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器械对偏瘫患者的研究展望

2013-04-29 00:44:03曹伟海
中外女性健康·下半月 2013年6期
关键词:展望偏瘫

曹伟海

【摘 要】近年来我国偏瘫患者的人数在不断增加,庞大的医疗费用给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压力负担。现阶段,我国的康复保障设施差距很大,不完善。本文综述偏瘫的病理、特征,不同的康复器械对偏瘫患者康复的应用和效果。传统康复器械与复合康复器械以及康复机器人在不同偏瘫患者康复中的选择使用和发展。

【关键词】康复器械;偏瘫;展望

1 偏瘫的病理及临床症状

偏瘫是一种症状[1],是指面部肌肉、身体一侧的上下肢和舌肌下部的瘫痪。其发病机理为大脑神经路径中任意部位产生病变,从而导致偏瘫。偏瘫病程发展缓慢,其因多为颅内占位性病变,例如颅内血肿、脑肿瘤、脑脓肿等;造成偏瘫的脊髓性病因有脊髓结核、肥厚性硬脊膜炎、脊柱增生性病变等;病情发展迅速的偏瘫多数由急性脑血管病引起。据偏瘫的程度分为完全性偏瘫、不完全性偏瘫、均等偏瘫、不均等偏瘫。轻度偏瘫患者走路活动时呈上肢屈曲,下肢伸直的偏瘫步姿。严重患者通常丧失生活能力,给患者及家属带来沉重的生活负担和精神压力。偏瘫患者产生的障碍有[2-3]:①运动障碍:肢体不能随意运动,协调运动和平衡功能障碍;②神经障碍:面瘫、偏盲、深浅感觉减弱;③语言障碍和失认症、失用症;④其他障碍。偏瘫临床表现的运动障碍有:突发意识障碍偏瘫,头和眼向一侧歪斜;痉挛性偏瘫,表现为上肢屈曲,下肢伸直,手指为屈曲状态,强迫伸直有僵硬感;迟缓性偏瘫,一侧的上下肢肌肉张力低下。

2 偏瘫患者的康复治疗

康复指应用各种措施减轻偏瘫的影响和使偏瘫患者重返社会。通过运动治疗,生活、语言训练,物理、心理指导等多种方法使偏瘫患者获得康复,以恢复生活能力和劳动能力。康复医学的目的是通过合理的训练来达到生理功能的恢复,随着现代康复医学的发展,新的理念转变为以整体康复为目的,不仅要求医治偏瘫患者的生理病痛和生命,还要在心理方面实现患者的全面康复[4-7]。从而使患者恢复生活能力和劳动能力,较快返回社会,以减轻家庭和社会的负担。目前常用的偏瘫康复治疗方法[8-9]:①物理疗法:紫外线疗法、磁疗、电疗、超声波等常用方法。②运动疗法:偏瘫患者选择训练器材或康复器械进行目的训练,以预防肌力萎缩和并发症。③工作疗法:有功能性障碍患者采用一种活动或针对性使用康复器械,来尽可能恢复各种功能协调能力。④语言疗法:采用不同的语言训练方式,恢复和提高患者的沟通能力。⑤心理疗法:对偏瘫患者进行情绪缓解和心理康复。⑥中医疗法:采用传统中医的中药、按摩、针灸等疗法。⑦康复工程:针对性地为偏瘫患者设计器械、设施和环境。

3 偏瘫患者的恢复测定

医学上通过一定指标来测定,对中风偏瘫患者肢体恢复程度可以通过简单的运动试验测定,每月测试一次,持续6个月推测出恢复程度[10]。①上肢功能恢复程度测定,偏瘫患者的恢复从肩部开始,之后是上臂和手臂,最后为手指末端。手指的灵活程度决定着生活自理能力,一般把手指灵活程度作为上肢功能恢复程度的测定标准。按照一般情况,若中风后手指能保持各个方向的活动,上肢功能基本上能够恢复正常;若一个月手指才能活动,则上肢大部分功能正常,有一部分功能不完全;若三个月后手指才能活动,则上肢有一部分功能恢复,但大部分功能将丧失;若有三个月到半年手指未能活动,说明上肢功能恢复可能性极小。②下肢功能恢复的测定[11],测试患者仰卧位,伸直瘫痪下肢,尽量往上抬。若瘫痪的下肢能够悬空独立完成伸屈膝动作,说明患者能恢复到独立行走程度;若患者下肢能够向上抬起,却无法完成伸屈动作,说明患者能恢复拄拐行走;若患者无法将下肢抬起,仅能沿床面蜷曲,能独立改变姿势,或不能独立屈伸,但能保持弯曲姿势不向两侧歪倒,则能恢复至拄拐行走。如果6个月后仍不能完成上述动作,患者恢复拄拐行走可能性较小。康复训练要坚持下去,在中风后有的尽管达不到以上肢体活动要求,但系统和持续的训练对于恢复肢体功能可起到一定作用。

