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朱自清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颇具独特艺术风格的散文大师,他的作品文笔潇洒清俊,语言简练,抒发出朴素真挚的情感。而正是朱自清这种与众不同的散文风格,使其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占据了重要的地位。本文对朱自清文学创作特征与抒情语言进行论述分析,使我们能够从他的写作技巧中学习与借鉴。
关键词:朱自清 艺术风格 散文 抒情语言 创作特征
中图分类号:I206.6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我们说起中国现代散文,就不能不提起一个人,那就是朱自清先生。作为中国现代文坛的文学巨匠,朱自清创作的散文作品蕴含着丰富的个人色彩,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散文特色。他的作品包涵了真实的情感、和谐逼真的语言描写与情感抒发,使每位读者如同身临其境一般,而这都归功于朱自清自身文学创作的魅力。本文从朱自清文学创作特征规律出发,对其散文艺术特征进行归纳总结,并对其作品中的抒情艺术进行研究。
一 朱自清文学创作特征分析
1 以诗为文
朱自清是从学习写诗才走到散文领域的,25岁之前是以创作诗歌为主,后来他觉得写诗比较困难,不如创作散文顺手,所以他将自己的全部精力放在了散文创作上。但是他对创作诗歌的热情并没有因此而丧失,而是将它们渗透到了散文的创作之中,因此,当读者们读起他的散文作品来,会觉得充满诗情画意,而这种诗情画意又能够通过细腻地描写,透出一种内在的“秀气”。我们可以从朱自清散文代表作品《桨声灯影中的秦淮河》直接地感受出他创作语言的这种特征。
散文开头就叙述到,在1923年8月,作者与俞平伯一起畅游秦淮河;“我们雇了一只‘七板子,在夕阳已去,皎月方来的时候便下了船。于是桨声汩——汩,我们开始领略那晃荡着蔷薇色的历史的秦淮河的滋味了。”一开始,朱自清是怀揣深刻地期待与渴望的情感,但是并没有夸张地抒发自己的情怀,而是将诗情融入细腻的语言描写。例如,描写时间,是“夕阳已去,皎月方来”;描写桨声是“汩——汩”的声音;描写河流,说它是呈现出类似蔷薇花一样的色彩,并且是承载历史的秦淮河。可以说作为经历六朝变迁的大河,它见证了众多历史的变迁。
接下来,作者又对于秦淮河上面的船只与北京动物园、瘦西湖等地方的船只进行比较,对于船只整体造型、结构、部位功能等方面以及周围环境的灯影,都进行了细腻的语言描写。在灯影后面是波澜水光、皎洁的月色,把划船的过程进行了详细的叙述,并且描写得十分逼真传神。例如,在描写秦淮河水的段落中,将诗情融入到详细地语言描写之中。“当我们看到秦淮河的水是碧阴阴的;看起来厚而不腻,或者是六朝金粉所凝么?我们初上船的时候,天色还未断黑,那漾漾的柔波是这样的恬静,委婉,使我们一面有水阔天空之想,一面又憧憬着纸醉金迷之境了。等到灯火明时,阴阴的变为沉沉了,黯淡的水光,像梦一般;那偶然闪烁着的光芒,就是梦的眼睛了。”朱自清对于这条蕴含着浓郁诗意的河流,既有着喜爱之情,也有着怀念过去的沉思,可以说将浓郁的诗情画意通过自然环境的细致描写,都逼真形象地呈现在了纸上。
朱自清不只是在写景散文中呈现出诗情画意,在描写亲情主题的散文《背影》中也能够看出他的诗情,只不过具体描写与写景作品不同罢了。在散文《背影》中,叙事了朱自清从南京返回北京途中,他的父亲在车站为他送行的片段,描写得十分感人。当作者看到自己的父亲发福的身躯费力地穿过铁道只是为他去买橘子的时候,心里不禁颤动:“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下身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朱自清对父亲背景细腻的描写,体现出多么深厚的情感啊!如果作者用诗文来表达情感,一定会成为一首长篇倾诉父子情感的长诗。但是朱自清却以散文的形式来描写他的情感,让人读起来也颇为心动。
