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合作、协作学习”的构建

2013-04-29 00:42王志利
科海故事博览·科教论坛 2013年6期
关键词:协作交流家长

王志利

一、问题的提出

树立正确的教学观,掌握合理的教学策略是进行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间、学生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语文课程标准》也提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改进课程教学,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的综合,提倡启发式、讨论教学;沟通课程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言实践的机会。”这就要求改变过去陈旧落后的教学组织形式,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倡导合作、协作的学习方式,研讨这种学习方式在教学上的应用,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一致,勇于创新的意识和品质,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开发个体与团体智慧,培养团队感,合作精神、健康心理都有重要意义。

合作、协作学习作为课程的基本理念提到了十分重要位置,如何将教学过程转变为师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合作、协作的学习过程,是当前每个教育工作者必须研究探索的问题。

二、模式与方法

构建“合作、协作学习”的模式,组建“生生式、师生式、师师式、学生·家长·教师式”这四种组织形式,将不同层次,不同类别,不同区域的学生、家长按着“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编为若干组。做到组内合作,组间竞争。具体方法是:

1、“生生式”就是把班级学生每4-6人分成一个学习小组,根据学生个性特点进行小组责任分工,每1-2周进行角色换位,给每个学生锻炼机会,让每个学生各方面都得到同步发展。

2、“师生式”,即教师和班级所有学生为一大组,同时教师又是“生生式”每个小组的一员,在学习中,教者是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合作者、探究者,尊重学生,与学生形成平等互助的师生关系。

3、“学生·家长·教师”式,即根据同一村落的学生和家长,划分学习小组,在划分“生生式”学习小组就要考虑到此种合作组织的划分,小组内要有不同素质、职业的家长。每组有4学生,4名家长。如今大多数家长非常关心孩子学习,科学文化素质较高,见多识广,组织这样的合作小组,让家长更能了解自己的孩子和小组中其他孩子学习等情况,在共同参与学习中,互相影响,取长补短。这样的小组形式有利于师生家长三者之间和谐的关系的生成,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但教师要做大量工作,指导组织分工,协调关系,了解合作问题,要不断调整完善。

4、“师师式”也就是把同一实验班不同学科教师编为一组,一般2—3人,经常交流合作协作学习教学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共同探究,不断总结。

三、有效的策略

合作学习是指组织成员互相配合,分工明确,互教互学,达到学习目标。协作学习是指组织成员相互协同,共同完成学习任务。两种学习都以小组团体为形式,都以解决共同问题为目的。在合作中激发学习欲望和进取心,相互欣赏,相互接纳,相互启发,相互评价,对学习目标的达成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而且能有效拓宽学生情感交流的范围。这种学习降低了教学的强度和难度,让学生能在比较宽松、平等的环境中完成学习任务。

1、营造和谐的学习环境。教师要热爱尊重每一个学生,给予理解和信任,建立起平等的朋友式的师生关系。活动中,让每个学生都有展示自己的机会,畅所欲言,都能享受成功的喜悦。教师在课堂上把微笑、赞许送给他们,让学生心情愉悦。教师经常参与学生活动,生活在学习中间。组织成员间要建立起兄弟姐妹关系,互相体贴、关心,不歧视,不嘲笑,培养集体良好的生生感情,有团队荣辱观。学生、家长、教师三者要平等交流沟通,建立起协作、互帮、理解、融洽的良好关系。学生只有在这样友善的氛围中,才能毫无戒备地合作探究,思维会更加活跃,探索热情会更高,合作的欲望就会更强。

2、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有效合作、协作学习的意义在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协同能力。首先让学生学会尊重他人。别人发言认真听,不打断他人的发言,特别是对不同意见要理性分析,争论时要有礼貌,和颜悦色。再者,让学生学会倾听和交流。让学生知道倾听是一种学习方法,能从他人的发言中获得信息,得到启示,扩大思维广度、深度。交流是信息的来源,相互表达自己的观点、见解,相互接纳分析、反思,这样,使合作解决问题更高效。教师要鼓励学生在合作交流中要敢想、敢说,据理力争,善于用论据、事实证明自己的主张。再三,让学生认识合作、协作学习的重要性。开展有组织的合作学习,不仅仅是在课堂教学上,而把它延伸到课外,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精神。通过合作共事,认识到个人离不开团体,团结力量大,协作出智慧,为他们将来适应社会打下良好的人格基础。在学生个体思维受到困难时,急需和别人交流,有求助的欲望,感受合作协作是解疑排难的内心需求,进而产生迫切需要合作意识。如教师设计教学问题时,就要精心构建,创设“愤”“悱”情境,或在动手操作个体难于完成时和学习目标需要调查访问时。指导学生在组间学会分工合作,明确分开责任共同解决问题。以此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合作效率,增强学生的责任感。有组织的合作协作研究工作,能使学生“好学”、“乐学”、“好问”、“善听”,激发积极进取精神,从情感上保证探究合作学习质量。反过来,合作探究学习又能加深合作情感,使人与人的交流、交往在更加阔的时空进行,从而提高合作协作的广泛性。

3、创建有效竞争和科学评价机制。根据学生喜欢游戏和好胜的心理,学习中根据教学内容设计游戏活动和组间竞赛活动,以积分多少评出优秀成员和优胜小组。以竞争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增强小组荣誉感、责任感,明白自己与组织荣辱与共,自己的成功关系到整个小组获得成功,若小组失去了荣誉,自己也就失败了。因此,小组每个成员都精诚合作,齐心协力,为实现目标竭尽所能。竞争让人人发挥潜能,心中有小组,心中有他人,学会合作共事。如在对25X37的估算中,先让学生根据以前的计算,让小组讨论,看哪个小组估算最接近实际得数,并说出估算方法。小组成员积极参与使课堂气氛活跃,想法多种多样,汇报时说的有条有理,强烈的成功愿望和表现欲,把个人与小组的“利益”紧紧联系在一起,在学生内心深处形成无形的内驱力,培养了团队意识。

为了强化有效合作、协作学习,对学生学习促进与影响更加深刻,不断调整完善实验,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价(见表)

在具体操作中,我们采用学生自评、组员互评,家长参评,教师参评相结合起来的方法,各种评价分别占20%、30%、20%、30%计算总分,根据得分多少评出奖励等次。设置最佳组长奖,最佳合作小组奖,最佳突出表现奖励,最佳学习任务达标奖。每节课教师对各种表现突出者,师生给予口头激励,用贴“星”、夺“旗”等形式鼓励并记录。对各种等次评价和各类奖每周或每月一次。通过评价让个体和组织得到激励,学会分析反思,明确奋斗方向,同时获得成就感,树立自信心,培养合作协作精神。

四、注意问题

1、教者设疑情境要有助于合作欲望的产生,激发合作解决问题的热情。

2、要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教者要参与引导。

3、合作时机要恰当,分工要明确,要求要具体。

4、让学生学会倾听、交流、分析,敢想敢说。

5、“学生·家长·教师”式小组,要不断研究改进,让此学习形式更有效。

猜你喜欢
协作交流家长
如此交流,太暖!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我心中的好家长
团结协作成功易
协作
家长请吃药Ⅱ
协作
可与您并肩协作的UR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