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安妮塔·布鲁克纳是英国当代犹太裔女作家,迄今已发表近三十部小说。她的语言清新、流畅,具有简·奥斯汀式的传统现实主义风格。然而在这表象下,其作品极为深厚的后现代内容被掩盖了。本文重点分析其作品的历史元小说性,借以管窥作家卓越的创作艺术。
关键词:安妮塔·布鲁克纳 小说 历史元小说
安妮塔·布鲁克纳是英国当代犹太裔女作家,迄今已发表近三十部小说。她的《湖滨饭店》获1984年英国小说布克奖,被誉为“最富有原创与创新意义”?譹?訛的小说。在她的诸多创新中,其后现代表现艺术尤为引人注目。纵览作家的大部分小说,可以发现,它们都与19世纪维多利亚时代的英国有密切关联,但其主人公生活的年代却又是当代,她们思考、观察的也是当代的社会、历史、文化、道德、政治等问题,从而清楚地表明了作家的创作目的:把19世纪的英国与当代英国平行并置,在这种比照中重新审视当代英国的种种问题,从而使作品的历史元小说性格外突出。为了更好地探讨她的这一创作艺术,我们先来回顾一下相关概念。
一、历史元小说
实际上,早在上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历史元小说的雏形就已经出现了。A.S.拜厄特在《自由度》(初版于1965年)一书的序言中说,“总体而言,默多克钟情于……19世纪的现实主义,以及现实主义的本质”,但她的思想已“随着时代的变迁发生了很大变化”?譺?訛。这表明女作家爱丽斯·让·默多克是对英国19世纪传统现实主义进行后现代改造的先驱。由于这一时间与英国后现代小说兴起的时间恰相吻合(英国后现代小说的标志作品《金色笔记》出版于1962年),人们不能不为这位伟大女性的先见之明而赞叹:她早在后现代主义发轫之初就注意到了19世纪现实主义与后现代主义文学中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过去与当代、小说创作与文学批评、真理与谎言等对立面的张力,并将之付诸创作实践。也正是这一特色令她的作品饱含深刻的哲理,如她的《钟》(1958)、《砍掉的头》(1961)、《独角兽》(1963)、《天使们的时间》(1966)等都是哲理小说的典范,作家也因此被称为“哲理小说家”。另一位英国作家约翰·福尔斯于60年代后期出版的《法国中尉的女人》(1969),被广泛地认为是英国后现代主义的代表作,但其受默多克的影响,看过的读者心中自有感悟。20世纪80年代后,一股借维多利亚时代历史反观当今现实的潮流在英国文学界蔚然成风,一批新秀作家,包括安妮塔·布鲁克纳、A.S.拜厄特等在内,涌现出来。事实上,连青少年文学,如广受世界观众喜爱的《哈利·波特》也是这股潮流的产物。批评家罗伯特·塞林格·推茨在他的《为青少年文学探路的哈利·波特系列小说》一文中对此做了分析:“如果没有后现代动力去质问哈利·波特这样的角色是怎样在社会力量作用下成为一大社会主题,就不会有现在我们所知道的青少年文学……如果没有后现代冲动去询问个体力量与机构力量之间的关系,今天的成长小说会依然如维多利亚时代人们所喜欢的那样,呈线性发展。”?譻?訛他的分析明确指出了这一潮流的后现代性。
