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亚铭
摘要:在大学教育蓬勃发展的今天,高校教材的质量和出版工作却日益暴露出问题与不足。不少出版社虽已采取了相关措施,却较少以整合性的维度观照此项工作,文章试图通过将出版资源、出版运营链、出版效益进行有机整合的路径,尝试构建高校教材编辑出版工作的新模式,为高校教材出版发行工作的创新提供思路。
关键词:
教材 整合性 出版 模式
编辑出版工作在人类精神文明大厦的建构过程中,发挥着设计师和建筑师的功能。通过编辑出版活动,人类文明得以扩散、积累,不同文化的思想得以碰撞、融合,可以说编辑出版活动对人类精神文明的再创造起到了助推器的作用。
出版高校专用教材是许多出版社尤其是专业出版社、大学出版社生产经营的重要内容,也是产生较高利润的主要业务领域。教材作为教学工作的三大要素之一,是开展教育活动的中介,直接关系到高等教育人才的培养质量。国家先后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2011)》等指导性文件明确指出“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十分突出;要“切实把高等教育重点放在提高质量上”。我国的高等教育已步入高速发展时期,高等院校的办学规模、培养层次、学科结构和社会功能都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如何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已成为众多大专院校所面临的严峻考验;如何提高大学教材的质量已成为必须关注的热点问题。
高校专业教材的编辑出版不仅是出版社传播知识、传承文化、创造效益、获得利润的环节,还是参与到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大潮中的具体体现。同时高等教育改革也为出版社的发展提供了无限机遇与挑战。
一、当下高校专业教材编辑出版的困境
伴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长足发展,大学专业教材出版呈现出了空前繁荣的局面。以2011年为例,我国出版大专院校教材48126种(初版17976种)、33207万册(张)、5779979千印张、总定价972202万元,与2010年相比,种数增长11.85%(初版增长9.02%)。[1]但在取得长足进步的同时也日益暴露出了一些问题与不足:
1. 教材陈旧,缺乏实用性,“教材无用论”凸显。教材作为教学活动的中介,应具有一定的学科前瞻性。通过对教材的知识体系的学习,学生应对所在学科的未来发展有所认识;一些实务性的教材更应保证学生在投入工作岗位之后,所学的专业知识在相当一段时间内不落后。现实中,我国高等教育专业教材的出版相对滞后,不少教材未能反映学科前沿性成果;教材的更新换代周期比较长,学生使用的版本比较陈旧;实务性教材的理论化程度较高,缺乏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教材陈旧不实用带来的直接恶果就是“教材无用论”的流行。近年来,包括浙江大学、中国计量学院、浙江财经学院等杭州多所高校都存在着上课不用教材的现象。[2]这种论调和观念对高校教材的出版发行工作的危害是致命性的,而这种不良后果与出版社教材出版发行质量下降是密切相关的。
2. 任课教师、学生在教材选择使用上信息失衡。长期以来任课教师对教材的选用,往往凭借的是学校的行政命令或是自己的经验,这在教学活动之初就有可能陷入被动。我国高等教育规模巨大、院校众多、层次差异性突出,相同学科教师之间的学术信息不对称性严重,无教材可选和一堆教材不知如何选的盲目现状,是教材使用效果不佳的一個重要原因。
学生作为教材使用的主体,在教材的使用和选择上则更加被动。他们无法对教材做出质量的判断,对选用何种教材没有任何发言权,教材对于学生来说成了一种后验商品。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一纸文凭变成了就业市场上的入场券,大学可垄断文凭的发放,但对知识应用、操作能力的评价却无法垄断,需由社会和用人单位去检验,这样学生与包括教材选用在内的教学活动水平之间的矛盾将会愈加激烈。
3. 教材同质化、低水平、重复性出版等问题突出。出于对经济利益的考量等诸多原因,当前市场上的高校专业教材往往是一个科目同时存在着大量版本,尤其是那些基础课、公共课教材更为严重。不少教材之间结构十分相似,甚至是互相抄袭复制。教材的撰写绝不是对前人观点、理论、成果的简单复述。这种同质化、低水平、重复性出版的问题严重影响了高等教育教材建设的质量。
4. 缺乏个性与特色,教材层次区分不明显。现有高校专业教材内容与结构较为单一,教学思想、思路显得僵化,语言风格死板,和当代青年学子的阅读期待存在较大差异。对于我们这样一个地域广阔、高等教育层次多样化的国家,理所应当地需要鼓励风格多样、有地域特色、有院校特色专业教材的出现。读者定位模糊也是一个突出问题。我国大多数学科专业完全覆盖了专科、本科、硕士、博士四级教学体系,但现有教材在衔接上却存在脱节现象,教材定位层次区分不明显。现有高等教育格局迫切需要不同层次、不同版式的教材去满足不同层次大学的需要。
