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伟
【摘要】语文教学包括听、说、读、写四个方面,学生的学习过程也有各个不同的阶段,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对学生各个阶段的学习情况进行了解。总之,语文教学应该留给学生更多的自由空间,从而让我们的语文教育在开放性的课堂中,浇灌出更美的祖国之花。
【关键词】语文教学;开放性;开放课堂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语文是一门开放性的学科。多年的教学经历让我感受到,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大都仍沿袭传统的教学思想、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以教师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以考试为中心,过分注重分数,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发展,缺少开拓创新。笔者认为,为更好地实施素质教育,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我们必须进一步深化语文教学改革,使语文教学更加开放,更具有活力。
一、开放的课堂
开放的语文课堂教学首先需要教师教学思想的开放。传统的语文课堂,老师处于主体地位,教师的指令就是圣旨,学生在整个教学中处于从属地位,教师的讲解代替了学生的思维,教师的认知结果代替了学生的认知结果,严重阻碍了学生个性的发展。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教师角色必须实现彻底的改变,教师不再是绝对的权威,不再扮演“传授者”的角色,教师充当平等中的首席的角色,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向发展的促进者,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欣赏每一位学生,鼓励每一位学生勇于发表自己的看法。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要十分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要想法设法地去引导和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要注重学生的参与人数、次数以及个体参与的深度,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提供有关知识范围,讨论疑难问题,使学生更好地获取知识,提高学习效率。
教师要走下讲台,把语文课堂交给学生,让课堂成为师生共有的课堂,成为学生自主学习语文的阵地,做真正学习语文的主人,形成“学生主体,学生主导,教师协助”的教学结构。使课堂教学成为教师生动“教”学生主动“学”的多边交流活动,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探究学习和创新学习的能力。
二、开放的教材
教材,是一种“教育资料”,也是学习知识的依据。由于学生身心发展尚未成熟,领悟与理解能力以及实践能力还有很大的局限性,因此就需要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差异,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灵活选用教材内容,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正如叶圣陶先生强调:语文教材只不过是例子,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这门工具,形成自己的能力是至关重要的。在完成教材规定的内容的同时,课堂里引进优秀的课外作品,将课外阅读纳入语文课程体系,给课堂注入生机,给学生美的享受,激发其学习兴趣。
三、开放的问题设计
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教师的提问不要局限于固定的思维模式,要对问题进行多角度思考,从不同侧面用不同的方式提出问题。因此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应打破常规,联系教材和学生实际,向学生提出富有启发性的问题,鼓励他们思考,拓宽他们的思路,引导他们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学生在回答问题时,教师要耐心地听学生发言,要多加鼓励。对学生所发表的不同见解,教师不要用“唯一”答案,去框住学生的思维,要鼓励学生进行各种方式的探索,让学生自己去寻求结论,创造性地回答问题。只要学生的结论是合理的,就应予以鼓励。
四、开放的作业练习
作业练习是巩固所学知识、检查学生学习情况的一种必要的教学手段。由于学生存在着种种差异,每个学生个体的学习方式、学习体验也不尽相同,所以,即使对于同一事情,不同的学生都会以不同的方式、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语言去表达自己的学习体验。语文学科的特点也确定了学习个体的学习体验具有较强的主观色彩。因此,语文作业的练习形式必须多样化,应改变书面练习为主的作业形式,增加一些实践活动、专题作业,如课文续写、诗文配画、演讲、社会调查等。这样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能力,而且有利于学生将生活与学习结合起来,从而提高自己的整体素质。另外,对于有些作业,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允许一些学生选做或不做。
五、开放的评价方式
语文教学大纲指出,语文教学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自主学习不断发展的基础,因此,对于学生学习的评价,要力争做到评价内容、评价形式的多样化,这样,评价的结果就能更加客观全面,更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语文教学包括听、说、读、写四个方面,学生的学习过程也有各个不同的阶段,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对学生各个阶段的学习情况进行了解。书面考试是检查学生学习情况的一种手段,但不是唯一的手段,不能仅以书面考试方式来评定学生学习成绩的优劣。教师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考查,如:书面考试与实践考查相结合,课内考试与课外考察相结合,学生自评和学生互评、家长评议相结合,等等。通过多方面、多种形式的考查,可以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检测学生的学习水平,了解学生在学校当中所存在的问题,以便教师有效地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总之,语文教学应该留给学生更多的自由空间,从而让我们的语文教育在开放性的课堂中,浇灌出更美的祖国之花。
(责任编辑:龙大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