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炜
【摘 要】青少年中出现的比如与老师顶嘴、上学迟到、上课说话、打架骂人等逆反行为是德育界研究的热点话题,文章从青少年心理层面角度分析,认为学生逆反行为产生的原因源于他们对于“被支配”的反对,并从青少年本身年龄发展阶段与学校德育方式主客观两个角度分析这种“被支配”感产生的原因,进而从这两个角度提出建议。
【关键词】逆反行为 被支配感
长期以来,青少年中出现的比如与老师顶嘴、上学迟到、上课说话、打架骂人等逆反行为一直是德育界研究的热点话题,本文通过从学生反对“被支配”角度浅析青少年这一逆反行为。
一、青少年逆反行为的表现
(一)对学校道德规范的不满
学校中经常出现学生对学校道德规范不满的事例。比如学校规定不准随便骂人,但学生有时仍会骂人,并且当老师在教育他不准随便骂人时,他会顶撞:“你不是还总骂我们吗?为什么还要求我们不准骂人?”学校规定保持教室安静、走廊肃静,但很多学生不满,认为这一规定侵犯了他们的人身自由,以下案例是笔者在某中学做团体辅导时遇到的。
上课时,学生随意聊天,不遵守课堂纪律,阻碍了活动的正常进行,我不得不在这时中断正在进行的活动,管纪律。
接着,我就和他们聊起来为什么会这么做。
师:你们为什么在做活动时有这么多话要说呢?我在想,你们天天生活在一起,即使不是一个班的,同一个楼道出出进进,经常见面,有的是时间聊天,为什么到这里还要没完没了地聊呢?
生:才不是呢,我们在楼道里没有机会接触。(出乎老师预料)
师:怎么可能呢?你们在楼道里见了面不能说话吗?
生:他们班主任和我们班主任都特别,老盯着我们,我们一起进厕所时,还会跟着进来呢,怀疑我们抽烟。
师:噢,是这样,你们在老师的看管下没有机会接触?
学生A:对啊,每时每刻监视我们,一点自由都没有。前几天他就被拍了,老师看见他跟他女朋友在花园里说话,“啪”就用PHONE4拍下来了,回去就给了他一处分。(学生A指着学生B说)
生B:一点人身自由都没有,说几句话就被拍。(他忿忿地说)
生C:都是他妈的暴徒。
生D:在学校里,只有操场上可以随便说话。学校走廊里长年挂着“净、静、竞”的标语,谁敢说话呀,要是被值周生逮着扣分了,老师罚写课文,一写就写好几遍。
生D:老师的要求是可以小声说话,但不能让第三个人听见。
而对于学生说话的事情,学校教师的回应是:
一位从事了多年教育的教师直言不讳:“保持教室安静、走廊肃静是学校的基本要求。平时下课了孩子们就往外走,不到1分钟就能到操场,想说啥就说啥,为啥非在教学楼里说?”
一位教师还举例:“现在一个年级至少七八个班,一个班40多名学生,他们要是两两说话,学校还不炸锅了?培养孩子们在公共场合不大声喧哗是基本礼貌,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现在的做法没有什么不合适的。”
(二)对不良行为倾向产生情感认同
在一些青少年中,打架斗殴被看作是有胆量男子汉的表现。
笔者在某中学做团体辅导时,遇到一名中学生,他是学校打架出了名的,问及他为什么打架时,他说 打架能给他带来所谓的“地位”。每个新学期开学时,他会到每个班对那里的同学说:“让你们班最牛的人出来跟我比一比,如果比输了,这个班就是我的了。”言外之意就是:这个班的人都被他“罩”着;他还认为打架是交朋友的一种方式,他不仅和本校的同学打架,还和外校人打架,不打不相识,结识了许多社会上的朋友,而且许多打架的同学都认同这一个观点。
二、青少年产生逆反行为的原因
青少年的上述逆反行为,表面上是反对学校的行为规范,但实质上是反对“被支配”的地位。由英国德育学家麦克费尔及其同事昂戈德·托马斯、查普曼首创的体谅模式把道德情感的培养置于中心地位。这种体谅模式认为,青少年愿意虚心向成年人学习,他们不满的是受成年人的支配。分析现象背后的原因,从学生主观方面讲,青少年的逆反行为与青少年这时的年龄与心理特征有关,从客观方面讲,与学校德育方式有关。
(一)从主观方面讲
