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涛
摘要:大学英语是高校必修的基础课程之一,大学英语课程涉及各个专业的不同学生,分布面广、学生众多、课时总量大。大学英语教师要在有限的学时内,完成必要的知识输出,教授英语基础知识,培养国际化的思维方式,工作艰巨,任重道远。在日复一日的教学过程中,大学英语教师身心日益疲惫,易形成“缺乏工作热情、力不从心、压力倍增”等倦怠感。本文从教师本体与学校环境这两个角度,探讨大学英语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及其应对办法,以期克服教师职业发展的瓶颈,实现自身的发展。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师;职业倦怠;职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3)35-0052-03
大学英语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多数高校开设的必修课程之一。大学生在经历小学、初中、高中各个阶段的英语语言学习,并通过大学入学考试后,依然要接受一至两年不等的基础英语教育,这是在全球化背景下,加强学生综合素质与实用技能的需要,也是促进教育现代化、国际化的必然需求。
大学英语教师肩负着语言技能传授、跨文化传播、语言工具导入等多项职责。在课时少、任务重、应试考试的多重压力下,大学英语教师往往会表现出对工作缺乏热情、工作拖延、得过且过,工作压力大、焦虑、情绪波动等职业倦怠状况。
就职业倦怠本体来说,可体现在生理、心理、情感三个方面。教师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无法调动自身的能动性,不能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教育教学实践。在工作中,心理负担要么过于沉重,难以培养轻松活跃的语言情境;要么过于放纵,照本宣科,流于应付,难于开展有效的交流,实现师生的互动。英语教学既是传道、授业、解惑的一般教育活动,也是传播语言文化、倡导中西对比交流的过程,这需要大学英语教师以良好的精神面貌、充沛的活力,斗志昂扬地投入教学,引导学与教的整个过程。
一、造成大学英语教师职业倦怠的特殊原因
1.大学英语授课对象复杂多变
与专业英语教师相比较,大学英语教师授课对象复杂多变,有着如下特点:①生源分布地域广,语言基本功与应用能力参差不齐。②学生专业领域宽,涉及文、理、艺术等不同学科,对于英语的认知和认同感不尽相同。③男女生比例差别大,学习动机、动力千差万别。
授课对象的差异性,意味着教师在面对不同的教学对象、相同的教学内容的情形下,要开展调查研究,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需不断调整教学计划,做到符合客观实际,有教无类、因材施教。良好的教学效果的取得和预期的教学目标的实现,无疑要加大大学英语教师的课业负担与投入,长此以往,职业压力渐涨,倦怠感油然而生。
2.大学英语课程内容的特殊性
与专业英语课程相比较,大学英语课程内容的特殊性也是教师造成职业倦怠的重要诱因。大学英语课程一般一周为四课时,总课时数较少,在较少的课时中,英语教师要做到听说读写译的全覆盖,涉及不同的教材内容,照顾多数学生的学习需求,难度不小。
近年来,各高校相继开展了多种多样的大学英语课程改革,各种通识课程、专业英语课程、拓展课程相继出炉。面对错综复杂的变革,大学英语教师承受着巨大的压力,迎接着重大的挑战。如何把握教育改革的方向,如何挑选好千变万化的教育素材,做到言之有物,扩大课堂信息量,这对于大学英语教师是巨大的考验。重压之下,倦怠之风渐长。
3.大学英语的特殊地位
与其它公共基础课相比较,大学英语的特殊地位也间接造成教师对于职业的倦怠。
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化,教学改革日益深入,大学英语的主导地位并未有所降低。社会经济发展和日益国际化的背景下,大学英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应试考试依然是衡量评价教学效果的重要尺度。在这样的背景下,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成绩日益成为大学英语教师教学成果的重要考核指标。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矛盾在大学英语教学中一览无余。兼顾平衡教学和测试,使得教师有限的教学时间捉襟见肘。
4.大学英语的成就感、归属感、职业发展常面临瓶颈
与中小学、高职院校英语教师相比较,大学英语的成就感、归属感较弱,职业发展常面临瓶颈,易加大职业压力及倦怠感。
中小学英语教育属于义务教育阶段,英语教师充当英语学习的引路人与启蒙者,从一片白纸到基本语法词汇的积累,凝结了中小学教师无数的辛劳与付出,这种成就感往往可以通过小升初、中考、高考以客观实际的成绩予以体现。大学英语教师虽面对水平悬殊的、来自不同区域的学生,但究其本质,是在一个比较高的层面,对于英语知识进行灌输,融汇整合,内化为大学生最为基础的外语素养。这种“内化”的过程,虽可以透过四六级考试、英语竞赛等应试考试予以展现,但从总体来看,依然缺乏一种信度、效度较高的衡量手段。在付出较多劳动投入的情形下,并未获取如愿的精神回报与满足感。日积月累,大学英语教师的职业倦怠感日益明显。
