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牡娇
摘 要:化学教学离不开实验,如何发挥实验在教育教学中的价值是很值得探讨的一个问题,结合工作实例,谈了一些看法。
关键词:实验教学;价值;化学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教学离不开实验,如何发挥实验在教育教学中的价值是很值得我们探讨的一个问题,结合我的工作实例,谈谈我的看法。
我认为,要想发挥化学实验的功能,我们教师要在观念上改变,有些教师觉得做实验不如看实验,看实验不如讲实验。于是,凡是课本上的探究实验从来不做,只是给学生讲,然后让学生背,这种教学“效果”确实不错,只要教师要求得严点,学生基本上都能把实验及其注意事项背出来,有的教师甚至只讲知识点,有关实验的内容不是高考的考点就跳过。可是我觉得,课本上出现的某个探究实验,它出现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让学生记住某个知识,更重要的是在于通过实验提升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所谓实验探究能力我认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发现和提出实验问题的能力、猜想与假设能力、实验设计能力、控制实验条件能力、搜集证据能力、得出结论能力、讨论与交流能力。另外,通过实验也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使学生真切感受到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能更深刻地感受到化学的学科特点。例如,在讲金属钠的性质时,首先向学生展示保存钠的试剂瓶,学生都感到很奇怪,其他金属都可放在空气中,为什么钠要保存在煤油中呢?此时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也引导了发现并提出问题。接着学生提出猜想:钠不能直接放置在空气中,说明它的性质很活泼,很容易与空气中的成分反应。那如何证明猜想是正确的呢?学生又就自己的猜想设计实验方案进行探究:把金属钠表面的那层去掉,(经老师提示)用小刀切开,发现切面是银白色的,放置在空气中一会发现切面变暗了,发生反应了。在此过程中学生又发现了新的问题,金属钠居然能用小刀切,也说明了金属钠质软。至此,学生得出结论:钠的化学性质很活泼,易与空气中的成分反应,故将钠放在煤油中保存,使之与空气隔绝。此时,学生又提出,能不能将钠保存在水中呢?我让他们设计实验方案进行探究。有学生就说:“把钠放入水中看看不就行了吗?”我立即提示:“只能取黄豆粒大小的一块钠做实验。”学生都很诧异,但随着后面实验的进行,他们自然就明白了,是因为钠与水反应很剧烈,所以只能取黄豆粒大小的钠进行实验。在此过程中不仅增加了学生的好奇心,也使他们明白了进行实验操作时需要考虑操作的可能性与合理性。
我在教学中很重视实验教学,能尽量让学生做的就让学生做,条件不允许的尽量做演示实验,或放录像给学生看,有时甚至在黑板上画实验给学生看。例如,在进行浊液、胶体、溶液的教学时,由于我们学校旧实验室几乎废弃,新实验室在建中,有些试剂在实验室里很难找到。我就买来豆浆、果冻、牛奶、矿泉水,分别用激光笔去照射,学生会发现果冻和豆浆中出现了“丁达尔”现象,牛奶和矿泉水中没有,学生对胶体的“丁达尔”现象认识更深刻了。由于实验条件,上课进度等因素的影响,我们不可能每个实验都去做,但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情境,进行实验探究。例如,在进行氯气的实验室制法的教学时,我就给学生发实验仪器卡片,根据手中的仪器卡片结合我们的探究让他们将手中的仪器卡片组装成一套制氯气的装置,最后再在黑板上画出装置,我觉得效果也和实际做实验的效果差不多。在讲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时,如果单讲二氧化硫能使品红溶液退色、能与溴水、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氢硫酸反应感觉太枯燥了,做实验由于条件的限制不可能,我就在黑板上画出装置,模拟实验,使学生置身于实验探究的情境中,不仅把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学生思维变得活跃,对这节课的印象也更深刻。
总之,我认为身为化学教师应时刻记住我们化学的学科特点,并将之充分利用,尽可能给学生创设情境,进行实验探究,将实验探究融入日常的教学中去,这也是落实三维目标的重要手段,因为实验能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有利于问题的发现和提出;化学实验能为学生认识化学知识提供实验事实,是对“知识与技能”的加强;在进行实验的过程中尽可能地教给他们进行科学实验的基本思路和方法,而不是简单的展示实验,是落实“过程与方法”的重要手段;另外实验探究过程也有助于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参考文献:
李勇.浅谈实验教学改革[J].卫生职业教育,2005(03).
(作者单位 安徽省蚌埠市怀远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