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解释性翻译及其在外宣翻译中的运用

2013-04-29 09:45仇贤根
名作欣赏·评论版 2013年9期
关键词:外宣翻译

摘 要:解释性翻译作为一种翻译方法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它包括解释性增补和解释性替代。本文通过对近期《中国日报》《今日中国》等国内英文报纸杂志中解释性翻译例子的分析,以期能让读者更好地了解这一方法在具体实践中是怎样应用的。

关键词:解释性翻译 外宣翻译 解释性增补 解释性替补

一、引言

2011年10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和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和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出全面部署,确定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战略目标。《决定》指出,目前,我国的文化“走出去”较为薄弱,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需要进一步增强。2012年党的十八也提出,推进文化改革发展,形成与我国国际地位相对称的文化软实力,提高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显然,落实文化“走出去”,提升文化软实力国际竞争力,具体工作主要在于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企事业单位和民间的外宣、外事部门的理论和实践水平,其中的外语工作即外宣翻译是必要的环节,也是极其重要的环节。

二、关于解释性翻译的理论阐释

近年来,解释性翻译(interpretive translation)作为一个术语和翻译方法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解释性翻译,顾名思义就是指通过解释的办法来翻译两种语言中一些没有对应词汇的方法。毕竟英语和汉语是属于两种不同语系的语言:英语是由二十六个字母组成,属印欧语系,而汉语中的许多词都是由象形文字演变过来,而且两者都有自己不同的社会文化、风俗习惯,这些都给两者打上了各自深深的烙印,同时也给我们的翻译工作造成了不小的困难。

实践证明,解释性翻译是一种有效的翻译方法,也是解释原语文化内涵的重要途径。最先提出“解释性翻译”的是段连城先生,他指出:“多年的对外出版工作经验表明,不管写得多好的中文,如果机械地逐字逐句译成外文,而不在翻译阶段进行必要的加工,就不可能成为流畅的外文。”翟树耀也说:“背景解释是指对于对外宣传报道的主体新闻中的人物或事件起解释、烘托、答疑、加强和深化作用的历史或现实材料。”

很多中文词语像“蜜蜂”和“水果”在英语中都可以找到对等词。这些词也构成了汉语和英语翻译的基础。虽然人类的交流是基于普遍性,各种语言、文化、生活方式等的多样性确实是翻译中一道不小的障碍。因为每种语言都有一些各自独特的表达法及独有的东西,我们在翻译的时候就得下笔谨慎,以免贻笑大方。例如尽管我们都知道White House是指美国的白宫,但又有多少人知道Blue House和Chrysanthemum Throne是指什么呢?其实Blue House是指韩国的总统府,只不过没有像白宫那样赫赫有名罢了;Chrysanthemum Throne中的Chrysanthemum牵涉到文化因素,因为菊花被认为是日本皇室的象征,所以Chrysanthemum Throne也就是指日本的天皇皇位了。但我们在翻译中如果仅仅把它们译为“蓝宫”和“菊花宝座”的话,大多数中国读者是不明白它们所指代的事物。同理,我们要对一些中文特有表达法加注以便外国人能明白它们的意思,这就是解释性翻译。要不然,外国人在读了一篇充满这样词汇的文章后就会不知所措。“不能使读者读了一篇新闻报道后在思想上再留下问题。记者的责任是要预见到你的读者的想法,然后提供足够的背景解释。”这条原则同样适用于外宣翻译。

著名翻译家奈达(Eugene Nida)认为:“Translating means communicating.”(翻译即交流。——作者译)如何把一种语言中的含义传递到另一种语言中去是非常重要的。有的词语虽然直译过去了,如上面的两例貌似忠实,但因为缺乏必要的解释,其传播效果几乎为零。对此,我们在翻译的时候有必要对那些词语加上一些注释或解释,使得它们在外国读者眼中能变得通俗易懂,从而达到我们传播信息的目的。当代英国著名的翻译理论家纽马克(Peter Newmark)认为:“As a last resort, explanation is the translation.”他的观点在一定程度上同奈达的观点是有相似之处的。何慧刚指出,解释性翻译有两种类型,一种是解释性增补。它是指当原语中词语的理性意义在译语中出现词汇空缺,其联想意义也近乎空白时,译者保留原语中词语的形象,而将其深层次意义以补充的形式进行解释性翻译。添加补充部分可以解释原文的比喻含义,文化特征或文化背景以及原文的省略部分。解释性翻译的另一种类型是解释性替补。它是指当词汇在原语和译语中的理性意义相同,但联想意义完全不同,不能按照字面理性意义翻译而应该用解释性替代的方法翻译原文。