加拿大教授琳达·哈金森在其《后现代诗学:历史、理论与小说》中对历史元小说曾做过描述:“那些……既带有强烈的自我反省又怪异地宣称与历史事件、人物有直接关联的小说。”?譼?訛从她的文字中可以看出,历史元小说既关注当代话语与历史话语的关联,也注重“历史与小说都是人为建构的意识”?譽?訛。英国批评家马尔科姆·布拉德伯利对此持类似看法,他在《现代英国小说》一书中称“与其说小说家们正返回到过去小说的‘真实,不如说他们正把过去与现在的叙事融为一体,进行有自我意识的新的文学审视。如同历史学家们一样,小说家们也在争议历史与历史写作的本质问题”?譾?訛。从这些学者的阐述可以看出,在历史元小说中,历史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历史,它与文学是互通的,甚至可以相互替代,从而表明了该体裁的后现代性。关于历史与文学关系的后现代认知,海登·怀特有过深刻的论述。他在《形式的内容:叙事话语与历史再现》一书中写道:“叙事历史学家们对他们所讲故事与小说家们所讲故事的相似性不应感到尴尬。历史故事与虚构故事彼此相似是因为,无论其文字内容(即真实事件和想象事件)有何差异,其终极内容都是一样的:‘人类时间的结构”,且二者都致力于“理解人类的经验”?譿?訛。因而,在某种意义上,历史元小说是将怀特的这一观点付诸文学创作的结果。对于历史元小说的后现代性,琳达·哈金森还从文本的角度对其做了进一步描述:历史元小说“是对常规书写的历史与小说的挑战,认为它们都无法摆脱文本性的局限”?讀?訛。这里,借助“文本性”这一关键词,哈金森从更本质的层次上诠释了历史元小说的后现代性,即它们都不可靠,都具有人为的不确定性。因而从本质上说,历史元小说是一种带有强烈后现代特征的当代小说,是传统现实主义小说在当代的表现形式,其核心是对历史、现实与文学关系的后现代审视。
在理清了历史元小说的后现代本质后,我们来看一看这类小说缘何被冠以“元小说”的称谓。简言之,元小说是关于小说创作的小说。对小说创作方式的理解是其关键所在。具体而言,小说创作中包含两种情形,一是小说涉及历史、时代背景的部分是如何创作的,一是小说自身的故事是如何创作的。这两种情形在布鲁克纳的小说中都有诸多表现。下面结合作家的具体作品,我们对她的历史元小说艺术做进一步分析。
二、安妮塔·布鲁克纳作品的历史元小说性
正如前面所述,安妮塔·布鲁克纳的小说对历史的理解是后现代历史观的文学体现。如《家庭与朋友》中,作品没有直接描述“二战”,而是将其融入虚构的故事:一天,索芙卡推开自己房间的门,看见艾尔玛·贝克在里面,她记起过去听说过她,知道她“过去在另外一个国家生活”,还知道她跟孩子们一道来英国避难,靠卖花边为生,并且现在已感到“安全”了。?讁?訛 索芙卡接着评论说:“她们达成一致,对过去的事情绝口不提,那些事情太恐怖,太令人痛苦了。”?輥?輮?訛 在另一个场合,“有时索芙卡看着她们,感觉就像她们个个都被判了死刑似的”?輥?輯?訛。《迟来者》中,纳粹对东欧犹太人的屠杀完全是通过叙事人的口述表达的:“他的双亲被机器吊起送到农场的车上,身上还穿着优雅的参加乡村节日的盛装,脸上留着少许困惑。”?輥?輰?訛菲比奇始终摆脱不了该事件的梦魇,其结果是“焦虑的脸”“吃惊地”“绝望”“害怕”“恐怖”“恐惧”“忧郁”“沉重”等描绘他的词不断出现。
作家具有这样的历史观,究其原因可谓时代的烙印:自上世纪70年代末,新历史主义在全球风起云涌。受其影响,众多文人、学者开始重新审视旧历史主义,审视历史与文学的关系。自那时起,文学与历史共同的文本性、主观性得到了学术界的普遍认可,正如弗里德里希·M·郝默思在其《历史的想象:当代英国小说中的后现代主义与历史观》一书中的论述,“我们的历史叙事……都是人为的建构”?輥?輱?訛,或作家朱利安·巴恩斯的看法,历史只是表达了人们“朝着真相的意志”?輥?輲?訛。但与巴恩斯等后现代作家不同,布鲁克纳虽然接受了这种意识并将其付诸文学实践,但她的目的并不想彻底打破宏大的元叙事,而是将笔墨主要集中于角色的内生活以及文学、艺术史方面,如《开始人生》中的开篇文字就很有代表性:“四十岁的韦丝博士知道她的生活已经被文学毁了……她模仿大卫·科波菲尔、小杜丽等人物的行为。”