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丽 赵中华
摘 要:新编的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从2013年春季开始使用。深入发解该教材的内容、特点,全面分析其各单元教材,对于高效地使用该教材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介绍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3)01-0057-12一、教学内容
(一)认识图形(二)
(二)20以内的退位减法
(三)分类与整理
(四)100以内数的认识
综合与实践主题活动: 摆一摆 想一想。
(五)认识人民币
(六)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
(七)找规律
(八)总复习
这一册的重点教学内容是“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是教学的难点,并且它是学习计算多位数退位减法的基础。因此,加强“20以内的退位减法”、“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口算的教学,有益于学生获得终身学习与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二、教学内容的变动
(一)认识图形
将原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上册“认识平面图形”的内容与原一年级下册中“有关平面图形拼组”的内容组合成一个单元——“认识图形(二)”。
(二)在第二单元中有两点要注意
一是增加了解决问题步骤教学,逐步使学生掌握解题方法;二是将原二年级上册中“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数量关系的问题移到本单元中。
(三)分类与整理
把原一年级上册的“分类”移到本册教材中,与原一年级下册的“统计”合编成一个单元——“分类与整理”,体现分类与统计的关系。
(四)“认识人民币”降低了难度
更适合儿童的年龄特点,教学内容不再出现用小数表示人民币,只是作为知识的介绍安排在“你知道吗?”中。
(五)出现了连加和连减解决问题
在第六单元中,出现了用连加和连减解决问题,一方面进一步明确解决问题的步骤与思路,巩固所学的加减法知识,另一方面为二年级学习“乘除法的初步认识”做些铺垫。
(六)增加“小括号”的教学内容
小括号是进一步学习的基础知识,通过本册教材的教学,可以进一步掌握混合运算的顺序,丰富练习的形式,还可以为后面学习长方形的周长计算做好准备。
(七)“认识时间”
将原一年级下册的“认识时间”删掉,降低了对一年级小学生认识时间的要求。
(八)增加了解决问题的内容
在“找规律”单元中,增加了解决问题的内容,帮助学生建立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九)增加了思考题和星号题(供学有余力的学生思考和练习。)
三、教材的编写特点
这册教材是以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基本理念和所规定的教学内容为依据,在总结了现行实验教材研究和使用经验的基础上编写的,力求使教材的结构符合教育学、心理学的原理和儿童的年龄特征,关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经验,反映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努力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提供生动活泼、主动求知的材料和环境。努力使学生获得所必需的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培养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合理安排了教学内容
本册教材是根据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阶段性目标设计的。注意扩展知识的范围,注重生活的丰富性和开放性,体现鲜明的时代感,更关注儿童的认知规律。
1.本册的认识图形(二),将认识平面图形和平面图形的拼组重新整合,分散了认识图形的难点,更有利于认识平面图形的特征。
2.在“20以内的退位减法”中,3个例题都是从一幅主题图中提炼出来的,例1 是“卖气球”,学习“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例2是“卖风车”,借助“十几减9”的思维方式学习“十几减8”;例3是“数金鱼”,借助“十几减9”和“十几减8”的思维方式学习“十几减7”、“十几减6”;例4,学习“十几减5、4、3、2”,这次编排比实验教材教学步子小了,更符合儿童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
3.在解决问题的教学内容中,注重学生的四种能力的培养,进一步掌握解题步骤和解题方法,以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二)注重儿童的经验和体验
学生的学习新知,是以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主动地建构新知。学生通过积极的思考,主动的操作,在实际活动中感悟、体验到生活中的数学与数学知识的联系,从而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法。例如,第27页的“分类与整理”,学生可以数一数,也可以画一画,按物体的形状分类。第42页“比较数的大小”,首先进行实物比较,4捆零2根(42)和3捆零7根(37)比较,使学生感悟到:先比整捆的(十位),整捆多的那个数就大(十位大的那个数就大)。然后通过计数器,使学生感悟到十位上数相同,就比较个位上的数。第64 ~65页,“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中,不进位和进位的两种计算,都是在学生已有认知规律的基础上启发学生、指导学生学习新知。第85页“找规律”,例1图形排列规律;例2图形和对应数字排列规律;例3(1)图形和对应数字变化规律。例3(2)抽象数字变化规律;例4找规律、填数。这样的编排,循序渐进,由易到难,逐步提高,注重儿童思维训练和创新意识的培养。
(三)注重数学思维的渗透
获得基本的数学思想,本册教材主要体现在教学中渗透各种思想方法。例如,第一单元“认识图形(二)”,从物体的表面认识平面图形(拓出平面图形),由平面图形抽象出几何图形。“拼一拼”中两个同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的转化思想。第三单元“分类与整理”中的分类思想、集合思想。第七单元“找规律”中的对应思想。教材第4页、第20~21页、第46页、第58页、第77~78页、第88页“解决问题”的树立模型思想,等等。
(四)进一步落实“四能”目标
为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应用意识,呈现了解题步骤和解决方法。
1.把培养学生的“四能”教学贯穿到教材的各部分数学知识的教学之中,每个单元至少有一个解决问题例题。
例如,第一单元的用七巧板拼摆三角形的解决问题;第二单元例1~例4“十几减几”中,引导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训练和例5、例6解题步骤和解题方法的进一步学习;第三单元“分类与整理”中,例1和例2都可看做是用分类的方法解决问题;第四单元例7“用数的组成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第五单元例7通过买杂志的素材,学习用“调整”的策略解决问题; 第六单元用“连加连减解决问题”;第七单元用“找规律解决实际问题”;都为培养学生的“四能”提供了素材和资源。
