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园
摘 要:中学素质教育包括方方面面,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美育必将融入学校教育的全进程,因为美育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当前,人们越来越认识到艺术教育的重要性,学校素质教育的抓手之一就是艺术教育,而艺术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音乐教育,音乐教育的主要渠道是音乐课堂教学。
关键词:中学音乐;课堂教学;教学模式
怎样把中学音乐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提高上来,形成以德育为核心向四外辐射,从而达到以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重点的素质教育,那就必须从音乐教学的结构入手,在模式上下功夫去研究,从而实现上述目标。凭借多年的中学音乐课堂实践,笔者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叫:激发、体验和创造。下面就来阐述一下这种模式。
一、如何理解“激发、体验和创造”这种教学模式
1.教学必须适应自然规律
教学必须适应自然规律是近代教学理论奠基人夸美纽斯提出的,基于此,教育就要与中学生的自然力相适应。所谓自然力就是与中学生年龄相符合的智力、能力等,这种力是与年龄相符合的,因此,教师在教学的时候要考虑这一点。也就是说,不同的年龄阶段用不同的教学形式。每个国家的教学理论都有差异,但是有一点却是相同的,那就是自然发展的教育理论,充分尊重自然发展,中学教学就要适应中学生的自然规律。
2.结合自身经验,挖掘自身潜力
学生都有自己的生活经验,结合这些经验,从节拍入手来训练学生的音乐节奏感,这些训练方式有语言、舞蹈、动作和音乐游戏等,同时引导他们用肢体语言来表演和再现音乐,这样给音乐一解释,从而把中学生的创造力挖掘出来。
3.陶冶情操,锤炼性情
教育的本身并不全是关于事物的学习,也就是说并不完全追求结果,学习事物的过程也同样至关重要,就像学习音乐的过程,音乐本身就包括很多意义,比如表达、交流和创造等。因此,这个过程就意味着让学生到音乐中去,深入其中去体验、表达和创造,积累经验,探索和发现音乐的意义所在,这个过程教师要充满情感,只有自己饱含激情,才能够打动学生,这也就契合了“激发、体验和创造”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就是强调学生自主的全面发展,并最终以自然的方式融入音乐实践当中,并对音乐保持着强烈的好奇心,在享受音乐的同时获得知识。
二、“激发、体验和创造”模式的教学策略
1.德育和美育
“音乐教育的目的首先是培养人而不是培养音乐家”是苏霍姆林斯基的名言。音乐教育不同于其他教育,音乐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净化心灵和陶冶性情,寓理于情,寓教于乐,在愉悦中使人受到教育。因此,中学音乐教育的意义不同于其他学科,它已经远远超出了艺术的范畴,它的教育本身已不单单是传授知识,而是成为一种陶冶情操的手段,其灵魂是德育和美育。
2.生动与主动
教学形式多种多样,但必须生动;教学内容丰富多彩,但必须生动;教学手段变化万端,但必须生动。教师教学生动不死板,自然会引起学生的兴趣,从而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生才会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
3.传授与创造
教师将音乐文化知识和音乐本身的技能技巧传授给学生,教师有传授之功,而且这个传授还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和技能,还要与发展学生智力和能力有机结合起来,而创造力的提出则是对学生更高的要求,那就是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包括创造力的培养,包括学生即兴创作的培养。音乐教学实际上是以审美为核心的,创造性不仅是审美教育的重要特征,而且贯穿教育的始终。
4.静态与动态
音乐这门艺术不是静止的,而是活动的,这个艺术令人痴迷,感动人,吸引人。动态的艺术与相对静态的创造意识与行为,两者相辅相成,构成当前音乐课较为理想的状态。
三、“激发、体验和创造”模式的成效
从教学实践中能够看到这一模式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只要以学生为主体,着重强调创造性,就能使中学音乐课堂教学达到预期的效果。这只要表现在:因为有精彩的导入,一下子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从而创造了良好的课堂气氛,让学生的思维很快就进入到最佳状态;教师创设相应的音乐实践活动,让学生自己努力、自己思维、自己学习,让他们感觉到成功的乐趣,这样就保持了持久的学习音乐的兴趣,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净化了学生的心灵。
四、“激发、体验和创造”模式的思考
这种模式在教学实践中效果非常不错,也有了一些经验,如若推广完善,还是有些值得思考的问题。这种模式成功的关键在于,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不能像以往那样,用死板的教学方法,而是要与学生积极互动,积极引导他们参与进来,相互感染,产生共鸣,使学生克服心理障碍,从而让他们产生创造的欲望,这种模式追求的目标有很多,大致有三种,即“促知、辅德和开发智力”,在音乐课堂教学上,教师应在学生发展上下功夫,以德育为核心,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笔者对中学音乐教学模式的探索还处于起步阶段,很多领域还有待开发和研究,在今后的实践中期望有所突破,以使中学课堂音乐教学的质量和效益上一个新台阶。
参考文献:
[1]解燕铃.优化教学设计,提高教学质量[N].学知报,2010.
[2]张伯峰.浅析文化的多样性教学设计[N].周口日报,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