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2013-04-29 06:20:27李敬元
东方青年·教师 2013年6期
关键词:小流叶圣陶写作水平

李敬元

摘要:写作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学中的难点,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是每一个语文教师孜孜以求得教学目标,本文从自己的教学经验中得到一点点感悟,“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强调了积累对于写作的重要性。

关键词: 积累 写作

我曾经带过这样一个学生,他叫唐照红,进入高一时,语文基础很差,每次写作文,只能写三四百字,语言枯燥,满篇都是语病,而且,每次作文,无论老师布置什么样的作文题,他总是写他的父亲,我在改他的作文时很是头疼。后来,我了解到他家是从大山里迁出来的,没有上过五六年级,就直接进入初中就读,父亲在他们走出大山那年就去世了,他跟他的父亲 感情很好。我知道他的情况后,特别关心他,鼓励他,并给他列出提高写作的计划,要求他这一年,就专写自己的父亲,但是必须做到以下几点:第一 必须搜集关于父亲的各种材料;第二 必须看有关父亲的文章,好的文章必须背下来;第三:仿写。这学生很努力,凡是遇到有关写父亲,或是写人的文章他都把它记下来,背下来,读书笔记都记了厚厚的一大本,朱自清的《背影》,他能倒背如流。后来,工夫不负有心人,写作水平逐渐提高了,达到了班上的中上等水平,高考中,语文考出了一百一得好成绩。

从这个学生的身上,我悟出了如何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一点道理,那就是“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只有不断积累素材,反复训练,才能提高写作水平。

“积累”一词在高中新课标中多次出现,“积累,整合”是新课标的重要目标之一,是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基础。“整合”是对语言材料“积累”的运用的最好说明,没有语言量和质的积累,难有语文能力的飞跃。 因此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 在熟读背诵中积累材料

在熟读背诵中积累语言素材,这是学好语文的第一步,同样也是学好写作的第一步。当我们牙牙学语时,是重复父母教给我们的第一个词,当我们进入小学一年级时,学写句子,是仿照老师教给我们的例句写的,当我们开始学写第一篇作文时,是模仿我们早已熟记于胸的例文写的,阅读与背诵,使我们从无知到有知,从模仿到创造。但是有人说,那是启蒙的时候,到了中学,不应该在死记硬背上下工夫,应活学活用,也正因如此,我们在悄然中忽略了甚至丢弃了我国语文传统教育中的精华,不断的在程式化中肢解文章,小学如此,初中如此,高中亦如此,即使是那专用来读书的早读课,也被试题所占,那琅琅的读书声很难再高中部听到,由此,我们不难想象学生写作时的情形了。

其实,背诵本身就是一种能力。熟读背诵可以增加我们的原始积累,“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要想达到乳思欲滴,下笔如有神,就必须读破万卷书,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只有“厚积”,才能“薄发”。郭沫若先生的“胸藏万汇凭吞吐,笔有千钧任翕张”的诗句,极恰当地说明了背诵和表达之间的关系。

二、在广泛的阅读中积累材料

“书到用时方恨少”一到写作文时,一个个抓头搔耳、冥思苦想、搜肠刮肚,无话可说, 难以凑足那八百字的作文, 或者写出的文章空空如也,枯燥无味,究其原因,学生的阅读量太少,知识面太窄。我们许多语文老师只把学生局限于所学的课本之上,当学生把课外书带入课堂时,视为异端,视为侵占学习时间的洪水猛兽,统统枪毙,殊不知这也是学习,也同样可以提高学生的能力,只是我们应加以正确引导,往往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新课标中“注重个性化的阅读,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学习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发展想像能力、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 叶圣陶先生也阐述了阅读与写作的关系“阅读是什么一回事是吸收。好象每天吃饭吸收营养料一样阅读就是吸收精神上的营养料。要做一个社会主义时代的公民吸收精神上的营养料比任何时代都重要。写作是什么一回事是表达。把脑子里的东西拿出来让人家知道或者用嘴说或者用笔写。阅读和写作吸收表达,一个是进,从外到内,一个是出从内到外。这两件事无论做什么工作都是经常需要的。这两件事没有学好不仅影响个人还会影响社会。说学习语文很重要原因就在这里。”

