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翻译与创作在历史文化传承、现代文化交流领域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针对翻译与创作内涵关系的研究变得尤为重要。本文系统总结了翻译与创作的发展历程,探究二者内在的本质关系,提出现代文学翻译中译者的重新塑造,为读者对翻译与创作内在含义的正确理解提供重要的理论参考。
关键词:翻译 创作 重新塑造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一 引言
翻译与创作本质上是人类主体对外界相关信息进行加工、处理的认知心理活动,属于认知心理范畴。国际大环境下,作品的创作与翻译成为国家之间优秀文化知识交流的媒介,指引着世界文化的不断创新与前进、扮演着传承世界优秀文化、加强国际交流的重要角色。现代社会紧张的生活节奏中,人们在为优秀原创作品喝彩、欣赏的同时,也给予作品翻译工作极大的评价。人们在实践生活中逐渐意识到翻译工作的重要意义,体会到现代翻译对原创思想内涵的传承意义,同时领略到原创作品注入新的元素、新的灵魂的重要作用,翻译作为原创作品的重新塑造,是原创作品的一种延续,其地位逐步凸显。国外针对创作与翻译的相关研究,美国诗人肯尼斯·雷克斯罗思(Kenneth Rexroth)创作了20余本诗集,同时翻译多部异国诗作,其中译诗集共有十三部,涵盖中文、日语、法语、希腊语、西班牙语及拉丁语等六种语言,其作者因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而着迷,并对中国部分古诗进行翻译、模仿与改写,还对各部作品从不同角度做了论证分析。美国翻译理论家奈达(Eugene A.Nida)系统地阐述语言的功能同时,将表达功能与信息功能放在首位,对作品的翻译工作具备很好的指导意义。国内翻译理论的发展历经中国传统翻译理论与现代翻译理论两个阶段,东汉至唐宋时期的佛经翻译阶段是中国传统翻译理论发展的形成阶段的标志;明末清初时期以科技翻译为主,然译论相对较少,代表着中国传统翻译理论的发展停滞期;鸦片战争至民国时期文学翻译及科技翻译发展迅速,翻译理论相对较多,成为中国传统翻译理论的发展期;五四新文化运动到解放后期间掀起了国内的翻译高潮阶段,标志着中国传统翻译理论进入鼎盛期。综合分析,中国传统翻译理论阶段的时间从汉末一直延续至20世纪的六七十年代,内容涵盖一些翻译家与相关学者提出的有关翻译理论和方法的相关论述,内容很少涉及西方现代学科的中国本土翻译理论。国内现代翻译理论发展始于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新时期形势下,语文学范式的传统翻译理论逐步轉向语言学范式的现代翻译理论过渡,相关学科如语言学、篇章分析学、符号学、文化学等被应用于翻译理论的研究。1915年《新青年》的创刊标志着20世纪国内第一个文学翻译高潮的到来,杜争鸣(2000)发表的《翻译与创作》系统地研究了《翻译与创作》著作的优缺点,分析了创作与翻译的内在关系;华中师范大学明树杰(2002)在其硕士论文中论述了翻译文学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影响;许钧(2004)对翻译动机、翻译观念与翻译活动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研究;杨洁、曹明月(2007)分析了翻译与创作、阅读的心理差异;姜秋霞、金萍、周静(2009)基于林语堂作品研究了文学创作与文学翻译的互文关系;丁小凤(2011)发表从翻译目的论角度重新思考严复“把翻译当创作”一文,分析了翻译与创作相互关系;高云端(2012)从“历史热”现象探索了语内翻译式的文学创作模式。翻译与创作在历史文化传承、现代文化交流领域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本文系统研究了翻译与创作二者的内在关系,分析了文学翻译中译者思想定位的重新塑造,为读者对翻译与创作内在含义的正确理解提供重要的理论参考。
二 探究创作与翻译的内在作用与相互关系
