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淑珍
【摘 要】学科建设的实效性是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基础。如何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科建设的实效性,是高职高专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中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高职高专院校 思想政治理论课 学科建设 实效性
一、高职高专院校必须高度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科建设的实效性
高职高专院校普遍由于办学传统、教育理念、师资建设和学术探索的滞后,忽略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科建设,甚至认为高职高专院校可以不用进行学科建设。这种学科意识的薄弱与缺失,导致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和教学存在着较大的困难:教育观念缺乏更新、课程定位不够明确、师资建设投入不够、教育内容体系不够健全,从而严重影响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和针对性。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加强学科建设,通过学科建设来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打造一批学术造诣高、富有开拓精神的学科带头人,培养出协作精神好、科研攻关能力强的学术团队或学科梯队,培养一批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合格的教学和科研人才。
二、高职高专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科建设实效性的特殊要求
高职高专教育不同于普通院校的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无论在教育类型、培养目标、专业设置、服务面向等方面都有着自己鲜明的特点。只有认清高职高专教育的特点,才能正确认识和把握高职高专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和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科建设实效性的特殊性。
首先,注重应用性,但政治教育和思想教育不能削弱。高职高专教育目的在于“培养一大批具有必要的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和农村需要的专门人才”。
其次,注重职业性,但是理论教育不能削弱。高职高专教育是以培养应用型和复合型人才为目标的高等教育,因而它不同于技能型的中等职业教育,也有别于学科型、研究型的普通高等教育。
再次,关注高职高专办学复杂性。这就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不能一刀切,思想政治理论课要找准切入点。目前的高职高专教育非常复杂,虽然教育部统称为高职教育,其实仍然存在高职教育和普通大专教育两大块。综合来看,大致有以下特点:一是办学模式多,学制不统一。高职教育这一块有普通本科和专科院校办的高职高专,也有社会力量办学的高职高专,更有针对中专层次的五年制高职高专等。二是教育层次低。目前没有研究生教育,仅有专科层次和本科层次教育,其中专科层次教育占多数。三是生源类型多,生源素质差异较大。目前高职高专院校的学生既有应、历届高中毕业生,也有职业高中毕业生,还有成人生源等。生源类型的多样化造成生源素质参差不齐,通常而言,普通高中毕业生的文化基础较好,但动手能力较差;职业高中毕业生的动手能力较强,但文化基础较差。由于不同模式、不同层次、不同生源类型的学生,其学习态度、心理素质等均有较大差异,决定了高职高专思想政治教育的复杂性。
三、高职高专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科建设实效性工作的具体途径
(一)完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高职高专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虽然只有三门课,但是思想政治教育体系要健全,不能出现体系缺失。真正做到“五要”:教育观念要更新、教育内容要求真、教育方法要灵活、教育机制要健全、教育效果要实效。更新教育观念,强调立德为先、全员育人、环境育人;精选教育内容,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做到因人施教,有的放矢;提高师资水平,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培养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培养;加强制度保障,加大教学投入,教学专项经费列入学校预算;重视环境教育,实现硬环境和软环境的有机统一,显性与隐性的有机统一,逐步形成自己的特色,使高职高专思想政治教育真正收到实效。完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科建设实效性的基础。
(二)明确思想政治课的教育目标。高职高专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不求全而求真、不求深而求实。高职高专院校的大学生思想理论修养的需求相对于本科、研究生层次的普通院校大学生而言,侧重点不同,他们对于理论的体系性要求不高,但要求够用,能解决现实问题和心理困惑。
(三)合理进行教育区分。在高职高专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科建设工作中,要合理区分教育内容。虽然目前高职高专学生的文化层次比普通本科生、研究生稍低,但政治敏感性与普通大学生一样,关心国家和社会大事,也对人生道路和社会发展规律有着深入的思考。他们并不仅仅满足于一般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而要求有更高、更深层次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如果高职高专学生的理论水平不高,理性思维薄弱,对同样的现实问题可能会得出不同甚至相反的结论。
(四)重点抓好社会实践教育。高职高专教育以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为目的,实践教学就是实现这一目的的重要通道。无论是职业教育还是技能教育、思想教育还是行为教育都需要加强实践教学。
(五)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加强教材建设与研究、加强教学方法的丰富与改革、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元理论的研究与探索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科建设的具体内容。1.学科建设最基本的就是人的建设,就是有一支稳定的高水平的教学和研究团队,形成一批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2.国家已经完成了教材的统编工作,但是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还需要做出更为艰巨的努力。高职高专院校应该根据自身的特殊性,吃透教材,在具体应用过程中精心组织、适当取舍教学内容。3.加强教学方法的丰富与改革,重点是四个方面的改革:一是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探讨有效的教学形式;二是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方式的改革;三是教学手段的改革;四是教学环节的改革,如考试方法和教学评价的改革等。4.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元理论的研究与探索。教育学理论、马克思主义理论等一级学科的发展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科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无论是教育理论的研究还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成果都将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科建设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忠平.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的建构[N].光明日报,2006-08-07.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
[3]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教社政. [2005]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