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莉
摘 要:阅读是语文教学的根本,在语文教学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然而,近年来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很多教师在阅读教学的探索中迷失了方向,或为了寻求阅读花样,忽视了阅读的宗旨,或偏离了阅读的轨道,将阅读放到了次要的位置。殊不知,阅读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之重。针对以上种种情况,结合教学实践简要谈谈阅读教学。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这句话非常深刻地阐明了阅读在学生生命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揭示了阅读活动的实质,同时体现了语文课程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特点。
一、关于阅读兴趣的培养
阅读能否成为一个人生命发展和成长历程中一项最具价值的生命活动。阅读教学一开始就要使学生感受到阅读是一项快乐的、充满情趣的活动,使学生从心底喜欢上阅读,这样阅读的种子也就在学生的生命中生根发芽。然而,很多教师由于阅读教学不得法,或是一开始并未从阅读的激发和培养阅读兴趣入手,致使人为地给学生设置了一道拦路虎。
作为教师,激发和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喜欢上阅读,这是教师的义务之一。就课堂阅读教学而言,教师要注重阅读情景的创设,要营造平等的宽松的阅读氛围,要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要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沉浸在饶有兴趣的思考和探索中,阅读兴趣的培养仅仅靠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还要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课外阅读,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当然,既要考虑阅读书籍的选择和推荐,又要考虑学生的年龄和心理需求。教师要尽量推荐趣味性强且文质兼美的书籍给学生阅读,用书籍本身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总之,让学生喜欢上阅读是阅读教学的前提,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养成阅读的习惯。养成阅读的习惯,对于学生而言,是终身受益的。
二、关于各个阅读阶段的教学要求
1.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默读。这是第一学段的基本要求
阅读能促进学生对文本的领悟,对语言的积累、内化,有利于学生预感的形成,促进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发展。阅读的基本要求就是“正确、流利、有感情”。“正确”是“流利”的基础,“正确、流利”是“有感情”的保障。默读是一种重要的阅读形式和方法,是读书的一种常态形式,是终身学习的最主要的方法和途径。默读有利于理解、品味。正如古人所说:“书到精绝潜心读。”阅读的起步阶段,教师要重视这些基本点的读书方法的引导和相关阅读能力的培养,教学中要关注学生的起点和年龄特征,重身教,重示范,重体验,将每一步都做扎实。
2.初步学会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这是第二学段的基本要求
朱自清说:“过,默读就是看书。”默读与朗读的最大区别就在于它更有利于思考。“不出声”是默读的根本特征,“不指读”强调了默读的速度和连贯性。提出这样的要求,主要是考虑了学生的实际,而且只要求了解大意。
3.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收集信息。这是第三学段的基本要求
第三学段对默读速度提出了十分明确的要求。这里隐含着读与思的同步性要求,教学中不能只求速度和数量,而忽视了默读的质量要求。浏览,适于博览和信息的搜集。和略读一样,浏览是阅读实践的需求,教师要在具体的阅读实践中,在实际的运用情境中交给学生浏览的方法,以便于服务于学生的生活,促进学生生活品质的提升。
三、关于阅读形式的方法的落实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个阶段的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应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那么,在教学中如何落实这些阅读形式和方法方面的学习目标呢?
1.要有明确的目标意识,循序渐进地落实
语文课程标准对每个学段的阅读方法和要求都有很具体的、清晰的呈现,这一点教师要做到心中有数,在具体的教学中,要循序渐进地扎扎实实地进行落实,切勿原地踏步,但也不能操之过急。
2.要根据具体的学习任务和文本特性进行科学选择
朗读、默读、略读、浏览等阅读形式和方法的选择和运用,要根据具体的学习任务。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根据不同的目的选择适合的阅读方法。另外,阅读形式和方法的运用还受文体特性的影响,每一种文体、每一种课型要用合适的方法来阅读。
3.切实做到以读为本
阅读教学要做到以读为本,这已经成为人们的普遍共识。阅读教学在课堂教学中给足学生与文本展开直接对话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提升能力,在读中形成审美鉴赏。做到以读为本,教师要真正让学生做到以读代讲,避免一言堂。
总之,阅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教学中,教师要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根据不同学段的要求,切实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只有阅读能力提高了,学生才会终身受益。
(作者单位 甘肃省定西市渭源中心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