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2013-04-29 01:08杨森
东方青年·教师 2013年6期
关键词:线段教学活动创设

杨森

摘要:注重创设适当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已成为我国教育改革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适当的问题情境呢?注重这种激发兴趣、创设问题情境的教学是当今新课改的一个亮点,也是教育者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必须认真研究和探讨的重要问题。

关键词:问题情境 兴趣

创设问题情境,就是教育者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实际年龄特征、能力水平、认知规律等因素,从实物、实例入手采用故事、游戏、操作、教具等形式,营造生动有趣的学习氛围。这就要求教师提问要富于技巧,达到温故而知新的教学效果。使学生感到既熟悉又不能单纯利用已有的知识去解决,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正如心理学家皮亚杰所说,当感性输出与现存认识结构之间具有中等程度的不符合时,人的兴趣最大。因此,教师应注意在教学中形成使学生似懂非懂,一知半解的问题情境,用以引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

兴趣是人们爱好某种活动或求力求认识某种事物的倾向,并且和一定的情感联系着。兴趣也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在生活实践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学习数学的兴趣,是学生对数学对象和数学活动中的一种力求趋近或认识的倾向。

一、创设生活情境

抽象是数学的主要属性之一,而中学生的思维模式往往是以形象思维为主,创设生活情境是解决这一矛盾的有效方法之一,因为数学源于生活,数学源于实践,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实践中处处用到数学。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要领悟到,怎样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比刻板地学习书本上的知识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教学线段公理前,针对学校所在的地理位置,我就要求同学们以相同的速度由两条不同的路从操场到达食堂,比一比看走哪一条路先到食堂。(其中一条路是沿坡而上走石梯另一条路则是沿着公路而上),在教学线段公理的前一天,我把它布置作为家庭作业,第二天我在讲线段公理前提问学生,结果学生异口同声地说:我们走石梯先到达食堂。我接着又问学生,那你们知识这是为什么吗?此时学生的兴趣立即被调动起来,纷纷展开了讨论,于是我就不失时机地引入了新课:线段公理。这样做的目的在于使学生认识到数学来源于生活,来源于实践,从而激发他们对学数学的浓厚兴趣。

在教学一元一次方程时,有这样一条消息:一家商店将某种服装按成本价提高40%后标价,然后又8折(即按标价的80%)优惠卖出,结果每件仍获利15元,问,这种服装每件的成本是多少元?同学们根据前面我们所讲过的方程,他们一定会马上进行计算,此时教师可强调,同学们学好方程以后,就不容易中这些商人的奸计了,此时,学生们的兴趣一定会更加高涨,显然这也是一个来自学生身边的实例。

二、创设幽默情境

老师幽默,风趣的教学语言,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对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教育家斯多惠说:“数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创设合适的问题情境,正是这样一种教学艺术。

创设幽默情境,要求教师用幽默,风趣的教学语言结合同学们所熟悉的一些事物把所教学的内容一一的叙述出来,把学生带入一种愉快的环境中进行教学,这样能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对于 这类常见错误,是学生最容易犯的,因此,在教学时可创说 ,此时并告诉学生如要化简 ,先让 从“屋子”( )里走到“院子”( )里,至于 能否走出来,这就要看 有多大的“本领”,如果 是一个“身强力壮”( ≥0)的就可以直接走出来,如果 是一个“体弱多病”( <0)的“当心感冒”,必须戴上“一条围巾”(负号“-”),否则就不能走出“屋子”。这样学生听就明白怎样化简 这一式子,此时教师可进行“低起点、密台阶、小坡度”的实施练习,对知识点进行及时的强化巩固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三、创设悬念情境

课堂上当学生带着急需解决的具体问题时,积极性往往就会很容易被调动起来。在创设情境时,所提出的问题难度要适中。问题太易,学生会产生厌倦和轻视的心理;太难,学生会望而生畏,即教师所提出的问题要接近学生的生活,使学生能够“跳一跳,就能摘果子”。

在教学“全等三角形”这一节时,我们可以首先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小红有一块三角形的镜子,由于不小心被打碎成两块,现在只能找到其中一块,问谁有办法帮小红裁出一块和原来大小完全一样的镜子呢?”这样的设问给学生造成一种悬念,使学生带着问题在课堂上听课、思考、调动了学生对本节知识学习的积极性,这样一 课接近尾声时问题也迎刃而解。

在教学“感触形中位线定理”时,我们引入一个实例:为了测量一个很宽的水池的宽度AB,我们在水池处取一点C,连结AC、BC、取AC、B的中心点D、E,连结DE,且测得DE的长,那么DE的长与水池的宽AB有什么关系呢?使学生带着问题进行听课,去思考,激发学生对探求新知识的欲望。悬念一旦形成,便促使学生迫不及待地找出问题的答案,使学生成为真正探新知识的主人。

四、营造平等、和谐的数学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应自始至终处于教学的主体地位,教师只是教学过程中的一名参与者、合作者、引导者。如果教师在教学中总板着一幅令人难以接受的面孔。动辄训斥,则师生之间最容易产生一种压迫感甚至会产生对立情绪,学生的思维就容易受到抑制,更谈不上发散思维的产生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应注意营造轻松和谐的环境,使学生能最大限度地打开思维之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他们主动参与数学教学活动,使他们成为教学的主体。

综上所述,在教学中我们只有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唤起学生的创新思维,最终达到教学中的目的,使教师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能在教学活动中与学生有机结合。

猜你喜欢
线段教学活动创设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初探
画出线段图来比较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怎样画线段图
我们一起数线段
数线段
如何构建低耗高效的高中数学教学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