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孙桐生作为晚清蜀中学者,一位地方红学家,他对旷世奇书《红楼梦》的喜爱、崇拜以至痴迷的“红楼情结”,主要体现在他对《红楼梦》苦心孤诣的编纂、刻印以及对《红楼梦》“亘古绝今”的批点和评论。孙桐生的这种“红楼情结”,源自于《红楼梦》本身对社会人生“真性情”的生动而深刻的描写与孙桐生提倡人性人情的审美理想和情感价值观的高度融合。
关键词:孙桐生 《红楼梦》 真性情
孙桐生(1824—1904),字筱峰,又作小峰,别号左绵痴道人、情主人、忏梦居士等。四川绵州(今绵阳市)人。清咸丰二年(1852)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派任湖南安仁、桃源等地知县,永州、郴州两地知府。作为一个地方官员,孙桐生忧国为民,清廉为政,是一个正直的清官、好官,曾被百姓誉为“包孝肃”。
“孙桐生不但是政治家,也是一位学者。”①而且“是一位勤奋的学者,很了不起。不仅在绵阳,从全国范围内来说,也是一个很突出的人物”②。著述颇丰,主要有诗集《游华银山诗抄》《楚游草》等、文集《未信编》《未信续编》《未信余编》《永鉴录》等,编著《国朝全蜀贡举考要》等,编辑《国朝全蜀诗抄》明臣奏议》等,整理校刊《吴吴山三妇合评〈牡丹亭还魂记〉》《绣像石头记(红楼梦)》等。孙桐生十分重视文化教育和对文化典籍的整理、研究,筹资刊刻了二十余部著作。晚年担任绵州治经书院主讲席,对蜀中地方文化的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
作为一位地方红学家,孙桐生从小就酷爱《红楼梦》。他说:“少读《红楼梦》,喜其洋洋洒洒,浩无涯,其描绘人情,雕刻物态,真能抉肺腑而肖化工,以为文章之奇,莫奇于此矣,而未知其所以奇也。”③虽然年少时的他对《红楼梦》这部旷世奇书的理解,还处于只知其“奇”而不知其“所以奇”的阶段,但他从此对《红楼梦》充满了热爱与崇拜之情,以至终生与《红楼梦》结下了解不开的情结。
一
孙桐生对《红楼梦》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他对《红楼梦》一书十数年呕心沥血的编纂和千方百计的筹资刻印、对《红楼梦》苦心孤诣的批点和别有见地的评价,以及对《红楼梦》“本事”的见解和对《红楼梦》作为小说这一文体特点的理解等方面。
编纂
孙桐生于同治丙寅年(1866)从友人刘铨福处借得“太平闲人”张新之的《妙复轩评〈石头记〉》,这部三十万字的评语,使他如获至宝,一下子点燃了他从小对《红楼梦》崇拜、痴迷的激情。但张评本仅有评文抄本流传,知之者甚少,影响甚微。为了扩大《红楼梦》及张评本的影响,孙桐生不惜请假回籍,闭门家居,耗时五年,精心对照当时流行的一百二十回程甲本《红楼梦》原文,“逐句梳栉,细加排比,反复玩索,寻其义,究其归”,并把大量的评语对应抄录在《红楼梦》原文的行间。为此,孙桐生付出了艰辛的劳动和人们难以想象的心血。他曾在和张新之诗第二首末注中回忆了他的这段编纂过程:“忆自丁卯得评本于京邸,其文逐段分疏界画而无正文,余为排比添注刻本之上。”同时,在为张评本所作的“跋”中,孙桐生又自述了他竭尽心力编纂、抄录的情状:“闲居多暇,安章宅句,手自抄录,日尽四五纸,孜孜,心力交瘁。”完成这一巨大工程后,孙桐生“旷然废书而叹曰:‘至矣哉!天下无一本之文固若是哉!”④其欣慰、兴奋、自豪之情溢于言表。
