,并用斜线表示出它的■。我预设着学生能横折、竖折或者斜折,突然,课堂上有个学生冒出来说,老师,我还有别的方法。我惊讶之余,把他的作品拿上来让其他学生判断对不对,顿时,课堂炸开了锅,意见不一。连问几个学生,发现他们无非就是不能断定有没有平均分。我灵机一动,拿出剪刀,沿着折痕,把这个长方形一分为二,然后把一半翻转过来,就发现完全重合。“是■,是■!”学生兴奋地大叫。我趁机让学生重新温习了如何得到分数■的,扎实了基础。
乙班学生在认识■的过程中,有个学生得到的是圆片,他通过对折三次,把它平均分成了8份,可是一不小心,就涂了其中的2份。于是,我把他的作品贴在了黑板上,问:涂色部分能表示整个圆片的■吗?学生纷纷摇头,我继续追问:不能表示■,还能用其他分数表示吗?请和你的同桌互相交流一下,再告诉我答案。结果就出现了两个分数:■和■。接着我再请学生说一说,分数■是怎么得到的?把圆片平均分成8份,取其中的2份,就是■。那么■又怎么得到的呢?我把每两份看成一份,整个圆,就分成了4份,取其中的1份,就是■。那么你能比一比■和■的大小吗?经过激烈的讨论,学生通过观察涂色部分的大小,得出■=■。这不能不说是整堂课预设之外的惊喜。
虽然一课两案让学生经历不同的学习过程,获得了许多与以往不同的体验,但是本人觉得有以下几点需要注意:(1)必须关注学生的认知起点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在课前要对不同班级的学生进行摸底调查,不同的学习风格是设计两案的前提。(2)由于两个教学设计在教学目标上的不同,教学环节显得差异较大,教师必须在课前充分熟悉教案,授课的时候也要有清晰的逻辑,才不至于出现两案教学环节交错的尴尬。(3)“闹中取静”,不要一味地停留在课堂教学环节的突破,课后要做一些对比练习,以查漏补缺。
(作者单位 浙江省宁波余姚市阳明街道新桥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