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谈《鸿门宴》的戏剧性

2013-04-29 00:44刘烨
金色年华·教学参考 2013年6期
关键词:项伯范增樊哙

刘烨

司马迁写《项羽本纪》,抓住项羽一生中的重大事件,浓墨重彩,精心刻画,如吴中起义,巨鹿之战,鸿门宴,该下之围。又写了一些小故事,既是写实性的细节,又是象征性的烘托,如学书学剑,衣锦还乡,霸王别姬,自刎乌江。两者结合,成功的塑造了棚棚如生的项羽形象。《项羽本纪》影响深远,据此改编的有关戏剧还在演出,出于本篇的许多成语,还活在现代汉语之中,如“被坚执锐”、“破釜沉舟”、“力能扛鼎”、“沐猴而冠”、“四面楚歌”、“霸王别姬”、“羞见江东父老”、“项庄舞剑,意在沛公”。下面就鸿门宴一节的戏剧性略作分析。鸿门宴的背景是,秦王朝已被各路诸侯联合推翻,天下大势转人群雄逐鹿,争夺主宰全国的地位。而当时最突出的两路军马是项羽和刘邦。刘项之争迫在眉睫。鸿门宴是刘项的第一次交锋,揭开了刘项之争的序幕。司马迁笔下的鸿门宴,特别富于戏剧性,由剑拔弩张化为盛宴款待,由言笑晏晏化为剑影闪烁,然后樊哙闯入,急转直下,刘邦终于脱身而去。其间相连相接,转折自如,一张一弛,曲折变化。项羽结束巨鹿之战后,向咸阳进发,至函谷关才知道刘邦已经进入咸阳,于是“大怒”。这是怒在刘邦将成关中王。因为楚怀王事先与诸将约定,“先入关中者王之”,有了关中就有了统一全国的基地。项羽进驻戏西后,刘邦手下的曹无伤前来告密:一是“沛公欲王关中”,二是“珍宝尽有之”。前者证实项羽“大怒”在理,后者是新出现的情况,于是有了项羽的第二次“大怒”。两次“大怒”,决定第二天一早“击破沛公车”。这还不算,范增又游说项羽:刘邦之志不在小,有天子气,“急击勿失”。更是火上加油,箭在弦上,一场战争无可避免。

然而,司马迁笔锋一转,写项羽手下的项伯夜入刘邦军中,目的是劝说张良离去,小要在明天的战争中玉石俱焚。但张良不肯走,反而介绍项伯见了刘邦。刘邦结好项伯,“约为婚姻”,请项伯向项羽委婉陈释,表明心迹,“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批驳了曹无伤所说的“珍宝尽有之”。项伯回来,“具以沛公言报项王”,而且提出“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不如因善遇之”项羽答应了。化干戈为玉帛,化战争为盛宴,紧张化为松弛,一波一折,近情近理。

鸿门宴上,司马迁又采用了新的表现方法,不是同一事件的发展来表现一张一弛的转换,而是同一场景下,刻画不同的人物与情节,表示氛围的转换。鸿门宴开始后,范增一再暗示项羽击杀刘邦,而项羽不理。范增只好招来项庄舞剑,“因击沛公于坐”。但项伯起而对舞,“常以身翼蔽沛公”。这样紧张激烈的情景,发生在范增、项庄与刘邦、项伯之间。随后,张良招来樊哙。樊哙撞倒卫士闯入,怒发冲冠,紧张的情节转到项羽、樊哙一面。经张良说明,项羽赐酒樊哙,樊趁机慷慨陈辞,斥责项羽,但“项王未有以应”,紧张终于趋于缓和。

鸿门宴是极富于戏剧性的事件,又有一个戏剧性的结局。造成这种结局的原出是什么?也就是说,项羽为什么不在鸿门宴上杀刘邦?这个问题答案见仁见智,下面提出三点看法。

第一,出于项羽的骄傲自大。项判是巨鹿之战后进兵咸阳的!巨鹿之战,项羽击秦,“诸将皆从壁上观”,战后,“项明召见诸侯将,入辕门,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项羽由是始为诸侯上将军,诸侯皆属焉。”如此威风,项羽踌躇满志。目空一切。当时刘项的兵力,司马迁在鸿门宴前就指出:“当是时,顶羽兵四十万,在新丰鸿门,沛公兵十万,在霸上。”四比一,项羽兵力强,刘邦力量弱、文中还写到,张良问刘邦,“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