从主观方面讲,青少年的逆反行为与青少年特定的年龄与心理特征有关。当人进入青春期后,生理上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出现了第二特征,各种心理机能基本发育成熟。青少年在性方面的发育逐渐成熟,由此引发的特征越发明显和突出,随之性别意识、性意识逐渐强化和建立。由于性的发育而导致的性别意识、性意识在心理上产生断乳,进而形成渐趋强烈的个性意识、独立意识、成人意识。正是这些意识的形成,使他们认为自己已长大成人,理应自己管理自己、决定自己,强烈的成人感和独立意识成为他们重要的心理倾向。他们的自尊感明显增强,做事喜欢自作主张,希望自己像成年人一样受到尊重,不喜欢成年人干涉,渴望独立,面对老师的教育,家长的指教,有意无意地回避、反感甚至背离。教师诲人不倦的施教、家长苦口婆心的相劝等,早已被强烈的独立意识和成人意识驱散。他们在心理上要求成年人把他们当成大人看待,理解他们,尊重他们。而许多家长、教师的观念还来不及改变,或不愿改变,仍把他们当成小孩子看待,对于青少年的烦恼、要求不能充分地理解和给予积极的引导。于是青少年因需要不能得到满足自然而然就产生了很强的逆反心理。[1]
(二)从客观方面讲
从客观方面讲,青少年逆反行为与学校德育方式有关。当前的德育方式让学生产生一种“被支配”感,认为自己处于“被支配”地位。青少年的逆反行为反抗的是这种“被支配”的地位。当前学校中存在一些不恰当的德育方式,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德育过多重视认知层面,忽视情感层面
麦克费尔等人提出的体谅模式把道德情感的培养置于中心地位。然而在目前德育中,某些教师在指导思想上存在为完成教学任务而应付差事的想法,在这种想法的指导下,他们在德育中过多地重视道德知识层面的教育,而忽视了情感层面的教育,不认真探索德育最佳、最有效的途径和方法,不尊重青少年学生,不顾及他们的心理感受和体验,只是从内容到形式呆板乏味、照本宣科式地讲授,当学生出现问题时,不是站在青少年的角度分析问题,而是一味强调师道尊严。然而青少年阶段,认知、情感的发展往往不平衡,主要体现在他们情感的发展先于认知的发展,如果教师只是枯燥乏味、照本宣科地单纯讲解道德规范的话,那么道德规范很难真正地内化到学生自身的认知系统中,进而不能获得学生良好的心理认同,但学生在学校规范面前却无能为力,于是迫于学校教师的权威压力不得不落实到行动中,这样就不可避免地让学生产生“被支配”的感觉。
2.不适当的说服方式,把“说服”变成“说教”
在学校德育中,教师不可避免地要对学生进行说服教育。说服学生,须有理有据,缺乏论据,则不可能说服学生。而事实、价值或规范都可以作为论据,用于道德论证。说服要想成功,就要做到既要摆事实,也要讲道理,而且这种道理必须是双方都认同的价值和规范。[2]
然而在目前的德育方式中,存在两种不适当的说服方式:一种是只讲道理,不摆事实,这往往成为空洞的说理,不言而喻,目前学生反对这种空洞的说教方式;另外一种是既摆事实也讲道理,然而这些道理并非双方都认可的价值和规范趋向。如若所讲的道理不是双方均认可的价值和规范的话,说服是不容易成功的。比如学生打架时,你对他说“打架是不对的,因为打架造成了人与人之间的不友好和不团结”,但如果学生不在乎人和人之间的友好和团结的话,我们就无法根据这样的道理向他们证明打架是不对的。
倘若教师不能让学生对道德规范产生真正的心理认同,不能说服学生遵守道德规范,但却要求学生必须遵守道德规范,在某种程度上这是一种“权威性的压制”,使学生在心理上产生“被支配”感,这种“被支配”感将不可避免地让学生产生逆反行为。
3.重“言传”轻“身教”
在麦克费尔等人的调查中,学生表示:尽管他们想自由地做出选择和决定,但他们欢迎反应灵敏、善解人意的成年人的帮助;他们对树立好榜样并且实践、履行自己认可的标准的成年人表示敬佩,即使自己并不认同那些标准;试图保持中立的学生,也喜欢表现自信正直的教师。倘若教师在教育学生的同时,自己却未以身作则,学生则会产生被迫听从的感觉,即一种“被支配”感,从而学生就不易于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
然而在目前的德育教育中,教师的德育方式重“言传”轻“身教”。比如一些教师在言语上要求学生要学会尊重、诚实、互相关心等一些道德规范,然而在日常教学中,他们并未表现出对学生应有的关心和尊重。如有些教师在批评学生时,经常使用讽刺、辱骂、歧视、贬损、恐吓等语言;有的教师将学生分成三六九等。
三、如何减少青少年的逆反行为
要减少青少年的逆反行为,从根本上说就是要减轻学生的“被支配”感,这就需要学校师生共同努力。
