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轻驰、王明军
临近高考,营养师和考生家长总会这样嘱咐孩子们:不要整体改变原有的日常饮食习惯,而是应在原有习惯的基础上予以适当调整;均衡饮食,食量适中,不要偏食、挑食;不要去吃路边摊,以防食物中毒或过敏;一日三餐要安排好,早餐应吃好,切不可空腹;多吃些补脑健智的食品,比如牛奶、鸡蛋、鱼类、豆制品类、菠菜、花生等……
以上可以算是当代的“高考饮食”了,那么,古代的“高考”饮食又如何呢?莘莘士子是怎么“吃”的呢?
对于我国古代的读书人来说,科举可谓一大盛事,有点类似于今天的“高考”。多年苦读,考生当然希望能在科举中大显身手。而考试前后的饮食调理,自然就颇为重要。并且,如果能金榜题名,就又有了享用“科举大宴”的机会了。
发榜前,考生要吃“大锅饭”
在古人的笔记中,常有这样一幕温馨场景的出现:士子们秉烛夜读,更深人静之际,慈母或娇妻端来一碗莲子银耳羹,让士子们饮下。这并非毫无根据,莲子银耳羹有凝神定气的作用,在紧张的考前准备阶段,多数家庭都会让考生们多吃点莲子银耳羹。这么一来,心里安定了,考试时才不至于因过度紧张而发挥失常。
另一种颇受古代考生们青睐的食物,就是核桃。《本草纲目》中记载:“补肾通脑,有益智慧。”核桃不仅可健脑,还能治疗神经衰弱,且生食营养损失较少。科举期间,考生们必须在考舍里呆上好几天,须自带干粮。而不管在考前还是考试期间,颇具健脑功效的核桃,都是考生们的必备之物。
除了生吃,古代的考生们还发明了另一种核桃的吃法。将核桃打碎、去壳、取仁,与冰糖混在一起捣碎成泥,之后密闭贮藏在瓷缸中,每次取两匙,用开水饮服。每次用开水冲后,会浮上来一层白色液体,就是补脑作用最强的核桃奶。
而在明代,选拔举人的“乡试”,是管伙食的。每次乡试,政府都会拨出一定的经费。而在经费中,伙食费又占了大部分。光是北京一地的乡试,每次的伙食费就将近四千两银子,相当于如今的两百万人民币!考虑到这只是其中的一处考场,且当时的经济规模较小,这个数字已经十分惊人了!
伙食费的大部分,是花在宴请考场各级官员的各类宴席上。不过,考生们的“大锅饭”,开销也不小。据时人记载,一场乡试下来,就得消耗近两百石的米、五千多斤的面以及五万多个烧饼,这是“大锅饭”的主食。副食则有各种肉类和果蔬,数量也颇为惊人。一场考试下来,吃喝的费用就要占掉总经费的三分之二。
若想取得好成绩,把身体和心理都调整到最佳状态,是必要的。看来呀,对于“高考”饮食的重视,古今皆然。
中榜后,“科举大宴”等着你
绵延1300余年之久的科举制度在我国起源于隋文帝杨坚时期,历经唐、宋、元、明、清(1905年)。从初创开始,我国各个朝代的食文化也融进了科举,历史上较为出名的有科举七宴——曲江宴、探花宴、琼林宴、鹿鸣宴、鹰扬宴、会武宴、烧尾宴。
唐代最著名的四大科举宴是由官方、朝廷主办的,是为顺利通过科举考试的士子们举办的盛大庆祝宴会。自唐代以来,分设文武两科,“鹿鸣宴”“琼林宴”为文科宴,“鹰扬宴”“会武宴”为武科宴。其他的宴会虽然也有官办和皇帝亲临,但涵盖有节庆、升职等别的缘由。最为有名的士子登科(或官位升迁)的庆典要数唐代的“烧尾宴”,不过,这种邀请皇帝参加的豪宴却要士子(或官员)自掏腰包。