翻译是通过语言之间的相互转换,在有限自由空间来进行创作,其内在要求是翻译需要承载、传递原创作品的创作动机、思想情绪,同时体现翻译者在原创作品基础上进行二度创作的思维能力。创作本身就是一种特殊的翻译活动,是对主体创作思维、行为、情感及思想等的最佳诠释。探究创作与翻译二者的相互关系,首先创作是翻译工作的基础,优秀的作品定是凭借独特思想与深刻内容的完美结合,译者在深入体味作品原作者艺术创造过程中的点点滴滴、在精确把握原作品精神内涵的条件下,依据自己独特的敏锐直觉对作品进行翻译,译者从心理上透出的直觉会引领译者进入良好的创作意境,从创作的角度上看,该过程在特定的条件下为翻译提供了一个二次创作的思维平台,一部更为优秀的文学作品顺势而生。翻译是创作的最佳诠释,在其作用上提供再次创作的源泉,原著在其基础上也得以传播。翻译的作品体现了作品主体行为思想、行文风格、创作心理及创作意境的过程的同时,也传递了译者对原作品深刻的理解和领悟,折射出译者的文学审美能力。翻译工作要求译者更加准确而又全面地把握原作品的思想内涵、艺术特点和审美意象,感悟读者在阅读作品过程中的思维感受,让自己置身于翻译对象与读者的位置上,从翻译对象的角度以及读者的角度品味原著作者创作思绪、情感表达,最后用自己擅长的表现手法和文学性语言对作品进行翻译、同时局部环节予以创新和补充。综合分析,创作与翻译的整体发展相互依存、相辅相成,二者是辩证关系,从原创作者与译者风格上说,文学翻译者的工作相对来说是从属性的,但同时也是创造性的,译者的写作依附于原作的基本框架与风格;从另一个角度看,译者作品的优劣之别也同样映现译者的创造思维能力。译者风格具有一定的依附关系,也存在相对的独立性,其创作者与译者二人的文化涵养、思想情感在相似情况最佳,译者需要传承原作的感情色彩、保留原作的民族情调、同时保留原作的时代风貌,将二者风格传承最大化,其二者风格综合的匹配度影响着译文的质量。从创作与翻译的角度分析,创作是翻译工作的必备基础,翻译是创作传播的媒介,为更多人所了解的一种有效的传承方式,是提升作者及创作国际影响和地位的有效手段。
三 探究现代文学翻译中译者的重新塑造
传统翻译理论的基本原则是在翻译的过程中必须保持信息的内容和功能不能改变,是一种跨文化、跨语际的信息媒介和交际活动。在传统的翻译理论环境限制下,原作扮演着至高无上、权威、不可侵犯的角色,译者不能随意更改创作的任何思想和言语,忠实作为亘古不不变的创作翻译标准。现代翻译理论新形势下,翻译作品在译语社会文化中作为独立的个体发挥出积极的功能与作用,译者在文学翻译中对作品的重新塑造,使翻译研究逐步从语言学、文艺学独立出来,进而获得学科的身份及地位,译者的地位也逐步提升。纵观中国翻译史,著名作家、相关学者如鲁迅、茅盾、朱自清、郭沫若等进行过创作的翻译工作,他们经历过翻译与创作两方面的实践,创作时可以从一个翻译者与读者的角度出发进行有效的创作;在翻译时,会融入原创作者与广大读者的思想情感去进行翻译工作;翻译与创作时,他们与创作作者、翻译者、读者三者之间是一种灵魂上的沟通,心灵上的交汇,所展示的作品无论是原创作品还是翻译的二次创作都展示了他们较好的文化素养、浑厚的文字功底以及他们敏捷的思想思维。他们的翻译工作发挥了文学文化建构的重要作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翻译工作在中国的地位。文学翻译是相对完整、全面地对作品进行的阐释,从一定角度上决定了文学翻译与一般的解释、学理性判断的异同,表现其内容上的深刻与在形式上的直观演绎。从译者方面研究,文学翻译是主动的和积极的,他们在文学翻译工作整个过程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译者自身的文化素养、审美趣味、学习品格、意识形态及行文风格成为众多读者的考量标准。译者通过语言的相互转换来实现对原创作品解读及阐释;再次,过程中也充分体现出译者的文学创造性与思维能力。从原著作者与译者角度分析,文学翻译要求译者对文学翻译的本质有个清醒的认识,充分意识到文学翻译不单纯是对原文创作进行简单的复制,也不是两种介质间两种不同文字间的转换,而是一种现代社会生活印象的充分映现,把原创作品中包含的社会生活的印象尽可能完整地以另一种语言的视角展现给读者。译者应该充分融入到原作品的语言文化中去,从各方面理解原作品作者的原语文化。翻译工作者应该兼顾原语文化和译入语文化,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原创作品、译文与读者内心需求进行有效融合,达到心灵及灵魂上的共鸣。创作是国际优秀文化得以传承的基点,翻译是创作的延续,是国际文化交流媒介之一,译者在现代社会环境下地位逐步提高,也担负着知识共享、优秀文化传承的使命。译者应该时刻明确自身所处的时代背景,紧跟时代前进的脚步,感悟原创作者历史背景下的创作思想、情感表达,了解读者所需所想,建立起与读者情感交流的桥梁,担负起自己在社会中的职责。
