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子胥
因为作为写作对象的社会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客观事物是立体的,是多侧面、多义性的,所以有些习作者在审题、立意后,进入最初的构思阶段时,往往出现这样的一种情况:脑子里的写作材料如一团乱麻,不知站在哪个位置,选择何种材料,从何处“切入”去表现主题。这实际上就是构思的角度问题。所谓“构思的角度”,就是写文章时构思的出发点。根据主题需要,选择一个自己最有话可说,最能揭示中心、开掘主题的材料,选取最合适自己的“切入口”和表现方法,也就是找到了构思的最佳角度,是写好文章的关键。
写作时,选择构思的最佳角度,要特别注意三个字——新、小、巧。
新,就是与众不同,不落俗套.“发人之未发,言人所未言”。选样就可能避免千人一面而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文章是写给人看的,而读者最忌讳的就是千篇一律,即使你说的句句是真理,恐怕也给人一种如同嚼蜡的感觉,所以一定要在“新”字上下功夫,才可能以少胜多,出奇制胜。柯岩的诗歌《周总理,你在哪里》是一首感人肺腑的抒情诗,它叩击着人们的心扉.激起人们感情上的强烈共鸣。这首诗之所以有如此巨大的艺术魅力,重要的原因之一是在于它创造了新颖独特的艺术构思:询问---呼唤---寻找---回答,其间饱含着炽烈的深情,又如一位同学写的《礼物》,教师节前如果仅仅送一些水果、营养品之类的礼物给母校老师不免有落俗之弊,可习作者所写的“礼物”是能展示同学进步的“作业本”、“奖状”,这些是最好的礼物,也是对老师的最好的赞颂,因为,学生的进步,最能反映出教师的光荣和崇高,也只有从自己的进步上激发出对辛勤园丁的赞颂才是最真挚、最纯洁的。而教师也是有看到自己学生的进步,才能得到最大的愉快和幸福。这篇文章无论在选材还是立意、构思上都体现了一个“新”字,这正是这篇文章的成功之处。
青春期的中学生,正处在心理叛逆时期,来自学习、考试的压力以及家长方面的唠叨都可能构成烦恼的原因,那么如何从“烦恼”的角度构思,写青春期的种种不快呢?《青春倒计时》作者陈璐则表现得很好。可能看到这个题目大家会很好奇,中考有倒计时,高考有倒计时,那青春倒计时会是什么样子?而作者正是用倒计时的形式10、9、8、7、6……把青春的“烦恼”形象生动的表现出来的,不仅使文章不落俗套,又能使文章构思新奇。可见,如果在角度上不能做文章就在形式上多做文章,同样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文似看山不喜平”,巧妙的构思还体现在情节的设置上。所谓情节,就是文中人物的活动和一些生活事件的产生、发展和解决的全过程。情节的设置具体表现在:第一,设置悬念。文章情节必有高潮,没有高潮情节就没有起伏,就缺少波澜,就难以吸引读者;而情节高潮需要组织,需要铺垫,靠什么来铺垫,就靠制造强烈的悬念,为高潮蓄势,它就好比把一条河拦腰堵上,堤坝上游必将积蓄起更大的能量,这样开闸放水时才会形成更壮观的景象,达到预期的效果。第二,出人意料的结局。结局即矛盾得到解决的阶段,结局在文章结构上一般处在高潮之后,但也有一些作文,情节发展到高潮就结束了,形成异峰突起、情节陵转的结局,给读者留下无尽的回味。第三,制造波澜。一篇作文除了高潮、结局可写得起伏跌宕,其它部分情节应该组织起一些波澜,一波三折,从而增添作文的意趣,也升华了文章的主题。如《我叔叔于勒》开头渲染一家人是那么急切的盼望于勒叔叔的归来,设置了悬念,可当真正的于勒出现在一家人面前时,结局出人意料——他们逃也使得离开了,情节一波三折,引人入胜。
