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促进大学生心理和谐

2013-04-29 00:44李鑫岩赵义泉
课外语文·下 2013年2期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

李鑫岩 赵义泉

【摘要】近年来,大学生的自杀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大学生心理和谐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本文将对学校心理和谐定义和影响当前大学生心理失衡产生的原因进行详细分析,然后就如何构建大学生的心理和谐提出了几点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和谐;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441 【文献标识码】A

一、学校心理和谐定义

国内学者从不同角度对心理和谐进行了解释。周彬指出了心理和谐可分为三个层面:主体心理过程和谐、心理状态和谐以及心理价值取向和谐。石国兴则认为,心理和谐是心理健康与否的重要表现,从三个方面对其加以阐述,即“它首先表现为个体内部心理和谐,即个体内部心理成分(认知、情感、意志、个性等)的协调统一;其次表现为人事心理和谐,即人在处理事情时的冷静、适度和乐观,善于‘息事;第三表现为人际心理和谐,即人与人交流上的默契和融洽,善于‘宁人”。在了解了心理和谐的内涵并对学校的心理系统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笔者认为,学校心理和谐,是指学校社会心理系统中的个体心理、群体心理、组织心理等系统要素自身及其之间的协调、均衡,以致整体的协调、功能的优化。

二、大学生心理和谐的主要影响因素

(一)家庭因素

家庭因素是大学生心理和谐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大学生来自全国各地不同的家庭,而每个家庭的结构、教育方式、经济状况等方面都存在很大差异。某些家庭经济状况不太好的大学生,同那些出身于经济条件优越的同学形成较强的反差后,容易在心理上觉得低人一等,以致其在学习、人际交往及社会活动过程中产生低人一头的感觉。处于这样的心理状态下,他们在学习、人际交往和社会生活中,会不自觉地认为别人瞧不起自己,缺乏自信心,不爱与人主动交往。

(二)学校因素

学校是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场所,学校的环境、管理及风气等方面会直接影响到大学生心理和谐的发展。当代大学生多数都为独生子女,以自我为中心是其较为突出的一个特点,因此,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是否完善,管理方式上是否以人为本,各项评优选先的过程是否民主、公平、公开,校园文化的建设是否得当,此类因素都有可能引起大学生心理上的起伏。

(三)个人因素

因为每个人的生活背景、受教育情况、个人经历都有所不同,所以大学生在生长发育、智力水平、个人能力、气质类型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异。在学习和生活的过程中,一些感觉自身能力一般又没有特长的大学生,看到其他同学各有本领,有的能唱能跳,有的能写能画、有的能言善辩,在羡慕之余,更感到自己不如别人。这种自卑心理一旦形成,更会发展到不敢在众人面前表现自己,不能客观地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

三、构建心理和谐的途径

从外部环境构建心理和谐,外部环境主要包括家庭环境、学校教育和社会环境三个方面。

(一)家庭环境

家庭环境指的主要是家庭教育方式。笔者认为,大学生之所以会在心理方面出现不和谐的现象,就是因为他们缺乏自主性,不具备独立而且健全的人格。而在中小学时期或者更早的儿童时期人格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就已经形成了,在这期间家庭教育对人格的影响可以说是最重要的。所以说家庭教育应该重视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家长也要注意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采用科学的教育方式,重点培养孩子人格的独立性。

(二)学校教育

学校是学生成才的摇篮,应注重培养当代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学校要营造和谐的氛围,为大学生心理和谐的发展创造条件。首先,配备专业师资队伍,设置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开展心理咨询。实际上,多数高校已经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但是效果并不理想。据了解主要原因是缺乏具有实践经验的专业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课主要是由相关专业的研究生来任教的,授课内容还停留在书本知识,因为他们缺乏实际经验,不能因人而异地给学生准确的帮助。所以学校应致力于加强专业的师资队伍建设,加强心理咨询,培养学生心理和谐发展。其次,高校应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大学生的学习和日常生活都是在校园中进行的,和谐的、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有利于陶冶学生的情操,也会影响大学生人格的塑造。因此,高校一方面应重视制度方面的建设,加强对学生组织、公寓等的人性化管理,创建融洽和谐的氛围。另一方面,应致力于美化校园环境,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

(三)社会环境

社会环境主要指的是教育政策。近些年,大学扩招使更多的学生有进入高校学习的机会,但与此同时,也使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凸显出来。学业压力、就业压力,都会影响大学生的心理和谐,所以,教育部门应该重视教育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切实解决学生面临的实际问题。

(四)提高个人素养

首先,要了解自己,正确地认识自己,客观评价自己的优缺点。要了解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制定符合自身特点的奋斗目标,以避免对自己的期望值过高与现实状况发生冲突,导致心理的不和谐。其次,要培养心理协凋能力,增强适应能力。比如说多参与学校的各项活动,加入学生组织,扩大自己的交往范围,使自己融入到别的圈子当中。

近年来,大学生由于心理问题而发生的恶性案件呈上升趋势,全社会都应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和谐发展。高校应积极贯彻十八大精神,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社会、学校和家庭要紧密结合起来,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心理疏导和人文关怀,使大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不断提高个人素养,成为心理和谐发展的人才。

(责任编辑:刘婷婷)

猜你喜欢
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新大学生之歌
优化国有企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路径研究
高职学院大学生信仰迷失的原因及对策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
大学生实习如何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