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信东
摘 要:语文教学基于形象思维的特点和优势,为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提供了广袤的空间。作文教学中的作文指导则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肥沃土壤。
关键词:创新;立意;命题;选材;语言;布局
21世纪的建设者,应该是适应性强,具有创造性的人才。而由于创新精神具有新奇、独特、流畅、变通等特点,富有创新精神的人思路开阔,不囿于别人的见解和自己已有知识的局限,能迅速发现事物与事物之间,现象与本质之间的新联系。所以开发智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就成为实施素质教育,培养跨世纪人才的时代要求。
语文教学基于形象思维的特点和优势,为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提供了肥沃的土壤。诸多脍炙人口、千古流传的名篇名作,诸多跳动着时代脉搏、展现时代特色的时文、美文,为提高学生的道德情操和文学素养,为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和创造性思维,开辟了广阔的天地。怎样在语文教学中开启学生思维的门扉,使学生能进行创造性思维呢?下面笔者就作文指导方面简单谈谈作文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一、立意创新
立意是指一篇文章的主题,是作者所要表达的好恶、观点等。如果人云亦云,一没有价值,二没有新意。所以我们应训练学生立意创新,要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有创造性地思考、善于从多角度思考的习惯。比如,常言道“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在崇尚愉快教育、探究科学学习、提高学习效率的今天,应当倡导学生这样立论:“书山有路巧为径、学海无涯乐作舟”。再如,经过对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辨证分析,觉得在我们安乐祥和的社会主义国度,尤其是对生活条件逐渐奔小康的家庭来说,提倡“生于安乐”,论述如何“生于安乐”应更具有现实意义。
二、命题创新
自命题时,要求学生不人云亦云,可借鉴古诗词、流行歌曲、谚语、格言等。如,学生据班级一位品学兼优的学生患白血病并匆匆去世这一悲痛欲绝的事件命题:《爱与我同在》《漫天雪花都是情》《但愿好人一生平安》《遗憾的人生》等。半命题注重封闭和开放的双重性,要求学生要出其不意。如“__我想对你说”,有的就补充了“苍天、大地”等。又如,“我最喜欢__”,有的就补充了“竞争、拼搏、孤独、失败”。又如,“我想__”,有的就补充了“飞、大哭一场、痛痛快快看一回电视、化作一只雄鹰、作一棵小草、做学困生”等。
三、选材要“新”
材料不局限于某一点或某一方面,可运用联想规律发挥想象去拓展选材范围,多角度全方位的选取材料。如《我又结识了一位新朋友》,学生的“新朋友”之广令人目不暇接:小草、鲜花、风、云、雾、闪电、大海、拿破仑、命运之神……
生活日新月异、丰富多彩,只要用心观察、留意,“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世上所见所闻均可入作文。“神十飞天”“莫言获诺”“雅安地震”“热火卫冕”“国足惨败”可入文,家务劳动、校园活动、走亲访友、兴趣爱好也是写作的好材料。
四、语言创新
生动、新鲜的语言使文章出色、升格。3500个常用字能组成无穷无尽的语言组合。学生习作往往不善于变化词句,千人一面、千篇一律。其实,生活是多姿多彩、瞬息万变的,只要训练学生注意观察、积累,将鲜活的生活本身展示出来,语言自然会活泼、富于变化。教材中有许多这样的例子。如,巧用幽默、修辞富情趣,善用名言、警句增趣味,活用诗句、歌词添文采。
五、布局创新
学生习作有先模仿后创新的过程。学生学习文章基本布局模式熟练运用后,就不必拘泥模仿,可以引导创新破格了,可让他们根据材料、主题的需要,安排恰当的结构形式从而使文章增色,或恰当运用倒叙去引人入胜、增强读者阅读的兴趣。作文布局有法而无定法,学生学步成熟后完全可以根据需要推陈出新、创造发展。
总之,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形成,虽然要经过一个长时间的系统训练的过程,但只要我们真正對此加以重视,并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地加以科学训练,是能够获得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