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俄罗斯作曲家、钢琴家拉赫玛尼诺夫一生共创作了八十三首浪漫曲,他创作浪漫曲的灵感大部分都来自于俄罗斯民歌,作品乐律动听悠长,具有浓厚的俄罗斯韵味儿,到处充盈着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之情。文章着眼于作品中的钢琴伴奏部分,分别从表情、技术、指法、演唱者与钢琴伴奏的统一等几个方面来进行论述,分析拉赫作品中钢琴伴奏的特质。
关键词:拉赫玛尼诺夫 浪漫曲 钢琴伴奏
拉赫玛尼诺夫创作的浪漫曲音乐是他整个生活经历的真实反映,是对俄罗斯最本质的精神最自然的显露。他的作品情感深刻而且真实完整,欣赏起来让人精神愉悦,给听众带来精神震撼,具有民族的宏伟性和优美的意象。在拉赫玛尼诺夫浪漫曲中,钢琴声部具有非常高的技术难度,速度和力度方面十分多变,这要求演奏者具备全面的技术能力,也是对人声和演奏者的配合的一种巨大挑战。演奏者在演奏拉赫玛尼诺夫浪漫曲时,需要对拉氏的基本演奏风格有很好的把握,能演奏出具有俄罗斯风格的音响效果,同时还要发挥出演奏者的领导性,使钢琴声部在演奏中的发挥恰到好处,体现出作曲家以“钢琴为主”的鲜明创作意图。
下面从几个方面分析作品中的钢琴声部与演奏者合作的特点。
一、表情记号
1.力度 丰富又宽广的力度。单从力度上来说,演奏中声乐部分与钢琴的起伏需要同步,变化趋势也要一致,从而表现出力度级丰富、力度域宽广的特点。在很大一部分浪漫曲中,基本上都曾出现从ppp到sfff的宽广的力度变化,并且ppp和fff经常出现。与此同时,力度域中的力度层次,也就是在演奏中歌曲的力度的细致入微和丰富多变。这里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解释“丰富”:一方面,“丰富与宽广”不仅变形在普通的意义上,更要具体到歌曲中;另一方面,“丰富”也体现在力度变化要符合和力度记号的配合上,这种配合在演奏中经常出现。例如,《不协和》《神秘宁静25的夜》在全曲中多处用到力度记号,有些地方还标有几个不同的力度记号。力度运用的细致入微体现了拉赫玛尼诺夫对钢琴力度表现的探究和深层次的挖掘,fff和sfff在演奏中经常出现,更拓展了音乐力度的表现,这就是具有拉赫玛尼诺夫个人特征的音响效果。
2.速度 速度是音乐的一个重要的表现环节。一般情况下,在歌曲各段落的交接和结尾处都会有一些速度上的变化,有时不同段落的速度也不一样,速度的丰富变化就体现在这些方面。拉赫玛尼诺夫创作的浪漫曲具有更丰富和多变的速度,这又成为他创作的一大特点。这些记号在曲子中广泛分布。这些记号有时会在乐段内出现,比如《不可能》中的A段,有时是在乐句中出现,比如《百合花》中多次出现乐句与乐句之间的速度变化。在许多作品中,速度的丰富变化需要得到演唱者充分的理解才能做到准确表达。这些速度变化的记号经常会在小节中出现,使一个小节中出现几种不同的速度记号。比如《我曾在她那儿呆过》中就多次出现这样的小节内几种不同的速度记号。速度变化的丰富与力度变化一样,速度变化要与歌词的“诗性”相符合,这就增加了人声与钢琴合作的难度。速度在声乐部分的速度控制需要在完全理解音乐和歌词所表达的意思后才能准确无误地表现出来。
二、技术类型 钢琴声部在拉赫玛尼诺夫浪漫曲中的分量很重,它如同独奏曲一样包含了很多的钢琴演奏技术,这里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来体现:
1.手指的灵活、平均和独立性 在织体上表现为轮指、装饰音和颤音等技巧。手指的快速跑动、灵活的音阶以及琶音演奏等都属于这种技术类型。在这样快速的手指跑动中,体现了拉赫玛尼诺夫钢琴演奏家的特点。只有在这方面具备完善技术的演奏者才能准确到位的演奏出来。
2.换指法的平稳 在织体上表现为各种琶音、音阶和长句子,比如《凄凉的夜》《请你宽恕》《风暴》《四月,春天的节日》等。正是由于琶音伴奏音型的普遍存在和在作曲中的装饰性质,要求换指法的时候既快速又平稳,这样才能使音乐线条听上去连贯流畅。
3.音程、和弦的运用 在织体上运用音程的各种形式。正是由于拉赫玛尼诺夫钢琴声部在织体上使用和弦、音程的这一特点,从而使得这种技术类型在乐曲创作中占据重要地位,在许多浪漫曲中我们都能看到,比如《不可能》《我什么也不会对你说》《很久了吗,我的朋友》《献给她》《许多声音》《呵你,我的庄稼》等。
4.手指伸展技术 织体上由于拉赫玛尼诺夫使用了丰富的和弦,这样一来就会有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主要体现在指法和音型的结合。在拉氏歌曲中,很多地方都需要手指良好的伸张能力,九度、十度的音程和八度、九和弦、十三和弦经常出现,比如《孩子!你想花朵一样美丽》《四月!春天的节日》《雏菊》等。