5. 高校教材营销出现恶性竞争。如前所述,在教材版本众多,教师、学生教材选择信息失衡的状况下,各出版社之间的教材营销更是出现恶性竞争的状况。教材营销中出现的过度折扣,出版利润降低,图书质量下滑现象十分突出。出版社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双重属性,决定了保证图书质量和维持正常利润两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这种短视的恶性竞争,最终导致的是出版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两败俱伤。
伴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入,我国高校教材市场也面临着重新洗牌。如何抓住这场改革的机遇,革新现有的编辑出版模式,迅速做出策略调整,在服务高教事业的同时快速发展自己,已成为每一位高校教材编辑出版工作者需要深思的问题。
二、以整合性的维度观照高校教材编辑出版工作
面对当前高校教材出版发行的严峻形势,不少出版社及时根据市场变化调整经营策略。有的出版社加强了营销机制的健全,有的出版社加强了教材的出版策划和市场分析,有的出版社在自我特色化品牌化建设方面做了不少工作。这些举措虽然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相关对策的出台多是单方面的,缺乏整体性思考和整合性思维的考量。
整合与整合性的相关概念源于系统论和方法论的相关著述。“整”,即调整,指调整系统中各要素的作用或功能;“合”即协合, 不是简单地集拢,而是指协调调整后的各要素的作用或功能为一个和合的整体。实际上整合是两个动态过程:一是使要素的作用或功能发生变化;二是将变化后的各要素的作用或功能再协合为一整体。整合性可界定为系统整体对要素的作用或功能进行调整协合,以维持自身准稳态存在的一种功能特性。[3]
高校教材的编辑出版活动主要包括以下六个要素:编辑、出版发行、学生、教师、政府(教育主管部门)、业界。即在社会需求与政府指导的氛围下,出版社组织教师编写、出版教材,学生和教师选用教材,教材质量、教学效果最终需要接受业界的检验。这六个要素缺一不可,它们是相辅相成地有机运行在教材出版发行活动之中的,当前出版界尤其缺乏对这六个要素的整合性思考。本文试图探讨如何将教材编辑出版活动中六个要素的功能和作用进行调整、协同,进而进行再次整合,以构建出一个全新的、良性循环的编辑出版模式,为高校教材出版发行工作的创新提供一些思路。
三、对编辑出版资源进行整合
权威的专业背景、业界学界的高度认同以及对业界、学界的有效动员能力都是编辑出版活动的重要资源,也是与其他兄弟出版社竞争的核心竞争力;对编辑出版资源的有机整合则是教材出版工作的基础。
1. 拓宽思路,差异化竞争,建立品牌特色。市场对产品的认知首先来自于对品牌的认知。面对高校教材这块蛋糕,希望分割这个市场的不仅是传统意义上的大学出版社、行业出版社,一些老牌综合性出版社和地方性出版社也跃跃欲试。从现今高校教材的出版格局来看,能广泛覆盖文史、理工、农医等多学科教材的出版社还很少。因此,差异化地打造出版品牌是一条切实可行的思路。各出版社可依托现有学术资源、自身专业优势、行业优势进行特色化经营,使出版物和出版社形成相得益彰的品牌。鉴于大学学科专业的特性,高校教材的出版发行愈来愈显现出小众化、分众化、专业化的趋势。按照学科大类划分的出版业务还应进一步细化,甚至针对具体的专业,设立专门的编辑部,为特色化经营、品牌化经营进行大胆布局。
2. 以学科、学术权威人士为引领。高等教育的学科建设和发展注重对传统的继承和尊重。相关专业的学术权威在本学科内有着很强的学术影响力,学生弟子更是遍布诸多高校和相关业务单位。出版工作中,应重视发掘和利用学术权威的影响力,不仅邀请他们对教材出版的选题、质量进行把关,还要邀请他们为教材的推广进行宣传、推荐。团结和服务好学科专业的权威教授,在编辑出版资源的整合过程中,收到提纲挈领的功效。
3. 以自建学术组织为平台,有机整合学界与业界。编辑出版资源的调动和整合,需要一个有力的平台。一些出版社已认识到这个问题的重要,积极参加不同类型的学术会议、学术活动,以此建设教材编写队伍、开拓教材发行的市场。教材质量和使用效果的检验,最终落脚在人才市场的反馈上。通过参加学术会议来获取市场信息和反馈,对于出版社来说存在如下缺陷:一是只是抓住了学界的资源却忽视了业界的需求;二是依附他人平台,自主性差,资源整合的有效性受到制约。出版社应尝试以出版服务为链条,以学科权威为引领,分学科、分专业构建涵盖任课教师、学术权威、学生代表的学术机构或学术平台。这个平台可以是松散的,但要做到以我为主,以教材出版为主轴,业界、学界、学生三者并重。突出业界和学生代表在教材出版工作中的作用,是以往所严重忽视的。教材消费的实际主体是学生,他们愈来愈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对教材选定的发言权也将显著增强。在教材质量日益受到关注的今天,业界和就业市场是教材质量和使用效果的检验者。
尤其在高校教材出版方面,一个出版社的学术品位和水平,往往决定了所出版教材的质量和水准。教材编辑出版工作者以出版资源整合为契机,不断提升自身业务素质,可为今后持续、健康地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四、对编辑出版运营链进行整合