2.解题步骤都呈现了“知道了什么?”,理解题(图)意,找出两个数学信息和一个问题;“怎样解答”,分析数量关系,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解答正确吗”,对解答的结果进行反思、回顾和检验,并学习口头答话。
3.呈现多种解答方法,体现解决问题的方法的多样化。有的用数一数、有的用画图、有的用操作、有的用列算式计算。
四、课时安排
(一)认识图形(二)(3课时左右)
(二)20以内的退位减法(12课时左右)
例1,3课时左右;例2,1课时左右;例3,1课时左右;例4,2课时左右;例5、例6,3课时左右;整理和复习,1课时左右;
(三)分类与整理,2课时左右;100以内数的认识,8课时左右;数数、数的组成,2课时左右;
(四)读数、写数,2课时左右;数的顺序、比较大小,4课时左右;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2课时左右;摆一摆、想一想,1课时。
(五)认识人民币(5课时左右):认识人民币(2课时左右);简单的计算(2课时左右);解决问题(1课时左右)
(六)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30课时左右)
1.整十数加减整十数(3课时左右);
2.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4课时左右);
3.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6课时左右);
4.小括号(2课时左右);
5.解决问题(3课时左右);
6.整理和复习(2课时左右);
7.找规律(5课时左右);
8.总复习(5课时左右)。
五、各单元教材分析
(一)第一单元:“认识图形”(二)
整体感知:
1.本单元主要教学“认识平面图形”和“拼组图形”两部分内容。认识平面图形主要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圆。与原实验教材相比,增加了“认识平行四边形”。
利用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关系引入平面图形的认识,渗透几何中体与面的关系,了解平面图形的特征。主题图:三名学生利用手中的长方体、圆柱等立体物体画出(拓出)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圆,并把形状相同的图形收集到一起,进行整理、归纳,渗透分类的思想、集合的思想。把各种类的图形,用一般图形表示出来,也就是从众多的长方形中抽象出长方形的特征(有四条边,四个直角、对边相等);从众多的正方形中抽象出正方形的特征(有四条边,四个直角,四条边都相等);从众多的圆形中抽象出圆的特征(圆圆的,没有直边,是一条曲线);从众多的三角形中抽象出三角形的特征(有三条边,有三个角);从众多的平行四边形中抽象出平行四边形的特征(四条边,对边平行且相等,不一定是直角)。
做一做1: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说出身边哪些物体的面的形状是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圆。语言表述时,注意要说某某物体的面的形状是什么图形。
做一做2:让学生利用立体图形画出自己喜欢的图形,并用这些图形自己设计一个图案,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2.图形的拼组。主要是通过操作活动,让学生初步体会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加深对平面图形的认识,从中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
(1) 两个同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2) 四个同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大三角形。
(3) 六个同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六边形。
(4) 两个同样的长方形可以拼成一个大长方形。还可以拼成一个正方形。
使学生体会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可以看到图形是转化的,渗透转化思想。
做一做,通过拼摆让学生体会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也可以拼摆出没有学过的图形。拼完后,让学生互相交流一下,说一说用几个什么图形拼摆成了什么图形。
3.用一套七巧板拼三角形的探索活动。教材在这里引入了“七巧板”,并以“解决问题基本步骤”的呈现形式,让学生自主探索拼组图形,进一步感知平面图形的特征,同时经历“解决问题”的完整过程。
“知道了什么?”,首先知道一套七巧板中都有什么图形(1个正方形,1个平行四边形,2个大三角形,1个中号三角形和2个小三角形)。其次,要明确这里的条件和问题是什么——每人用一套七巧板拼三角形,尽量拼得多。
“怎样拼呢?”教材中提供了拼法指导和不完全的摆法,教学时可在学生自主探索的基础上,通过集体讨论明确基本拼法,然后继续拼下去。
“谁拼得多?”让学生展示自己拼的作品,并互相观摩、交流,确定谁拼出的三角形最多。
“做一做”让学生用同样的方法探索能拼出几个长方形,进一步体会图形特征,经历探索过程。
4.关于“练习一”中一些题的说明和教学建议。(第5题在实验教材中就有)应该让学生先数一数最下一行是几块,从而知道了每一横行都是几块。上数第二行知道了有3块,还缺2块;第三行知道了有2块,还差3块,第四行知道了有2块,还差3块,一共缺了(8)块。
本单元的教学目标:
1.使学生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圆等平面图形,能够辨认和区分这些图形。
2.通过拼、摆、画、折等活动,使学生直观感受所学平面图形的特征。
3.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初步感知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感受图形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4.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动手操作和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学习兴趣。
本单元教学要注意的问题:
1.建议教学中,多采用小组活动的形式,便于同学之间互相交流,在活动中学习知识。
2.教学的目标是使学生对这些平面图形有一些感性认识,建立空间观念,知道它们的名称,能辨认就行了,不要提高要求。
3.教学中所提供图形的方位、大小、颜色要丰富。
(二)第二单元:“20以内的退位减法”
整体感知:
本单元教学的主要内容:
整理和复习