四 结语
创作是从抽象的感觉到具象的文字的文学手段,是将人类思想、思维与情感情绪翻译为作品的一种行为,翻译也是一种有条件的创作,是作品优秀文体的一种延续。从历史优秀文化通过创作与翻译来传承的角度来说,翻译工作者的责任重大,同时对译者的个人文化素养、学习品格、思维等综合素质要求也逐步增高,针对作品的翻译,译者需处身于原创作者民族色彩、感情色彩與时代风貌的文化背景下理解文章,译文既要保持对原文思想的忠实性,也要体现出译者思维的创造性。现代翻译是在原创思想平台基础上,译者对原创思想情感的传承,是译者对原创作品局部创新与补充的再创作,翻译是国际文化交流的媒介之一,现代社会环境下,人们逐步意识到翻译与创作是同等重要,应将翻译与创作置于平等的地位看待。文学是情感的艺术,文学翻译是一种再创作,翻译作品必须译者需要有较高的创作水平,同时能使翻译作品达到二次创作的艺术水准。译文前应综合对作者和译者的情感流程、心灵交流、移情与融汇等方面进行全面地考察与分析。世界国家之间、各民族之间的语言文化、思维方式存在区域的差别,有着各自的特点,原创作者与译者在知识结构、文化修养、审美能力及学习品格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众多客观条件影响下,译者需要对原创作品进行思想的传承,同时为作品注入新的血液与活力,这就要求译者要做到熟练掌握原创源语,具备一定文化素养、学习品格及对风格敏锐的感知力。文学翻译工作者兼具读者、创作者的双重身份,应该具有学者与作家的文学素养,对文学具备一定的敏感度,同时要求有一定的中外文学文化功底,翻译时必须融合原创作品的时代背景与思想情感,与此同时,在保留原创作品思想的基础上,对作品进行润色、扩展、创新,形成一种有内在价值的二次创作,使优秀文化在世界范围内得以传承。现代社会,译者在文化领域地位逐步凸显,担负着知识共享与文化传承的历史使命,翻译工作者应该创新翻译的创作模式,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把握原创作品风格的感知力和再现,深刻感悟原作的深刻文化内涵。
注:本文系2011年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项目名称:对外汉语专业英语教学模式研究——从中华传统文化表达到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
参考文献:
[1] 姜秋霞、金萍、周静:《文学创作与文学翻译的互文关系研究——基于林语堂作品的描述性分析》,《外国文学研究》,2009年第2期。
[2] 王潇潇:《肯尼斯·雷克斯罗思与杜甫:从翻译到创作》,首都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
[3] 周晓娴:《谈文学创作与文学翻译的关系》,《长沙通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年第1期。
[4] 宋荣:《论文学研究会的翻译文学与小说创作的关系(1921-1927)》,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
[5] 袁洪庚:《试论文学翻译中的作者风格与译者风格》,《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8年第2期。
[6] 姜秋霞、郭来福:《多元系统中诗歌创作与诗歌翻译的互动——一项基于胡适、郭沫若作品分析的描述性研究》,《外国文学研究》,2007年第6期。
作者简介:马铁立,女,1970—,黑龙江齐齐哈尔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跨文化交际与翻译、英语教学法,工作单位:齐齐哈尔大学国际交流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