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四个“端正” 提升教育质量

2013-04-29 00:44张作云
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 2013年6期
关键词:升学率端正学习态度

张作云

2013年,教育局开展了“教育质量提升大讨论”活动。现在,我从四个方面谈谈个人想法。

一、端正领导者“管理思想”,深刻领会“以人为本”的实质

《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纲要》在指导思想中明确提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并要坚持以人为本。为此,确定20字工作方针“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纲要》的指导思想和工作方针对于我们今后如何做好教育工作指明了不可偏离的工作方向和不可动摇的工作目标。从《纲要》出发,要明确提升教育质量不能盲目地追求分数和升学率,更重要的是关注以人为本的问题。

1. 在现实教育管理过程中,衡量一所学校教育质量如何,更多的是关注“升学率”。这样的关注仍然是无形的绳索捆绑着教育工作的手脚。为了升学率,走了很多偏颇的道路。家长、学生、教师、教育管理者,甚至一个县的教育声望、一个省市的发展状况都被“升学率”这顶帽子压着。在农村,我们头上的这顶帽子是泥土炮制的,不堪一击。自然,站在同行们的面前,自觉汗颜。但是,当我们去关注学生的发展和教师发展的时候就会发现,由于狠抓“升学率,提高分数”反而觉得越走越艰难。学生厌学、教师职业倦怠现象在不断滋长。片面追求分数使教师在教育过程中不得不把学生等齐划一地进行教育,完全对学生“先天因素”、“个性发展”置之不顾。我国古圣先贤老聃曾经这样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纵观“分数”教育,呜呼哀哉!可堪称“升学率不仁,以教师为刍狗;分数不仁,以学生为刍狗。”这种现象不但背离了万物归于自然的哲理,更有悖于《教育发展纲要》“以人为本”的工作方针。

2. “以人为本”的教育要尊重每一个孩子不同的先天因素和后天发展倾向。每一个生命个体都是可贵的,在自然界中,因为有了鱼儿,大海才充满激情;因为有了鸟儿,蓝天才生机盎然;因为有了渺小的虫儿,百花才争奇斗艳!正因为每个生命个体不同,自然界才婀娜多姿,激情荡漾。那么,每一个孩子就像自然界中这些可贵的生命,他们未来的发展有天命使然,也有后天教育的培养。而天命在先,无法改变,这正如不能让虫儿变成雄鹰!教育在后,可以在先天因素的基础上铸造孩子更好的发展之路。所以,教育一定要建立在尊重学生自然发展的规律上,建立在尊重学生自身发展的规律上,才有可能创造出精彩的教育。因此,“以人为本”是教育基础,也是我们教育发展过程中始终坚守的底线。故,在提升教育质量的过程中,不能一味强调分数的多少,而是要看学生未来生存发展如何。

3. 透析《纲要》精神,在提高教育质量的过程中,我们必须摒弃“升学率”主导学校颜面的思想。每个领导,每个老师都应该放下“分数和升学率”的包袱,轻装上阵,我们才有可能全身心地去关爱每个孩子的发展,去创造出“适合每个学生发展”的教育。

《纲要》在战略主题中提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其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深刻领会《纲要》精神,明确工作目标,在提升教育质量的同时,我们就不至于在教育管理中做出南辕北辙的事情。作为管理者要引导每一个中层领导乃至全体教师贯彻落实《纲要》精神。时时把“以人文本”记在心头。带着这样的思想前进,面对那些所谓的后进学生,我们的内心就不会过分地纠结与困惑,我们内心对学生的爱就会更丰盈,更美好!因此,在管理过程中,作为农村学校,要严格执行义务教育国家课程标准,扎扎实实进行教育局提出的“小班化”教学研究工作,克服师资短缺的困难,开齐开好音乐、体育、美术等规定课程,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二、端正教师“工作态度”,提升教师爱岗敬业的情感

1.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有好的教师,才有好的教育。目前,从我校的师资力量来看,可以称得上“好教师”的教师不是很多。但是,说我们的老师不是“好老师”也不恰当。因为每一位教师的手中都持有一个国家颁发的“教师资格证”。只能说,我们的老师与一名“好老师”之间存在距离,这个距离或大或小而已。那么,我们的老师究竟欠缺在什么地方?归根结底有两点最重要:其一,欠缺知识水平和专业能力;其二,欠缺爱岗敬业的情感。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的。但是,提升教师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情感是关键。如果一个教师的职业道德情感得到超越,那么自身的发展就充满动力,其自身就会努力提高专业水平和工作能力。反之,职业道德情感缺失将使教师陷入困顿和倦怠之中,从而滞留教育质量的发展与提高。所以,端正教师工作态度,提升教师爱岗敬业的情感是提高教师素质的关键,也是提升教育质量的难点和重点。

2. 如何提升教师爱岗敬业的情感呢?我想不妨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1)帮助教师创建愉悦的人际关系,树立团结合作的思想。愉悦的人际关系往往使教师之间相互兼容,互相包容。在工作中形成互帮互助的关系,容易建立学校就是大家庭的思想,促成教师以学校为荣的思想。

(2)树立榜样,用榜样的力量带动身边的教师改变自己的工作态度。榜样的力量就像一个“强大的磁场”,可以吸纳和改变周边的环境。而一名优秀的教师本身就是一个不可多得的磁场。把这样的教师树立为榜样,对周围的教师就是一种感召和力量。正所谓“近朱者赤”!