口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是学习多位数计算和其他数学知识的最基础的知识。因此,学生必须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学会计算方法,并通过一定的训练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并学会运用计算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理解运算的意义,体会数学应用的作用,逐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本单元中的计算和计算的应用穿插编排。
1.计算安排了4个例题,分三个层次进行教学
主题图:通过公园的情境引出计算。一方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展开想象和思考,构建自己的知识,学会计算方法。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充分运用教学资源,创造性地设计案例。
(1)例1教学“十几减9”。
情境图中呈现的问题是:有15个气球,卖掉了9个,还有几个?让学生理解题意,找出两个数学信息和一个问题;列出算式后,通过摆一摆、画一画,使学生明白算理。在计算的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动脑思考,并展示多种计算方法,如“破10 法”“想加算减”,让学生掌握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
(2)例2教学“十几减8”,例3是“十几减7”,“十几减6”。
①借助“十几减9”的方法,运用知识的迁移,学习“十几减8”。
例2根据情境图列出12-8=□后,还是让学生通过摆一摆、画一画,想出“破十减”和“想加算减”的计算方法,在讨论和自我反思的基础上,确定自己认为好的计算方法。
②例3安排了一幅金鱼池的情境图,以红金鱼和黑金鱼为素材,教学:“十几减7”、“十几减6”。教学时应分别提出问题,引出13-7=□、13-6=□两个算式。然后让学生自己进行计算,学生用哪种计算方法都可以,这样就把“教方法”转变为学生自觉构建方法,使学生学得更深刻。
(3)例4教学“十几减5、4、3、2”。
教材脱离了直观的情境图,直接出示12减5、4、3和11减4、3、2的算式,通过启发学生,让他们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鼓励学生讨论、交流计算方法。
(4)例5、例6教学解决问题。
两个例题都体现了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的基本步骤:
① 在理解题意时,要找出需要解决的问题和与之关联的两个数学信息。这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例5要让学生发现有3个数学信息,引导学生找出两个与问题有关联的数学信息,确定一个多余信息(条件)。
② 在分析解答时,让学生用学具摆一摆的方法帮助理解算理,然后列式计算。这是解决问题的第二步。
③ 检验、反思解答的方法和计算结果是否正确,并学习口答解决问题的结果,这是第三步。
例5教学的要点,一是有多余条件,二是用摆小棒(或画图)帮助理解数量关系,三是学习口答结果并填写答话中的数。
例6是教学解决含有“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数量关系的问题,“做一做”中安排的则是含有“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少几” 数量关系的问题。教学的关键在第二步:通过摆圆片(或画图)帮助理解数量关系,列出算式。即要使学生明确:谁多?谁少?谁比谁多?才能列出正确的算式。
2.整理和复习
第一题是对“20以内退位减法”算式的整理。教学时,首先让学生从整体上了解算式是怎样排列的,可只给出竖着第一行的算式,启发学生自己按规律填写,并发现算式排列的规律,从而加深对“20以内退位减法”的理解和记忆。
第二题是通过作业评比情境复习解决问题——解决“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的问题。情境图给出了一个数学信息,另一个数学信息需要学生自己寻找,即数小红花并用数表示出。
本单元的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十几减几”的计算过程,能够比较熟练地口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
2.学习用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掌握解题步骤和解答方法。
3.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体会数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本单元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1.引导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2.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通过知识的迁移学习新知。
3.注意培养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
4.注意对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
5.提供充分的小组合作交流的机会,提高学习能力。
(三)第三单元:“分类和整理”
整体感知:
本单元是将原实验教材的分类与统计整合为一个新单元,教材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对客观事物进行分析、比较,发现事物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并抽象、概括出一类事物的一般特点与本质属性。这一系列认识过程都是思维的过程。分类思想是抽象思想派生出来的数学思想。分类的能力的形成反映了儿童的思维发展。所以,教材注意让学生在分类活动中发展自己的思维。
在实际生活中,分类思想和方法有着广泛的应用。分类是根据一定的标准,对事物进行有序的划分与分组。把物品分完类后,需要将分类的结果呈现出来,这就需要对分类后的物品进行整理,并用“图”或“表”来展示,这就渗透了统计的思想和方法。教材没有出现统计图和统计表的字词,但呈现了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统计表。
这一单元主要是使学生初步掌握分类的方法和对分类结果的整理。
教材安排了单一标准的分类和不同标准的分类两个内容。
1.例1教学“单一标准”的分类
以不同事物之间共有的某一种属性作为标准,把它们划为一类,就是单一标准的分类。单一标准分类结果是确定的,不可改变的。
教材安排了气球的情境图,图中有不同形状、不同颜色的气球。最吸引学生的是气球的“形状”,图中有“心”“糖葫芦”“圆”三种形状的气球。通过学生的观察和交流,他们可以完成“按不同的形状分一分”的要求。
教师在提问“可以怎样分类”后,可让学生小组活动,用学具分一分。分的结果可能是“堆”,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再提问“怎样让别人一看,就知道是怎样分类的,而且知道每一类是多少”,指导学生在白纸上把自己的想法表示出来。然后教师通过巡视找出不同的“图”展示(有画图表示的,有用数表示的),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方法。通过交流,使学生体会分类的意义和方法,以及生活中哪里用到了分类的方法。
配合单一标准分类的练习是练习七第1~3题和第6题,第6题还渗透了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可以直接看出所呈现数量的多少。
