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巴思小说《羊孩子贾尔斯》对《俄狄浦斯王》的戏仿

2013-04-29 10:33:47王程辉
名作欣赏·学术版 2013年5期
关键词:俄狄浦斯王戏仿约翰

摘 要:美国小说家约翰·巴思的《羊孩子贾尔斯》利用大约40页的篇幅,亦步亦趋地戏仿了索福克勒斯的《俄狄浦斯王》。本文探讨了语言和人物方面的戏仿,指出戏仿是全书的枢纽。同时,戏仿在使读者重温经典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关键词:约翰·巴思 《羊孩子贾尔斯》 戏仿 索福克勒斯 《俄狄浦斯王》

索福克勒斯的《俄狄浦斯王》大约创作于公元前430年,剧中的故事流传千古。柯林斯王子俄狄浦斯在宫廷长大,英俊潇洒。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听到有人在宴会上说自己不是国王的亲生儿子。他去问自己的父王,国王矢口否认,并呵斥了他。为了弄清自己的身世,俄狄浦斯到了特尔斐神庙。他非但没有弄清自己的身世,反而得到了一个更可怕的谶语:他要杀父娶母。为了避免厄运,俄狄浦斯决定出走,离自己的父母越远越好。到了一个三岔路口,适逢几个人驾车而来。俄狄浦斯与其中一个老人发生口角,一怒之下将老人杀死。过了一段时间,他到了卡德摩斯城邦。这个城邦的国王拉伊俄斯在外地被人杀害,凶手还没有被绳之以法。不过,人们无暇追踪凶手,因为这个城邦正受到一个怪兽斯芬克斯的困扰。这个怪兽把守城门,向过路的每一个公民问一个谜语:“什么东西早上四条腿,中午两条腿,晚上三条腿,而且腿最多的时候最软弱?”如果回答不出问题,公民就被吃掉,因此而遭厄运的人不计其数。俄狄浦斯认为谜底是“人”,正确地回答出来,斯芬克斯恼羞成怒而自杀。因为这个功绩,俄狄浦斯被推举为新国王,并与拉伊俄斯的遗孀伊俄卡斯特结婚,婚后育有子女。

后来城邦发生瘟疫,被派往特尔斐城太阳神庙祈祷的俄狄浦斯的内弟克瑞翁回来,告诉俄狄浦斯,只有抓住杀死拉伊俄斯的凶手,瘟疫才能消退。俄狄浦斯发誓弄清真相。当年拉伊俄斯一行五人,只有一个逃生归来。当年这个幸存者看到新登基的国王俄狄浦斯,吓得落荒而逃。如今,他生活在郊外。俄狄浦斯命人将他唤来。同时,他派人请来盲先知提瑞西阿斯帮忙。提瑞西阿斯明确告诉俄狄浦斯王,国王本人就是凶手。自信无罪的俄狄浦斯愤怒了。他将盲先知斥退,同时怀疑克瑞翁与盲先知沆瀣一气,觊觎自己的王位。见到克瑞翁时,俄狄浦斯毫不客气地指责他图谋不轨。克瑞翁声明自己很幸运,根本没有当国王的兴趣,两人不欢而散。伊俄卡斯特见俄狄浦斯闷闷不乐,问清楚是因为提瑞西阿斯的话后,劝他放宽心,说预言最不可信。她举出了例子。以前有预言说,她的儿子会杀父娶母,后来什么也没有发生。因为她提前下手,把孩子处理了。

此时,有信使送信给俄狄浦斯,说他的父亲去世,要他回家继承王位。俄狄浦斯如释重负,说自己不用担心杀死父亲了。但现在母亲还活着,他唯一担心的就是“娶了自己的母亲”这个语言会成为现实。信使笑了。他说,这个顾虑是多余的,因为他不是国王夫妇的亲生子。信使以前是个羊倌,他从另外一个牧羊人手里得到俄狄浦斯,又亲手将他送给柯林斯国王做儿子。因为这个功劳,他由羊倌提拔为信使。伊俄卡斯特有不祥的预感,劝俄狄浦斯就此止步,不要再穷追不舍。俄狄浦斯告诉伊俄卡斯特,一定要查出自己的身份。在劝阻无效的情况下,伊俄卡斯特踉跄离去。另一个羊倌到来,经过对质,真相大白:俄狄浦斯是伊俄卡斯特的儿子,俄狄浦斯杀死了自己的父亲拉伊俄斯,娶了自己的母亲。明白了自己身份的俄狄浦斯陷入痛苦的深渊。回到房间,俄狄浦斯发现伊俄卡斯特已经悬梁自尽。他将尸体放下,用银簪刺瞎了自己的眼睛,随后承担责任。在告别了自己的子女后,他放逐了自己。《俄狄浦斯王》最后庄严宣告:“必须等到生命终结,人无痛苦地跨越生死的门槛,才能称这个人为幸福。这就是人生命运永恒的真理。”①