三、解释性翻译在外宣翻译实践中运用的实例分析

本文将从汉译英角度来分析一下《中国日报》《上海日报》《北京周报》《今日中国》等国内外宣英文报纸杂志是如何运用解释性翻译来翻译那些具有中国特色词汇的。

1.中华饮食

例: The favorite food in Xitang-fenzhengrou (steamed meat covered with rice flour)—is particularly savory for visitors, and is very reasonably priced.

析:中华饮食文化博大精深,外宣类材料经常会涉及到中国菜肴的英译。和许多其他菜肴一样, “粉蒸肉”乃是浙江嘉兴西塘那里的一道地方名菜。单从字面上很难看出“粉”是指什么,在翻译中式菜肴时虽然中文名称里看不出该菜的用料,但在英文译文中我们必须将菜的用料,配料以及制作方法翻译出来,这样就能令外国读者一目了然,一看就知道是什么菜。

2.时代和地名

例: Legend has it that in the lat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770—476BC), war broke out between the Wu (todays Jiangsu Province) and Yue (todays Zhejiang Province) in East China.

析:在提到中国古代朝代时通常会用括号标明其起止年份,这样就可以让外国读者有一个时间概念。没有起止年份就好比告诉一个中国读者波旁王朝而不加时间注释,他多半也会不知道具体是什么时候。对于古代的地名可以像例句中那样直译并指出是现在的什么地方或直接翻译成现在的地名,同时指出它在中国大致哪个方位。

3.特殊人名

例:It is the home of Feng Cuifen, a famous political critic and philosopher in the Qing Dynasty. He was also a bangyan—a second-place candidate in the highest imperial examinations.

析:这句话中涉及对人名和人物(榜眼)两处加注。对于人名,除非是像美国总统那样鼎鼎有名的大人物,不然的话我们就有必要对他们加上一些背景介绍。通常我们要指出他们的身份、职业,如果是古代的话则通常加上什么朝代,如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杨玉环就可以翻译成:“Yang Yuhuan, one of the four famous ancient beauties and favorite concubine of Tang Emperor Xuanzong(712—756).”对于像孔子、孙子那样的古代杰出人物,我们通常指明他们的专长方面,如Literary Sage Confucius和Military Sage Sunzi。和京剧中的生、旦、净、末、丑角色一样,中国几千年以来所特有的科举考试中的“榜眼”在英语中没有完全对应的词汇,所以需要指出“榜眼”是在什么类型的考试中的第几名。

4.中国乐器

例: The qin, a seven-stringed plucked instrument in China, has a history of more than 2,000 years.

析:每个国家都有一些自己独有的乐器,中国也不例外。在翻译这些乐器的时候,我们通常先注上汉语拼音,然后对该种乐器的形状和/或演奏方法介绍一下,使读者心里大致有数。有时候也会看到用比较的方式来进行解释,如瑟,笙,箫有时会被解释为se (a 25-stringed horizontal harp), sheng (a 13-14 stringed Chinese zither), xiao (a Chinese vertical bamboo flute),这种解释在某种程度上更能形象地描绘琴的外观形象,而令它更好地为外国读者所接受。

5.时政新词

例:Chief Executive Tung Chee-hwa yesterday showed a resolve to instill a pro-people culture in the government as he pledged to use the remainder of his term to consolidate the economy, help the underprivileged and promote social harmony in his eighth policy address.

析:本句中“以民为本”是一个典型的有中国特色的新词语。每当有新的政策出台的时候,总会有一些中国特色的新词汇诞生,如前几年的“三个有利于”、“三个代表”等等。对于这些新的政策词汇除了翻译出它们的字面意思外,通常会在后面用括号或从句等形式点明其主要内容,这样读者一看就明白这是关于哪方面的内容。特别是由于中国人爱用统括的修辞手法(如三个代表,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如果不将其内涵译出的话,别说外国读者就是中国读者也未必知道这些词语到底是什么的缩写。不过在第一次进行解释性翻译后,以后就不必全部译出。

6.典故

例:It [the Three Kingdoms Period (220—280)] was the setting of many of the scenarios in the classic novel Romance of the Three Kingdoms such as “Guan Yu Loses Jingzhou Through Negligence”. Liu Bei sent General Guan Yu to guard the city but , owing to a moment of arrogance and negligence, Guan Yu made a fatal mistake that cost him his life. Jingzhou was lost, and Sun Quan defeated Liu Bei in battle, forcing him to flee to Sichuans Baidingcheng. “Losing Jingzhou Through Negligence” has since become a proverb and reminder that a moment of negligence on the part of even the most competent and wise person can lose kingdoms.