2.例2教学不同标准的分类
不同标准分类就是事物之间有几个相同的属性,可以分别以这些属性为标准进行不同的分类。由于分类的标准不同,分类的结果也不同。
教学时,首先让学生看懂情境图。有四家人去郊游,每家有三口人:爸爸、妈妈、孩子。然后提出问题:“分两组做游戏,他们可以怎样分组呢?”让学生小组活动,讨论交流分类的方法。对于每一种分法,都要说一说是按什么分的,为什么分的结果不同。
对分类结果的整理,学生受例1的影响,可能会用画图、数字等表示,这是允许的。教师应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表示分的方法和结果,可以把分的结果整理在表中,并将事先准备好的“表格”发给学生,让学生把整理的结果填在表中,感悟不同标准的分类和整理方法。
配合不同标准分类的练习是练习七第4~5题、第7~8题。
本单元教学目标:
1.经历能按单一标准或不同标准分类的过程,感悟分类的意义和分类的方法。
2.能选择标准对物体进行分类和整理。
3.在分类活动中,感受分类思想和统计思想,激励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本单元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1.注意教学与实际生活联系,使学生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2.重视操作,使学生在活动中感悟分类的意义和分类的方法。
3.渗透有关的数学思想,有些知识不用讲名称,如统计图只说“图”,统计表只说“表格”。
(四)第四单元:“100以内数的认识”
整体感知:
本单元是在掌握了“20以内加减法”后,学生需要学习的重要基础知识。认识“100以内的数”是对“20以内数”知识的拓展,也为后面学习“100以内的加减法”做了准备。这部分内容包括感悟100有多少、数数、数的组成、数的读写、数的顺序、比较大小、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
1.培养学生的估计意识
通过估一估、数一数小羊的只数,让学生体会数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感知100只小羊比20只多得多,在脑海中形成100是一个比20大的数的鲜明表象,培养学生良好的数感。同时使学生了解生活中常常需要估数,培养学生的估计意识。
数的认识由20以内扩展到100以内,数目增多了也增大了,抽象程度也更高了。教材加强了观察和操作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掌握数概念。
2.数数
让学生数数量是100的不同物品,初步了解100以内数的顺序。并在数100个实物的过程中认识计数单位“一(个)”和“十”。要让学生明白,一个一个地数到100粒,就是以“一”为单位;一捆一捆地数到10捆,也就是10个十,是以“十”为单位,对计数单位一(个)、十、百有一个感性认识。这里的教学难点是:当数到接近整十数时,下一个整十数是多少。
3.数的组成
通过观察、操作弄清100以内的两位数是由几个 “十”(几捆小棒)和几个 “一”(几根小棒)组成的,加强对计数单位“一”、“十”的理解。7捆就是7个十,也就是70。4捆零6根是4个十和6个一,也就是46。通过同桌一个人摆小棒,一个说的活动,加深理解。
4.数的读写
教材用数出各种颜色的纽扣数,过渡到用小棒表示这些数,再过渡到计数器上的用珠子来表示这些数,最后出现数,让学生经历数的抽象过程,并引出对数的读写。教学的重点是在理解数位的意义的基础上掌握数的读写。使学生明确:几个十在计算器的十位上用几个珠表示,几个一在个位上用几个珠表示;能按顺序说出个位、十位、百位的名称,并利用计数器抽象出数正确读、写。关于写数,教学整十数“40”的写法,要使学生明白,当个位上一个珠也没有,用“0”占位。任意两位数,十位上有几个珠,就用数字几来表示,写在十位上,个位上有几个珠,就用数字几来表示,写在个位上。通过100的读、写教学,要让学生掌握数位的顺序,以及读数、写数要从高位起。需要说明一点,不要求学生写出读法。
在练习中教材渗透了数数的多种方法。例如,练习八第10题,可以一个一个地数、两个两个地数、五个五个地数、十个十个地数……有助于学生的思维训练。
5.例4通过填写100以内的数目表,使学生更清楚地了解“100以内数的排列顺序”,并为学习“比较数的大小”做准备。同时,通过鼓励学生探究百数图中隐含的诸多规律,培养学生探究的兴趣,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例5教学“比较数的大小”。教材先让学生根据实物进行数的比较,图中出现对4捆零2根小棒与3捆零7根小棒进行比较。学生先通过直观看到捆多的数就大,再对抽象出的数进行比较,从中感悟到比较两个数,先看十位(高位),十位大的数就大。然后,教材让学生根据计数器进行数的比较,并且启发学生想:23和25十位上的数相同,这样的数怎样比较大小呢?让学生借助直观试着用数学语言说明:十位相同看个位,个位大的数就大。教学的最后,应引导学生归纳总结比较两个两位数大小的一般方法:先看十位上的数,十位上数大,这个两位数就大;如果十位上的数相同,再看个位数,个位上的数大,这个两位数就大。
6.例6是通过具体的情境感知100以内的数的多少,会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描述数之间的大小关系,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教材出示有58、15、10个球的三幅图,要求学生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说一句话,描述两个两位数之间的大小关系。从而懂得两位数之间的大小关系除了用符号“<”“>”“=”外,还可以用语言表述。至于是用“多一些”还是“多得多”,要根据具体的数据而定。
7.例7是教学用本单元所学习的有关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教材在这里呈现了解决问题的三个主要步骤。第一步“知道了什么”让学生看懂图(题)意,找出有关的两个数学信息和一个问题。第二步“怎样解答”,在理解题意的基础,让学生利用本单元所学习的有关数的知识,自己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解答。可以数一数、圈一圈,看58颗珠子可以画出几个圈,也就是可以穿几串珠子。也可以直接利用数的组成,想58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从而确定可以穿几串珠子。使学生体会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只要合理就可以。在第三步“解答正确吗”中,教材示范了检验的方法,明确通过反思、检验,交流解答方法、说明解答正确等是十分必要的。
8.“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教材联系生活中的购物活动,进行“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的教学。教材的安排,使学生理解30+2、2+30都是把3个十和2个一合起来,渗透了加法交换律;同时32-2就是从3个十2个一中去掉2个一,32-30就是从3个十2个一中去掉3个十。
在“做一做”1题,安排了一图三式,启发学生独立填写一个加法算式和两个减法算式。
本单元的教学目标:
1.经历数数的过程,正确数出100以内的物体个数,感知两位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2.知道数位及个位、十位的意义,正确、熟练地读、写100以内的数。
