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晓红
它的全称是“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成分为聚苯乙烯。在过去长达14年的被禁年月里,它有时候被煞有介事地印上“可降解”字样,大多数时候则非常低调地进入各大餐馆。现在,它以胜利者的姿态回归,撩拨起口水无数。
这是一张颇有意思的漫画:画面上,一个身材高大的男人,兜里揣着公章,嘴里哼着小曲儿,一只手轻而易举就扯断了一纸封条。
写有“封”、“禁”字样的封条,原本粘在一个一次性发泡餐盒之上。周边则是大多数不明真相的群众,指点议论之下面面相觑。
4月19日,针对国家发改委新近出台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中,将“一次性发泡餐具”悄悄从淘汰目录中删除一事,北京环保组织“自然之友”紧急组织了一场恳谈会,希望解禁方与主张严禁方能有一次正面沟通。
“禁了14年也没禁掉,说明市场还是有需求,有生命力;此外,白色污染问题是管理问题,不是生产工艺本身问题。”未等恳谈会正式开始,支持解禁的专家杨惠娣与反派专家董金狮就已短兵相接。
这样的论战,主禁方与反禁方至少激辩了14年。
发泡餐具,14年禁而未死
一次性发泡餐具(以下简称“发泡餐具”),主要指一次性发泡餐盒,绝大多数中国人都不陌生。那种白白的、轻轻飘飘的塑料餐盒,多年前曾在国内城市的大街小巷随处可见。
据中国塑料餐具联合会办公室主任李沛生介绍,发泡餐盒在国内的出现,最早可追溯至1986年。当时他还在国务院食品包装改进办公室工作,是他一手从国外引进的第一条生产线。而这一年,出生于陕西大荔县农村的董金狮,刚从西北大学化学系毕业。
发泡餐盒引入国内后,马上在铁路上得到普遍使用。这种利用从石油中提取的苯乙烯为原料,经聚合而成的塑料餐盒,在生产过程中,由于添加了发泡剂,其质量变得更轻,面积也相对撑得更大,更利于盛放饭菜。但它同时有个致命弱点,就是无法自然降解。
到上世纪90年代初,铁路沿线触目惊心的白色污染引起相关部门重视。董金狮1989年从中科院环境化学专业硕士毕业后,来到原铁道部下属一处研究所上班,他所接触到的第一个课题:就是如何根治白色污染。从此,他跟发泡餐盒较上了劲。发动同事沿铁路线步行拾荒、寻找可替代性餐盒产品……
1997年6月,北京市环保局和工商局联合下文,明确由北京凯发环保技术咨询中心负责北京市发泡餐饮具的回收。随后,国家环保总局也下发了治理白色污染的相关文件。1999年1月,原国家经贸委发布6号令,要求在2000年底前,在全国范围淘汰发泡餐具。其后,国家相关部委和北京、天津等城市,也均相继对发泡餐具祭出禁令。
直到2005年,在国家发改委发布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年本)》中,发泡塑料餐具还仍被列入淘汰类产品,并规定禁止投资、进口、生产、销售和使用。
但蹊跷的是,尽管国家相关各部委对发泡餐具非法生产反复打击,但它们似乎从来就没有彻底消失过。唯有上海一处,对发泡餐具实施“三分钱工程”,即允许其生产、销售、使用,但前提是厂家每生产一个发泡餐盒,必须提出三分钱,用于补贴这种不可降解白色污染的回收利用。到2009年时,上海发泡餐盒回收也陷入了半停顿状态。
而2005年,时任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包装分会常务副会长的刘沛生,用三个月时间在全国10省市进行调研,发现市场上存在的发泡餐具总量,仍还占到70%左右。
“反复清理打击,发泡餐具仍在市场上存在,就说明这个产品有需求,有生命力,不应该简单禁掉。”4月19日,主张解禁的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以下简称中塑协)塑料技术协作委员会秘书长杨惠娣振振有辞。
而反方清华大学一位教授当场反击:“我们国内的发泡餐具价格低,有市场竞争力,是因为消费者买到了不合格产品,如果均要求是生产食品级合格发泡塑料餐具,哪里还有什么低价优势?”“吸毒也是一种少数人的需求,难道因为有社会需求就解禁?”