(3)运用换位思想引导教师增强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我们应该让教师在工作中常常思考,我们的孩子在学校教育中希望得遇名师和好老师,那么别人的孩子来到我们身边也有同样的期盼,从而使教师拥有一名教师该有的“良心”,并用“良心”引导自己的职业道德情感,做好教育工作。

(4)培养教师淡泊名利和无私奉献的情怀。要让教师站在国家和名族大义的角度去看待自己的工作,增强名族使命感。要使教师明确“强国必先强教”,而“强教必先强师”。因此,一个教师一定要站在民族大义的角度审视自己的工作,放大自己在教育岗位中的重要性,从而培养淡泊名利和无私奉献的情怀。我国的至圣先师孔子是一位优秀的教师,孔子创立了私学,他从没有把利益放在第一位,而是做到了“自束修以上未曾不学”。他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因材施教,重视学思结合,知行统一。他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情怀,至今仍然是我们作为教师应该学习的榜样。因此,《纲要》把孔子这些重要的教育思想都写进去。

(5)引领教师倾听社会和民众的呼声,增强自尊自律的内心情感,以不善教为耻,以善教为荣。不断透过社会和周边环境的舆论检省自身的教育行为,不断提升自身的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从而树立全身心关爱学生的职业道德情感!

(6)学校在有条件的前提下要关注教师的待遇。不断改善教师工作、学习和生活条件,吸引教师乐于从教,长期从教,终身从教。

教师职业道德情感是引领教师爱岗敬业、教书育人的先决条件。如何培养教师职业道德情感是教育沧海中永不退转的话题。从管理者角度出发,吾辈当努力!

三、端正学生“学习态度”,树立积极向上的学风

孔子曾经教导我们,“知之者不如乐之者,乐之者不如好之者。”一个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是聚精会神的,还是六神无主的……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学生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不同状态,是因为学生的学习态度是否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是否端正主要表现在两点,其一,懂得“我”为什么学习?其二,明确“我”怎样学习?这两个问题在学生心中扎下根,学生的学习态度就得到了调整。那么,自身的约束力就会产生,学习状态就会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改变了,积极向上的学风就会形成,教师的教导学生就会听于耳,入于心。那么,学生的学习成绩自然就会提高上来,何愁教育质量得不得到提高呢?

1. 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是“四个端正”中最基础的教育策略。但是这个教育策略往往却容易被忽视。究竟如何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呢?追本溯源首先要从学生的“德行”入手。而“德行”培养的根在一个“孝”字。古语说的好,自古忠臣出于孝子之门。孩子在家有了孝敬父母之心,在学校就有了尊敬老师之心。有孝心的孩子懂得父母送我去读书,我学不好,父母会伤心,这是不孝的表现。带着这种心态来到学校读书,他会非常努力。故,孝心教育是“万教之源”,是“万教之魂”。但是,在农村教育过程中,由于传统美德的遗失,“孝心”这个美好的情感似乎已经在农村家庭中不复存在。那么,这样毫无教育之魂的家庭出来的孩子来到学校,想让他学习好都难啊!还如何谈及“教育质量”呢?所以,在谈及提高教育质量这个话题时,教育需要回归于“人之初性本善”,回归于中华传统美德。我们必须在学校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孝心,通过家庭教育行动帮助农村家庭找回“孝心”这个“万教之源”,也通过移风易俗使中华传统美德像复苏的春天一样生机盎然。

2. 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还要对学生进行前途命运教育。这种命运教育要把个人利益、家庭利益、民族利益、国家利益密切结合起来,使学生从小志向高远,心怀大义。但是在教育过程中,我们也不能教育学生好高骛远,不切合实际,一定要遵循“因材施教”、“以人为本”的育人理念,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实际情况追求人生发展目标,从而获得学习动力,适应未来生存与发展需要。

3. 端正学生学习态度要注意改变学生的行为习惯。很多老师常常说:哎呀,这个孩子注意力不集中,上课不专心。即使在课堂上发现这样的问题,老师采取的办法可能是提醒孩子“坐好,认真听!”这样的做法往往会收效甚微。我们还要重视培养学生聚精会神,心神合一,提起正念的品质。究竟如何去做,以后另文探讨。

四、端正“教学研究”思想,脚踏实地做好“校本研究”工作

伴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新兴教育思想的层出不穷,我们农村学校也步入这一行列。但是,“邯郸学步”的作为像一种慢性疾病在农村教改中蔓延出来。学校的国家级科研课题、省级科研课题、市级科研课题落户教改之中。这些课题我们真的有能力去做吗?或者真的做好了吗?踏实地研究了吗?作为管理者,我们内心非常有数,这些所谓的课题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我们顶着课题的帽子,只为多加一点分,多增一点成绩。事实上,与提高教育质量的关联不大,大家不得不承认农村学校的能力相对薄弱。那么,就应该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在努力领会国家课改精神,学习先进教育理念的同时,最应该做好的就是扎扎实实地开展校本研究,把本校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一步一步解决好。校本研究不存在问题,我们再一步步向上发展,这样的做法才有利于农村学校脚踏实地的提高教育质量。因此,一定要端正教学研究思想,做好校本研究工作。

提升教育质量,以人为本的重要工作是“以德立人”。《纲要》提出:坚持德育为先。立德树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融入社会全过程。由此可见,从国家教育发展形势来看,德育教育都是重中之重。因此,在提升教育质量的过程中,我们一定要重视德育的培养。

猜你喜欢
升学率端正学习态度
门牙会长正
形直则影端
功能完善,声音端正大气,对得起售价 TEAC(第一音响)NT-505SE
端正中蕴含大气的特质TARA LABS(超时空) The Echo Limited Edition电源线
基于ARIMA模型对我国升学率的研究
义务教育学生参加课外补习对学习态度的影响研究
你的学习态度怎么样?
学习态度、学习动机与家庭背景关系的实证调研
实现升学率与素质教育的辩证统一
“升学率”不应是衡量学校的尺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