3.结合数的认识,会计算整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
4.结合具体事情和情境,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和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事物,能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本单元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1.要注意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重视动手操作,让学生经历数概念形成的过程。
2.既要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资源,又要结合教学实际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3.读写数既是教学的重点,也是教学的难点。
4.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数学乐园:摆一摆、想一想。
本册教材的“综合与实践主题活动—数学乐园”进行了重新编写。活动以“摆一摆、想一想”的游戏方式,让学生运用已学过的数学知识和经验解决所遇到的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游戏中有3个题目主要是对第四单元知识内容,数的组成、数位、数的读写知识的整理。通过小组游戏为主,合作学习。教材通过2个图片在数位表上摆数,3个圆片在数位表上摆数,4个圆片……9个圆片在数位表上摆数,整理、归纳发现有什么规律。
1.用两个圆片摆出不同的数
摆完后引导学生整理,从中发现什么:
两个同样的圆片:
(1)十位摆1个,个位摆1个,组成11。
(2)十位摆2个。组成20。
(3)个位摆2个。组成2。
确定没有其他摆法后,想:2个相同圆片,可以摆出3个数。
2.用3个圆片摆出不同的数:
摆完后引导学生整理,从中发现什么:3个同样的圆片:
(1)个位摆3个圆片,组成3。
(2)十位摆1个圆片,个位摆2个,组成12。
(3)十位摆2个圆片,个位摆1个,组成21。
(4)十位摆3个圆片,组成30。
确定没有其他摆法后,想:3个相同圆片,可以摆出4个数。并引导学生想圆片的个数与组成数的个数有什么关系:怎样摆,可以不重复、不丢缺,又快又准。
3.由上述的基础,学生不用摆就可以说出用9个圆片可以摆出哪些数。
教材是由易到难,由直观到抽象,逐步提高学生掌握知识的能力。在巡视过程中,把本节课涉及到的知识融合在一起,使学生把知识建立成知识结构,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基础。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通过游戏,经历摆数字的过程,巩固学过的知识。
2.在整理数的过程中,找出规律,体会归纳的好处。
3.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数感和符号意识。
本节课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1.以小组为单位,全体同学都要参加。
2.归纳时,不要求学生必须用数学语言完整地表述,只要有道理就可以。
3.教师要准备好圆片(以组为单位)和整理表。
(五)第五单元:“认识人民币”
整体感知:
本单元主要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和它们的十进关系,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能看懂物品的单价,会进行简单的计算。
人民币是我国法定的货币,它是价值的一般代表,在人们的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教材60页“你知道吗”介绍了我国货币的历史悠久、种类丰富。
学生在掌握了“100以内数的知识”,结合生活学习、认识人民币,也加深对100以内数概念的理解,体会数概念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这单元内容比实验教材降低了难度,编排上做了调整。
1.主题图
教材安排了购物、售票、买报纸、存钱四幅图,反映了在日常生活中的常见画面,揭示一个主题——进行一切商品交换都要用到人民币,突出说明人民币的商品功能和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并联系学生的日常生活,教育学生要爱护人民币,可将平时的零花钱积少成多,用于办更有意义的事情。
2.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
例1,出示1元、1角、5角、1分、2分、5分六种人民币,揭示人民币的单位有元、角、分。教学时还应介绍这些人民币反面的图案。
例2,在例1的基础上知道人民币的单位有元、角、分。通过1元=10角,1角=10分的等价的换钱游戏,使学生知道人民币元和角、角和分之间的关系。
“做一做”中的第1题,几元几角、几角几分,可用数的组成思路教学。如:1元和2角合起来是1元2角,6角和9分合起来是6角9分。第2题,20分=( )角,用加法的思路,10分=1角,10分+10分=1角+1角,20分=2角。
3.突出以“元”为单位的人民币种类
例3,认识5元、10元、20元、50元、100元。让学生对我国各种面值的人民币有一个整体的了解。教学时,应让学生了解各种面值人民币的正面图案、反面图案、颜色特征等,增强学生识别各种面值人民币的能力。
例4,了解各种面值的人民币之间的关系。使学生知道以元为单位的人民币之间的兑换关系,突出以元为单位的人民币的种类,同时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练习十二中呈现了多种物品的单价,让学生感受价值,并为学习简单的计算做了准备。
4.简单的计算
例5,教学人民币单位间的换算,主要是元、角之间的换算。1元2角=( )角,教材给出了换算的方法,先想1元换多少个1角,再加上原来的2角,就等于12角。之后启发学生逆思考得出12角=( )元( )角。教学中,不出示复名数和单名数这一概念,可让学生通过操作学会具体换算的方法,也可以用抽象思考的方法进行换算。18角=( )元( )角,让学生想10角是1元,还有8角,所以18角=1元8角。
例6,教学元、角的加、减法计算。通过购买不同价格的气球,尝试解决一些简单的关于元、角加减法计算的问题。
(1)角的加法,解决买两个气球要多少钱的问题。计算的结果超过了10角,要把十几角转化成几元几角。
(2)元角的减法,解决一个气球比另一个贵多少钱的问题。计算时要把元转化成角再减。
(3)几元加几元几角,解决的仍然是买两个气球要多少钱的问题。计算时要元和元相加,角不变。练习中还安排了几元几角减几元。因为是初步学习,练习时注意不要加重学生的负担。
5.解决问题
例7,综合运用有关人民币的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感受数学的实用价值,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同时让学生学习解决问题的有效策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安排了“买杂志”的问题情境,要求解决用13元正好可以买哪两种杂志的问题。在“知道了什么?”阶段,教材通过学生想“正好”是什么意思,表明要让学生充分理解问题情境,获取有用的数学信息。在“怎么解答?”阶段,教材提供了两个学生采取的两种解决方法。一方面使学生理解解决这一问题的两种策略——“尝试—调整”和“罗列—选择”;另一方面也使学生体会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启发学生自主探索并发表个人的意见,运用汇报的形式介绍学生中的不同方法和各自是怎样想的。