小,是指所刻画的是人们眼前常见的具体事物和现象,从对这些具体的事物和现象刻画分析入手,由近及远、由小到大,逐步拓展深入反映社会生活,阐述一个道理。这就是所谓的“因小见大”,因此,这里的“小”是“大”中的“小”,写“小”是为了见“大”。角度小,落笔集中,放得开,收得拢,容易写得具体深刻。反之,面面俱到,结果只能是“蜻蜒点水”,内容空乏。如《谈“从菜篮子看形势”》一文,作者从天天出现在人们眼皮底下的菜篮子的变化谈开去,一直谈到看当前改革的方法。作者引导我们从不同的角度看菜篮子,终于不仅让我们从菜篮子里看到了当前改革的大好形势,更让我们懂得该如何去看待形势,看一切大大小小的事物。如果先提出论点接着举例分析,最后归纳,这样写也能讲清道理,但是就不大可能把大道理讲得那样浅显易懂,贴近人心,行文也不大可能那样生动活泼,自然也不大可能给读者以亲切感。又如叶圣陶先生的《多收了三五斗》,小说描写了30年代江南集镇发生的“平常而又平常”的故事:丰收之年,农民被迫低价粜米。事虽小,但给读者形象地再现了一幅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农民处于“路路断绝”、濒临破产的绝境,并深刘地揭示了产生这一现象的社会根源,文章构思的角度虽小,却集中地揭示了一个历史时期的社会矛盾,
巧,就在于巧设悬念、引人入胜,最后给人以“豁然开朗”之感;在于巧于谋篇布局、独具匠心,给人以“鬼斧神工”之感,在趣味盎然中表达对事物的深刻认识并抒发真切的感受。小说《醉人的春夜》中陈静深夜骑车,自行车出了毛病,巧遇小伙子,陈静以为他是流氓要加害自己。由于没有修车工具。小伙子告诉她修车地点,陈静以为他是玩弄手段诱她上钩。修好车子,小伙子要她付钱五块。陈静以为他是敲诈。小说构思之巧就在于作者设置了一连串的误会,把简单的情节叙述得跌宕有致,一波多折,并把这一切都置于春夜之中,热情地赞美了新一代青年助人为乐的精神风貌。又如《核舟记》一文共六节,前节介绍王叔远的雕刻技术的卓越成就,指出雕刻品——核舟的主题——“大苏泛赤壁”。然后用了四节的篇幅洋细介绍核问的结构,舟上人物和题名。无论是这四节的顺序还是其中任一节中人物的介绍顺序,无不显示出作者对空间顺序的艺术领悟力以及精巧的构思。最后一节写作者对核舟的评价。由此可见,文章的结构属于“总分总”,这种结构虽常见,却又有独特的一格。文章总写部分都有评论性内容,开头的总写由议引出所说明的事物,结尾总写在全面介绍事物概貌的基础上再作简要的评沦,而以“灵怪”一词跟开头“奇巧”相呼应。文章分写部分是按照一定的空间顺序有主有次地写:就大局而言,以写舟上的下面为主,背面为辅;就舟的正面而言,又是以写船头三位游览者为主,写船舱结构和船尾舟子为辅。这样一个结构不仅完美地再现雕刻品---核舟的形象,而且有力地表达了作者对雕刻家精湛技艺的的赞颂之情,可谓是一篇不可多得的介绍工艺品的典范说明文,而这又得力精巧的构思和描写技艺。
又如引用一则材料:宋代乾隆年间,有个管理工程竹木材料的官员,对库存的圆木长短不齐颇为忧虑,就上书宋太祖,请求把长圆木锯短一些,使这些圆木长短划一。宋太祖在他的奏章上批道:“你的手指、脚趾难道就没有长短吗?为什么不把长的指头截去,使它们也长短一律呢?长的就让它依旧长着吧,短的就让它依旧短着吧。”如何从这则材料中引出观点?把握住材料是确立观点的关键。宋太祖的御批,肯定的是木材长短不一,可以物尽其用。由此可联想到人尽其才,再联想到历史上刘邦善用人才,可见,只要拓宽思路,让思绪插上翅膀,进行联想和想象,即可达到刘勰在《文心雕龙》里所说的“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的境界。
习作者在考虑构思的最佳角度时,要特别注意新、小、巧,三者兼备固然是好,能抓住一二也不错,这要取决于习作者所占有的材料和驾驭材料的功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