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探究中培养科学素养

2013-04-29 17:14孙小娟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13年6期
关键词:食盐科学素养计划

孙小娟

从教学目标出发,结合学生实际,组织学生参加有益的科学探究活动,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使他们认识到科学的本质。具体而言,培养科学素养包含实证意识、思维能力和质疑精神三方面。基于这一点,教师将教学理念渗透到探究活动的每一个环节中,使学生不断受到科学的洗礼,从中培养科学素养。下面笔者结合《一杯水能溶解多少食盐》的探究实践,谈谈如何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一、科学发问,便于动手

在探究过程中,教师的发问一定要有“科学性”,通过问题把学生带入探究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动手欲望,并且确保问题具有可操作性。学生一旦产生了求知欲,就会在科学探究中表现得积极主动。笔者首先和学生进行水溶解食盐的实验,一边往杯子里的水添加食盐一边不停搅拌,让学生观察到食盐不会无限溶解,从而认识到物质的溶解有个限度。由此,笔者发问“一杯水到底可以溶解多少食盐呢?我们可以就这样做研究吗”。学生们看了看杯子“杯子有多大呢?里面装多少水呢?”。笔者点评“没错,我们需要知道水的多少才能进行研究。那么,如果是50ml的水呢”。教师把问题从“一杯水”变为“50ml”,以这样的过渡使得问题变得容易探究。经过问题情境的创设,学生的探究兴趣被调动起来了,于是乐意动手进行探究实验。

二、科学猜测,调动思维

猜测应讲究科学性,是学生在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基础上进行的合理想象,而非随意性的瞎猜。因此,引导学生进行科学猜测,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能力。笔者紧接着上面的问题,让学生猜测50ml的水可以溶解多少食盐。学生首先观察了50ml水的体积和掂量了5克、10克、20克食盐的重量,接着作出各种猜测,有1克、5克、10克、20克、30克、50克乃至100克。这些猜测之间有很大差距,于是笔者引导学生探讨“哪些猜测是站不住脚的”。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后回答“1克、5克太少了吧?我泡过盐水,50ml好像可以溶解更多”“50克和水的量一样,100克已经超过了,两个都不可能吧”。学生对于猜测的排除显得有板有眼,答案越来越接近了。笔者再问“那么哪些猜测处于合理的范围呢”,学生轻而易举地指出“10克、20克、30克……”。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有必要引导学生根据生活经验进行合理性的猜测,如此一来,学生可以在猜测中得到思维的锻炼,使接下来的探究方法更加科学。

三、科学计划,有的放矢

科学计划是着手探究前的关键一步,教师应进行必要的指导,使学生的探究计划更具可行性。笔者根据之前的发问和猜测,问“我们现在可以开始做实验了吗”。学生思索了一会作答“不可以,还差实验材料”。笔者再做引导“这说明我们的准备工作还没有就绪。那么我们在做实验之前需要做哪些准备呢?实验应该怎么进行呢”。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得出了零散的实验方案。于是,笔者稍作总结“大家说得很好。接下来结合其他组的方案,把我们的准备工作补充完整,并填写好探究计划”,同时笔者利用多媒体课件提示探究计划框架,包含探究问题、探究准备、探究方法和步骤、要注意的问题及研究结论“50ml水可以溶解多少克食盐”等几项内容,并提醒学生思考“加盐的顺序和时间,以及怎样统计一共溶解了多少食盐”。作为一项有目的、有计划的科学性活动,科学探究不同于日常的偶然发现,制定探究计划是决定探究走向的关键所在,必须让学生先思考如何做,想好了再做,有利于培养学生有计划探究的良好素养。

四、科学记录,完善实验

根据初步完成的探究计划,要不断质疑,多问几个“为什么”,不断做出修正,为计划的实施做好最后的铺垫,以此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思维。在修正计划的过程中,使学生掌握如何减小误差,以1克、2克、5克加盐的方法,要比用勺子加盐更精确,这样我们的探究才更具科学性。修正好方案后,便进入实验环节,要随时做好记录,使学生养成实证意识。笔者引导学生在实验中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调整计划中不完善的地方,如加盐的次数和量。其后,学生动手实验,做好实验记录,笔者则巡视指导各小组实验。在记录的过程中,往往需要根据实际反馈对探究计划作出修正,确保实验更加严密,加上教师的巡视指导,学生的科学探究会更有科学性。

五、科学分析,学会反思

学生在实验中的第一手资料是很宝贵的,应该尊重每个小组的实验成果,并且引导学生自己分析实验数据,利用基本的分析方法,反思自己的实验过程,在不断思考中培养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掌握科学的实验方法。笔者将各小组数据制成直观的条形图,引导学生分析各小组数据。学生发现,很多小组溶解了16至19克的食盐,没完成实验的组只溶解12克,最多的一组溶解了20克。笔者问最多的一组“是否把没溶解的实验也算进去了呢”。这组同学观察了一下杯底,纠正道“是的,我们猜杯底还有2克没有溶解,实际上应该是溶解了18克”。筆者再引导学生根据各组数据来分析,到底50ml水可以溶解多少克食盐。有的学生提出“是17克。有4个小组得出了这个数据,是最多的”,有的提出“是17.5克。大部分数据都落在16至19的范围里,应该取个中间值17.5”,还有的认为“将所有数据相加求平均数就可以知道”。分析数据、反思实验,是重要的科学思想。教师引导学生在探究结束后进行再思考,看看哪些地方忽略了,哪些地方需要改进,从而可以使学生在以后的探究中更加严谨周密。

六、科学延伸,实践升华

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课堂,而且要带着问题出课堂,这样科学探究才能不断延伸,使学生的科学素养在实践中升华。笔者基于学生的实验,引导学生思考“在水溶解食盐的过程中有什么新发现”。学生讨论的气氛很热烈,各抒己见“杯里的水位上升了”“盐加得多了,很难溶解,而且溶解要花很长时间”“加盐之后水变浑浊了,过一会又变清了”“假如用热水来溶解,是不是溶解得更多”“食盐溶解了还能分离出来吗”……笔者把问题延伸出去“回去研究一下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再把结果告诉老师好吗”。至此,科学探究延伸到了学生的生活当中,成为生活的一部分,充分体现了科学教育的本质和价值,学生在这一过程中掌握了探究方法,培养了良好的科学素养。

【作者单位:金坛市汤庄小学 江苏

猜你喜欢
食盐科学素养计划
如何培养学生真实记录的科学素养
践行美好教育 培养科学素养
如何在日记写作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关注实验数据 提升学生科学素养
巧称食盐
新修订的《食盐专营办法》相关表述之探讨
食盐PK风疹块
暑假计划
学做假期计划
学做假期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