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纵观乔伊斯·卡罗尔·欧茨的小说,其主人公都逼近死亡,却没有一个主人公抵达浮士德式的终点,他们像孤独的游魂一般,一个个徘徊于死与生、灵与肉之间。现代社会,机器成了“操作理性”的事物,压抑着人的本能,桎梏着人们的感受力,人成了机器的奴隶,灵魂开始消逝、溃烂。本文主要从灵与肉的关系来看欧茨是如何探寻“浮士德难题”的。
关键词:乔伊斯·卡罗尔·欧茨 灵与肉 浮士德难题
纵观乔伊斯·卡罗尔·欧茨的小说,我们会发现小说中的主人公都逼近死亡,却没有一个主人公能抵达浮士德式的终点,没有魂魄可以出窍见证天堂与地狱对决的那一刻。他们都是孤独的影子,一个个游荡于死与生、灵与肉之间。他们或者是自杀,或者是寿终正寝,随着肉体的湮灭,我们也看到那些虽生已死的人,他们或是逃生,作为一个符号活在世界上;或是作为别人的棋子,无意志地生存着。死与生、灵与肉的问题是人类共同的难题,也是每个人在追寻人生的价值和意义时都将无法逃避的“浮士德难题”,这也是欧茨小说中一直探寻的问题。
欧茨童年的经历对其创作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其祖父一个自杀,一个在酒馆被谋杀,家境贫穷的欧茨小时候曾被一群男孩不断欺负,这些男孩都像“驼背小人”①一样,处处与其生活作梗。进入大学,美国自然主义文学和英美哥特式小说也对欧茨的创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而这两种文学传统中有很强烈的死亡气息,灵与肉的冲突不断加剧。写作便是欧茨摆脱死亡恐惧的一剂良药,她试图通过这样一种方式释放自己,淡化不可磨灭的阴影,同时也对现代社会中,我们都是“人群中的人”②这一现象进行反思、探寻。
一、肉体消亡:挑战正统
“在一个人对生命的依恋之中,有着比世界上任何苦难都更强大的东西。肉体的判断并不亚于精神的判断,而肉体在毁灭面前是要后退的。我们先得到活着的习惯,然后才获得思想的习惯。在我们朝着死亡的一日快似一日的奔跑中,肉体始终处于领先地位。”?譻?訛以此来看,在灵与肉关系的探寻中,对肉体问题的讨论是首要的。
“人们从来只是把自杀当作一种社会现象来处理。这里正相反,问题首先在于个人的思想和自杀之间的关系。这样一个行动如同一件伟大的作品,是在心灵的沉寂中酝酿着的。蛀虫存在于人的心中。应该到那儿去寻找它。”?譼?訛《大瀑布》中吉尔伯特的自杀即是如此,他的死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以至于在尼亚加拉大瀑布附近的人们都知道有个“寡妇新娘”在守候,等着丈夫的尸体被打捞到。吉尔伯特自杀的原因首先在于其思想,他是一个同性恋者,但他一直把这个秘密放在心中。这个秘密就如蛀虫一般吞噬着他的心,当他们蜜月之旅时,他终于忍受不住这种来自内心的强烈召唤。加缪在《西绪福斯神话》中说:“自杀就是招供。招供他已被生活所超越或者他并不理解生活。自愿的死亡意味着承认,甚至本能地承认这种习惯的可笑性,承认活着没有任何深刻的理由,承认每日的骚动之无理性和痛苦之无益。”?譽?訛吉尔伯特在用自杀摆脱了痛苦的同时,也向世人彰显了这个被边缘化的人的生活逻辑。生活中我们都认为,“合乎逻辑是轻而易举的。但把逻辑贯彻到底,这几乎是不可能的。死于自己之手的人就是这样沿着他们感情的斜坡一直滚到底的”?譾?訛。从这个层面上,我们可以说吉尔伯特的死就是把它自己的生活逻辑贯彻到底的结果,他试图以自己的生活逻辑挑战正统社会秩序。但是他始终不明白在这样一个异性恋统治的正统社会,反抗只是徒劳。
冯沪祥在《中西生死哲学》谈到,“死亡仍旧是恐惧、吓人的事情,而且死亡的恐惧是全球性的恐惧,尽管我们认为我们已经在许多层次上控制了它”?譿?訛。但事实并非如此,死亡让我们害怕,因为我们永远无法控制它。在《大瀑布》中吉尔伯特就是如此,他的自杀没人可以控制,他受大瀑布的吸引,在不自知的情况下就迈向了死亡。身为牧师的吉尔伯特选择自杀,严重背离天主教教义,毁坏神的创造,冒犯和亵渎神灵,为宗教所不容。但绝望的吉尔伯特对生活已经无法掌控,开始厌倦生活。厌倦是一种可怕的情绪,因为“厌倦出现于一种机械的生活的各种行动的结尾,但它也同时开始了意识的运动。它唤醒这运动,激起下文。而下文正是无意识地回到链条中去,或是最后的觉醒。随着时间而来的,是觉醒之余的后果:自杀或者恢复常态”?讀?訛。所以吉尔伯特选择自杀,这是觉醒之余的后果,也是最令人心碎的激情,是对正统思想的挑战。
虽然加缪认为自杀不是一种社会现象,但是作为一个存在于社会上的人,他必然会与其他成员有关系或交集。虽然现在大家对同性恋现象没有像以前那样剧烈排斥,但毕竟他们还是处于社会的边缘。吉尔伯特没有勇气向大家承认自己是同性恋者,还是选择与牧师的女儿阿莉娅缔结婚姻。根据“酷儿理论”(queer theory),同性恋者吉尔伯特是现存“异性恋”强势统治下的悲剧人物。通常人们的传统思维肯定异性恋而排斥同性恋,这种思维定势根深蒂固,它无形中形成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社会势力,使同性恋倾向的人被指认为变态或病态、怪异而被边缘化。其实这也是导致吉尔伯特最后迈向大瀑布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由此看来,吉尔伯特肉体的毁灭是对正统社会秩序的不满和挑战。