教师要提倡鼓励和指导中学生积极开展课外阅读活动,涉猎各种优秀的课外书籍,广泛的阅读,拓展他们的知识领域,扩大他们的视野,活跃他们的思维。

阅读课外书籍,我们提倡“好读书,不求甚解”,以多读为主。但是应引导学生注意积累,有意识的做好笔记。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主要是:一是摘抄优美的句子,在阅读过程中,把一些描写生动、刻画细腻、抒情感人、富有哲理的句子,摘抄于笔记本上,闲于之时,反复诵读吟诵,体会其中妙处,学习语言表达的技巧。二是写感悟,在阅读中,或感悟出人生哲理,或因触所发,感慨万千,与我心有戚戚焉之时,抓住稍纵即逝的灵感或情感,奋笔疾书把所感所想所悟写下来,这同样是更好的积累。

三、在生活中和大自然中积累素材。

新课标提出“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丰富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多方面地积累和运用写作素材。” “艺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所有的写作题材都来自生活,宋代朱熹有这样两句诗:“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后人常用它来比喻只要不断从生活中吸收养料,才能写出富有活力的好作品来。如何引导学生寻找写作素材呢?其实“作文材料不难找,留心观察很重要”,我们平时引导学生要多接触社会,熟悉生活,关心生活,鼓励走出家门,走出校门,了解社会,体验生活,感知时代节奏,了解国家大事,增长见识。每个人的生活都是丰富多彩的,但从中获得的认知与感受却大相径庭。“身入生活”,更要“心入生活”。要用心去看、去听、去感受。要能够在极普通极平凡的事物中发现一般人看不到的东西,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引导他们 留心大自然的一草一木,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联想能力……,知道“一叶一木总关情”的道理,使他们看到朝阳,就会想到无限的生命活力或充满无限的希望,看到竹子,就会想到高洁的人格……,让学生知道,现实生活和大自然中的一切均可入题,均可因所寄托,只要学生愿意积极主动去思考,都会写出经典美文。

四、加强练笔积累

在积累材料的同时,更应加强练笔。叶圣陶先生说过“写作的历练在乎多作,应用在阅读中得到的知识,认真地作。写作和阅读比较起来,尤其偏于技术方面,凡是技术,没有不反复历练的。”因此应提倡练笔积累,多写作。把从课堂上和书本上学到的写作知识自觉地运用到实践中去。日记是练笔的最好场所,自由灵活,可以对文章精彩片段的仿写,对社会热门话题的评论,可以写自己的心理成长历程,抓住稍纵即逝的思想火花……。另外,对已写的习作反复修改,直到自己满意为止,否则写作水平就难以提高, 曹雪芹苦心孤诣,删改十次,才成就一部《红楼梦》,鲁迅巴金等著名作家,写作也同样如此,我们有何理由不去修改自己的文章呢?

总之,写作与积累两者密不可分。只有在不断的写作过程中才能不断激活贮存在大脑中的素材,同时也经常激活灵感,让你收到意想不到的写作效果,做到两者完美结合。古今中外,没有哪一位作家,不经过这一步而成为作家的。积累和写作都是一个长期而艰苦的过程,“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现在许多老师提倡快速作文,我想,这也应该是建立在长期的积累和写作的基础之上的。如果临到考试,只要求学生背背例文,背背章法,这样的方法是不可取的。只有积小流,方能汇成江河,积跬步,方能至千里,愿我们的学生平时注意积累,多读,多背,多写,为自己的成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叶圣陶语文论集》上 叶圣陶 教育科学出版社 1980

《普通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实验)》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文章写作与修改》高中语文选修课本

猜你喜欢
小流叶圣陶写作水平
积“小流” 汇成起步作文教学之“江海”
名师在线(2023年10期)2023-10-09 01:04:35
“以读促写”,提升高中生的写作水平
积“小流” 汇成起步作文教学之“江海”
霜的工作
如何提高中学生的写作水平
甘肃教育(2020年8期)2020-06-11 06:10:16
以说促写,提高写作水平
积“小流”以成写作素材之“江海”
积“小流”,成写作素材之“江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