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彦霞
班主任管理是爱的艺术,也是充满了智慧的艺术。对此,在实际的工作中我深有体悟。
自己会破的花盆
李嘉新,上课爱说话、坐不稳,属于典型的“大病不犯,小病不断”型的学生。这天中午,我刚上楼,就发现摆放在我们教室门口的花盆破了。土、碎片撒了一地。李嘉新在不远处擦玻璃。见我过来,就说:“老师咱班花盆破了,没人碰它,它自己破了。”
“好端端的花盆放在那儿,自己怎么会破呢?刚才有谁在花盆边待过?”我很疑惑。
“我在擦玻璃,我没碰它,刘崇可以作证。”站在一边的刘崇也附和道“是没人碰……”,但我分明在他们眼中看到了不安。我就在想,孩子为什么不敢说实话呢?道理他们都懂,为什么面对事情时就不一样了?症结在哪里?是害怕挨老师批评,害怕家长责备?于是我不再追问。
过了一会儿,我把刘崇单独叫到办公室。平静而诚恳地直奔主题:“到底有没有人碰到花盆?”刘崇低下了头:“是李嘉新碰破了,我见他那样说,没好意思揭穿他。”一句谎话一句实话让我看到了这个孩子内心的善良。我说:“你维护李嘉新,说明你重视同学间的情谊,你的用心是好的。但同学如果做了错事,怎样做才是对他真正的帮助?”刘崇笑了,说:“老师,我知道了。”
我叫来李嘉新,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或者有心或者无意,人都难免会犯错误。犯错不可怕,怕的是犯了错不敢承认。承认错误是勇敢的表现,会令人心生敬佩;逃避、推卸责任是怯懦的表现,会令人鄙夷。而抵赖行为更是会遭人唾弃。花盆就在监控下面,如果想查出真相非常容易,但老师不想去查监控。我信任我的学生,我想从你的口中得到答案。”说这番话时,我的眼睛直视着李嘉新,语气非常诚恳。我由衷的希望他能主动承认错误。这对他来讲,这就是成长。
过了一会,终于,李嘉新开口了:“老师,我错了。花盆是我碰破了,我赔。”
我追问:“刚才为什么不跟老师说实话?你在担心什么?”
“我不知道老师会怎样处理,怕你吵我,尤其怕你当着全班同学面说我不爱护公共财物。而且我还得跟我爸妈要钱。我真的不是有意的。”
下午上课,在班上就打破花盆这件事,我没批评他“撒了谎”,而是表扬了他“勇于对自己的错误负责的精神”。在大家的掌声中,李嘉新自信的昂起了头。
这件事之后,我交给他一个小任务。让他管理我们班的图书。他非常认真负责,每周很及时的收书、摆书、整理书,我也趁热打铁地在班里表扬他。这个孩子在纪律上较之以前有很大进步。
根据学校的规定,损害学校公共财物是要照价赔偿的。对于这个年纪的孩子,敢不敢承担责任是一个挑战。事关赔偿问题,势必要涉及到家长,叛逆期的孩子对此也很忌讳;老师的处理方式也涉及到孩子的自尊;另外赔钱也是个很敏感的问题。所以我采取了以上处理方式。家长了解到事件的来龙去脉,也亲见了孩子的变化,不仅照规定赔偿了,而且特地打电话对我表示感谢。在这件事中,我深刻体悟到,关爱孩子,给他们正确的指引,方法是多么重要。同时这件事也丰富了我的班级管理艺术,提升了我的家校沟通能力。
醍醐灌顶的一棍
王孜炫是我们班的问题学生。军训期间就状况不断。当你看到他那一脸桀骜不逊的神情时,就知道他“绝非善类”。后来,我从同学口中知道他是某中学开除的学生,对他更是不敢掉以轻心。
王孜炫严重厌学。课堂上都不带拿书本的,就别说听讲了!课堂上说话、搞小动作也是常有的,但他很有心眼。我的课,他都挺老实。他很有眼色,不往钉子上碰,从不和我正面交锋。开学之初,班主任的工作重点是整顿纪律,稳定班级。我批评、教育、提醒过很多学生,但始终没有“惊动”过他。我在等待机会。
终于,有一次,王孜炫欺负同学被告到我那儿。下午放学,所有的同学都走了,我把他叫到教室。我开门见山的说:“我一直没找你谈过话,但并不代表我不知道你的所作所为,不代表我不关注你。其实,我一直在观察你,从你入学的第一天起。9月5日,你的数学作业没有交;9月6日,你的英语和地理没有交;9月7日,你的数学、历史、政治没有交……9月8日,你因上课说话被老师点名批评;9月9日你上午因上课说话被记名,下午自习课因乱窜座位被记名……”我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势如排山,将开学两个月以来对他的违纪观察记录一股脑的倒了出来。王孜炫估计被我说懵了,怔怔地看着我。“现在,你愈演愈烈了!开始欺负同学了?!今天,管不住自己的手了?哪个手打人了?伸出来!”我一声呵斥!
王孜炫立刻伸出了手。
“啪”,我手里的小棍重重的落到了他的手上,清脆而响亮。我看到他脸上的肌肉抽搐了一下。他震惊了吧!他没有想到平时温言细语的老师会这么吓人吧!这就是我想要的!这三年中,我只会打他这一下。我希望,这重重的一下,不光落在他的手上,更能落到他的心里。
我问:“王孜炫,老师今天打你打的对不对?”
“对!”
“那你打同学对不对?”
“不对!”
“都是打,为什么一个对,一个不对呢?”
他沉默了一会儿:“因为你是为我好。”
我心里顿时暖暖的:“把手伸过来我看看,打红了没有?老师今天下手重了点,别怪老师!你欺负别人终有一天自己要吃亏的……”
之后的王孜炫也还是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也仍然是厌学,但较之以前收敛了许多,脸上也有了这个年纪该有的神采。这一棍子还是卓有成效的。
关爱学生,就是在学生放纵自己时,以严厉的批评让他警醒。但这个“严厉”真的是需要智慧的。我敲的这一棍子的确是非常手段,但取得了非常效果,其根源是学生实实在在感受到了我“严厉”的出发点。孩子厌学有诸多因素,但缺少关爱这点是不可否认的。我亮出的长长的“账单”,让他知道了我对他切切实实的关爱。有了这个做铺垫,我才能拉近与他心的距离,他才能口服心也服。我们纵然在处理事情时都是为孩子的成长考虑,但如果孩子只感受到“严”,而没有体会出其中的“爱”,那样的“严”只会激化矛盾。这是我在王孜炫身上学到的智慧。
关爱,需要方法,也需要智慧。真正掌握了个中三昧,才能做好孩子的引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