(一)从青少年自身的角度
从青少年自身的角度考虑,要重视青少年的自我教育。我国古人就谈到“吾日三省吾身”;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教育就是要迫使人去思考自己。”科恩在《自我论 》中谈到自我教育时也说:“在关系到最高生活价值方面,教会别人是不可能的,每一个人都应自己教育自己,可能做到的只是帮助他更深刻地理解周围的世界和自己,成为自己,实现比他身上现有的更好的东西。”所以,学生要自律,加强自我教育。
(二)从学校的角度
1.学校要加强对同辈群体的指导
心理学认为,个体为了在群体中获得更好的生存,会迫于群体的压力而趋向于与群体中其他成员采取相同的行为方式。在这种压力作用下,消极的群体会对个体行为产生消极的影响,积极的群体会对个体行为产生积极的影响。笔者在中学做团体辅导中也发现,同类群体具有相似的行为特征,如果让他们共同处在一个环境中,那么这种相似的行为倾向会表现得更加明显。比如平时喜欢骂人打架的孩子,如果让他们处于一个共同的环境中,会加剧骂人反应,但如果把他们分开,让他们单独相处,或是和一群具有良好行为倾向的学生相处,他们会改变行为模式,变得礼貌。因此,学校要加强对同辈群体的正确指导。特别是对同辈群体中“领袖人物”的有效控制和指导,更是必要的。
2.密切师生关系,言传方面要加深情感投入
教师在言传方面要加深情感投入,而非一味的批评。这是因为,有逆反行为的学生经常受到教师的斥责、惩罚,一般都比较心虚、敏感,对教师怀有戒心敌意,但他们又需要教师的亲近和信任。为了使他们能更好地接受教育,必须首先使学生解除顾虑,摆脱消极的态度定势。而最根本的方法就是调整师生之间的关系。为此,教师要把学生当成朋友,认识到教育的主体间性,静下心来态度诚恳地与学生交流、谈心聊天,让这些“特殊”的学生消除敌意和戒备心理,真切地感受到教师真心实意的关爱。同时教师要适当地降低对“学困生”的要求,少批评、少指责,多鼓励、多表扬。
无论是心理学理论还是大量的社会现实都说明,感情是一只无形的手,它推动着人们的行为倾向。有些事在感情的参与下会变得顺理成章,缺乏感情因素则变得寸步难行。感情会无形地左右着人们的某些行为,这就是情感的魅力。心理学理论表明,对于生理、心理均不成熟的青少年来说,在其行为意向和决策中,受感情因素影响很大,他们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好感与否直接影响着他们的行为。因此,教师应在感情上给学生多些相容、多些亲近,减少青少年在心理上产生的厌恶背离,减少学生对于老师的道德规范要求所产生的“被支配”感,从而减少逆反行为的发生。
3.教师采取适当的说服方式
说服不仅强调摆事实,更强调对学生讲道理,但如前文所述,教师对学生说理,要重在寻求或建构双方都认可的价值或规范趋向。[3] 以学生不认可的价值判断或义务判断为前提演绎出来的伦理结论不易为学生接受,根据学生信服的判断或学生信服的人所赞同的意见推导出来的伦理结论才能使学生信服。所以在说服时,先需要了解学生行为背后的价值判断与义务判断,先询问学生,然后有针对性地从他的角度说服。这种基于双方共同认可的价值判断的教育,容易让学生产生真正的情感认同,不易让学生产生“被支配”感。
4.重“言传”同时也要重“身教”
学生从教师所作所为中习得的东西,甚于从教师所教中学到的东西。所以教师在“言传”的同时也要以身作则,重视“身教”。以德服人是一种直接示范,教师在工作、公共生活和私人交往中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躬行对学生的道德要求,努力成为学生的道德表率,教师的行为会对学生产生强有力的影响。学生通过观察教师怎样对待自己和他人,发现教师如何为人处世,习得各种价值观,并且模仿教师的行为方式为人处世。
(作者单位:首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北京,100048)
参考文献:
[1]朱仁宝.德育心理学[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
[2][3]黄向阳.德育原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