公关暗战与环保阻击
“公开论战,从来都是各说各话,谁也无法完全说服对方,而背后的公关暗战,这么些年从来就未曾停止过。”一位熟悉内情的专家透露。
毕竟这一禁令背后,涉及到全国塑料行业中的一个产业规模不小的分支行业。
据现国际食品包装协会负责人董金狮统计,尽管对发泡餐具行当打击多年,目前全国范围内,仍有110多家企业在生产,主要分布在广东(36—37家)、华东(江苏、浙江25家)、福建(7—8家)、江西(6—7家)等地。这些厂家所涉及的总资产达50多个亿。
“其中不少厂家是中塑协下属的会员单位,一旦该产品禁止生产,不仅厂家利益受损,中塑协自身也会受损。”董金狮认为,这也是中塑协力推发泡餐具解禁的深层原因所在。
就在全国严打泡沫餐具时,2010年8月底,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与中塑协在京联合召开发布会,公开声称“发泡塑料餐盒是典型的绿色产品”,并透露“国家发改委已在《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征求意见稿中,将原先被列入淘汰类落后产品的发泡塑料餐盒取消(禁令)”。“如果这份征求意见稿能够通过,就意味着发泡餐盒将可以正大光明地重返市场。”中塑协相关人士称。
北京环保组织迅速组织阻击。2010年9月,北京环友科学技术研究中心、自然之友、达尔问自然求知社、北京地球村等14家环保组织发出联合公开信,反对“解禁发泡餐具”。解禁一事一度被官方搁置。
关注白色垃圾的人们很快注意到,2011年3月国家发改委公布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中,虽然仍将塑料发泡餐具列入了淘汰类落后产品,但两个月后国家发改委官网上发布的一则解读消息则称:“我国针对发泡餐具的生产、销售、回收、中转、运输与处置利用的管理和机制还没有建立起来,因此,在保护环境和加强回收再利用原则下,制定发泡餐具的准入条件……将择机对发泡餐具解禁”。
“这个‘择机的表述,相当于为日后解禁埋下了伏笔。”董金狮一针见血。
2012年1月,来自广州、深圳等地的10家具有一定规模的发泡餐具生产企业,临时以“广东省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企业联合体”的身份,与北京君泽君(深圳)律师事务所签订一项奇特的《专项法律服务协议书》。
该协议书以合同方式约定:甲方广东省发泡塑料餐具企业联合体委托乙方与相关政府部门及市场监督部门进行协调,以取得政府部门行业政策解禁前的临时性许可,并加快推进行业政策解禁,及时推动国家发改委正式将发泡塑料餐具从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淘汰类中删除。合同双方约定前期各家企业先付5万,事成后再各付40万元。
“这样赤裸裸的政策公关,非常罕见。”一知情者称,今年初国家发改委宣布解禁发泡餐具后,该律所前往深圳收取余下350万元款项,被10家生产商集体拒绝。“他们反问:拿什么证明政府解禁,是你们努力的结果呢?”
消费者该相信谁?
14年严禁轰轰烈烈,政府部门花巨资多年持续打击,如今解禁却轻飘飘一纸抹去。“国家政策这样朝令夕改,国家的权威、公信力在哪里?消费者又究竟该听谁的呢?”董金狮愤愤不平地说。
“当我看到电视上说发泡餐盒解禁了,第一感觉就是死灰复燃,还有些不可理喻。”在今年4月份关于发泡餐具解禁恳谈会上,北京市民陈鸿儒提出三个担忧:一是担心解禁后,那些不规范生产的小作坊又回来了;二是担心解禁了,有无有效的监测标准和监管部门;三是不清楚(发泡餐盒)究竟有毒无毒。
对陈鸿儒的疑问,杨惠娣首先解释:就制作原材料聚乙烯树脂而言,它的分子结构里没有氯,不可能产生二噁英,人们担心的多半是发泡餐具在遇热时析出的低分子残留单体,对人体有毒,“但聚苯乙烯发生完全化学裂解的温度,需要200多摄氏度,一般发泡餐盒不会用在这样高温环境中,因此是安全的”。
“聚苯乙烯是单体合成,就仿佛小朋友们一个一个手牵手,但万一有一两个调皮的没进入聚合体,就成为残留单体。”杨惠娣打了个比方。