刻印
同治癸酉年(1873),孙桐生为张评本作了一篇“叙”,光绪二年(1876)抄录完毕后,他又为张评本写了一篇“跋”。为了尽快将此书刻印出版,孙桐生四处奔波,多方筹措资金,最后甚至变卖了家产田地,典当了夫人的首饰,终于至光绪辛巳年(1881),在湖南将此书刊刻印行,题名“妙复轩评本·绣像石头记红楼梦”。这一方面,表现了孙桐生作为一个封建官吏,在“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的贪官污吏比比皆是的封建社会,能够保持为官的清正廉洁,实属难能可贵,而这正是中华传统优秀文化道德对他长期濡养和熏陶的结果;另一方面,同时表现了孙桐生虽是一个官场人物,但他内心澎湃着的却是中国知识分子特有的文化情怀。对孙桐生在红学史上的地位,著名红学家冯其庸先生充分肯定地说:“我觉得应该承认他(指孙桐生)是一个红学家,最早谈到甲戌本的,除了刘铨福以外就是他了……更重要的是他刻了《妙复轩评〈石头记〉》。”⑤
评价
孙桐生对《红楼梦》的认识和评价,主要见于他为《妙复轩评〈石头记〉》所写的那篇“叙”里。在这篇《妙复轩评〈石头记〉叙》里,孙桐生称道《红楼梦》是一部“洋洋洒洒、浩无涯”的文学巨制,在描绘人情、刻画物态方面“能抉肺腑而肖化工”,惊叹《红楼梦》“文章之奇,莫奇于此矣”,认为《红楼梦》是“亘古绝今一大奇书”,深刻领悟出“是书之所以奇,实奇而正也”。同时,鲜明地指出《紅楼梦》“本谈情之旨,以尽复性之功”,《红楼梦》的全部精华在于“性情”二字。如果不明白《红楼梦》的真性情,便“大负作者立言救世苦心矣”。对《红楼梦》作出如此崇高的肯定和评价,这在“红学”发展史上是开天辟地的,充分体现了孙桐生不凡的艺术眼光和超卓的艺术鉴赏力。
批点
孙桐生对《红楼梦》的批点和评论,主要见于他在残存十六回的“甲戌本”上的三十多条批语。这些批语或从独到的视角分析赏鉴《红楼梦》之思想与艺术,对脂砚斋等人之认识和见解进一步补充、完善和深化;或纠正了脂批理解的某些不足和偏误。如卷八写黛玉与宝玉在薛姨妈屋里玩耍,黛玉的丫头雪雁因天寒怕冻着了黛玉,便给她送来了取暖的小手炉。谁知黛玉不但不领情,反而很不高兴地责怪雪雁不该送来。于是薛姨妈问黛玉说:“他们记挂着你到不好?”黛玉笑着回答道:“姨妈不知道,幸亏是姨妈这里,倘或在别人家,人家岂不恼?好说就看的人家连个手炉也没有,巴巴的从家里送个来。不说丫头们太小心过余,还只当我素日是这等轻狂惯了呢!”对此,前人有批云:“用此一解,真可拍案叫绝。足见其以兰为心,以玉为骨,以莲为舌,以冰为神,真真绝倒天下裙钗矣。”孙桐生认为此批未能抓住要害,故另批道:“强词夺理,偏他说得如许,真冰雪聪明也。”确实,对于《红楼梦》此段文字,前人之批重在称道黛玉兰心玉骨、巧舌如簧的个性品格,而孙桐生的批语则重在赞美黛玉机敏聪慧的才思与特立独行的个性。联系小说前后文深味细嚼,孙批确为十分精当而必要的补充和完善。因为按理,丫头雪雁心细周到,主动关心黛玉,黛玉应该表扬雪雁才对,可她反而责怪起雪雁来;她的“如许”责怪实在是“强词夺理”;但经黛玉这么一说,又让我们觉得确实“有理”,这就体现了黛玉机敏的才思。如果换成别人是再也想不到、道不出的,这就更加体现了黛玉之“冰雪聪明”。由此可见,孙批分析细致而深透,确为真知灼见,实是脂批重要的补充、完善与深化。