著名的“曲江宴”因在长安曲江亭举行而得名,唐代考中进士的放榜恰好在上巳节(俗称三月三)之前,是与作为三大节日之一的上巳节一同庆祝的。这种游宴,皇帝亲自参加,与新进士和被邀请的外国使节等重要宾客同乐。该宴之隆重、规模之大,在我国宴制史上影响深远。“探花宴”是科举时代称进士及第后的杏园初宴。金代诗人元好问《探花词》中称:“六十人中数少年,风流谁占探花筵(宴)。”
“琼林宴”始于宋代,是为殿试后新科进士在著名的都城汴京(今开封)城西的皇家花园——琼林苑举行的宴会。宋太祖规定,在殿试后由皇帝宣布登科进士的名次,并赐宴庆贺。南宋诗人文天祥有一首《御赐琼林宴恭和诗》,专门描写琼林宴盛况:“奉诏新弹入仕冠,重来轩陛望天颜。云呈五色符旗盖,露立千官杂佩环。燕席巧临牛女节,鸾章光映壁奎间。献诗陈雅愚臣事,况见赓歌气象还。”可见其规模宏大。“鹿鸣宴”兴起于唐,是为新科中举的“举子”而设的宴席。在省城举办的乡试以后,由州、县长主持宴请中举的士子,因为宴会上要唱《诗经·小雅·鹿鸣》“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而得名。韩愈在《送杨少尹序》中写道:“杨君始冠,举于其乡,歌鹿鸣而来也。”另据记载,明朝的“鹿鸣宴”是以“鹿”为主脯的宫廷御膳,用来表示皇恩浩荡和对人才的器重。
“鹰扬宴”是武科乡试放榜后,考官和考中武举者共同参加的宴会。所谓“鹰扬”是取威武如鹰高高飞扬之意。“会武宴”起始唐朝,延至于清,是武科殿试放榜后,在兵部举行之宴飨。该宴排场宏大,雄伟壮观,群英聚会,盛况空前,故名“会武宴”。蒙古人灭宋后一度不举办科举,科举宴制戛然而止。到明代,科举制度恢复后,其宴制又逐步进入鼎盛时期。
无论是科举七宴还是文武四宴,史籍均无详实的肴馔资料,大多是文人墨客留下的诗歌和溢美之词,唯独“烧尾宴”留下了其中58道“奇异”肴馔。五代时,陶谷在《清异录》中记载了韦巨源设“烧尾宴”的部分食单,称只记载了其中的“奇异”部分,尽管如此,这已使后人得以窥见和想象这次盛宴的概貌了。听听几道菜的菜名吧:通花软牛肠、光明虾炙、白龙曜、金银夹花平截、葱醋鸡、冷蟾儿羹、丁子香淋脍、单笼金乳酥、婆罗门轻高面……所谓“奇异”是指:新奇器具、秘笈药膳、创新烹饪、新食材使用、流行食点、宗教文化、歌舞音乐、养身时尚等。“烧尾宴”的58道“奇异”食点,肴馔丰美,世所罕见。今天,我们解读唐代“烧尾宴”58道“奇异”肴馔,可以发现那个时代鲜明的文化特征和食文化的演变和发展。现如今,人们揣摩和仿制唐宋时期的宴制和御膳,大多以南宋司膳内人的《玉食批》为蓝本,并结合其它的史籍资料参考汇集而成。
那么,为什么叫“烧尾宴”呢?有三种说法:一说是人之地位骤变,如同猛虎变人一般,尾巴尚在,故需将其烧掉;二是新羊初入羊群,会因受羊群干犯而不得安宁,只有火烧新羊之尾,它才会安定下来,人从平民进到士大夫阶层即是如此;三说是鲤鱼跃龙门,必有天火把尾巴烧掉才能变成龙。总之,此三说都有登第或荣升之意。
科举之宴的宴名与肴馔无关,由皇帝出席的宴会,基本与御膳无异,只是在举办的地点、形式、规模、规格上的差异。科举之宴的肴馔,汇集了全国各地的珍肴名馔,同时,无形中也为南北食文化的交流、融合、推广提供了绝佳的机会。
科举之宴还有诗歌、器乐、歌曲、舞蹈、时尚的欣赏与普及的功能。每次科举之宴的举办,途径京都的全国各地高官,一般都会受到皇帝邀请,还有各国的使节等。所以说,科举之宴还是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