董金狮随即补充:如果用合格的聚苯乙烯生产发泡餐盒,质量不会有毒,但我国几乎80%的生产塑料发泡餐具厂家,都掺入了废旧塑料生产,其产品质量隐患相当严重。“还有消费者使用不当,比如将其盛热油热菜,或放入微波炉使用,都会导致有毒有害的低分子析出。”董称。
在长达10多年的“倒盒”行动中,董金狮所在的国际食品包装协会除在全国范围内多次举报违法生产泡沫餐具企业外,还经常与媒体人员一起调查国内废旧塑料的去向。据该协会调查,全国100多家生产泡沫餐具企业中,用合格聚苯乙烯生产泡沫餐盒的企业,不到1/10,绝大多数企业在掺废旧料生产泡沫餐盒。
“有的是洋垃圾重新造粒回收的,有的是工厂边角料回收产生的,这些废旧料的加入,使企业生产成本下降,但安全风险却大为增加。”今年4月下旬,董金狮和他的同事曾将四份聚乙烯树脂原料送到位于天津的国家包装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检测。这四份原料中,只有一份纯料,其余三份均是掺有不同程度废旧塑料回收后产生的回收料。
结果,四份检测结果发现:依据国家相关标准,除感官指标有差异外,其余干燥失重、苯乙烯、挥发物等5项检测指标,居然都合格。“也就是说,现有标准检测不出来废料掺入。”董认为,这也正是国内大多数厂家肆无忌惮掺废料的根源所在。
此外,由于用废旧料生产的泡沫餐具,颜色会比较暗,于是一些厂家又开始通过添加荧光剂,使餐盒变得白净。“还有生产过程中,必须添加的发泡剂,是一种特别容易引发火灾的物质。”董称。
而被国内环保组织一再诟病的白色污染现状,至今也未出现根本性变化。“回收一个矿泉水瓶,相当于捡200个泡沫餐盒,这么低廉的回收价值,所以拾荒也好,回收系统也好,几乎无人问津泡沫餐盒。”这也导致在全国最早搞泡沫餐盒回收的北京,10年前就已偃旗息鼓。
自然之友前总干事李波,曾在家做了一个为期三个月的实验:将各种废旧物质分开回收,其中也包括泡沫餐盒。结果在处理回收废品时,小区收废品的小伙子就是不要发泡餐盒,“嫌占位置大,不挣钱”。
“如今既没有市场准入制度,也没有切实有效的监测制度与监测指标,同时当初导致环境污染的回收系统建立也遥遥无期,解禁泡沫餐具,实无必要。”董金狮对新政表示不解。
市场冷对发泡餐盒回归
解禁之后,去掉了封条的泡沫餐盒也僵在了市场之中。
今年3月1日至3月8日,国际食品包装协会联合北京市餐饮协会一起针对一次性餐盒进行调查。“北京餐饮场所所用的透明聚丙烯餐盒占到六成左右。”董分析,在此之前因价廉而泛滥的白色垃圾,现在已不受一般餐饮场所和消费者所欢迎了,“只有街边夜市才偶尔看到一些泡沫餐盒”。
另外,与中塑协所预想不一样的是:5月1日国家对泡沫餐具解禁之后,生产企业似乎并没有喜上眉梢,反而更加低调与躲藏了。广东省一家生产塑料泡沫餐具的厂家,赶紧更换了公司名称。“有的企业,甚至想到了搬迁厂址。”相关知情人士透露,这些企业的怪异行为,一是因为“委托公关政策案”曝光后,它们的公司名字被公开报道,对产品销售带来麻烦,还因为当地政府相关法规并没有宣布解禁,这让它们违规生产的压力骤增。
“国家发改委新修订颁布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是行业指导性文件,而10多年严禁泡沫餐盒过程中,国内绝大多数地方都出台了禁止生产泡沫餐具的相关地方法规,在地方法规未宣布取缔之前,生产企业的生产销售仍属违法。”北京一名环境公益律师认为,这种“似解未解”的政策现状,让塑料泡沫餐具行业的未来走向,变得更加不明朗起来,“没准过几年又取缔解禁令,也难说。”
“关于泡沫餐盒,我们禁了想放,放了又或许重禁,政策颠来倒去,可至今连个产品标准都没有。”中国工程院教授冀星认为,国家之所以在塑料泡沫餐具政策上如此反复,是因为至今也没能找到一种接近完美的替代品。
“泡沫餐盒禁与不禁,涉及生产厂家、监管问题以及公民环保责任等诸多利益相关方,未来希望政策无论是否变化,都能真正将社会意见广泛吸纳进去。”冀星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