?輥?輳?訛再如小说《此情不再》中:“她的两种表情,一种是病态,一种是冷漠,二者中我宁要前者。与她长长的令人毛骨悚然的红披肩发相匹配,这种病态让她呈现出前拉斐尔派严峻、沉思的神情。”?輥?輴?訛(前拉斐尔派是1848年在英国兴起的美术改革运动)借助19世纪的文学、艺术史并通过一连串的二元对比,布鲁克纳的主人公们质疑维多利亚时代人们的价值观、真理观,也质疑完全属于当代的价值观、真理观;质疑维多利亚时代人们的过于纯真,也质疑当代人们的过于复杂;质疑维多利亚时代人们所受的压抑,也质疑当今人们所具有的过分自由,因而陷入了深刻的自我反省与沉思。作家不仅自己这么思考,也让她小说中的主人公们同样思考,她们正如她的小说《下一件大事》中的主人公朱丽叶所说,都“专心致志地审视过去是怎样为无快乐的奇怪的现在做出贡献的”?輥?輵?訛。对此,艾琳·威廉·万奎特在其研究布鲁克纳的专著《安妮塔·布鲁克纳小说中的艺术与生活》中做了特别阐述:
正如布鲁克纳书写过去的经历是为弄清她在过去应该怎样地生活,不断返回过去的目的是理解现在。所有布鲁克纳小说的主人公们都背负着父辈们以及父辈的父辈们的遗产,生活在两种文化、两个时代的夹心层中,她们不停地回到……历史,目的就是要理解为什么她们现在个人的私生活是失败的。?輥?輶?訛
安妮塔·布鲁克纳的这种艺术安排并非她的专利,包括A.S.拜厄特在内的许多英国作家都从事同样的事情。她们之所以把目光都转向了19世纪的维多利亚年代,是由于这一年代对当代人来说既是真正的过去,又离现在并不遥远。正如艾门达·库伯评论的那样:“在现代人眼里,维多利亚时期是历史的一个重要时刻,在这一刻,我们语言的标准、国籍的概念、自我的各种理论都出现了。”?輥?輷?訛布鲁克纳的小说符合这一论述:她不仅用历史反观当今,而且其主体部分都是借主人公在这一平行并置中对自我这一现代概念做更深的思考与反省。
不仅对社会历史,对家庭和个人历史,布鲁克纳也持同样观点,对其进行艺术的再加工。如作家出身的双重性(母亲是英国人,父亲系东欧犹太移民)在《天意》中变化为主人公基蒂·莫尔的母亲是犹太人,而父亲是英国人,并且她“有两个家,一个是在车尔西的小公寓,那里放着她父亲的照片……另一个在郊区,是她祖父母的房子”?輦?輮?訛。在主人公的理解中,其“孤岛”性格的根源在于其身体的一半来自外国。?輦?輯?訛《开始人生》中,“乔治·韦斯羡慕他的英国妻子,她有一个外来物种的全部魅力”?輦?輰?訛。这一点与作家的父母相吻合,但乔治·韦斯的犹太性读者只能隐约感觉到:他的英国妻子“有时不经意地提到犹太人的理财习惯”?輦?輱?訛;当乔治·韦斯与人私通时,他的情人是犹太人赛莉·雅各布。《闭上的眼睛》中,海瑞特的父亲是英国人,但母亲却有一个法国名字“莫勒”。?輦?輲?訛对作家的《罗杰街记事》,彻瑞尔·亚历山大·马尔科姆在《理解安妮塔·布鲁克纳》一书中有这样的点评:“除了小说的第一章和最后一章,整个故事都被置于由玛菲重构的过去中,而玛菲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现在的生活。”?輦?輳?訛作家以文学与历史相交融,并以历史反观当代的创作意识就更明显了。另外,依据史蒂芬·斯本德的观点:
写自传者正在书写的是两种生活:一是从他自己的位置、从他自己的眼睛观察外部世界感受到的生活,另一是外部其他人印象里他的生活……写作者对自己内观察的描述是完全主观的,而对外部其他人观察自己的描写,也称之为自传就很牵强,实际上应称为关于自我的传记。其前提假设是有人很了解作者,好像作者是另外存在的一个人。然而,有一个大的问题是自传无法回避的,即它所创造的介于内我与外我、主观与客观间的实际张力。?輦?輴?訛