通过例7的教学,进一步巩固了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使学生知道如何有条理地选择信息,如何尝试用合适的方法解决问题,养成积极探索的习惯,同时又加深对人民币的认识。
本单元教学目标:
1.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2.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并会进行简单的计算,能解决生活中有关人民币的简单问题。
3.通过学习,知道人民币的功能和作用,知道爱护人民币。
本单元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1.本单元比实验教材降低了难度。教材没有出现的知识,教师不要别出心裁,加重学生学习的负担。关于用小数表示人民币的知识,教材只用“你知道吗”的形式介绍,并不要求学生掌握。
2.要注意引导学生参与实践活动,动手、动脑感悟人民币的面值,感知人民币的功能。
3.要注意渗透爱护人民币和识别假币的教育。
(六)第六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
整体感知:
本单元是在学生掌握了100以内数的认识、读写法和组成,以及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本单元教学内容主要有: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口算;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进位)、整十数的口算;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退位)、整十数的口算;小括号;解决问题。
本单元的计算是按先易后难的顺序编排的。因为口算要从高位算起,教材先安排了“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口算。每个例题分三个层次。第一,从实际情境中提出有关的数学问题,并呈现多种计算方法。第二,指导学生动手操作学具,理解算理,掌握算法。第三,脱离直观手段,思考算法,算出得数。教材遵循了由具体到抽象的过程,有利于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
1.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教材中设计了“发书了”的情境,让学生提出“整十数加整十数”、“整十数减整十数”的数学问题。如小明拿来10本,小红拿来20本,一共拿来多少本?列出算式10+20=□,引导学生讨论计算方法。教材首先借助摆小棒和计数器帮助学生理解“整十数加整十数”的算理:1捆再添上2捆是3捆,1捆是1个十,3捆是3个十;十位上一个珠子,表示1个十,再拨上2个珠子,是3个珠子,是3个十。因此得出1个十加2个十得3个十,就是30。还可以用类推的方法,从1+2=3,推出10+20=30,使学生体验到“10以内的加法”转化成“整十数加整十数”的过程,理解“整十数加法”的算理。在学生明白算理后,教师可以出示一组“整十数加整十数”的口算练习,巩固学生的计算方法。然后通过想一想,脱离了直观手段,让学生自己独立计算30-20=□,就是3个十减去2个十得1个十,就是10,使学生体验到整十数减整十数减法的算理。“做一做”的第2题是对比练习,突出计数单位的练习,3+2=□是3个一加2个一;30+20=□是3个十加2个十。使学生进一步体验“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算理,看到两者的区别和联系。
2.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
本节教材包括: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两位数加整十数、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着重解决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的问题。
(1)“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是在学生掌握了“整十数加一位数”和“10以内的加法”基础上教学的。教材遵循了由具体到抽象的原则,首先创设情境,小林已经写了25个字,还要写2个,提出小林一共要写多少个字的问题。在列出算式25+2=□后,通过摆小棒,呈现单根小棒和单根小棒合并在一起,也就是个位上的数和个位上的数相加,说明:“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的算理。同样,创设情境:小林已经写了25个字,小红写了20个字。提出小林和小红已经写了多少个字的问题,列式25+20=□后,通过摆小棒、呈现整捆的小棒和整捆的小棒合并在一起,也就是十位上的数和十位上的数相加,进一步明确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的算理。教学时,应通过组织学生动手操作、动脑筋思考、小组讨论交流等方式,使学生理解算理,掌握算法。
教材还安排了比较25+2和25+20的算法有什么不同,提示教师组织学生讨论、交流自己的想法。通过比较加深对“相同单位的数相加”的认识,进一步明确“两位数加一位数”和“两位数加整十数”的计算方法。在教学中,教师应注意组织多种形式的练习,让学生多动口、动脑,促进思维得到发展。
(2)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这是教学的难点。如果学生对20以内进位加法掌握得不好,对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会影响很大。因此,教学这部分内容,教师要抓住知识的“生长点”,要有针对性进行练习。
教材呈现的情境图是:一箱矿泉水24瓶,外面还有9瓶,提出问题是“一共有多少瓶?”列出算式24+9=□后,教材通过摆小棒并配以计算过程帮助学生理解算理和算法。学生“20以内进位加减法”的基础,会很快想出算法,先算4+9=13,再算20+13=33。也可能会想出先把24凑成整十数,24+9=33,把9分成6和3,即:24+6=30,30+3=33。教材通过小精灵的话“你是怎样计算的?”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倡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教学时,要着重说明4根加9根是13根小棒,把其中的10根捆成1捆和原来的2捆合并在一起。即说明计算时先把个位数相加,得出结果再跟整十数相加,满十进位的道理。
“做一做”的第1题,通过直观图和分解的计算步骤,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的口算方法。
3.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
学生已掌握了“20以内的退位减法”,并学习了“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的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学习“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为今后学习“两位减两位数”奠定基础。
