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生特点及就业特殊性

2013-04-29 12:41张宁
新课程研究·职业教育 2013年6期
关键词:企业文化人才

张宁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对人才的需求向高科技迅速改变。中职教育必须坚持专业理论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培养适应现代生产要求的技能型人才。

关键词:中职生特点;人才;企业文化;针对性培养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3)32-0173-02

在企业的招聘过程中,我们发现一个奇怪现象:企业并不认同学校优先推荐的学生。另外,经过长期的毕业生追踪调查还发现,在企业里成为技术能手或走上管理岗位的相当一部分人,却是曾经在学校并不被教师看好甚至是被视为另类的学生。这种现象令人深思:我们的教育怎么了,我们认为的好学生为什么不受用人单位的欢迎?今天,怎样的中职生才能适应现代企业的不同需要?

一、当今企业对人才的最基本要求

企业对人才的要求是有所侧重的。在企业中,人员可划分为五种:人财、人才、人材、人在、人灾。“人财”是指为企业带来财富的人;“人才”是指在某些方面有特殊才能的人,这些人满足了企业某种特殊需求;“人材”是指有潜在发展能力的人;“人在”是指对企业可有可无、人在心不在的人;“人灾”是指给企业带来灾害的人,这种人不仅不能带来社会财富,还会消耗掉社会财富。“人财”是企业间争夺的关键,“人才”是企业保护的对象,“人材”则需要企业通过培养使他们转化成人才,而“人在”和“人灾”,企业不能给他们生存的空间。

我国是一个人力资源大国,对企业来说,人力资源极易获取,然而,普遍偏低的人力资源素质却无法通过数量来替代。企业对人才素质有最基本的要求:①做人诚实。作为影响企业未来的人才,首先应以诚信为本,这是对企业人才最基本的职业道德素质要求;②做事守时。守时就是遵守公司的规章制度。有的公司老总称要“态度”好,也是遵守制度纪律的一种具体体现;③勤奋好学。知识经济时代,是知识爆炸的时代,知识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不断培训是企业和人才学习的主要方式,是改进人才岗位胜任能力和提高企业绩效的重要手段。企业人才只有不断学习,才能使企业和个人保持持续的竞争力;④吃苦耐劳。吃苦耐劳是一种品质,是一种精神,也是员工必备的素养;⑤团结和谐。21世纪是一个追求双赢的时代。世界经济的发展,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化。在这种环境中,需要人才有较强的人际协调素质和沟通能力,既要明白自己的工作目标,也要知道别人在考虑什么、关心什么,相互理解和支持,才能避免误解和失误,达到共同的目标;⑥爱岗敬业。“不爱岗就下岗,不敬业就失业。”在任何一个用人单位,爱岗敬业是对新员工素质的基本要求,干一行要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⑦开拓进取精神。企业要发展,高层决策固然很重要,但员工尤其是骨干员工的开拓进取精神绝不可缺少,这是企业发展的核心动力;⑧团结务实精神。人心齐泰山移,不论是什么岗位,都离不开团结协作、求真务实的精神。一个企业就是一个团队,只有这个团队的力量形成了合力,才会兴旺发达。

总之,一个企业的竞争能力来源于内部人才素质的不断优化。通过人才素质的不断提高,为企业创造竞争优势,已成为企业竞争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企业越来越青睐的八类人才是:对企业忠诚、有归属感的人;综合素质好的人;有敬业精神和职业道德的人;有专业技术的人;沟通能力强、有亲和力的人;有团队精神和协作能力的人;认同企业文化的人;带着激情去工作的人。针对这样的要求,中职学校应有侧重地培养学生,以适应现代企业的不同需要。

