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江华
摘 要:开展学生创业教育是高校培养综合素质人才的一项重要工作,逐步受到了广泛重视。高校通过组织开展各类创业活动,为创业教育提供了丰富的资源;通过组建创业教育中心,激励学生进行创业实践。就目前来说,高校创业教育偏重理论培养,欠缺专业师资队伍,专业教师无法充分发挥创业引导和管理的综合作用。相比之下,高校辅导员在学生创业教育的实施、组织方面体现出显著优势。本文从高校创业教育的现状和问题出发,探讨高校辅导员在学生创业教育中的角色和作用。这对提升高校创业教育水平、提高大学生创业实践能力,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创业教育
1前言
当前,我国正处于创新型社会发展的良好时期,很多高校积极倡导并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活动,但在创业教育的内容和形式上相比发达国家还有较大差距。一些高校通常仅停留于宣传和动员的层面,在创业教育的指导和创新上缺乏力度,使得创业教育成为一种理念,在实际育人过程中并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导致这种局面的原因一方面在于高校自身定位出现了问题,另一方面,高校內部缺乏足够多的资源去支撑一个完整的创业教育体系。国家的创新、科技的进步离不开创新型人才,高校应充分结合自身教学和科研的特点,发挥人才培养优势,在大学生群体中广泛开展创业教育。
2高校学生创业教育现状及问题
2.1高校学生创业教育现状
大学生创业教育在国外已经很成熟,相关创业课程和创业竞赛被规定为大学教育的核心内容。国外大学通常会在教学活动中开设创业创新教育的课程,通过组建专业创业教育部门或机构为在校生的创业活动进行服务。同时,国外大学还大力开展与校外企业的合作,围绕不同学院所设置专业的特点,与相关行业机构保持密切联系,聘请经验丰富的创业经理人、企业家作为大学生的创业指导教师,指导学生开展创业竞赛等实践活动。20世纪80年代末,我国各地的高校开始关注大学生的创业教育,以举办“挑战杯”竞赛为契机,在校园内逐步掀起创业热潮。当前,我国很多高校将创业教育课程作为一门必修公共课,意在强化学生对创业教育的认知,并通过举办丰富的创业知识讲座、创业计划书竞赛等活动,为创业教育的开展营造氛围。同时,一些以理工科、经济管理学科为主的学院还专门组建创业教育研究中心,为学生的创业提供充足的指导和实践机会。
然而,在实际工作开展过程中,一些学生虽然有强烈的创业动机,但真正能坚持和完成一份可行的创业计划书的却不多,更谈不上成功创业。因此,我国现有的创业教育制度还需要创新,不能仅停留在表面,各高校尤其应当进一步挖掘不同教师队伍的力量,以填补因专业创业指导教师缺乏所带来的不足,为创业教育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2.2高校学生创业教育包含的问题
纵观各个高校不难看出,其创业教育的方式呈现出单一性的问题。目前,几乎所有创业教育都在教室或报告厅里开展,教学方式主要为知识灌输的传统课程学习模式,而且多数授课教师缺乏创业经历,没有充足的创业实践经验,只是简单地进行创业形势研究、创业技巧分析以及创业政策宣传,缺乏与学生间的互动,只注重知识层面的讲授,忽视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众所周知,知识源自实践,创业知识也不例外,只有对创业知识进行实践应用,学生才会不断地产生灵感。从这个角度来讲,以往的高校创业教育方式已无法达到创新人才培养的目标。只有进一步丰富创业实践教学内容,才会使创业教育实现质的飞跃。
目前,高校的创业教育还存在师资配备不科学的问题,很多高校通常注重专业教师和校外专家的资源来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但效果并不十分理想。首先,从事第一课堂教学的专业教师虽然具备较强的权威,但在创业实践以及创业培训管理课程方面缺乏足够经验,对学生的创业想法和创业过程提供不了充足的帮助,无法很好地对学生做出科学的引导。其次,邀请著名企业家或创业成功人士进校园开展创业教育培训,的确能发挥很好的引导作用,但个人经历的不可复制性往往给学生带来更多的困惑,加之企业家教学技巧的缺乏,使得此类创业教育不能长期有效地开展。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发现,仅靠专业教师承担创业教育工作并不能适应新的要求,双素质型教师是现在高校开展创业教育急需的人才。但是,由于种种原因,目前还无法全面解决高校创业教育师资的问题。况且,建立一支稳定、专业的创业教育师资团队并非朝夕之事,需要上级教育管理部门和高校自身的双重重视和努力,因此探究更适用的创业教育人才则显得尤为重要。基于目前条件,高校辅导员可以承担一部分的创业教育工作。各高校要充分发挥教师管理队伍的作用,利用辅导员工作的优势来优化大学生创业教育。
