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2008年12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颁布的《珠三角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将珠海定位为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和生态文明的新特区,争创科学发展示范市。时任广东省委书记汪洋给珠海做好下一步工作也提出要求:珠海经济要能参与全球经济中高端竞争。这些定位和要求都迫使珠海进行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本文就地处珠海的高校在这种形势下如何扮演好自己的角色进行探讨。
关键词:全球经济竞争;产业结构;高校;角色
作者简介:王勇(1961-),男,江西南昌人,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工程师、讲师,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研究。
中图分类号:G459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3309(x).2013.06.68 文章编号:1672-3309(2013)06-158-03
2008年12月,国家发改委颁布了《珠三角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这部纲要明确指出:珠海要充分发挥经济特区和区位优势,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尽快形成珠江口西岸交通枢纽,增强高端要素聚集发展功能和创新发展能力,提升核心竞争力,提高发展带动能力,建成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和生态文明的新特区,争创科学发展示范市[1]。此后,珠海市委市政府紧紧围绕纲要要求,逐步进行产业的结构调整、转型升级,广东省委书记汪洋也多次来珠海进行实地调研。2012年4月24日,汪洋书记第5次到珠海调研,在实地考察正在建设的多项重大项目后,对珠海做好下一步工作提出了要求,强调要坚持科学发展走新路,“十二五”崛起看珠海。他指出,要走好科学发展的新路,珠海的经济要能参与全球经济中高端的竞争[2]。如何破解这一难题?是珠海市委市政府和全市人民需要思考的问题。
本文重点阐述在珠海市委市政府为使珠海经济能参与全球经济的高端竞争,所进行的产业结构调整而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过程中,珠海高校理应扮演的角色。
一、构建具备参与全球中高端竞争实力的现代产业体系
经济的发展依托于产业结构的形式,有什么样的产业结构就决定了有什么样的经济。珠海经济要跻身全球经济的中高端,那就必须对现有的产业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及升级,从而构建具备参与全球中高端竞争实力的现代产业体系。
日本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败国。战争结束时,日本的国民财富45%毁于战火,40%的城市建筑变为废墟。然而在短短几十年内日本的经济就能崛起并且位于世界前列。纵观战后日本取得的世人瞩目的经济成就很大部分得利于调整产业结构,提高科技水平,走以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为主的发展道路。摩根士丹利总经济师斯蒂芬洛奇先生曾说:“对于中国来说,结构比速度更重要。”由此可以看到,调整产业结构对于经济发展的重要性[3]。
珠海在改革开放初期,都是以技术含量低、劳动生产率低和市场占有率低的低端产业体为主[4]。改革开放30年来,尽管珠海产业经济完成了从无到有的历史性跨越,但产业基础仍相对薄弱,依然存在投入少、规模小、层次低、结构不合理等诸多“软肋”。如不调整升级,珠海就难以成为珠江口西岸核心城市,其经济也难以参与全球经济中高端竞争。
为使珠海成为珠江口西岸核心城市,以及珠海经济能够参与全球经济中高端竞争,珠海市委市政府通过近几年的努力以及多次召开专家研讨,逐步形成了五大战略平台,带动高端产业发展:以横琴为平台,打造高端服务业基地;以高栏港地区为平台,着力打造高端制造业基地;以高新区为平台,打造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以航空产业园为平台,着力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以万山海洋经济试验区为平台,着力打造海洋经济基地[5]。并按照“高端起步、双轮驱动、合理布局、集聚发展”的方针,着力打造大板块、整合大园区、狠抓大项目。初步形成以海洋工程装备制造、高端新型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石油化工、清洁能源、航空制造及轨道交通、新能源新汽车、现代农业、生态旅游等产业为代表的现代产业体系,为珠海的新崛起再振兴注入了强劲动力和无限活力[6]。
二、珠海高校在珠海经济参与全球经济高端竞争中的角色
当前,珠海确立的现代产业体系实实在在地体现了知识经济时代的产物。与农业经济时代和工业经济时代相比,知识经济时代的现代产业体系中的各产业呈现出知识信息技术密集化、轻型化、边缘化的特征。而以知识、信息为资源,以人才和创新能力为动力的高新技术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的产业支柱。
高校不仅能够培养高素质的人才,而且也掌握着当今世界的高新和创新技术。到目前为止,珠海市已有全日制高等院校10所,在校学生12万人,其办学规模仅次于广州市,位列广东省第二位。珠海高校经过十多年的努力,尽管获得了快速的发展,但与珠海经济社会发展之间并不协调。为此,珠海高校应积极应对珠海的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在珠海经济参与全球经济高端竞争中起到积极的作用。
(一)加强和合理布局适合珠海现代产业体系所需专业
珠海为其经济能够参与全球经济高端竞争而提出构建的现代产业体系,就必然要进行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以做大经济总量和经济实力。而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能否顺利进实施,成效如何则取决于是否有相应的人才支持[7],因为现代产业体系中的产业都是由具有高技术、高素质为特点的职业群所集合的产业。因此,人才,特别是高素质的人才是支撑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以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因素。珠海在人才方面,除了政府制定各种政策,将到国外引进技术领军人才外,其大量的与珠海现代产业体系中的产业相关学科专业人才理应由本土高校来承担培养。