由此判断,布鲁克纳的作品不能认为是自传,充其量是自传性小说。在作家主观与客观的权衡中,主观总是占主导,客观世界、社会力量只是不可避免的外部因素。这一点也是布鲁克纳的历史元小说与约翰·福尔斯创作于上世纪60年代的后现代小说《法国中尉的女人》的重要区别。虽然它们的后现代性都很突出,但后者对历史的看法显然带有旧历史主义色彩。对此,盖斯亚莱克作了分析:
在福尔斯的作品中,历史与虚构界限分明。历史只是作为背景,为他更有当代意义的关切做铺垫;事实上,说他把一些小说置于过去背景下,只是因为过去与现在产生的心理距离会让小说向他更迫切关心的问题聚焦,使问题在对比中更加凸显也是可以的,但这一说法存在争议。他的作品在文学与历史间设置了一道防疫封锁线。在作品《蛆》中,他坚称历史“从本质上说,是科学,其目的与方法与小说迥异”?輦?輵?訛。
不仅如此,福尔斯本人在紧随该小说面世后出版的《对一部未完成小说的注释》中坦言他对历史小说不感兴趣:“对历史小说这种体裁我没有什么兴趣。”?輦?輶?訛除此,二者在反讽的使用上也存在显著不同:布鲁克纳的反讽针对当代人物,并非维多利亚时代人物,而福尔斯则相反。但二者也具备共同之处,如就小说故事本身创作的后现代性而言,它们是一致的。
讨论了第一种情形后,我们接下来看作家元小说的第二种情形。总体而言,第二种情形不如第一种普遍,即以过去的历史反观当代现实的意识贯穿于布鲁克纳的每一部小说,而关于小说故事本身创作的文字表现只在小说的某些部分中比较突出。如《罗杰街纪事》中,其第一章实际上是整个故事的序言,它提到了小说的内容是“推测的”,叙事人是“不可靠的”?輦?輷?訛。尤其该章结尾的一段话体现得更明显:
这个故事是编造的,编故事是我们每个人所依赖的生存方式之一。它正如这些生存方式,是一种存在,而与真正的事实无关。或许我们告诉自己的真相中包含了若干事实,这些事实有的可以证实,有的却也无法证明。这个从未被记录过的故事——有一个很好的理由认为它没被记录过——只是一个姿势,一个献给我母亲的姿势,因为我生来与她相似,而她却没有告诉过我过去发生了什么,或是提及曾发生了什么,她也没有告诉我们她是怎样远离原来的家而来到这里与我们一起生活的。?輧?輮?訛
另外,依据马尔科姆的研究,该小说的书写充满了强烈的“编造”气息。他在《理解安妮塔·布鲁克纳》一书中评论道:“显然,布鲁克纳的写作实质上是对语言的排序。正由于文字本身不具有内在意义,文本也就应按语言的组织来加以判断,而不是指涉什么事实……这可被视作一种提醒,提醒人们创作是艺术。布鲁克纳的很多主人公可能缺乏艺术才能,但这并不是说她们的作者也缺乏。”訛该小说的结尾暗示了创作的过程实际上是通往真理的旅途,但什么是真理?结尾玛菲的话很值得深思:“绝大部分生命都是不完整的,人死不能再说话,因而死亡拒绝解释。”?輧?以上讨论了布鲁克纳小说的历史元小说性,从中可以看出作家的历史观与文学观已彻底后现代化了。如果我们依然只注意她语言表面上的简·奥斯汀风格,而认定她的作品“依然停留于现代之前”?輧?輱?訛,无疑是对作家思想与表现技巧的重要误读。作家的语言接近简·奥斯汀,与她欣赏并模仿简·奥斯汀的优美的小说语言有关,但不能就此断言她作品的思想和艺术表现也停留在那个阶段。她的语言只是她小说露出海面的冰山一角。阅读她的作品,读者必须突破语言的表象,去看她伏在海平面下的后现代主体:她的历史观、她的文学创作观等。唯如此,才能对作家的作品有更深入的了解。
Skinner, John. The Fictions of Anita Brookner: Illusions of Romance[M]. New York: St. Martin's Press, 1992: 66.
