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情境创设之我见

2013-04-29 18:19柳启芝
大观周刊 2013年6期
关键词:创设情境数学

柳启芝

农村学生,天真浪漫,爱说爱动,对自己的约束力差,注意力容易分散。尤其像我们村小的学生更有甚者。在课堂上,采取什么方法、创设什么情境,才能够让学生们安心上好每一堂课?,使学生每一堂课都有不同的收效。

“教学情境”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有目的地创设的服务于学生学习的一种特殊的教学环境。教学情境的创设既是教学设计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又是,数学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教学手段。课程标准特别强调:数学教学应以“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这根主线逐步展开。那么, 应该怎样来创设教学情境呢?下面,我结合实际谈几点看法:

一、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实效性”一词,在不同的领域有着不同的解释。吴正宪老师在《数学课堂实效研究(精简)》中指出: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主要指课堂教学整体的效果。它包括:1.教学内容和目标是否符合学生的实际认知规律;2.是否充分有效地利用了教学资源; 3.设计的教学环节是否进行了有效地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4.课堂教学中是否通过有效地评价与调控,因材施教,帮助学生体验成功,建立自信;5.课堂教学是否关注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落实,为学生的发展注入后劲。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数学课堂有了新的变化,教师都乐于去创设情境开展教学,这确实给课堂教学带来了勃勃生机。然而,有些课创设的问题情境复杂、牵强附会,学生不能捕捉有效的信息,致使课堂教学流程舒缓有余而紧凑不足,教学效果不高。所以,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时,一定要考慮到情境创设的有效性。那么,如何去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呢?

1.问题要有现实性—构建真实的问题情境

构建真实的问题情境,有助于儿童发现那些对他们个人来说是真实的挑战,从而促使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尤其对于年龄较小的儿童,问题必须是真实的或者能够想象的,这样才能真正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真实的问题”是指必须与儿童生活直接相关的问题。

2.问题要有针对性—紧扣有关的数学学习内容。

数学的最终目标是让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获得对数学的理解,掌握有关的数学知识,并形成数学思考的能力。因而,问题的设计必须要有针对性。一方面,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把握教材内容的“数学内涵”及其相互关系,抓住其核心和相关的问题。另一方面,要注意为学生提供一些数学知识的“原型”问题,让学生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

二、提供适当的思考空间, 注重情境的思考性

创设教学情境的核心是要激活学生的思维, 让学生借助已有的知识与体验, 进行新知识的学习,并引导学生创造性地进行思考。教师设计的问题必须具有思考性, 而且要尽最大可能地拓展其思考的空间。因此, 在创设教学情境时, 应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对问题思考空间大小的影响。首先, 要考虑材料的呈现形式。一般来说, 条件的呈现比较隐蔽、解决问题的步骤稍多、解题方法或结果具有一定开放性的问题, 思考空间相对较大, 反之则小。其次, 解决问题的策略、步骤、方法要尽量让学生自己去研究、去探索、去发现, 这样既增加了思考的空间, 又满足了学生心灵深处的“成功需要”。

三、构建真实的问题情境, 强调情境的现实性

情境的现实性要求情境中所隐含的数学问题必须来源于学生的生活实际。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强调“真实的学习”, 强调创设尽可能真实的情境。对于喜闻乐见、经常遇见的现象和事情, 学生容易产生学习的热情。他们不光对所学的知识产生兴趣,而且更易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知道运用数学知识能解决许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小学生认知的起点往往是学生生活中的一些实际经验或具体事例, 而教材中的数学“知识”却大多是间接呈现的, 不像“生活数学”那样来得直接。因此, 引导学生沟通书本世界与生活世界的联系,把小学数学间接的知识和小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的联系起来, 是数学教师的重要职责。

四、建立有效的合作方式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小组讨论、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被越来越多地引入课堂。小组合作学习体现了“与人合作”,并与同伴交流思想的过程和结果,不但充分地体现教学的民主,也给予学生更多自由活动的时间和相互交流的机会,是学生取长补短、展现个性的舞台,因而,在新课程的背景下,很多的课堂上都可以看到小组讨论式的合作学习。但是我们有些教师却把它演绎成为课堂教学中的“点缀”,成了形式和走过场的“合作”。那么,怎样才能提高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呢?

首先,教师要明确提出的问题有没有合作的必要。对于那些学生能独立解决的问题,就不需安排合作学习。只有那些学生单独不能解决的、并能最大限度发挥学生之间优势互补的问题,才是有价值的合作,是为了学生发展的有效合作。

其次,在具体操作中教师至少应注意:①分工明确。让每一个学生在小组学习中都有事可做,使每人在小组学习中都有表现自己的机会,让人人都成为小组学习的主人。②建立机制。必须有意识的强化“学习小组”的集体荣誉感,让每个成员感到自己的行为会影响小组的学习结果,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尊重别人的意见,从而使组内出现“互动、互助、互勉、互进”的局面。③适时引导。合作过程中学生活动相对分散,干扰因素相对增多,教师要成为学习小组的一员,参与学习活动,并通过提示、点拨、引导等形式,保证合作为提高课堂效率服务。

总之, 创设教学情境的形式不是千篇一律, 而是多种多样的。这就要求教师要根据本班学生实际精心设计, 注意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这样, 才能打破数学课单一呆板的局面, 提高小学数学课的教学效果。

猜你喜欢
创设情境数学
情境引领追问促深
不同情境中的水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