所谓运营链,是指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企业通过对各经营环节的有效调控,进而形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链结构。这个功能性链条的良性运转,将为企业的收益带来有效保障。有效的选题策划、稳定的作者团队、通畅的销售渠道和灵敏的市场反馈等,都是出版运营链的有机构成。对编辑出版运营链的有机整合,是整个出版工作的关键,对其有效整合的机制和带来的效用如下:
1. 以自建学术平台整合学界、业界资源,使选题策划的创新性有保障。出版前的选题策划是保障教材质量和出版效益的重要条件,是一项具有全局性战略意义的工作。選题策划有创新性、质量高,在出版发行过程中对出版社人、财、物的利用率就高,经济效益就更加有保障。我国高校教材存在着体系封闭与社会实际严重脱节的通病,尤其是应用性、实践性较强的学科,更是如此。如何跳出这种怪圈?应紧紧抓住自建学术平台的有效动员能力,在策划过程中整合学术权威、教师、一线从业人员三者的综合意见对选题进行把关。建立起一套发动任课教师提出选题、学界权威审定选题、一线从业人员协助论证选题的动态选题策划机制。编辑不再是大包大揽出版的某个环节,而成为出版工作的调度者、把控者。
2. 整合作者群体,使教材不断更新的稳定性具有保障。拥有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编写队伍是教材出版的关键。目前,不少以往优秀的教材已经滞后,先前的作者也已经年迈退休,教材的更新换代迟缓,写作队伍更是青黄不接。加之高校在职称评定和学术成果评价过程中,对教材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更加偏重核心论文、纵向项目,而编写教材费时费力却对评职称、科研评价的帮助不大,教师们逐渐不愿编写教材。应对教材编写队伍进行可持续性发展的培育,注重针对老、中、青不同层次作者的区分性服务。不仅要重视与知名作者的持续合作,还应更加重视对那些年轻的、有科研潜力的作者进行挖掘与帮扶。这些中青年学者学术有潜力,写作认真有冲劲,但大多职称不高,经常被其他出版社挡在门外,应将他们视为未来教材写作的生力军。帮助这些中青年学者早一点出版自己的著作,不仅扶持了一个学者的成长,更培育了一支教材持续创作的队伍。
3. 紧密联系学科一线教师,保障市场销售渠道畅通。教师和学生是高校教材的主要使用者和消费者,是教材出版发行的市场主体。教材的选定主要是由教师完成的,一般情况下,任课教师根据其教学经验和专业知识来确定学生使用哪一种教材。在选择的过程中如何影响一线教师,是决定销售渠道是否顺畅的关键条件之一。利用自建学术平台和学术活动紧密联系一线教师,进行诸多教材说明、推广、观摩活动,在学界树立良好口碑的同时,促使教师在教材选用上有所偏向,进而保障销售渠道的畅通。
4. 以自建学术平台为触角,使市场反馈灵敏性有保障。效果反馈是决定出版物能否再版、改版的关键环节,效果反馈的灵敏度决定了盈利链条能否长久持续。应将学界权威、任课教师、一线从业人员三个方面相结合,建立起有效的信息反馈机制,对教师需求、行业需求、教材的质量、使用效果以及与社会实际的贴合度等进行定期跟踪。为教材及时修订、改版、再版提供有效及时的决策参考。
五、对编辑出版效益进行整合
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两者之间似乎是一对矛盾体。但出版社不是一般性的企业,其特殊性在于图书不是一般的物质产品,而是文化、思想、知识等的精神产品,对文化传承、知识传播、塑造人性有着重大意义。出版社对于效益的价值考量必然不能等同于一般的经营性的企业只追逐经济利益最大化。现代出版必然以现代企业价值观作为自己的基本价值追求, 即出版企业在追求利润目标的同时,还要综合考虑兼及其他利益主体的、具有社会价值的、高远的文化目标。[4]基于高校教材的特殊属性,出版社在经营过程中更应在追求“两个效益”之间找到最佳平衡点。
結 语
高校教材的编辑出版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整体工程。所谓整合性编辑出版模式,就是将出版活动中各要素的作用、功能进行协调与整合,进而使整个编辑出版活动呈现良性的可持续发展的态势。编辑出版活动的要素主要包括:编辑、出版发行、学生、教师、教育主管部门、业界等6个部分。需要突出强调的是学生、业界这两个长期被忽视的要素。整合的路径主要包括对编辑出版资源的整合、对编辑出版运营链的整合以及对出版效益的整合三部分。
参考文献:
[1] 2011年全国出版业基本情况[EB/OL].中国出版网,http://www.chinapublish.com.cn
[2] 高校老师称现行大学教材已与现实脱节10年[EB/OL].人民网教育频道,http://edu.people.com.cn/
[3] 倪荫林.论整合性[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1997(8).
[4] 蔡翔.论大学出版的目标与价值观[J].现代传播,2007(4).
(作者单位:陕西科技大学传媒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