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教学中多元表达与交流的组织策略

2013-04-29 12:25严培源
关键词:组织策略多元表达

严培源

摘 要:在科学教学中存在小组汇报交流单一化,倾听后质疑少,缺乏争议和验证,或仅限于实验现象与结果进行单调交流,交流面狭窄与交流的低效等现象。因此,教师要精心选择多维度交流话题,适时安排各种形式的交流,在实验探究中形成交流的立体网状结构,提供给学生不同交流方式,关注到每一个学生,拓宽学生的交流对象,使学生学会与不同对象的沟通,让学生在互动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深化对科学知识与规律的认识,提高探究效率。

关键词:多元;表达;交流;组织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3)05-0074-02

《科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能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达探究结果、进行交流、参与评议,知道对别人研究的结论提出质疑,逐渐形成乐于与人合作、与环境和谐相处的良好科学品质。

在实际教学中,由于教师关注度不高,教学设计与课堂调控的技巧有待提高,对学生的主导作用不到位,导致学生在表达与交流中参与度不均衡,小组汇报交流单一化,倾听后质疑少,不善于对同学发现的现象和实验结论进行补充,缺乏争议和验证,只有个别学生交流或局限于师生交流的单一渠道,或仅限于实验现象与结果进行单调交流,交流面狭窄与交流的低效,甚至使学生丧失表达与交流的兴趣。因此,教师要精心选择多维度交流话题,适时安排各种形式的交流,在实验探究中形成交流的立体网状结构,提供给学生不同交流方式,让学生交流小组活动中讨论的内容、交流课堂中同学提出的问题和最后解决问题的答案总结、交流每一个探究任务中的疑问和探究的结果、交流对问题的看法等等。从而关注到每一个学生,拓宽学生的交流对象,使学生学会与不同对象的沟通,让学生在互动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深化对科学知识与规律的认识,提高探究效率。

一、设计多维交流话题

科学教师要注意儿童年龄特点,了解学生的兴趣、原有的认识、经历及其所关心的实际问题,认识到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明确不同教学内容、不同年龄段学生的教学目标,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活动,精心选择交流话题,组织学生开展交流活动,让他们有足够的时间自主探究、互相交流,创造一个人人都能参与科学学习的环境。所选择的话题、创设的情景、开展的活动应适合学生的生理特点与心理需要,易于激发学生探究兴趣,易于学生提出与教学需要密切相关的科学问题,既要使学生有话可说,有议论可发,又要有一定的深度,能够揭示学习内容的本质和规律。鼓励学生运用已有知识与生活经验进行大胆丰富的猜测,并通过观察、实验等进行比较,鼓励有不同看法的学生敢于提出质疑,把自己的观点提出来与大家一起进行交流分享。如在教学《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一课时,教师紧扣教学目标,围绕着观察“馒头在口腔里的变化”这一探究点,进行猜测,讨论实验活动注意点,小组与全班交流观察记录,让学生在交流中了解到牙齿、舌、唾液在食物消化中的作用;观察了牙齿后,联系学生实际生活,又安排了啃鸡腿时三类牙齿的分工合作、龋齿的成因、保护牙齿的方法等交流话题,使学生明白保护牙齿有利于食物的消化吸收。交流中,课内外知识结合,联系学生生活与学习实际,选择了恰当的教学方法,创造出良好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在思考中获取知识,并使思维能力得到发展。

二、选择多种活动类型

教师在学生表达与交流活动的组织中,努力让全体学生学会学习,增强学生表达与交流意识。可以让学生把学过的知识编成有趣的小故事;可以让学生根据主题搜集整理资料,以参观展览会或信息发布会形式表达个人或小组的研究成果,其他同学可以询问者的身份提出疑问,进行相互解疑问难;可以让某个小组上台介绍自己的设计意图,而其他小组认真倾听,提疑问,提意见。在互动式交流中,学生不仅发现了别人设计出现的问题,也是对自己设计的一种思考。如在教学《减少丢弃及重新使用》一课时,对于“生活物品的重新使用”部分的教学,教师设计了两项交流活动。活动一为小组合作,说说课本三幅插图中的物品(包装绳、玻璃瓶、塑料袋)的使用方法,也可以自由选择其他的废弃物;活动二为比一比,以小组为单位,在规定时间内,比哪个小组想到的1.25升的可乐瓶重新使用的方法多或最有创意。在交流中,学生兴趣盎然,思维被进一步激发,在5分钟的时间里,有一个小组居然说出了23种可乐瓶的重新使用的方法,最少的小组也想出了13种重新使用方法。一些想法是学生以前在课堂教学中曾经经历过的,有的提出的是更新颖的想法,甚至画出简笔画,或辅之以手势解说,一些学生还表达出课外要动手制作的想法。

