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雨禛
教学情境是一种特殊的教学环境,是教师为了发展学生的心理机能,通过调动“学习情感”来增强教学效果,而有目的地创设的教学环境。情境创设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种策略,它有利于解决数学的高度抽象性和小学生思维的具体性之间的矛盾。
一位德国学者有过一句精辟的比喻:将15克盐放在你的面前,无论如何你难以下咽。但当将15克盐放入一碗美味可口的汤中,你早在享用佳肴时,将15克盐全部吸收了。“情境之于知识,犹如汤之于盐。”盐需溶入汤中,才能被吸收;知识需溶入情境之中,才能显示出活力和美感。因此,一节高效的数学课堂教学,离不开生动、有效的教学情境的创设。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呢?
一、情境创设要符合学生心理特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数学自身的特点在客观上决定数学学习要有足够的学习准备。“所谓学习准备,简单地说,是指学生在从事新的学习时,他们原有的知识水平或原有的心理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合性。”合理地创设情境能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使学生很快进入学习状态。
例如,教学“生活中的比”一课,新课伊始,老师用课件演示情境:一位马拉松选手跑40千米大约需要2小时,一个人骑自行车3小时可以骑45千米。看,一个人在跑,一个人骑着自行车,你会想到什么数学问题?“谁快?”“怎么比较谁更快?”
这样根据学生好奇、好动、好问等心理特点,通过学生熟悉的具体情境,创设充满趣味而又真实的学习情境,来激发学生探索有趣的、有挑战性的数学问题,生动形象,活而有序。新课标提出,要教学生身边的真实的数学,本节课学生能满怀热情地投入到教师创设的生动有趣的学习情境中,主动构建了“比”的概念及意义,较好地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二、情境创设要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促进学生积极参与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说:“人们对数学产生枯燥无味、神秘难懂的印象,成因之一便是脱离实际。”《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课程内容的选择要贴近学生的实际,有利于学生体验与理解、思考与探索。”在数学课堂上创设的情境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因为只有与生活实际密切联系的情境,才能引起学的关注,才能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探索之中。
有位老师在教学“倍数和因数”一课时,在学生掌握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发现一个数的倍数、因数的特征基础上,结合每个学生的座位号创设这样的情境:
师:班上每位同学都有一个座位号,老师先采访几个同学:你是几号?记住自己的座位号了吗?
师:现在老师说一句话,请符合条件的同学拿着自己的座位号迅速到讲台前集合,不符合条件的可小声说说哪些同学符合条件。准备好了吗?
1.请座位号是15的因数的同学集合,站在讲台的左边。
2.请座位号是15的倍数的同学集合,站在讲台的右边。
师:你是几号?(3号)同学上来了,几号同学应该跟你一起上来?(5号)!为什么?(5号)同学你同意吗?1号呢?
师:15号同学到底该站哪边?你能用一句话来形容你现在的位置吗?真幸福!你现在既是自己的因数,又是自己的倍数。15的倍数有几个?怎么只有3个?前面不是说一个数的倍数有无数个吗?(随机出示课件)
这样,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出发,充分利用每个学生都有的座位号创设学生感兴趣的游戏情境,学生思维活跃。这样的学习情境,既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能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能持续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情境创设要诱发学生学习动机,引导学生自主探索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合理地提出问题,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诱发其内在的学习动机,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创造性地思考。有价值的教学情境往往是内含问题的情境,它能有效地引发学生的思考。《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教学建议”中指出“……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探索、交流等,获得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
有位老师在教学“质数、合数”一课时,问学生:“用若干个小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当小正方形的个数为多少时,只能拼成一个长方形?”问题一提出,同学们就积极行动起来,有的借助课前准备的小正方形进行拼摆;有的用笔在纸上画;也有的发挥空间想象,在纸上写着长方形的长和宽;还有的不由自主地和周围的同学交流起来……创设这样的教学情境,从多个层面唤醒了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将质数固有的特征巧妙地隐含于学生所要探究的问题中,极大地调动了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创设问题情境是激发学生积极参与认识活动的有效方法,它能造成学生认知心理和知识内容之间的不平衡。而学生要解除这种不平衡状态,就得参与认知活动,就得经过一番思考。情境创设彰显问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四、情境创设要有机渗透数学思想,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进行思想方法的渗透,是提高学生数学能力和思维品质的重要手段,是实现由传授知识转化到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小学数学教学进行素质教育的真正内涵所在。
例如,有位老师在教学“圆的周长”时,引导学生复习正方形和长方形的周长后,围绕如何测量圆的周长创设情境,有机地渗透转化思想。
师:同学们谁能说说,用什么方法能测量这个圆的周长?(课件出示一个用铁丝围成的圆)
有的说:“把圆在尺子上滚动一圈,能量出它的周长”。还有的说:“可以把铁丝剪断、拉直,能量出它的周长”。
师:我们把这些方法叫做化曲为直的方法。如果要测量一个圆形花坛的周长,哪怎么办?(课件出示一个圆形花坛)
有的说:可以用绳子绕花坛一周后,再测量出绳子的长度,这样就求出了花坛的周长。也有的说:可以直接用卷尺,绕花坛一周,这样也能测量出花坛的周长。
师:同学们的办法真不少!现在请大家观察:老师拿出一根系有小球的绳子不停地转动,小球的轨迹形成一个“虚圆”,能用刚才的方法测量出它的周长吗?学生愣住了!
实践证明“切断拉直”、“滚动”和“绳测”方法都有局限性。想一想正方形的周长与它的边长有什么关系?猜一猜圆的周长可能与圆的哪些线段有关?
师:请同学们再观察:老师拿出两根都系有小球但长度明显不同的绳子,一起不停地转动,形成两个大小不同的“虚圆”,哪个圆的周长大?为什么?
学生抢着说:外面的圆周长大,因为绳子长。
师:绳子的长度就是圆的什么?哪么圆的周长可能与什么有关?
绳子的长度就是圆的半径,圆的周长可能与圆的半径有关系。
师:圆的周长与圆的半径或直径究竟有什么关系,能否根据它们的关系探索出求圆周长的方法?
这个情境创设从学生思维发展的角度出发,以富有挑战性的问题切入,引导学生不断寻求策略,让学生创造性地学习。围绕如何测量圆的周长,引导学生大胆探索出“绕”“滚”“剪”等测量圆周长的方法,并由此渗透思想方法,让学生经历一系列的猜测——比较——归纳过程,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再发现、再创造的过程。
总之,教师要十分重视有效的教学情境的创设,使课前导入、课中探究、课后延伸无不在有效的情境中进行,巧妙地做到“情境之于知识”,以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伟大的数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教师要时刻把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放在第一位,让学生在求知、探索、实践中产生愉快的情绪和成功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