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东
每年,北大都会在这个阳光灿烂的季节迎来全国各个高中代表队,他们被分配到各个会场,就各种国际热点问题展开激烈讨论。“这样的活动不仅扩展了同学们的视野,同时也增加了同学们探索性学习的能力。”北大国际关系学院学生、2013年北京模拟联合国大会秘书长杨博允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出了自己的心声。
“项目化”运作可以持续发展
记者:你好,很高兴与你交流关于模联活动的情况。据了解,模联这种形式是从哈佛大学引进过来的,请你谈谈对这项活动的认识。
杨博允:这项活动是从2005年开始举办的,由北大国际关系学院的两位老师发起,他们之前去美国觉得哈佛的这个活动很不错。于是北大学生开始参加进来,之后我们开始自己组织会议,也到美国参加过类似的活动。第一届大会由英杰交流中心承办,我们的学生社团负责学术准备,比如背景指导写作等。从2009年起这个活动由北大学生自己独立承办,无论学术、会务、网站都是由学生自己操作的,开始了“项目化”的进程,也就是要通过收支相抵的方式进行运作。此后协会由两个项目组成,一个是大学项目,叫亚洲地区大学生模拟联合国大会,从2008年开始形成;还有一个就是我负责的高中项目,叫北京大学全国中学生模拟联合国大会,是从2005年开始的。这两个会的规模和影响力基本差不多。
记者:我在名单上发现前几届选取的都是省级重点高中,之后是不是越来越多的学校都想参加进来?以后会不会采取轮换制,还是每年保持一定数量的知名高中参加这个活动?
杨博允:2005年那时候很多高中都没有接触过这样一个活动,需要我们带着他们来做。考虑到这种情况,我们就优先选择了一些有意愿的、学生整体水平和教学水平都不错的学校。而现在这个活动在全国高中生中比较普及了,所以,我们觉得应该让更多的孩子也参与到我们的活动中来。
我们主要采取学术测试进行选拔,就是一个在线测试,有选择题、判断题,还有一些时政论述题,这些知识和国际政治的知识都是相关的。通过测试,我们从全国报名的二、三百所学校中选拔不到一百所通过测试的学校参赛。可以说,我们的确考虑增加一些新的学校来参会。
更敢于表达 更加开放
记者:你认为,目前高中生与大学生有什么不一样的特点?他们的特点对自己的未来有什么帮助?比如对未来的规划是不是更早了?
杨博允:一代更比一代强,现在高中生比较敢于表达,想法更开放一些,在处理人际关系方面更有优势。参加我们活动的同学能力都很出众,具有更广阔的全球眼光。比如说现在高中阶段出国留学的同学比我们那时候多得多,这些优秀的学生选择到国外去读大学的也越来越多。这个活动会使高中生增强学习、交流,规划自己的未来。
记者:你觉得这个活动最吸引高中生的地方在哪里?
杨博允:从高中生的角度来说,大家参加这个活动可能会有自己的目的:比如有的人认为这个活动能锻炼英语,对出国有好处;还有的人认为这个活动是北大主办的,可能对自主选拔有一定的帮助。之前我们在和他们交流的时候,有的同学就说出了他们这样的想法。
而我们最看重的是学生在参加活动的过程中,有没有培养出一种自主学习的能力和独立思考的精神。高中生能有这样的锻炼机会,并就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深入思考,这是很难得的。在活动中,首先他们会拿到一个议题,然后对这些议题进行分析,通过背景学习,学会自己找一些资料,遇到不懂的问题可以向大学生和教授进行提问。我觉得这是他们自主学习的一个过程,从准备会议一直到参加会议都会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习惯。这种独立思考的能力对他们来说很重要。
记者:中国有很多省,每个省都有不同的特点,是不是每个省都可以组建一个代表队?
杨博允:这个事情目前现在有人在做。南京的金陵中学举行过一次汇文联合国大会,把模拟人大作为一个组成部分,我认为很好。中国联合国协会也一直希望我们能够向更真实的联合国靠拢,更本土化一些。如何做到本土化,我们也一直在探索,还要慢慢消化、学习制定规则的方法。
很多人把模联看成一种学校和学校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一种竞争,其实我们并不是要办成比赛,我们在强调一种非竞赛的措施。我们对一些表现突出的学生会做一些表彰,但并不是说要鼓励他们如何表现,而是对他们的肯定。即使一个同学什么发言都没有,理由可能她说她是一个小国家,在联合国大会上根本就不用发言,我们也会公正地评价她的能力和表现。得奖不是我们组织活动的初衷,我们的评委都是大学生,有自己判断的标准,我们要他们展现出真实的一面,学会独立思考。
我们为了一个共同的目的
记者:在活动的筹备过程中,很多大学生都愿意参加进来,你们是本着什么样的出发点参与的,你能谈谈吗?
杨博允:高中时可能想借着这个活动锻炼自己的英语能力、个人交际能力,但上大学之后我们的感觉就不一样了。现在参与活动是一种责任感,可以把自己了解的优秀活动提供给高中生,同时把自己上大学的学习方法介绍给他们。高中生在这个活动中成长得非常快,我们在接触他们的时间中,看着他们一步一步成长,觉得对他们的益处还是非常大的。
记者:有个细节,就是这些高中生如果代表日本、韓国、菲律宾等国的话,他们是不是要研究或者培养该国国民的特性?每个代表队会不会专门研究这些国家的特定的思维方式?
杨博允:您所说的对高中生来说还是有一定难度的,他们对基本议题有一定理解已经非常不错了。不过有一些很优秀的高中生还是可以达到这个水平的,比如本次活动中扮演沙特代表的那组同学,他们会揣摩沙特国民应有的思维,然后有相应的表达,但这样优秀的学生的确凤毛麟角。大部分同学能够达到用中英文表达清楚国家的立场,并有一定的合理性推论,就已经让人感到非常满意了。实际上我们希望高中生做到对议题有一定研究和后期有深刻理解,但是不能过于冒进。
记者:你们在选择议题的时候采取怎么样的流程?你们今年的议题是怎么选择出来的?
杨博允:我们主席团的同学首先进行筛选,大家来自不同的院系,可以从自己的专业角度进行选择。比如法学院的同学对国际法、经济犯罪有研究,环境学院的同学对环境、可持续发展有研究。他们可以结合自己的专业知识和自己研究的课题,把相关问题嵌套在联合国的框架内,然后找到联合国对应的委员会进行组织开会,比如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对于环境的讨论。我们还开过安全理事会,讨论比如朝核问题、索马里问题、伊朗问题等等。关于议题,我们的老师也会定期给我们做讲座,这些议题的选择也归功于老师们的专业指导。
总之,我们团队的成员都很努力。我们在管理上下了很大的功夫,比较规范。大家都希望这样的社团走得更久,在高中生当中的影响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