美国小说家约翰·巴思的戏仿与原作相比,有共同点也有差异。巴思的戏剧从小说的第312页开始,到第354页结束,比正文字体小了一号,是对原剧亦步亦趋的模仿。原剧中主要人物有俄狄浦斯、伊俄卡斯特、克瑞翁、拉伊俄斯、祭司、提瑞西阿斯和信使,巴思戏剧中分别对应有院长、院长夫人、院长内弟、前院长、校务委员会主席、预测教授和邮递员。《俄狄浦斯王》的背景是遥远的古代,而巴思戏剧是在当代大学校园。笔者认为戏仿与原作相比,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区别:语言和人物。

一、语言

索福克勒斯的《俄狄浦斯王》这样开始:

我的孩子,古老的卡德摩斯的臣民,为什么你们赶到这里?哀求使你们的躯干弯曲,城市里充满了焚香的烟气,人们唱着阿波罗的赞歌,哀悼者在哭喊,我的孩子,我觉得听使者转述你们的话语是错误的,因此我亲自来了。我,俄狄浦斯,大家都知道的名字。②

巴思的戏仿采用英雄偶句式,每两行押韵,因此琅琅上口。他的小说上述引文的相应部分是:

泰利皮德是我的名字,卡德摩斯学院著名的院长。你们是临时小组(系主任和副院长)。我去年任命你们来评估我们的教学科研状态,也许你们已经知道,注意,我是亲自来的,因为我急于知道,你们在想什么,为什么你们在院长的门阶上安营扎寨。你,演讲和修辞学会的主席,马上你要退休了,说话不要恐惧,也不要矫饰,到底为什么你们到了这里?③

这段话与原剧的功能相同,都是开场白,介绍发生的不幸、人们的不安和居高位者欲有所作为的姿态。除了前两行不押韵(Dean和Team),其他诗行基本成韵(administrators, evaluators; knew, you; find, mind; stoop,

group;fear,hear)。为了押韵,也为了造成一种滑稽的效果,巴思有时将单词强行分开。临近剧终,合唱团的演唱即是一例:

天啊!我们想知道她的妈妈到底是谁!无疑是某个董事的妻子或上流社会的女子,已逝的院长与她野合,生下了泰利皮德,一个非常不寻常的杂种。④

引文中,英语单词wonder,female,himself,bastard 四个单词从中间被截为两半,前半部分在上一行,后半部分在下一行,方便won与son、fe与be、bas与grass成韵。同一页中被分开的还有unexamined,college,weekend,dancing,deanery,mottoes。这种技巧令语法学家皱眉,但显示了巴思作为戏仿作家不循常规的创新精神。

除了押韵,巴思还大量使用了俚语(pop,gripe;get off my back;simmer down,bull,hucks)。当院长谴责内弟搞内讧,想乘机抢班夺权时,院长夫人竭力抚慰他说:“你潇洒、强壮、性感、英俊,但你下面功夫不行,头脑也不管用。他是叛徒?老公,你难道不知道,他连虱子也不敢掐死?他一身脂粉气!”⑤句中,doll,upstairs,lily,sexy都是美国俚语。俚语充斥文本,成为巴思文本的一大特色。这种写作风格违反了文学上的规范性原则(decorum)。所谓规范性,指的是人物和风格被分为等级,所有的要素应相互适配。最高级及最严肃的文类(史诗和悲剧)应表现最高社会阶层的人物(国王和贵族)。他们的言语应采用正式高雅风格。一些批评家反对苛刻的文学规范性。厄尔里奇·奥尔巴哈在自己的论著《论模仿》中,举《圣经》的例子,说明“耶稣的人生的崇高悲剧与激情与卑微的人物及琐碎的叙事细节混合在一起,完全违背了文学规范”⑥。戏仿中,院长和院长夫人都是有身份的人,说极端重大的事情,本该用正式书面语言,但巴思使剧中人满口俚语,与索福克勒斯《俄狄浦斯王》中国王的地位和高雅的谈吐相映成趣。俚语的引入,令人耳目一新。这种错位的冲击,大概就是巴思的艺术效果吧!