(1)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整十数。教师应利用知识的迁移类推,从35+2=□、35+20=□入手。
通过情境图引入算式35-2=□,用计数器出示35,引导学生理解减2应从个位的珠子里去掉2个珠子。这样就为今后理解为什么要个位和个位对齐,从个位减起做了孕伏。
通过情境图引入算式35-20=□,同样用计数器出示被减数,引导学生想:应怎样减20呢?。由于有了35-2的思路,学生会想到应从十位的珠子中去掉2个珠子。
然后,启发学生比较上面的计算有什么不同,使学生明确35-2是从个位5个一中去掉2个一,35-20是从十位3个十去掉2个十,加强学生对两种不同计算方法的理解。
(2)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
“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既是本节的重点,又是学习的难点。教学是在学生熟练掌握“20以内的退位减法”的基础上进行的,应引导学生回忆“20以内的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破十减”和“想加算减”。在通过情境图引出算式36-8=□后,让学生操作小棒,并提出“6减8不够减怎么办?”的问题,启发学生利用已有知识想出不同的算法,一种是“破十减”的思路;一种是“即想加算减的思路”。不仅使学生了解了多种计算方法,而且体会到了解决问题的多种思路。
4.小括号
本套教材将实验教材二年级下册中的“小括号”移到一年级下册,并在这里单列一节进行教学,重点是让学生了解小括号的作用和含小括号的综合算式的计算方法。教材创设两个同学连续剪五角星的问题情境,接着讨论如何解决“还剩几个五角星?”的问题。先呈现学生熟悉的“连减”的方法并算出得数,再以学生对话的形式提出“先加后减”的思路,引出“小括号”,学习含有小括号的计算;最后由小精灵给出含有小括号算式的运算顺序。
教学时,在学习如何用“先加后减”的方法解决问题时,要注意引导学生讨论:先算一共剪掉几个,即2+3=5;再算还剩几个,用10减去2加3的和;如果写一个算式,该怎么办呢?10-2+3=?能先算加法吗?怎样才能让别人明白要先算加法呢?为使学生产生学习新的运算符号的需求,应在此基础上引出小括号,说明小括号的作用以及含有小括号算式的运算顺序。
“做一做”的习题,让学生观察上下两题分别先算什么,明确相同点与不同点,体会小括号在混合运算中的作用。教材中的练习,重点是不带小括号和带小括号算式对比的练习,掌握带有小括号的算式计算方法,为系统地学习运算顺序打下基础。通过练习使学生明确:计算加减法式题,要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有小括号的式题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这里要提醒教师,本节的教学是让学生认识“小括号”,了解“小括号”的作用,而不是教学如何列综合算式,所以,教材没有出现由两个一步算式改写成一个综合算式需要加小括号的练习。在教学中,不要提高教学要求,加重学生负担。
5.解决问题
教材安排了两个例题的教学,一方面让学生学习运用本单元学习的计算知识解决问题,积累解决问题的活动经验;另一方面也巩固了解决问题的步骤,获得解决问题的一些新的方法或策略。同时,这里解决问题用到的“连加、连减”,也为今后学习“乘、除法”做一些铺垫。
例4是教学用“同数连加解决实际问题”。问题的难度并不大,教学的要点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找出解决问题的策略。因此,教材呈现了不同的解决问题策略,连加和列表的策略。列表的策略是首次出现,如果学生想不到,可以由教师加以介绍或暂不出现。如果学生还有其他解题策略,教师应予以鼓励,并帮助学生将自己的想法表达清楚。
在检验反思阶段,由小精灵提醒“检查一下解答过程。”由于学生可能用了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自己的解答过程进行检查,养成检验反思的良好习惯。
例5教学“用减去相同数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由于解答的方法比较开放,学生很难从给出的两个条件直接获得答案,对学生具有一定的挑战性。教材在这里呈现了两种方法——画图法和连续减去相同数。“画图法”有以往解决问题的经验基础,学生比较容易想到。而“连减相同数”可在动手操作或“画图”的基础上由教师引导推出。教学时,要放手让学生用所掌握的知识与方法进行尝试,在学生充分体会分橘子或画图的过程后,启发学生想“你能简单、清晰地把自己分橘子的过程表示出来吗?”引出“连减相同数”。如果学生自己想到“减法算式”应予以鼓励。
6.整理和复习
本节主要所学加减法计算内容、含有小括号的算式和解决问题进行了梳理,通过练习巩固所学知识。教材没有出示整理的要求,也没概括本单元的知识结构,只是通过练习题引导学生对本单元内容进行回忆和整理。通过第1题对“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进行整理与复习;通过第2题对“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进行整理与复习;通过第3题对有关“小括号”知识进行整理与复习;通过第4题对“解决问题”进行整理与复习。
本单元的教学目标:
1.学生经历“100以内整十数加整十数”,“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的计算过程,知道算理,掌握计算方法。
2.认识“小括号”,掌握带小括号的算式计算方法。
3.能运用“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本单元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1.要重视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观察、操作、探索的活动,明白算理、掌握计算方法。
2.要加强口算,口算是计算的基础,在正确的前提下提高计算速度。
3.教学中突出重点、难点,充分运用知识的迁移类推,通过多种形式练习,促进运算能力的提高。
(七)第七单元:找规律
整体感知:
数学课程标准的课程内容中明确要求:“探索简单情境下的变化规律,”并给出了具体的例子。希望通过数学教学,使学生能够对于有规律性的事物有感悟,并能找出规律,无论这些规律是用符号表达还是用图形表达。
本单元安排的教学内容,是“最简单的图形排列规律”、“简单的图形和所对应的数的排列规律”、“数列的变化规律”、以及“应用规律解决问题”。这样的编排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
这部分知识活动性和探究性较强,要引导学生思考,多使用探究实验的方法进行学习,并辅以小组交流的方式,通过教学培养学生探究意识和交流意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1.最简单的图形排列规律
例1展示一幅学生举行联欢会的情境图,装饰的彩花、彩旗、灯笼都是按规律排列的;学生也是按男生、女生间隔排列围成圈跳舞的。教材说明:图中的人和物都是按规律排列的。那么什么是规律呢?教材以小旗的排列为例加以直观说明:一组事物依次不断重复出现(至少重复出现3次)就是有规律的排列。例如主题图中,小旗是按一面黄旗、一面红旗的顺序排列的;彩花是一朵红花、一朵紫花的顺序排列的;灯笼是按一个红灯笼、两个蓝灯笼的顺序排列的;等等。接着要求学生说出其他事物的排列规律并圈出重复的部分,并利用“做一做”让学生按自己喜欢的规律涂色,以便了解学生是否理解了何为“规律”。
2.简单的图形和所对应的数的排列规律