三、兼顾语言表达形式

由于智力与个性的差异,学生擅长表达的方式也各不相同,教师应引导与激励所有学生主动表达、交流探究过程和探究成果,让每个学生充分发挥智力、非智力因素的积极作用,可以依据学生记录方法的不同、年龄特征及个性差异,鼓励他们自主选择运用口头、书面、绘画、图表等多种方式,对同一观察事物从多个角度进行表达。课内一般采取口头交流,表达个人观点,以及动作表达,如表情、肢体动作、手势等,学习辩论与合作,懂得尊重科学事实与他人意见。但是教师在教学中不能仅仅局限于让学生进行口头语言的表达,而应该鼓励学生多运用一些书面,如画画、数据采集与分析、过程记录等,课外则采用书面交流的形式为主,书面交流的材料可以是实验记录,也可以是观察报告,也可以制作科学小报,让学生有比较充裕的时间去思考与描述。在书面表达中,可以让学生尝试绘制一些简单表格、采集相关数据说明自己的观点,增强表达的准确性与真实性。有些不容易用语言来表达的内容,或者是为了更直观更便于归类,可以采用图形来表达。

同时,在表达与交流中,培养学生逐步形成学会倾听、学会质疑、学会借鉴的良好探究习惯与意识。学会倾听,不随便打断别人的发言,努力掌握别人发言的要点,对别人的发言作出评价;学会质疑,在听不懂时,请求对方作进一步的解释;学会组织,根据他人的观点,作总结性发言。教师要帮助学生在交流中不断提高认识,不断产生新的想法,同时也在交流与碰撞中,学会理解他人、尊重他人,共享他人的思维方法与思维成果。多元的表达方式是学生运用自己的头脑对呈现的事物作出的科学的判断和推理,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如在教学《各种各样的花》一课时,学生以个人、或两人、或小组在课前进行观察记录,然后以各种方式在课堂上进行汇报。学生观察的花有桃花、杜鹃花、梨花、月季花、白菜花等等,大部分学生对花瓣、萼片、雄雌蕊的数量、颜色能说得比较清楚;有些学生把花带来,对比着实物来介绍;有些学生把花拍成照片,进行多媒体展示;也有学生用简笔画画出花的形态,标出花的各个部分,然后按图解说。在介绍之后,请其他同学进行评价,或提出疑问再讨论;当然,也留下一些问题让学生到课外找资料或仔细观察来解决。这些交流既使汇报的学生提高交流能力,又使其他同学在交流中获得知识,懂得欣赏别人,又共享了学习成果。

四、扩大交流对象范围

探究中的合作、分享、表达和交流,可以使不同探究者介绍各自的经验和发挥各自的优势,从而使探究活动完成单个探究者难以完成的复杂任务。实验教学应该是师生互动、心灵对话的舞台,需要坚持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双方进行积极的沟通与合作,通过相互沟通交流,来自其他人的信息被自己吸收;自己的既有知识被其他人的观点激活,这样就可能产生新的思想。在民主、平等的氛围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就教学内容进行平等的交流、真诚的沟通,互相借鉴,取长补短,各自生成或建构自己的认识与知识,使整个教学过程充满探究创新的气氛。

教师应创造条件,使学生由单向个体转化为不同的双向组合,并在双向互动中进行动态的交流活动。师生之间的互动不只是教师问、学生答的问答式互动,也不能只停留在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范围内,而应该转换角色,开展平等交流,教师与学生融为一体,做交流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及时发现学生交流过程中的每一个闪光点,鼓励他们进行对话,强化学生的成功体验,让学生成为活动的真正主人。要营造相互合作、相互尊重的生生关系,鼓励学生之间在课堂上交换思想,既要学会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意思,也要学会倾听、补充和帮助,摆脱自我中心的思维倾向,形成比较一致的共识。开展小组交流、组间交流和集体交流,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或者全班式的集体讨论,甚至包括走出课堂与社会交流,学生的参与面更广,探究问题更深入。

如在教学《身体的结构》一课时,既有让学生上讲台演示画简笔画、跳绳、系红领巾等活动,也安排了同桌互相通过眼睛看、耳朵听、手摸等方法来探究并填写记录表,也有同桌互相观察“读书”时的身体参与部位,更有师生之间的互动,包括学生上台来观察老师的身体、师生间关于一些知识的探讨等等。学生的表达与交流贯穿于整个课堂,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写、读、表演方式多样,学生在交流中,进一步了解掌握了身体的结构。

总之,在科学教学中,教师设计多元的表达交流的途径与方式,关注、重视与表达交流紧密联系的相关课堂学习环节,并随机作有效的调控,引导更多的学生参与探究与交流活动,引导学生进入深层次的思维活动,提高学生科学探究的效率,从而提升学生整体科学素养。

猜你喜欢
组织策略多元表达
基于突发事件条件下铁路行车组织问题探讨
英语学习组织策略辅导活动课设计与实施研究
高中生物互动式课堂的组织策略
谈小学英语乐学课堂模式的组织与实践
春风化雨,“化”身多维评价
当代语境下中国画的创新与发展探寻
提高高中学生的英语书面表达能力之我见
试论小学生作文能力的培养
油画创作过程中的自我情感表达分析
文艺复兴时期欧洲宗教音乐中人文主义精神的展现与表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