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探索

2013-04-29 05:31石银灿
金色年华·教学参考 2013年6期
关键词:中学语文课堂

石银灿

由于“应试教育”的长期影响,我国中学教育并没有完全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写,学生抄;教师考,学生背;重知识,轻能力,重分数,轻素质”的现象还比较严重地存在着。学生被动学习,不会学习,教学效率低下,课业负担越来越重。这既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又妨碍学生的个性发展。因此,我认为必须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使学生会学习。唯其如此,学生才能学得主动,学得轻松,学生的个性、特长才能自由发展,学生的素质才能全面提高,真正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因此,我在语文教学中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进行了多年的尝试。

一、激发兴趣,增强探索欲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的内在动力。“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由“好”和“乐”所产生的探索知识的迫切愿望是克服一切困难的内部动力。纵观《语文课程标准》中每一个学段的目标,可以很清楚地看到,重视学习兴趣的培养是摆在首位的教学法目标,任何教师不可轻视。只有当教学触及到学生情感的琴弦,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他们才会想学、愿学、乐学,才会享受到学习的乐趣,获得成功的喜悦。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针对学生心理,结合课文内容,拓展教学思路,创设各种情境,以达到吸引学生主动探索课文的目的。如教《皇帝的新装》,我就充分利用其适合表演的素材和情节,让学生有准备地在课堂内表演,学生一方面兴趣十足,另一方面为了表演成功,必然要对课文内容认真研究,培养了主动学习的精神。当然,引起兴趣的方法多种多样,学习“赏荷”专题,可让学生欣赏荷花图片;教《本命年的回想》,可由一首新年歌曲导入;学《三棵枸杞豆》一文,可让一名学生扮演三叔与同学们面对面的交流思想……。总之,语文教师应当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技巧,并灵活运用它,才能真正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学得主动、轻松、愉快。

二、加强指导,培养主体参与能力

加强学法指导,培养学生主体参与的能力,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是当代一种全新的教育观。古人云:“授人以鱼,只供一餐,授人以渔,可享一生”。为此,教师只有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并能选择和运用恰当的方法进行有效地学习,才能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参与。以往的文言文教学,全是教师一人讲到底,学生只要埋头做笔记就可以了,整节课都在被动地接受知识。满堂灌的教学无疑扼杀了学生探求知识的热情。为了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我教给学生一种阅读文言文的“三看一查”;“查”即查古汉语常用字典。运用这种方法,学生能独立翻译文章,读懂内容,而教师在课堂上的点拨只要针对重点、难点,无须全讲细讲,这样既节省了时间又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得到充分的发挥。

三、正确引导,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要学会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良好方法和习惯。学生一旦积累了一些好的学习方法,养成了一些好的学习习惯,就会变得爱学、会学,达到“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的目的。

1.读中学,在阅读中学会发现。“读书百遍,其义自见”。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它揭示了阅读活动的本质。课堂上教师要努力创设给学生读书的空间,不管是初读、熟读、默读、朗读、精读、细读,每一次的读都应明确其不同的目的和要求,让学生在每一次读中都有发现,都有收获。例如:学习《天上的街市》,我先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学习在初读过程中就提出自己的发现:此诗中牛朗织女的生活与民间传说中的完全不同。我请学生说出不同之处,在理解民间传说蕴含的深意后,适时地介绍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要求学生带着探究写作意图这一问题再读本诗。学生便不难领悟出诗人以天上生活的自由美好反衬人间生活的痛苦黑暗,并以此表达对光明未来的向往。

2.问中学,在质疑中学会探究。古人云:“读书无疑须教有疑,有疑却要无疑,到这里才是长进。”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质疑“为什么是这样”,“这是什么意思”,不论问题大小,要让学生自己在学习课文过程中去理解、发问。这就要求教师首先要在相信学生的基础上,经过精心筹划,留给学生自由支配的“空间、时间”,给学生们提出问题和回答问题的机会。例如:《以虫治虫》的一篇篇短小、内容浅易的文言文,学生可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文章。我布置学生课前自学并提出疑难问题。第二天的课堂上,学生们果然从释议、内容、结构、主旨等不同角度提出许多值得探讨的问题,争论异常激烈。疑问通过讨论得到解决后,学生都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由此可见,只要教师引导得当,学生就能够真正去读,读出疑问,并在相互交流探讨中解决疑问。

3.悟中学,在感悟中培养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独特的感悟”是《语文课程标准》反复强调的问题。教师要虚心听取学生的意见,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鼓励学生各抒己见,并在与同伴的交流中获得发展,这是教师培养学生打破思维定势,激发创新意识的重要条件。如教《黔之驴》一文时,学生们谈论从虎与驴不同的表现和命运中获得的启示,提交上来的答案五花八门。有的说面对强大的敌人,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有的说不能虚荣卖弄;有的说做事要坚持不懈;有的说要知已知彼,百战不殆……。课堂上不停地闪烁着智慧的火花,学生的创新性思维能力得到极好地培养。

4.用中学,在课外活动中扩展知识。“取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这句话道出了课内外结合的重要性,知识应当与实践相结合,实践出真知,实践长才干。语文不同于其他学科,语文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有生活就有语文。冲破“教师的四壁”走进生活,使课内和课外紧密衔接,这样的语文教学才是有生命力的。例如:学完“我爱文学”这一单元后,让同学们以此为主题编一期手抄报,学生自己收集材料、排版、绘画、编辑,并且进行评比,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另外还可开展课本剧创作表演、文学社团活动、主题辩论赛、演讲等活动,也可在课余进行社会调查、小记者活动等。学生在活动中不仅提高了学习语文的兴趣,也增长了不少知识,从而使得语文学习活动对学生来说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次次成功的享受,一次一次愉快的体验。

猜你喜欢
中学语文课堂
甜蜜的烘焙课堂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美在课堂花开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在多解中学创新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Big Hero 6: Always be with You
宁波市四眼碶中学
诸暨市学勉中学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