二、人物

《俄狄浦斯王》中的人物与巴思戏仿中的人物有巨大落差。《俄狄浦斯王》中的人物正统,关系相对简单,所有人物心往一处想,欲消除瘟疫,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瘟疫发生时,人们向俄狄浦斯求援,因为人们认为他最受天神眷顾,能够帮助他们。最后,他以惨重的代价为他们赶走了瘟疫。俄狄浦斯本质上是好的,他勇敢、睿智而又负责任,不可否认他也有缺点。老人与他发生口角,他就将对方杀死,说明他脾气坏、性急、比较暴躁。他判断力也有不足。先知提瑞西阿斯明言他本人就是凶手,但俄狄浦斯就是考虑不到这一点上,他无法做到这个脑筋急转弯。事情发展到最后,真相快要大白之际,伊俄卡斯特已预感到大事不妙,劝俄狄浦斯抓紧时间悬崖勒马,不要再穷追不舍:“看在众神面上,如果你热爱生命,不要追查下去了!我感觉不好!”俄狄浦斯认为,伊俄卡斯特怕追查下去,会弄清楚自己的丈夫不是贵族身份。他们接下去的对话是这样的:

俄狄浦斯:我不能听从。我要找到真相。

伊俄卡斯特:我是为你考虑。这样做是最好的。

俄狄浦斯:你说的“最好”让我烦恼。

伊俄卡斯特:万劫不复的人!不要搞清楚你是谁!

俄狄浦斯:把羊倌唤来!让她自个儿想一下她富裕出身的尊荣。

伊俄卡斯特:凄惨的人!以后我不可能用其他名字称呼你。⑦

俄狄浦斯不仅在重要问题上反应迟钝,而且骄傲自大。他满足于过去的成就,不愿感激诸神。他不顾一再警告,穷追不舍,终于给亲人带来了无穷的灾难,而且使自己跌入万劫不复的深渊。俄狄浦斯经常向人讲如何制服了怪兽,给人一种在功劳簿上睡大觉的感觉。巴思戏仿中,院长泰利皮德也有点性急。他来听汇报,但校委会主席刚说了一两句,他就打断他的话,命令他不要啰嗦,说自己时间不多(约会、信件、和六个副院长吃午饭,然后一连串会议直到五点。你要开门见山)。

三岔路口杀父一场戏仿得很巧妙。原剧中,拉伊俄斯为参加一个神圣仪式而离开国家,三岔路口,驾车人想让俄狄浦斯为自己让路,俄狄浦斯奋而还击。车上的拉伊俄斯见状,侧身用马鞭抽俄狄浦斯的头部。俄狄浦斯年轻力壮,奋起还击,拉伊俄斯命丧车下。俄狄浦斯又杀了其他随从,只有一个仆从逃离。而在戏仿中,前院长出行目的发生了变化。为了钱,他到另一个学院做演讲,路上发生不幸。巴思让他带上貌美的女秘书,不过这个女秘书长着一个狮子身体。巴思的院长除了暴躁,还有性虐待狂的味道。看到女秘书在拉伊俄斯腿上坐着,他对着拉伊俄斯说:“你是个骗子!”又拧了漂亮姑娘的背。随后,发生了一连串令人惊骇的事情:

首先,我割了老头的喉咙,将他撵出车外,让他知道礼仪。然后为了好玩,在他流血致死之际,我和他的女朋友交媾……在此类情况下,我一般先扎肚脐眼,然后剁下其他部件。又杀又奸花了我好长时间,其他人几乎逃光了。现在回忆起来,我在附近找到了三个人。当然,他们全被肢解。⑧

泰利皮德坦言,事后他感到后悔,说自己本非杀手,实际上自己如羔羊般温柔。他说,虽然属于自卫,但杀人终究不对。不是发了脾气的话,他是不会戳瞎他们的眼睛、在女秘书的臀部刻上他名字的首字母的。从以上叙述看出,院長泰利皮德已彻底堕落,不复是原剧的悲情英雄形象。

《俄狄浦斯王》中,所有的人都在帮助俄狄浦斯。每一次,一个人物想来安慰他时,这些话就会更进一步将他推向灾难。伊俄卡斯特想宽慰他的心,说先知的话不足凭信,无意中却向俄狄浦斯提示,他确实杀了拉伊俄斯,从而实现了神谕。柯林斯来的信使想帮俄狄浦斯的忙,说他不用担心杀父娶母,因为柯林斯的父母是他的养父母。这些话令俄狄浦斯不知道自己的亲生父母到底是谁,也让伊俄卡斯特明白,俄狄浦斯确实是自己的儿子。在众人的帮助下,俄狄浦斯一步步走向毁灭,更增加了全剧的悲剧气氛。