二、培养措施

中职生是一个非常特殊的群体。经过九年义务教育之后,通过中考以相对偏低的文化课成绩进入中职学校,接受以就业为导向、以专业技能训练为基础的职业技术教育。在传统观念中,大多数中职生在应试教育的藩篱下被认定为“中考失利者”,走进中职学校第一天起就普遍产生自卑心理,导致自信心不足。那么,传统的中职学校培养方式在这种实际情况下是行不通的,即使培养出“好学生”也不一定适应现代企业的需要,必须从根本上改变,培养有灵活性的、适应不同企业需要的全方位高技能人才。

1.传统教育模式的改变

学校每学期都要评选“三好学生”,其标准从德、智、体三个方面提出要求,但在实际评定过程中,学习好才是首要条件,“德”被理解为人缘好、踏踏实实不惹事,“体”被曲解成运动技术好,却忽视了最主要的身体素质。实际上,考试成绩仍是评价学生优劣的唯一依据。但是,许多企业的“优秀”概念早已悄然发生变化:不再需要高分的“好学生”、恃才傲物的“人才”,而是能吃苦耐劳、以企业为家、为公司做贡献的员工。因此,要重新树立人才标准,消除认识上的误区。社会上有一种观点:有用即人才。学校应该把“做健康人、做社会人、做职业人”作为德育课程的主题。一年级突出做健康人的教育主题,以法纪校规、行为习惯、礼貌与沟通、职校学习生活规划和珍爱生命为主要内容,引导学生做合格的职校学生;二年级突出做社会人的教育主题,以国家意识、文化认同、公民人格、民主法制教育为主要内容,引导学生做爱国守法的好公民;三年级以人生哲学、工作哲学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为主要内容,引导学生做优秀的职业人;四年级以具体的企业实践训练为主要内容,引导学生适应不同企业的工作情况。

2.引导学生科学、理性地规划职业生涯,将个人的兴趣爱好与社会发展的需求紧密结合

传统教育关注的重点是人在社会化早期所应掌握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忽视了学校教育与社会的连接。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恰恰跨越学校教育与社会之间的“鸿沟”,在注重社会化过程中的一般知识和技能的传授与培养的同时,更加关注每个社会化个体间的差异性,注重个性特征的发展,依据每个人的兴趣爱好、心理特质、身体条件而进行特殊知识与特殊能力的传授,强调人的自我成长,以及人与环境的协调、互动,这与时代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十分吻合。

3.充实中职生的精神世界,为其终身发展服务

今天我们培养的中职生不是单一的“操作工”,而是能够适应未来社会飞速发展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将在工作岗位上通过劳动和智慧发挥技术革新和再创造的作用,也应当在社会闲暇生活中充分享受高尚精神生活的愉悦和乐趣。因此,应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为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才是职业教育的重要使命。

4.注重企业文化的学习

企业文化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通过社会实践所形成的并为全体成员遵循的共同意识、价值观念、职业道德、行为规范和准则的总和,是企业或组织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以价值为核心的独特文化管理模式。因此,中职学校应让学生提前了解企业及其文化。职业教育“最大的认可是实践认可和社会认可,最终是用人单位的认可。”学校应以企业对毕业生是否喜欢、社会对毕业生是否满意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客观依据,将毕业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作为评价学校工作的标准。

城市的发展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志,它依赖于职业技术的发展。成千上万个职业构成了城市的经济体系和社会组织,劳动者世代更替、一脉相承,以他们的勤劳、智慧在各个不可或缺的职业岗位上创造财富和文明,而职业教育肩负重任。

参考文献:

[1]聂海艳.中职学生心理问题分析及对策[J].当代教学论坛,2010,(2).

[2]蔡克勇.转变教育思想,深化教育改革[J].中国教育学刊,1998,(1).

[3]王怀钦,丁丽霞.今天,该怎样评价中职学生[J].中国教育报,2009,(8).

猜你喜欢
企业文化人才
人才云
南岸:聚人才之智 建创新之城
人才的开发和使用是一门科学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浅谈企业战略与企业文化的简要关系
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综合研究
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培训的关联性分析及阐述
浅谈怎样做好企业党建思想文化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