2 鲜明的立体感
为了能够让自身的散文创作显得更有立体感,作者在文学的构思方面经常会反复斟酌,尽力做到结构严谨、自然流畅。因此,我们可以在朱自清的散文作品中,感受到作者对于散文整体结构与线索的精心设计,让文章始终体现出“形散而神不散”的核心原则。例如,朱自清的经典之作《荷塘月色》中,他将来到夜色中观赏荷塘夜景与思考的心理变化作为主要线索,将荷塘景物中的不断变化作为暗线,进而形成了网状的层次脉络,展现出立体的结构美,将一副充满浓郁情感的荷塘景色充满清晰轮廓地呈现给读者们。为了能够更加充实散文的立体感,朱自清对于荷塘景物描写方面同样进行了立体化的处理,借助层次分解方式,将景与物分层次进行细致描绘,并安排了专门的顺序,让读者可以将荷塘景物从轮廓到模糊不清到最后的清晰排序理顺清楚,并且作者想要去表现的情感心境也随着面前的景物,由模糊到清晰的变化越来越深刻。可能有许多人在文学创作过程中会考虑到作品自身的结构、层次与脉络,但是能够像朱自清这样在创作中考虑到如何让读者可以随着文字描写得深入,使之想象的景物与情感逐渐清晰的创作思想是十分可贵的。也正是如此,使得朱自清创作的立体感成为了他的文学特色之一。
我们说朱自清文学创作的立体感不仅表现在文章结构与层次方面,也表现在他对于多种创作手法的综合运用与对语言描绘技巧能力的驾驭方面。在《荷塘月色》中,作者为了能够体现出如诗如画的意境,在语言描写中运用了所有的艺术方式,在作品中出现了动态与静态相结合的方式,特写与整体相结合,并且从听觉、嗅觉、触觉等方面分层次进行细致描写,并且运用了比喻、排比等不同修辞手法,将现实中的荷塘月色完整地呈献给读者。
3 独特的色彩美
我们读朱自清的散文作品,就像是看到了一卷中国画那样慢慢展开。既然像是一幅绘画,那么就需要色彩点缀,而多元色彩运用的好与坏,直接关系到读者的感受。朱自清作为一名国学大师,是能够操控语言文字的好手,他在作品中运用色彩语言是十分娴熟的。一般他的散文作品中色彩美包括了两种含义:一种指的是对于客观事物所描绘的逼真色彩,栩栩如生;另一种是朱自清自己主观思想中所表现出的细腻多彩的色彩。我们可以在他的作品中感受到他将客观事物地描绘与主观人物的情绪,通过色彩来完美融合在一起,让我们进入到一个五彩的世界中来,甚至一下子分辨不出来哪个是客观的事物,哪个是主观性的情感。作者为了达到这种完美效果,在色彩词汇的选择方面十分谨慎,不管是对于客观景物的描绘或是表达自身情感,他都会尽心尽力地斟酌每个词语,追求表达方面的准确性,尽量贴近客观实际。在他的作品《春》中,我们看到作者以孩子一样的心境,用轻松、简洁的色彩词汇为我们描绘出一幅生机勃勃的春天景象。“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朱自清为这幅画卷描上了一层色彩,让我们看到画面有着整体的和谐感,又突显出每个局部,这些色彩可谓是点睛之笔。
二 朱自清文学的抒情艺术
抒情语言可谓是朱自清文学创作语言艺术中最为直观的艺术特征,我们说每个作家都会抒情,但是却有着天壤之别。朱自清的作品语言具有鲜明的抒情性,但是并不是那么肤浅、直接地用文字来表达对某件事物的爱与恨,他的散文作品中具有的抒情性是经过自己精神设计的。就像音乐一样,语言也是人们内心声音的载体,而朱自清运用自己深厚的文学功底,将作品中的精神内涵、情感与读者们的思想意识融合为一体,进而让作品中的抒情语言就像是音符一样敲打在读者的内心。我们都知道,朱自清先生是一个热爱生活、具有渊博知识的学者,因此他创作的散文作品几乎都是描写日常生活与校园生活的,而这种贴近自己实际生活的题材让他在创作中的每句话都是发自肺腑的,感人至极的。通过自然流畅的抒情表达,逼真描绘,让他的作品形成了独特的抒情魅力。例如,在他的散文作品《儿女》中写了孩子们离开他太长时间,“小小的心儿,知道是怎样忍耐那寂寞来着!”这一句类似描写、类似叙述、类似评论的抒情,吸引了许多成为父母的读者的共鸣与强烈感受。由于他的情真意切,使得朱自清的文章获得了感人的艺术效果。例如,在他的《背影》作品中,虽然只有短短的一千五百字,却描写出了他父亲的背影,文章没有复杂的结构,也没有华丽的辞藻堆积,却能够引起读者强烈的共鸣,给他们留下深刻的印象。他文章的成功,靠的就是“真挚”。