又如“甲戌本”第二十六回写黛玉到怡红院探看宝玉,晴雯误以为是丫头叫门而拒开,谎称“都睡下了”,同时还进一步使性说:“凭你是谁,二爷吩咐的,一概不准放人进来呢!”黛玉一听这话,不觉有些生气。接着黛玉便闻得屋子里“一阵笑语之声,细细听了一听,竟是宝玉、宝钗二人,林黛玉心中亦发动了气”。在此,脂批云:“想黛玉高声亦不过你我平常说话一樣耳。况晴雯素昔浮躁多气之人,如何辨得出。”意思是:晴雯之所以不开门,一是由于黛玉叫门声音太小,即使高声也不过就像你我平常说话一样罢了,晴雯无法辨听出黛玉的声音;二是因为晴雯性格向来“浮躁多气”,遇事心不细,自然辨别不出究竟是谁在叫门。因此,黛玉的“动气”,主要还是源于黛玉自身心胸狭窄。对于脂批这种理解,孙桐生反驳道:“此批欠细。此文明明写宝钗在宝玉院中,而晴雯说‘都睡下了;又说‘二爷吩咐,一概不准放人进来,此正黛玉酸心处也。”这里,孙桐生首先明确批评脂批对文本阅读“欠细”,理解不确。因为小说明明交代黛玉听得屋子里有“笑语之声”,而且宝钗也在此,晴雯却公然欺骗黛玉说“都睡下了”,黛玉怎么能不生气?而最让黛玉“酸心”的是,晴雯居然还说什么“凭你是谁,二爷吩咐,一概不准放人进来”。由此可见,怎么能怪黛玉的声音像平常你我说话一样过小,使晴雯无法辨别?也不是晴雯“浮躁多气”的问题,给人的感觉好像就是故意欺负黛玉似的。所以,孙批比起脂批来,显然阅读更精细,理解也更准确。
因篇幅所限,类例不再赘举。但仅从以上两例即可看出,孙桐生对《红楼梦》的批点有其独有的艺术视角和审美价值,不少地方见解独到、深刻,发前人之所未发,别有创见。对于我们更加准确、深刻地理解和赏鉴《红楼梦》思想与艺术精华,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孙批并非如胡适先生所言“没有什么高明见解”(见胡适《考证红楼梦的新材料》),亦非如孙逊先生所云“没有多少研究价值”(见孙逊《红楼梦脂评初探》)。
“明珠家事”说
孙桐生在《妙复轩评〈石头记〉叙》中同时明确地提出,《红楼梦》的“本事”是写“明珠家事”。他认为,贾宝玉就是明珠之子纳兰容若、贾雨村即高江村、平安州即保定府、李御史即郭华野等。据红学家胡邦炜先生考证,孙桐生是“明珠家事说”的最早提出者,孙桐生“最早系统地建立了索隐派红学的基本的框架”。且正如胡先生所言,“不管‘明珠家事说的正确性如何,但这个在红学索隐派中很有影响的说法,是孙桐生第一个用文字肯定下来的。”⑥作为旧红学索隐派的先驱,孙桐生应该在红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而更值得肯定的是,孙桐生在这篇叙中还同时指出,“盖作文之妙,在缥缈虚无间,使人可望而不可即,乃有余味。若一征诸实,则刘四骂人,语多避忌,而口诛笔伐,亦不能畅所欲言矣。”孙桐生在力主“明珠家事说”的同时,十分清醒地认识到小说创作不等于现实生活,小说创作是“缥缈虚无”的想象与虚构,它既来源于现实生活又不能简单地同现实生活画等号。如果混淆了二者的区别,那就大错特错了。这正是孙桐生高于其他旧红学索隐派大家之处,充分体现了孙桐生的卓识。
二
为什么孙桐生对《红楼梦》如此情有独钟,甚至达到痴迷的程度?为什么孙桐生能够对《红楼梦》有着如此不俗、独到,甚至深刻的见解?