在巴思的戏仿中,院长的权威丧失殆尽,众人互相拆台,校委会主席是个突出代表。主席在原剧中对应祭司这个角色。原作中,祭司戏份不多。他先是叙述了眼前令人担忧的现状,然后追忆了俄狄浦斯如何回答了谜语,救生灵于涂炭,最后呼吁俄狄浦斯再次施展智慧,救大众苍生。他稳重、严肃、忧国忧民,充满了对俄狄浦斯的期望和对胜利的信心。戏仿中,主席需要调侃,因此戏份增加。他说话尖酸刻薄,一副看破红尘、老于世故的面孔。院长斥责内弟图谋不轨想夺自己院长宝座。内弟回答,自己已有了该有的一切。院长职位不值得羡慕:“如果我想当院长,那我就疯了。事情顺利,你没有功劳。荣誉归于教师。……出了问题,你承担责任。”此时,在一边的主席旁白:“如果能推脱,他(院长)是不会承担责任的。”⑨对院长的不敬态度非常明显。想必院长在他心目中已威风扫地。主席不但愤世嫉俗,而且是双面人,明一套暗一套。他不胜枚举的旁白证明了这一点。伊俄卡斯特劝俄狄浦斯不要怪罪内弟,“现在,不要愚蠢地争吵,否则妈妈打屁股。你的兄弟签署了卡德摩斯效忠誓言,这证明他会效忠于你,不是吗?当然了!”下面是主席的回答:

(旁白):她的推理能力像院长本人。(对泰利皮德)她说得有道理。(伊俄卡斯特:谁问你了?)对不起,美女。(旁白)这样一个刀子嘴、母猪似的慕男狂,我见她根本不能勃起。⑩

主席暗中嘲笑院长夫人头脑简单,口头上又称赞她的高明,虚伪的面孔昭然若揭。主席的降格是整个学院道德沦丧的集中体现。《羊孩子贾尔斯》中的学院即是社会。巴思此举可能在暗中影射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暗杀不断、道德规范松弛犯罪猖獗。戏仿记录了美国社会阴暗的一面,为往者的好时光献上了一曲挽歌。戏仿中,主题深度的削平、内涵的剔除,提示了后现代派作家巴思对待经典的态度。古老的文本经过变化,以新的面目呈现在读者面前,这使许多读者重新坐下来,温习尘封的经典,使经典焕发了新生。①②⑦ Kirszner & Mandell. Literature Reading, Reacting,Writing. Fifth Ed. Beijing: Beijing University Press, 2006. p. 1698, 1658, 1686.

③④⑤⑧⑨⑩ John Barth, Giles Goat-Boy or, The Revised New Syllabus. New York: Fawcett Crest, 1966, p.312, 342, 327, 333, 326, 327.

⑥ Abrams, M.H, ed. A Glossary of Literary Terms. 7th ed.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5. p. 61.

参考文献:

[1] Robinson, Douglas. John Barths Giles Goat-Boy: A Study[M]. Jyvaskyla: University of Jyvaskyla Press, 1980.

基金项目: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美国当代作家约翰·巴思小说研究”(批文号:湘哲社[2011]12号03);湖南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院级课题“现代英美文学中的戏仿”(项目编号10K002)

作 者:王程辉,文学博士,湖南科技大学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英美文学。

编 辑:魏思思 E-mail:mzxswss@126.com

猜你喜欢
俄狄浦斯王戏仿约翰
约翰·科林斯
NBA特刊(2018年14期)2018-08-13 08:51:26
“三国杀”背后的文化分析及启示
商(2016年33期)2016-11-24 22:35:30
《俄狄浦斯王》中“俄狄浦斯情结”的反思
玛格丽特?A?罗斯论戏仿的读者接受
存在主义视野下—《俄狄浦斯王》和《天边外》的解读
《俄狄浦斯王》中的存在主义解析
生态女性主义视角下的《俄狄浦斯王》解读
简论《美国牧歌》中历史的文本性
新电源
环球时报(2009-12-25)2009-12-25 14:23:18
让孩子买单
环球时报(2009-03-19)2009-03-19 14:08: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