5.手腕技巧 织体上表现为跳音、断奏、琶音、波音等。这些技巧在歌曲中具有风格强烈的特点。拉赫玛尼诺夫是俄罗斯钢琴学派的代表人物,他对八度、和弦所创造出的丰满、圆润、厚实的音响效果情有独钟,比如《夜》《春潮》《早晨》《神秘宁静的夜》等。
三、技术程度 拉赫玛尼诺夫浪漫曲中的钢琴声部具有程度不同的演奏技术。无论是简单的《小岛》还是难度较大的《春潮》《乞丐》都具有这样的风格。随着拉赫玛尼诺夫在钢琴声部技术上的不断加深,从整体上来看他的浪漫曲的钢琴声部比一般的艺术歌曲技术难度要大得多。这也是拉赫玛尼诺夫浪漫曲的又一大特点,也促使演奏者和演唱者要具有高超的技巧才能完成。例如拉赫玛尼诺夫的晚期作品34号、38号中钢琴声部具有很高的难度,其中的钢琴声部的技术难度足以和其他音画练习曲、独奏曲相媲美。钢琴声部高深的技术难度已经成为拉赫浪漫曲的一个鲜明特点,他的钢琴创作存在着很多这种织体。钢琴化在浪漫曲中的成分占主导地位。技术的难度加之丰富变化的速度与力度,声乐部分也具有一定的演唱难度,这两者合二为一难度就更大了,由此可见拉赫浪漫曲整体技术程度的深度与艰难。对技术的要求全面,就如同重奏曲或协奏曲,钢琴声部的这些艰深的技术特点为作品提供了不少研究价值,同时也要求演奏者要求具有更高的演奏技术和水平。
四、人声和钢琴配合时要达到合二为一的整体效果 人声通常情况下在艺术歌曲中都是作为主导地位,但是在拉赫的浪漫曲中,它的地位要随之改变,要充分为钢琴声部的展现留有余地,人声和钢琴相辅相成互不分离,这是声乐演唱者和钢琴演奏者应当遵守的共同原则。在演绎拉赫的作品时,人声与钢琴的配合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双边理解性 在对作品二度创作中的合作,所有的参与者,前提是对作品的理解都要具有一致性,这是非常重要的。在拉赫的浪漫曲中,由于作曲家存在着器乐化的理念,从而决定了钢琴和声乐的同等重要的地位,同时也要求演唱者和演奏者作品的理解高度统一。这也是成功塑造音乐形象的重要基础。因此这就要求声乐演唱者和钢琴演奏者共同协作和相互理解,将人声和钢琴合二为一。人声和钢琴具有共同的表达目的和表达方法。对于歌曲中所要表达的意思在演奏中要求根据歌曲的旋律和结构确定一致的速度,即便是在丰富多变的速度下,力度的使用也基本趋于一致。对于钢琴和声乐旋律交替出现时则更需要形成和谐的对话状态。拉赫玛尼诺夫浪漫曲中由于速度和力度的丰富变化,这样的高低协调统一就显得十分重要。
2.互动合作性 演奏合作过程是两者在统一状态下表达各自声部的音乐,同时也是两者相互理解,通过不断的磨合达到完美的过程。这要求声乐演唱者、钢琴演奏者了解和熟悉自己在作品中的地位,了解对方的音乐走向。两者之间要细心地通过自身的技术准确传递作曲者的意图。在合作的过程中,对作品的理解转变为对作品的演绎的一致性。由于拉赫玛尼诺夫浪漫曲技术难度很高,这使得要达到这样的一致性并非易事。只有在反复的推敲和实践中才能够达到理想状态。
3.演奏中的主导性 拉赫玛尼诺夫浪漫曲中的钢琴演奏主导性是大家公认的,是由写作的平衡性和主导性所决定的。钢琴演奏者的主导性意味着它不同于其他的艺术歌曲以声乐为主导、钢琴为陪衬出现的。拉赫浪漫曲中的钢琴部分技术难度全面而且艰深,就如同一首独奏曲,这要求钢琴演奏者认识到自己的主导地位。从音响平衡方面来说,钢琴演奏的主导地位也体现在音量上,钢琴音量往往会超过人演唱的声音。这也与一般的艺术歌曲不同,只有在钢琴独奏部分时才是钢琴完全作为主导,其余时候钢琴的声音往往是一个背景形式。而在拉赫歌曲中人声和钢琴同时出现时,钢琴的音量并未减退,钢琴的声音出现了超过声乐部分的音量。在一些钢琴写作密集、音响宏伟、织体丰富的段落中,钢琴的主导性地位显得尤为突出。
由此可见,拉赫玛尼诺夫浪漫曲中的钢琴部分具有很强的主导性,它具有很多的俄罗斯民歌元素,感情深刻,刻画生动细腻,与其他艺术作品有很大的区别。它与人声相互烘托,齐头并进,具有很强的艺术特质,是非常有价值和代表性的浪漫派作品。
参考文献:
[1] 凌继尧,季欣.浪漫主义美学与艺术学的理论思考[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5).
[2] 沈佩瑶.浪漫主义时期的钢琴音乐创作与演奏[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3(3).
[3] 陈放.浅论浪漫主义时期钢琴音乐的创作特征[J].中国音乐,2004(3).
作 者:路阳,硕士,西南科技大学文学与艺术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钢琴演奏与教学。
编 辑:魏思思 E-mail:mzxswss@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