在高等教育机构,教研型的人才日益受到重视,在职务竞争、职称晋级、评优评比过程中,占据明显的优势。与中小学教师相类似,大学英语作为基础课程,往往教师承担较多的课时,在课业负担超出平均的同时,依然要承担科研任务,其难度不言而喻。
与英语专业的教师相比较,大学英语教师接触受众大相径庭,教学流程存在差异,教学目标迥然不同,这使得大学英语教师在教学改革和科研发展的道路上相对难度更大,困难更多。要想在职业发展中寻求突破,培养自己的职业技能,缩小教学与理论之间的差异性,大学英语教师须发挥更大的自觉能动性,自我激励,自我挑战,自我挑战,应对与日俱增的职业压力,克服以畏难情绪为主的职业倦怠感。
二、大学英语教师克服职业倦怠感的应对策略和方法
1.大学英语教师克服自身职业倦怠感的应对策略
大学英语教师在职业进入四五个年头时,其教学风格逐渐培养,教学经验和心得体会有所积累,教学成果初现。此后,由于生理、心理的变化,婚姻家庭的负担,其职业发展往往会遇到瓶颈,突出体现在职业压力与倦怠。要克服这种日益加强的倦怠感,大学英语教师必须做好自身的调整,迎接职业发展的挑战。
首先,要提高自身的知识储备,提高自己的基本技能。大学英语教师主要从事非英语专业的教学工作,随着时间的流逝,教学层次的局限性,其知识储备会日益减少,新的知识的累积逐渐减慢。在社会经济日益发展的大环境下,学生信息化、自主化输出的要求日益突出。如果不能很好地满足其需求,最终的结果是大学英语教师难以应对职业挑战,力不从心,面临被淘汰的危险。“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这要求高校教师养成终身学习的观念,不断吸收新的知识与教学方法。
其次,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于大学英语教师的语言素养与基本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英语作为国际性语言,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英语教师更应该国际化,“走出去”学习外校或者外国先进的教学理念,了解最新的教学成果,以期用于未来的教学实践。
短期进修、访学、学历的提升,都应成为大学英语教师职业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工作环境的适当调整,教学内容的逐步更新,教学方法的多元化,有助于消除文本教学的简单重复。无论是校外的观摩学习还是校本研究中教师的座谈和反思,均有益于教师从巨大的压力和挫折感中解脱出来,取长补短,去伪存真,完善教学理论。同时自然地完成教学与科研的无缝衔接,提升自身的理论素养。
2.高校应关心大学英语教师的发展
应采取各种措施,调动教师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努力消除职业倦怠感,促进教师的职业发展。
奎内斯认为,教师的职业倦怠是在个体所处的工作环境中,工作者的付出与所得长期不一致所引起的。学校环境是诱发教师职业倦怠的主要场所和内因。因此,要消除大学英语教师的职业倦怠感,学校责无旁贷。
首先,学校应尽力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确保教师的教学活动得以顺利的进行。在这个过程中,给予教师客观公正的评价,认同教师所取得的成绩,满足教师的职业抱负与荣誉感。
其次,要开展丰富多样的教学研讨,组织成立科研团队,可采取“一对一”、“多帮一”、“导师制”等多种形式扶持青年教师,促进他们的理论学习,使其迅速成长,在教学经验不断积累的前提下,从简单重复的教学中解放出来,从而培养科研与实践并重的教师队伍。
再次,学校应给予教师更多的自由,在职业培训、出国进修、对外交流方面大开方便之门,使得大学英语教师与外界不断地接触,及时了解本学科领域新的发展,促进教师的跨越式发展。在教学工作量、科研工作量上应予以更多的照顾,使大学英语教师不至为完成科研量或工作量而疲于奔命。学校也应多尊重教师发展的个人意愿,接纳教师的不同教学观念、教学风格与研究方向,鼓励教师的自由发展。
严谨奉献的工作作风、轻松自在的工作环境、积极进取的职业热忱,这正是大学英语教师在工作中所应具备的。“着眼学生教育,提高自身素养”,有这样的教育理念,大学英语教师一定能努力消除职业倦怠,实现自身的跨越式发展。
参考文献:
[1]王雪松.大学英语教师职业倦怠状况分析[J].河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1).
[2]王晓英,李鹤.吉林市三所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现状调查[J].教育与职业,2007,(29).
[3]董金伟.促进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学习策略[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2,(2).
[4]黄晓林.关于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J].教育探索,2008,(11).
[5]马瑛,谢海燕.大学英语专业发展创新模式研究[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2011,(4).
[6]吕庆斌.校本研究:消除教师职业倦怠的操作性策略[J].中国教育学刊,20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