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疹为现代医学病名,是过敏性炎症的皮肤病。一般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三类。本病具有多形损害、对称分布。自觉瘙痒、反复发作,易演变成慢性等特点。男女老幼均可罹患,可泛发全身,又可局限于某些部位。泛发于全身的有浸淫疮、血风疮、粟疮等,发于耳后者为旋耳疮,发于阴囊部位者称肾囊风,发于肘、膝关节屈侧者称四弯风,还有乳头风、脐疮等。
方一
组方:苦参、蛇床子各50克,白鲜皮、川槿皮、黄柏各30克,百部、苍术、川椒、龙胆草各15克,荆芥、防风、徐长卿、明矾、芒硝各12克,薄荷2克。如属滴虫感染,加鹤虱、石榴皮、铁苋菜各15克;如属真菌感染,加虎杖根、五倍子、野菊花各20克。
用法:水煎外用,先熏后洗患处,每日2次,每次30分钟。每剂可连续使用2~3天。3剂为1疗程。
主治:阴部湿疹瘙痒。
方二
组方:洁尔阴10毫升,8万单位庆大霉素2支,氯苯那敏2片。
制法:取氯苯那敏研细,加入洁尔阴及庆大霉素液中,调成稀糊状,瓶装备用。
用法:用药前将患部常规消毒或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待干后将药液涂其表面。每日3~5次,待疮面结痂、痂皮脱落后病愈。
主治:湿疹性脓疱疮。
方三
旋耳疮是耳郭、外耳道等处皮肤瘙痒,红肿疼痛,流黄水,甚至起水疱、糜烂的皮肤病。多由风、湿、热邪侵袭肌肤,或因脾虚挟湿而致。相当于现代医学之耳部湿疹。
取黄柏、煅石膏各30克,枯矾15克,共研极细末,每次取适量药粉调匀吹耳。每日1次,直至痊愈。
注:本方适用于湿热型旋耳疮。
方四
阴部湿疹是湿疹的一种特殊表现。发生在肛门及男性阴囊、女性外阴,局部出现剧烈瘙痒、糜烂、渗出及肥厚性增生等。中医称之“肾囊风”、“绣球风”。
取生甘草6克,五倍子、蛇床子各30克,紫草、土槿皮、白鲜皮、石榴皮各15克,黄柏、赤石脂各10克,装纱布袋中,扎紧袋口,置锅中,加水约5000毫升,煎取药汁约3000毫升,以浴盆装药汁,趁热熏洗阴部。每日早、晚各1次。每次约20~30分钟。每剂药可重复使用2~3天。连用7剂左右。
方五
以蛇床子、胡黄连各30克,黄柏15克,威灵仙18克,海桐皮、苦参、何首乌、当归、白鲜皮、百部各20克,煎水熏洗阴囊湿疹可获较好的疗效。一般每天熏洗2~3次,每次15~20分钟。
注:本方主治阴囊湿疹。
方六
组方:苍术、黄柏、花椒、槟榔、龙胆草各10克,煅明矾12克。
用法:把上药前五味炒黄,共研细末,再加入枯矾拌匀,瓶装备用。根据湿疹面积大小考虑用药多少。以麻油或菜油调成稀糊状,加热后,涂搽患处。每日搽2~3次。一般用药3~5天,即能收湿止痒、结痂。
功能与主治:清热除湿、止痒杀菌。治疗阴囊湿疹,瘙痒无度,破溃流黄水者。
注:用药期间,忌食鱼虾及辛辣刺激等食物。
方七
组方:白鲜皮、地肤子、蛇床子、滑石粉各20克,黃柏、防风各15克,乌梢蛇30克,甘草10克。
用法:水煎取汁外洗患处。一剂煎3次,待凉,每日分3次外洗,连用3~5剂可愈。
注:少食辛辣燥热之品,保持局部清洁,勤洗内裤。本方主治肾囊风。
方八
取吴茱萸、黄柏各80克,苦参60克,枯矾20克,醋精适量。将上药研极细末,过120目筛,瓶储备用。用时取药粉适量,用凡士林调成膏状,外敷患处,每日2~3次。
主治:阴囊湿疹。
方九
地骨皮、白鲜皮、黄柏各30克,土槿皮、牡丹皮、鲜石榴皮各15克。合并感染者加蒲公英30克,慢性者加蛇床子30克,芒硝30克。用清水3000毫升,煎取药汁2000毫升,盆装,趁热坐于盆上。熏洗阴囊部位,待药汁温度与体温接近时,即坐于盆中,浸洗阴囊,每次30分钟。每天早晚各1次,10天为1个疗程。
方十
组方:野菊花、苦参、槟榔、生百部、浮萍各20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置盆内熏洗头部,每日熏洗2~3次,一般洗后5天即生效。
注:本方祛湿解毒,杀菌止痒。适用于男女头皮湿疹,瘙痒不堪,或抓破流黄水。治疗期间,忌食辛辣刺激以及鱼、虾、蟹等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