考察孙桐生之人生经历、思想情感和文学观念,笔者认为:孙桐生的这种“红楼情结”,一是源自于《红楼梦》对社会人生“真性情”精彩而深刻的描写,激起了孙桐生心灵深处想说而没说的情感共鸣。面对黑暗的社会现实,联想到自己人生的不平遭遇,《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与“太平闲人”张新之犹如孙桐生自己思想和情感的代言人,替他说出了他想说而没来得及说的心里话;二是孙桐生提倡“真性情”的审美理想和情感价值观与《红楼梦》所蕴含的思想情感和人生价值观高度融合。孙桐生认为做人要求真、说真话、做真事、道真情,只有这样,才能完善人生,改造社会。《红楼梦》描写的真性情,就是孙桐生所提倡的真性情,《红楼梦》所体现的道德观,就是孙桐生所认同的道德观,《红楼梦》对社会人生的深刻领悟和见解,道出了孙桐生之所思所想所感。
《红楼梦》在一开篇便通过空空道人之口明确指出这部小说是“大旨谈情”。而《红楼梦》的作者也正是满怀一腔痴情,精彩生动地描写了红楼女儿们至真、至善、至美、至纯的性灵与情感,深情地讴歌了她们勃勃的青春生命,深切地惋惜和痛悼她们被摧残被毁灭的悲剧命运。所以,脂砚斋在《石头记》“甲戌本”第八回眉批:“作者是欲天下人都来哭此‘情字。”正是《红楼梦》这种对生活、对人生、对天下奇女子的无限深情,引起了孙桐生强烈的心灵震撼。他纵情讴歌《红楼梦》乃“亘古绝今一大奇书”,他愤怒斥责把《红楼梦》视为“淫书”是恶意诋毁的无稽之谈。
孙桐生五岁开始读书,成年后由科举入仕途,在三十多年的仕宦生涯中,亲身经历了封建末世的黑暗与腐朽,饱尝了人生的艰难苦楚和世态炎凉,所以十分看重人的“真性情”,认为做人要做真人,说话要说真话,写文章要写人的真情实感。
孙桐生提倡真实真诚的人性人情,揭露和讽刺封建统治者所标榜的忠孝节义之虚伪残忍、不合人性人情。他在其所著《名利论》(见《绵阳县志》卷九)一文中,认为“楚申亥杀其二女”为灵王殉葬,表面“似忠”,实则“残忍非人情也”;“郭巨埋儿”名为“尽孝”,实则大不孝;“王祥卧冰求鱼”,实为沽名钓誉,不合人情;“易牙杀子,以为利也,尤非人情也”;“邓攸弃子存侄”,更是欺世盗名,“愈非人情也”。孙桐生这篇《名利论》,表面上是批判名与利,实则是揭露封建伦理纲常与人性人情的尖锐矛盾和冲突,并且指出这种有悖人性人情者简直就是“妖”,实不足为训。
孙桐生以“人情”论《红楼梦》,首先惊奇于《红楼梦》对人情物态的真切描绘,达到了“化工”的境界;同时认为《红楼梦》是“以俗情道文言”,即通过描写日常生活琐事俗情来表现社会人生的重大主题,这一评价发前人之所未发,见解独到,深得《红楼梦》创作意蕴之三昧。
孙桐生曾引用太平闲人注“文妙真人”的话说:“‘人之所以妙,妙在真,能真,斯为人而不为兽。即此数言,可括《石头》全部。”⑦这几句话集中反映了孙桐生的人生观和艺术观,反映了他对《红楼梦》的看法。孙桐生把“真”与“不真”提高到区别“人”与“兽”本质的高度来认识,表现了他独到的人生见解,同时也可看出这是接受了明代著名思想家李卓吾“绝假纯真”“异端”思想的影响。在孙桐生看来,人性的美好,全在于要有一种纯洁善良的本性,也就是要有一颗李卓吾所倡导的“童心”。而描写“真”事、讴歌“真”情、追求纯真纯粹纯美、展现人性的善良与美好、斥责兽性的凶狠与丑恶,正是贯穿于《红楼梦》全部精神之所在。孙桐生因《红楼梦》而就“文章”与“性情”的关系,特别指出:“文章者,性情之华也。性情不深者,文章必不能雄奇恣肆,犹根底不固者,枝叶必不畅茂条达也。”强调了作者的“性情”对于作品的重要性,作者用情愈真、愈深,作品就愈感人、愈动人。孙桐生批评世上有一些“苟作之文,摭敷衍,支离失实,无底里可顾,无命意可求。”指出《红楼梦》绝非敷衍圣贤经典,而是表现作者的真情实感。一方面,孙桐生为深得《红楼梦》之精髓而自喜自豪,另一方面他也为别人不解《红楼梦》而感慨叹息。他说,《石头记》