当前,珠海已初步形成以海洋工程装备制造、高端新型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石油化工、清洁能源、航空制造及轨道交通、新能源新汽车、现代农业、生态旅游等产业为代表的现代产业体系。而珠海各高校经过几年的发展,其专业设置都已成型。比如三所独立学院(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吉林大学珠海学院、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因为是民办高校,其性质决定着办学模式为“大而全”,整体上又偏重于传统的商业、金融、管理等各专业。而像中山大学珠海校区、暨南大学珠海校区、遵义医学院珠海校区等公办高校则比较偏重于人文社会专业及基础的专业建设。尽管各高校都设置了一些(远远未达到要求)符合珠海现代产业发展要求的专业,如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的航空专业、中山大学珠海校区的海洋科学与技术专业、遵义医学院珠海校区的生物技术与制药专业,但都规模小,投入不足,还需要加大专业建设力度。诸如建立健全高规格的实训、实验室;引进掌握尖端技术的教师;广泛联合高端企业进行校外实践教学等。另外,各高校之间可建立合作办学协议,从而有效利用各高校的专业优势,在学分互认、联合培养、专业共建等方面实现零的突破。同时,逐步合理布局适合珠海现代产业体系的专业结构,促使培养的人才结构与珠海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相适应[8]。
(二)提升办学层次,加强校企合作
一个区域,乃至一个国家,它的经济高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要依托高校的支持。一方面,高校能够培养该区域或国家经济发展所需的高技术、高素质人才;另一方面,高校是人才、科技和知识的聚集地,是科研创新的主要阵地。
众所周知,美国新经济发源于20世纪的硅谷。硅谷的产生与斯坦福大学是分不开的。斯坦福大学的做法是以大学周围的高新技术企业为载体,以直接参与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为重要依托,以产生的技术成果簇为基础,形成一种科研和产业相结合的新型高科技支持地方经济的模式[9]。
当前,珠海正着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非常需要高水平的研究支撑。但纵观珠海高校,绝大部分都属于以本科教学为主。即便是建立了一些科研机构、实验室,但也是规模小、投入不足以及缺乏科研人员,甚至图有虚名。与企业签订的合作协议大多都停留在纸面上,即使合作也只是学校安排学生到企业实习,并未给企业解决实际问题,更谈不上真正的研发合作。
珠海市委市政府高瞻远瞩,多年前以优惠的政策引进各类高校,其目的就是指望引进的高校能够为地方经济服务。为此,珠海高校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在当前珠海经济形势下所担负的责任,自觉提升办学层次,加强校企合作,为珠海产业升级、调整,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服务。
1、牢固树立科研服务地方经济的观念。高校不仅要树立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合格人才的服务观念,而且更要牢固树立其科研工作“立足地方、服务地方”的观念。“硅谷之父”、斯坦福大学副校长弗瑞德·特曼就主张科学研究应走出象牙塔,去解决企业生产的实际问题,新技术的研发应紧密地关注市场。因此,高校要引导教师等科研人员紧密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实际需求,切实转变那种拘泥于校园内的观念,强化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功能[10]。
2、提升办学层次。纵观国内外的一般经验,研究型高校才能真正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起助推作用。因此,珠海各高校可在十多年本科教学的基础上,逐步利用母体或校本部的学术资源开办适合珠海高端产业所需专业的研究生教育,提升办学层次,并以此为契机,建立起先进的科研机构和过硬的科研教师队伍。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高校的科研功能,把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热点问题作为重点研究课题和主攻方向,为坚持科学发展走新路,“十二五”崛起看珠海保驾护航。
3、加强校企合作。现阶段,在珠海无论是现有企业还是新建企业,科技创新的重要性已经被得到广泛的关注,大部分企业都在纷纷加大对科技引进的力度。但不得不承认的是,一些企业只是单纯的把某项技术、某种先进设备引进来,而没有从根本上建立自身的科技创新队伍[11]。为此,高校要改变以往与企业签订的合作协议大多都停留在纸面上的做法,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鼓励教师,特别是专家、教授走进企业,为企业培训员工,为企业解决实际问题,并为企业组织起科技创新队伍。
在珠海产业升级、调整,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使其经济能够参与全球经济中高端竞争的过程中,高校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必将处于珠海经济社会的核心地位,高校也必将处于珠海经济社会的中心。
■
参考文献:
[1]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珠三角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EB/OL]. http://politics.people.com.cn/GB/1026/8644751.html, 2009-1-8.
[2] 邓媛雯、陈彦儒. 汪洋:“十二五”崛起看珠海[EB/OL]. http://www.chinanews.com/df/2012/04-26/3846741.shtml, 2012-4-26.
[3] 樊伯阳. 战后日南经济快速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我国的启示[J].高校论坛,2012,(10):30-31.
[4] 崔凌云.“三高”并举驱动产业升级 三论珠海发展道路[N]. 珠海特区报,2010-8-18(A2).
[5] 杨和平.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助推科学崛起[N]. 南方日报,2012-10-15(A05).
[6] 周治国. 经济参与全球中高端竞争 九权威专家为珠海建立现代产业体系建言献策[EB/OL]. http://old.zhtv.com/,2012-10-14.
[7] 陈茵.坚持人才优先发展 推动经济提速跨越[N]. 珠海特区报, 2013-5-26(8).
[8] 钟以俊等. 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N]. 珠海特区报,2013-2-25(6).
[9] 李明传、曾英武.高校引领地方经济发展——斯坦福大学在硅谷兴起中作用及启示[J]. 理论科学,2009,(05):219.
[10] 河北金融学院课题组.高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路径选择及对策[J]. 金融教学与研究,2011,(02):74-75.
[11] 葛继宏.谈高校产学研合作对地方经济发展的影响[J]. 管理观察, 2010,(03):3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