4 康复器械的种类及发展趋势

传统的康复器械有[12-15]:训练床、PT凳、平行杠、阶梯、肋木、平衡板、姿势矫正镜、倾斜台、实用步行训练装置、各种矫形器、助行器、作业运动训练装置等。其易于操作、体积小、价格低,在基层卫生部门有着广泛应用。传统的康复器械主要针对某种肢体运动功能进行锻炼,其功能比较单一,难以满足康复个性化和整体化的训练。针对这方面的不足,当前将传统器械与新技术结合,使一些传统器械在偏瘫康复中进一步拓展了用途。

4.1 矫形器 用于恢复上下肢功能,提高身体协调性和平衡性,使偏瘫患者重新获得站立和行走能力。以前矫形器主要用于残疾方面,近年在偏瘫早期也使用矫形器,其早期的治疗效果逐步得到肯定。用于偏瘫康复的上肢矫形器称为夹板,用于下肢的矫形器称为支具。根据具体作用不同细分为腕矫形器、裸足矫形器等。

4.2 电针灸仪 我国传统医学针灸用于治疗脑卒中和后遗症偏瘫治疗。目前除用传统的人工针灸外,电针灸法也得到普遍应用。实践证明,使用电针灸仪通过选择不同的手法、不同频率、不同穴位以及肌电反馈等技术,用于中风及后遗症治疗具有显著疗效。电针灸法分为对侧针灸和同侧针灸两种,相关研究证明,对侧针灸总有效率优于同侧针灸。因东西方文化差异,应用电针灸治疗偏瘫在西方国家并未得到广泛认可。

4.3 电刺激治疗仪 采用电刺激低级运动神经元使肌肉收缩的康复治疗一种方法。近年来得到广泛应用,在临床偏瘫康复治疗中发挥治疗和功能性作用。促使在患侧肢体功能改善,减少患侧关节脱位及疼痛。随着电刺激技术快速发展,产生了矫形器和电刺激治疗技术结合物,即功能性电刺激治疗仪,也称神经义肢。通过功能性电刺激能提高上下肢体运动功能和活动能力,在偏瘫肢体功能恢复中有着广泛应用前景。生物反馈技术将患者的生理活动变化转化为人所感知的图像和声音,患者可根据信号来调整和纠正肢体活动,从而规范正常活动方式。并将肢体动作反馈信号放大,用以增强患者的康复信心。现阶段,生物反馈技术得到不同程度的应用,如矫形器、电刺激仪、康复机器等,其中在偏瘫早期以生物反馈技术与电刺激仪治疗技术最为成熟。

4.4 康复机器人 康复机器人是计算机技术与康复器械结合的产物。从首个康复机器人面世以来,在各国科技工作者努力下,康复机器人得到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不断有康复机器人问世,瑞士的Lokomat,日本的Hart Walker康复机器人。在康复机器人指导下偏瘫患者不需要康复治疗师即可进行康复锻炼,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针对性制定和实施康复锻炼项目。通过制定人性化的程序,减少恢复过程的排斥性和枯燥性,从而提高依从性。模拟现实环境,为患者营造一个合理的康复环境,使患者在康复过程当中增强信心,提高治疗质量。经研究表明,采用康复机器人比采用常规康复治疗等同或更好。