问世六十年来,却无人真能读、真能解。竟至有人把此书视为“淫书”,那更是对“作者立言救世苦心”的彻底背离。⑧
与其“红学”研究相呼应,孙桐生在诗歌创作上也突出强调一个“情”字。如他在《编纂〈石头记〉评藏事奉和太平闲人之作即步原韵》三首中写道:“情窟翻身亦大难,因情识性得金丹。”此处之“情窟”,是指情的聚集与丰富,“金丹”本为道家升仙之药,此言“情”极不易得之意。此诗第二首又写道:“风月鉴空儿女散,褒诛气凛雪霜寒。”这里的“风月鉴”实指“男女之情”,指出《红楼梦》的作者对“情”或褒或贬,自有其鮮明的态度。此诗第三首高度称赞《红楼梦》“儒门亦有传灯法,不涉虚无堕渺茫”,指出《红楼梦》是描写现实社会人生之人性人情,而非空谈虚无渺茫的佛道观念。由此可见,孙桐生对人的真性情、真感情的高度肯定与极端珍视,对《红楼梦》所描写的人的真性情与真感情的深刻体察和准确把握。
三
综上所论,孙桐生作为晚清蜀中学者,一位地方红学家,他对旷世奇书《红楼梦》喜爱、崇拜以至痴迷的“红楼情结”,一是体现在他对《红楼梦》苦心孤诣的编纂与千方百计的筹资刻印,这种崇高的精神境界和超逸情怀,实属难能可贵,让人敬佩;二是他对《红楼梦》“亘古绝今”的评介,其展现出的艺术眼光和美学见解,让人叹服;他对《红楼梦》的批点,确有不少对脂批有所补充、深化的卓见和对前人有所超越、对后人有所启迪的创见,值得重视;他对《红楼梦》“本事”的见解和对《红楼梦》作为小说这一文体特点的把握,更体现了他高于其他旧红学索隐派大家之卓识。
而孙桐生的这种“红楼情结”,既源于《红楼梦》本身对社会人生“真性情”的生动描写,又源于孙桐生提倡“真性情”的审美理想,以及二者的高度融合。同时,正确、深刻地领会《红楼梦》的丰富意蕴,不负《红楼梦》作者的“救世苦心”,这也是孙桐生“红楼情结”的又一深沉初衷。
① 冯其庸、李希凡:《红楼梦大辞典》(增订本),文化艺术出版2010年8月版,第550页。
②⑤ 《好官、学者、诗人、红学家》,见王兴平、杨培德主编《孙桐生研究》,巴蜀书社1993年版,第8页,第8—12页。
③④⑦⑧ 孙桐生:《妙复轩评〈石头记叙〉》,见朱一玄编《红楼资料汇编》,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⑥ 胡邦炜:《蜀中红学第一人——清末四川红学家孙桐生散论》,《文史杂志》1992年第5期,第14—15页。
基金项目:本文系四川省教育厅2012年度科研项目《晚清蜀中学者孙桐生研究》(项目编号:12SB18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作 者:程建忠,成都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
编 辑:张晴 E?鄄mail:zqmz06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