例2是在实物有规律排列的基础上,抽象出相应的数的有规律排列。一方面让学生感受可以用不同的符号表示相同的规律;另一方面,从找实物排列的规律过渡到找数的排列规律,由具体到抽象,体现了学习的循序渐进,并且生动有趣。
教学时,要让学生通过观察,独立思考,找出规律。并且通过学生广泛的讨论交流明确:花碗的排列规律和碗下面的数的排列规律是相同的,即无论是用实物表示的规律还是用数表示的规律,只是表达形式不同,所表达的规律是相同的。
3.图形与数结合表达的数列的变化规律
例3 是在例2的基础上教学“图形与数结合”表达的数列的变化规律。教材安排了两个案例,第(1)题结合图形的有规律变化来呈现数列的变化规律。即数字和图形的个数是相对应的,图形个数有什么变化规律,就有相应的数字变化规律。找到一种变化规律就可以确定另一种变化规律。所以,教学时应引导学生对着图形找数的变化规律。例如,方格一次比上一次多3个,数一个比上一个大3;数列的变化规律就是每一项比它前一项多3。第(2)题,去掉了直观图,只出抽象的数字,探索数列的变化规律。
无论是图形的排列还是数字的排列,重点研究的是数量的变化规律,不再是一组事物重复出现的规律,而是通过计算相邻两个数量的差找规律。
4.较复杂的数字变化规律
例4是找出每一组三个数之间的数量关系,发现这三个数之间的数量关系即发现了规律。找出规律后再填写另两幅图中的数。这样的数字排列,至少要观察2至3组,才能找出排列规律。90=50+40、70=30+40、60=20+40;或者90-50=40、70-30=40、60-20=40。在找出规律后要引导学生交流找规律的方法,使学生明白掌握一些基本的方法可以解决很多问题。
5.解决问题
本单元安排了运用图形或数字的排列、变化规律,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样的安排不但可以使学生巩固所学知识,还可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激发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例5设计了小红按规律穿一串手链时碰到问题的情境,启发学生用找规律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在“怎样解答?”部分,教材通过学生的话说明了解决问题的思路:小红是按规律串手链的,只要找到她穿珠子的规律,就能按规律找出接下来该穿哪两颗珠子,也就是知道了掉的是那两颗珠子。“解答正确吗?”部分,教材提示了用实际操作的方法来验证上面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结果,呈现了用找规律的方法解决问题的完整过程。
这部分内容难度不大,解决问题的思路清晰,过程完整,并且生动有趣。教学时,教师可以放手让学生独立探索、交流,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应用所学知识、方法的感受。
练习二十中编排了大量的有关规律的练习,通过练习使学生不但能发现各种排列变化规律,还逐步获得找出排列规律的方法,促进学生逻辑思想能力的形成。
本单元教学目标:
1.经历观察、实验、猜测、操作、推理等活动发现图形和数字的排列规律和变化规律。
2.培养学生的观察、抽象、推理能力。
3.运用找规律的方法,解决简单的问题,提高应用意识。
4.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认识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努力学好数学。
本单元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1.本单元活动性强,要充分引导学生参与实验和小组交流活动。
2.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本单元内容有一定开放性和弹性,不急于统一答案,鼓励学生大胆想象。
(八)第八单元:总复习
整理感知:
本单元的总复习的内容有:认识图形、分类与整理、100以内的数的认识、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认识人民币、找规律。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包括20以内的退位减法。
找规律的内容属于扩展学生数学思维的,在总复习中没有单独的安排,只是在练习二十一中有相应的内容。
第1题是复习100以内的数和加减法的有关知识。
第2题是复习平面图形的有关知识。
第3题是复习分类与整理的有关知识。
在练习二十一中,第1~6题是关于10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的练习;第9~10题是有关人民币知识的练习。第11~13题是找规律的练习;第14~15题是认识平面图形、分类与整理的练习;第7~8题、16~20题是有关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练习。
本单元的教学目标:
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和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熟练地数出100以内的数,会读写100以内的数,掌握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会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2.比较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会计算100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一位数、整十数,经历算法形成的过程。
3.经历从情境中发现、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掌握解决问题的步骤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4.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圆。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图形的特征。感知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
5.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知道爱护人民币。
6.经历分类与整理的过程,感悟分类的意义和分类的方法。
7.探索给定图形和数的简单排列规律和变化规律,进行初步的思维训练。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本单元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1.总复习是通过知识的整理,引导学生回忆,对知识进行梳理,通过练习,巩固所学知识。教师不要作为新知讲授。教师应对教材进行再加工,再创造,多种形式调动学生复习的积极性。要有“一定量”的训练,但不要重复机械地抄写,不搞题海战术。
2.总复习期间,要多关注学习困难的学生,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其知识得到巩固。
3.总复习,要指导学生合作交流,培养学生互助学习的意识。
4.要结合单元的成长小档案和自我评价,了解学生数学学习达到的水平和存在问题,了解学生的发展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