3高校辅导员在学生创业教育中的角色
3.1辅导员要承担创业启蒙者和引导者的角色
在工作中,高校辅导员与学生日常接触机会较为频繁,与专业教师相比更具优势。通过开展学生工作,辅导员完全可以担任创业启蒙者和引导者的角色。和专业知识学习不同的是,创业想法和创新精神多源自于日常生活中的发现和体会。辅导员可通过第二课堂开展的各类实践活动,如社会实践、主题教育、校园文化节等,与学生互动,激发其不断创新的意识以及创业的灵感。大学生创业缺乏足够的社会知识,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难免会出现想法不切实际的困惑,高校辅导员可以通过与学生建立和谐共进的关系,引导学生贴近生活,发掘身边的例子,结合创业团队成员的不同背景制订创业计划书;辅导员还要帮助学生坚定信心,明确发展方向,提升团队合作意识。此外,创业计划制定过程中,创业团队会用到跨专业跨学科的知识,怎样充分运用相关理论指导后期的实践,则需要辅导员发挥指导者的作用。辅导员可以通过联系兄弟院系的专业教师,对学生创业团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结合高校辅导员的职责特征,辅导员可以把创业教育活动作为契机,引导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将创业作为今后个人发展的第一步,帮助学生明确创业设想,激励和引导学生进行创业。辅导员还可以通过个人魅力感染和鼓舞学生在创业方面下功夫,从而为今后的发展奠定基础,最终实现的人生目标。
3.2辅导员要承担创业活动组织者的角色
高校辅导员是创业教育的引导者,同时也是实践活动的组织者。大学生在创业管理和资源协调方面缺乏足够的能力,辅导员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协调及指导,利用校内外资源,搭建平台,营造良好的实践环境,帮助学生完成创业计划。另外,各类实践活动的开展还需要辅导员亲身参与。一方面,辅导员可以通过与学生良好配合、共同感受,帮助学生合理反思,挖掘潜力;另一方面,辅导员可通过自身人生阅历对学生进行启迪,激励其不断创业,帮助学生积极探寻未来发展方向。
3.3辅导员要承担创业活动桥梁的角色
目标导向在创业计划的制定中尤为重要。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辅导员不仅要起到创业教育的启蒙作用,还承担着如何正确引领学生创业方向的重要职责。当今社会存在一些急功近利的发展风气,很多商业活动隐含欺诈诱骗,由于大学生分辨是非的能力有限,加之社会经验不足,学生在创业过程中面临很多陷阱,无法成熟地考量问题。对此,高校辅导员可以通过日常学生工作,帮助学生一同面对随时可能出现的问题,提醒和鼓励大学生小心谨慎、勇于挑战。另外,高校辅导员可以承担创业桥梁的角色,充分发挥校友资源、调动综合力量,搭建创业教育合作平台,实现校内外资源的有效整合。如:高校辅导员可以联系优秀毕业生举办讲座论坛,以身边的成功案例引导低年级大学生产生创业兴趣;可以聘请成功企业家和企业工作人员,通过生动的实例感染和鼓励大学生;还可以通过校企间的合作,建立实践基地,让学生投身企业,直接参与企业管理和运作,真实了解创业的艰辛,以进一步明确发展目标。
4结语
总之,高校辅导员应在学生创业教育中承担多重角色,发挥教育管理工作的优势作用。针对目前创业教育工作中的问题与不足,高校只有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制定科学的创业教育规划,发挥不同教育者在创业教育中的作用,展现各类创业教育活动的优势,才能促进大学生创业教育工作的提升,真正实现高校育人工作的最终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