二、精神死亡:“溃烂”的灵魂
现代社会,机器成了“操作理性”的事物,不仅控制着人类,而且压抑着人的本能,桎梏着人们的感受力和思维能力,这使得高度文明了的社会陷入了一定程度上的文化危机。传统的家庭结构、人际关系、伦理观等“一切固有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一切神圣的东西都被亵渎了”⑨,一切都处在不确定之中。大部分人每天像机器一样的工作着,但是却不敢向社会反抗,只是任凭社会糟蹋我们的灵魂。正如爱·摩·福斯特在其《小说面面观》中说,“人是多么不协调的灵魂:他本有能力治愈自己的伤口,却让他溃烂下去”⑩。针对这种现象,欧茨作为一个有社会意识和责任感的作家,在其小说中向我们展示了这些“溃烂”的灵魂,行尸走肉的孤独的生活在这个世界上,让人震撼。
《我的妹妹,我的爱》的封皮上写着这样一句话:
“历经困扰挣扎终能化茧为蛹,一位亲历未解迷案少女的自白谜底,在饱受折磨的灵魂深处。”?輥?輯?訛在这部小说中,妹妹布莉丝·蓝派克被谋杀,凶手到底是谁这个谜底直到小说结束之时才呈现于桌上。在此之前,所有的指责都暗地里指向布莉丝的哥哥史盖乐,就连他的母亲为了摆脱与这案件的关系,也把责任推到史盖乐身上。他在这样的环境下生存,生活中只剩下绝望。瑟伦·克尔凯郭尔在《致死的疾病》中曾说:“绝望是一种精神之病,自我之病,可能相应地有三种形式:因为不知道拥有一个自我而绝望,因为不想成为自我而绝望,因为想成为自我而绝望。”?輥?輰?訛这里的史盖乐是一种想成为自我而不能成的绝望。他孤独、无处宣泄,只能游走在社会的边缘——成为人们眼中的怪孩子。
史盖乐的妹妹布莉丝,欧茨选用布莉丝这样一个不到十岁的美丽公主的香消玉殒,让我们正视现实的残酷和世界的无情。E.A.皮姆在《创作美学》中指出:“毫无疑问,一个只有十岁的漂亮女孩之死是世上最富诗意的话题。”?輥?輱?訛布莉丝从她开始会说话的时候,她就像是为妈妈而存在,她没有自我,训练的时候即使摔伤了也是小心翼翼地说没有,可以继续训练,以来满足妈妈那种变态的梦想——当年的滑冰梦想,她要把这魔咒施在两个孩子身上。布莉丝就是被妈妈这种狂热的梦想给吓坏了,她从不敢吭一声,只是尽力按照妈妈的要求去做,她按照妈妈要求的方式微笑,注射很多激素,布莉丝的一生可以说是一个悲剧,她从来没有按照自己的方式生活过,她就像一个机器这样渡过了不到十年。在布莉丝的生活中,“生命只是一种在真空管中时速五十里的漂飞而已”?輥?輲?訛,对于她自己来说没有任何意义。
史盖乐和布莉丝都是母亲制造出来为其服务的牺牲品。亲情异化,责任感丧失,母亲不再是呵护孩子的母亲,而是把孩子作为手中的棋子把玩。如果说死亡的意义是我们“成长的最后阶段”,那史盖乐和布莉丝便以他们的成长方式,向我们彰显了社会的冷酷与无情,暴露了人性中那溃烂的一截。
“浮士德难题”其实是人类共同的难题,它是每个人在追寻人生的价值和意义时都将无法逃避的“灵”与“肉”,自然欲求和道德律令,个人幸福与社会责任之间的两难选择。这一点乔伊斯·卡罗尔·欧茨小说主人公与浮士德一样,都面临着相同的困境。但是欧茨小说主人公与浮士德唯一不同的一点是,她的小说主人公没有抵达浮士德式的终点,他们像孤独的游魂一般徘徊在“灵”与“肉”之间,半明白半糊涂地蹒跚与恼怒中,或魂归天国,或浮尘于世。
① 《驼背小人》是本雅明的散文集,“驼背小人”一般是指坏我们事情的无赖。
② 《人群中的人》是爱伦·坡的短篇小说,展现现代人的悲哀:逃避孤独——即便跻身于人群之中,却仍被隔离在人群之外的现状。
③④⑤⑥⑧ [法]加缪:《加缪文集》,郭宏安译,译林出版社2001年版,第627页,第631页第631页,第634页,第637页。
⑦ 冯沪祥:《中西生死哲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0页。
[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72年版,第254页。
[英]爱·摩·福斯特:《小说面面观》,苏炳文译,花城出版社1984年版,第14页,第14页。
[美]乔伊斯·卡罗尔·欧茨:《我的妹妹,我的爱》,刘玉红、袁斌业译,人民文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1页,第1页。
[丹麦]克尔凯郭尔:《恐惧与战栗》,刘继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54页。
作 者:张玉娟,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英美文学。
编 辑:魏思思 E-mail:mzxswss@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