刘邦回答:固不如也;力量悬殊,项羽轻视刘邦,用不着在鸿门宴上把他除掉。

第二,出于项羽轻信人言。项羽对刘邦“大怒”,一是“珍宝尽有之”。而项伯与刘邦结为儿女亲家后,向项羽转述刘邦所说:“吾入关,秋毫个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相信这些话,怒气人了—半。“大怒”原因之二是刘邦称王关中,而刘邦一见项羽面,请罪道:“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人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这些话含意丰富,潜台词是:我们是同盟军,反秦的战友,不过战场不同;我进入关中,攻下咸阳,并非有意枪做关中王;也因为我进入关中,你才能轻易而入。这把项羽“大怒”的另一个因素消除了,项判没有怒气了,怎会去杀刘邦?这些话后来樊哈又说了一遗,项羽更放心了,所以在刘邦走后不查不问,若无其事。

第三,出于项羽的不忍之心。鸿门宴上范增说:“君王为人不忍”。不忍,不忍心,心肠软。但项羽并非软心肠之人《史记·淮阴侯列传》中韩信对项羽有这样一段评价:“项王见人恭敬慈爱,言语呕呕,人有疾病,涕泣分食饮,至使人有功,当封爵者,印玩弊,忍不能予,此所谓妇人之仁也。“为人不忍”是委婉的说法,“妇人之仁”才是实质。鸿门空中的人物两相对照,相得益彰,富有戏剧性。刘邦与项羽是鸿门宴的主角,构成主要矛盾。但两人的表现迥然不向。刘邦随机应变,能屈能伸。知道自己处于劣势,不惜奉事项伯,“约为婚姻”。他依靠项伯,缓和了矛盾,避免了军事上的一场失败。他能言善辩,对项伯,诚恳说明自己的所作所为,要项伯转告项羽“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一见项羽,连忙谢罪,层层申说,极为得体,说明两人没有根本的利害冲突,自己无意枪做关中王,点明两人的矛盾出于小人的挑拨离间。反观项羽,情绪多变,先是狂怒,决意“击破沛公军”,继而听信项伯之言,“善遇”刘邦。听了刘邦谢罪之言,这最后的戒备之心都没有了,说出了“令将军与臣有隙”的曹无伤。鸿门宴上不理睬范增的示意,终至轻易放走刘邦。他偏听偏信,缺少深思熟虑。另外,他不善言辞,一言半语,不善对答。特别是樊哙当面指责,称之为“亡秦之续耳”,居然“未有以应”,只是请樊哙“坐”。项羽正如末义所说,只能“被坚执锐”,不能“坐而运策”。在外交场合,他拙于言辞,无能为力。

刘邦与项羽形成鲜明对照,他们各自的部下也是径渭分明刘邦手下有曹无伤,项羽手下就有项伯。他们两人做了同样的事,曹无伤遇到项羽,不得善终,死于非命。项伯遇到刘邦,安然无着,就是存项羽死后,他还被刘邦封为射阳侯。刘邦手下有张良,项羽身边有范增,都是谋士。而范增设计在鸿门宴上杀死刘邦的计谋归于失败,最后只能击碎刘邦送他的玉斗,预言“夺项于天下者,必沛公也”。

猜你喜欢
项伯范增樊哙
差点成为“羊二代”
鸿门宴中最出彩的人物
《鸿门宴》前后二三事
猛人樊哙
以文本细读的视角看人物形象的多面性
智者不惑 勇者无惧 适者生存
智者不惑 勇者无惧 适者生存
——浅析《史记》中樊哙之形象
军师范增的短板
《鸿门宴》:救刘邦于剑下者谁
《史记》范增性格妙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