Byatt, A. S. Degrees of Freedom[M]. London: Vintage, 1994:viii.
Trites, Roberta Seelinger.The Harry Potter Novels as a Test Case for Adolescent Literature[J].Style, Fall 2001, Vol. 35 Issue 3:482.
Linda Hutcheon. A Poetics of Postmodernism: History, Theory, Fiction[M]. New York: Routledge, 1988:5,129,129.
Bradbury, Malcolm. The Modern British Novel[M]. London: Penguin, 1993:406.
White, Hayden. The Content of the Form: Normative Discourse and Historical Representation[M]. Baltimore: John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1987:179-181.
Brookner, Anita. Family and Friends[M]. London: Triad, Grafton Books, 1986:99,99,14.
Brookner, Anita. Latecomers[M]. London: Triad, Grafton Books, 1989:8.
Holmes, Frederick M. The Historical Imagination: Postmodernism and the Treatment of the Past in Contemporary British Fiction[M]. ELS Monograph Series No. 73. Victoria: U of Victoria, 1997:58.
Gasiorek, Andrzej. Post-War British Fiction: Realism and After[M]. London: Arnold, 1995:164,111.
Brookner, Anita. A Start in Life[M]. Harmondsworth: Penguin, 1991:7,12,112.
Brookner, Anita. Altered States[M]. London: Jonathan Cape, 1996:62.
Brookner, Anita. The Next Big Thing[M]. Harmondsworth: Penguin, 2002:102.
Williams-Wanquet Eileen. Art and Life in the Novels of Anita Brookner[M]. Bern: Peter Long SA, 2004:78.
Cooper, Amanda.“Narratives of the Past: An Introduction”.Post-Imperial and Post-Colonial Literature in English 14,1999:1.
Brookner, Anita. Providence[M]. London: Triad, Grafton Books, 1983:6,7.
Brookner, Anita. A Closed Eye[M]. London: Jonathan Cape, 1991:19.
Malcolm, Cheryl Alexander. Understanding Anita Brookner[M].Columbia, South Carolina: U of South Carolina Press, 2002:161.
Spender, Stephen. World Within World[M]. London: Hamish Hamilton, 1951:viii.
Fowles, John. “Notes on an Unfinished Novel”[M]. (originally in Afterwords: Novelists on Their Novels, ed. Thomas McCormack, New York and Evanston, Ill.: Harper & Row, 1969). Wormholes. New York: Holt, 1998:14.
Brookner, Anita. Incidents in the Rue Laugier[M]. Harmondsworth: Penguin, 1996, 4-6,7,233.
Lasdun, James.“Pre-Modern,Post-Modernist:Recent Fiction”[M].Encounter 2,1985:42.
基金项目:本文得到北京市教委2013年度“现代美国文学资源包”二期拓展项目资助
作 者:滕学明,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美国少数族裔文学研究中心成员,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美国文学。
编 辑:魏思思 E-mail:mzxswss@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