在散文《给亡奴》中,是悼念朱自清妻子武女士的,这篇文章的创作手法与文字都与《背影》不同,但是感情细腻与真挚却是一样的。朱自清用与武女士交谈的语气,怀念叙述了她养育了子女与关心丈夫的回忆。虽然作者叙述了许多小事,表现出儿女情长,但是却处处体现出夫妻二人之间的深情,充斥着对爱人的怀念与感激之情。在文章结尾写道:“前年夏天回家,上你坟上去了。你睡在祖父母的下首,想来还不孤单的。我们想告诉你,五个孩子都好,我们一定尽心教养他们,让他们对得起死了的母亲——你!谦,好好儿放心安睡吧,你。”我们看到作者将情感放在笔端,充满了感人肺腑的巨大力量。
朱自清文学创作的抒情风格继承了中国民族传统美学中的阴柔特征,并且将自己的真性情融入其中,进而形成了自身独特的风格。曾经刘勰说过朱自清的文章:“情者文之经,辞者理之纬,经正而后纬成。”他的抒情散文是用真挚情感描写的魅力声音,而不是依靠华丽辞藻所堆积的过眼云霞。“他与一般人是不同的,他创造了独具个性的艺术,把自己放进了作品中。”朱自清正是将自己的主观思想情感融入自己文学作品中的特色作家,可以使读者在看到他的作品时如同看到真人一般。
结语
纵观国内外文学史发展,但凡能够获得伟大成就的作家,都有着自己鲜明的创作特征,作为中国现代文坛中的散文大家,朱自清自然也不例外。他通过自己在散文结构、抒情语言、整体基调等方面树立起的鲜明特色,使自己上升到中国散文领域中难以被撼动的位置。朱自清创作的散文是中国现代白话美文中的典范,是我们后人学习散文语言创作技巧的最好范本,并且为我国现代散文语言研究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 于凤瑞、宋连生:《一个不易达到的境界——朱自清散文的谈话风探析》,《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0年第4期。
[2] 韩国良:《“兴”意综述——从“兴”的本义谈起》,《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
[3] 张智虎:《论“立言不朽”作为文学话语的历史生成》,《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
[4] 刘宏涛:《归向何方——朱自清散文〈荷塘月色〉鉴赏》,《考试》(教研版),2006年第2期。
[5] 朱珍芳:《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浅谈朱自清散文的艺术特色》,《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10年第7期。
[6] 王宏:《文中有画 画中有诗——浅析朱自清写景散文的艺术特色》,《现代语文》(文学研究版),2010年第1期。
[7] 侯冬发:《至真至诚 大爱大美——试论朱自清的散文艺术》,《现代语文》(文学研究版),2009年第3期。
[8] 方大卫:《“诗是跟着时代又领着时代的”——朱自清新诗创作理论探析》,《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2期。
[9] 严海建:《抗战后期的通货膨胀与大后方知识分子的转变——以大后方的教授学者群体为论述中心》,《重庆社会科学》,2006年第8期。
[10] 邓丹、陈芝国:《陆志韦新诗节奏试验综论》,《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第10期。
作者简介:于文静,女,1979—,山东聊城人,本科,讲师,研究方向:现代汉语,工作单位:聊城大学东昌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