5 展望

偏瘫患者由于肢体功能的影响,生活不能自理,此病给患者及家属增加了生活和精神负担。张丽霞研究表明偏瘫患者通过肢体功能恢复锻炼,肢体功能有了显著的康复。多种实践证实,康复器械在偏瘫患者康复治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传统的康复器械和在此基础上发展的复合康复器械以及康复机器人在偏瘫患者的康复治疗中发挥着不同作用。传统康复器械操作简单、稳定可靠、体积小、经济实用,在偏瘫患者康复治疗中有着重要作用。特别对于我国现阶段的国情,发展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有着现实不可替代的意义。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生物反馈技术的发展,传统康复器械在偏瘫患者康复治疗中得到进一步的应用和发展。为了满足偏瘫患者康复治疗的个体针对性和全面化,更进一步发展了多功能复合康复器械和康复机器人。在不同方面实现了操作自动化、方案个性化、康复趣味化、功能全面化、训练具体化。相对于传统康复器械,复合康复器械和康复机器人发展时间较短,在功能、安全、可靠性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改进和加强。因此,临床选择使用康复器械,应全面综合评价,根据具体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康复器械。

参考文献

[1] 秦晓勇.康复器械在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中的应用[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11,15(48):9088-9092.

[2] 林远,高振梅.节律性运动训练对老年偏瘫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7):1497-1498

[3] Gatti,M.A.,Freixes,O.,Fernández,S.A. et al.Effects of ankle foot orthosis in stiff knee gait in adults with hemiplegia[J].Journal of Biomec hanics,2012,45(15):2658-2661.

[4] Osu,R.,Otaka,Y.,Ushiba,J. et al.A pilot study of contralateral homonymous muscle activity simulated electrical stimulation in chronic hemiplegia[J].Brain injury,2012,26(9):1105-1112.

[5] Ng,S.S.,Hui-Chan,C.W..Contribution of ankle dorsiflexor strength to walking endurance in people with spastic hemiplegia after stroke[J].Archives of Physical Medicine and Rehabilitati on,2012,93(6):1046-1051.

[6] Sakzewski L,Ziviani J,Abbott DF et al.Participation outcomes in a randomized trial of 2 models of upper-limb rehabilitation for children with congenital hemiplegia.[J].Archives of Physical Medicine and Reha bilitation,2011,92(4):531-539.

[7] 梁天佳,吴小平,莫明玉等.上肢康复机器人训练对偏瘫患者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2,27(3):254-256.[8] 徐文玉,丁泉涌,苏玉萍等.步行训练的时机选择对偏瘫患者康复疗效的影响[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3,15(1):64-66.[9] 房秋燕,韩丹,何少雯等.良肢位在脑损伤性偏瘫患者康复中的作用[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2):170-171.

[10] 梁天佳,吴小平,伍明等.平行杠上支撑训练对偏瘫患者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3,35(4):295-297.[11] Clark,E.,Hill,K.D.,Punt,T.D. et al.Responsiveness of 2 scales to evaluate lateropulsion or pusher syndrome recovery after stroke[J]. Archives of Physical Medicine and Rehabilitation,2012,93(1):149-155.[12] 黄乐芳,周艳.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康复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36):25-27.

[13] 张继荣,吴霜,黄宇等.规范三级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后偏瘫伴肩痛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及其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2,34(5):374-376.

[14] Inobe,J.-I.,Kato,T..Effectiveness of finger-equipped electrode(FEE)-triggered electrical stimulation improving chronic stroke patients with severe hemiplegia[J].Brain injury,2013,27(1):114-119.

[15] 张丽霞,孟殿怀,沈光宇等.康复训练及针灸对偏瘫早期患者下肢运动功能恢复的作用[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0,25(12):1179-1181.

猜你喜欢
展望偏瘫
膈肌训练在脑卒中中促进偏瘫康复恢复中的应用
循经往返灸治疗脑卒中痉挛性偏瘫的临床观察
金伯华治疗中风偏瘫临床经验
我国环境会计研究回顾与展望
商业会计(2016年15期)2016-10-21 07:37:55
移动机器人导航技术现状与展望
国内外森林生物量碳储量估测现状存在问题及展望
现代园艺(2016年17期)2016-10-17 06:54:29
园林绿化植物应用现状与展望
国内延续性护理现状及展望
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2:37:53
脑卒中偏瘫早期运动康复
神经松动术对脑卒中偏瘫肩痛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