析:中国有许多来自文学作品的典故,对于普通中国人来说,这些典故并不难懂,即使不明白这个典故的由来也往往能从上下文中推断出它的含义。但对于外国读者来说,即使是在华留学生也未必读过许多中国文学作品并了解里面的常用典故。因此我们在翻译典故时就可能得多花些笔墨让读者了解某个典故的由来,当然别忘了在故事结尾处再点明一下这个典故的含义,这样外国读者就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

7.中国传统节日

例:The traditional Double Fifth Festival(5th of the fifth lunar month), when Chinese people eat zongzi (cone-shaped steamed glutinous rice wrapped in bamboo or reed leaves) and hold dragon-boat races, is dedicated to the memory of Qu Yuan, a great Chinese poet.

析:中国的许多节日像清明节、重阳节单从字面上看不出这些节日的含义,直译成英文后如果不加任何解释,外国读者也很可能一头雾水。因此我们除了要点明这些节日的日期外有必要补充一些与节日内容有关的东西。如农历九月九的重阳节人们常去爬山,因此可参照端午节译为Double Ninth Festival (9th of the ninth lunar month, celebrated by climbing heights to enjoy nature and honoring elderly people);清明节则是人们扫墓的日子因此可以译为Pure Brightness Festival (mark-

ing the 5th seasonal division point and usually falling on the 5th or 6th of April, a traditional festival for commemorating the dead)。另外不要把中国的Labor Day与美国的Labor Day混淆,前者是在五月,称为劳动节,后者在九月,译为劳工节。

四、结语

本文通过实例来说明解释性翻译在食物、时代和地名、人物、乐器等几方面是如何得以具体应用的。实际上,解释性翻译所涉及的范围远不止这些。

我们应当看到,通过解释性翻译,我们不仅能让外国读者更好地明白我们所要表达的意思,而且通过多次的反复,我们的汉语词汇也会像其他外来语一样被慢慢吸收到英语这个大熔炉中去。像一些诸如“kung fu”(功夫), “tai chi”(太极), “chow mein”(炒面), “spring roll”(春卷)这样的汉语词汇如今已频频亮相外国英文报纸杂志而不附加任何解释。不言而喻,在外宣受众通过阅读或视听这种通过解释性翻译而成的译文且较为轻松地理解译文内容的同时,也就了解了中国文化和中国事物,这对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提高显然是不无裨益的。■

参考文献:

[1] Nida, E.A. Language, Culture and Translating [M].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1993.

[2] 段连城.呼吁:请译界同仁都来关心对外宣传[J].中国翻译,1990(5).

[3] 何慧刚. 浅谈解释性翻译的具体应用[J].大学英语,1998(6).

[4] 梅德明.英语高级口译资格证书考试高级口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

[5] 张健.新闻英语问题与范文评析(第2版)[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6] 张小芬.试析解释性翻译法在英汉翻译中的应用[J].社科纵横,2001(1).

[7] 翟树耀.对外宣传报道与英语写作[M]. 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1.

作 者:仇贤根,博士,上海金融学院外语系教师,主要研究兴趣:外宣翻译研究、实用文体翻译、口译理论与实践。

编 辑:张晴 E?鄄mail:zqmz0601@163.com

猜你喜欢
外宣翻译
生态翻译视阈下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翻译
国际传播视阈下的外宣翻译特点探析
浅析高校简介英译中“认同”的建构
江西省高校门户网站外宣翻译现状研究
英语实用翻译研究
顺应论视阈下的中国政府网外宣翻译研究
外宣翻译中中国特色词汇的翻译
跨文化意识下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翻译的研究
汉英外宣翻译中的本土化顺应策略
外宣翻译“三贴近原则”指导下的河南省旅游翻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