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数学习题变式,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2013-04-29 00:44:03刘风
考试周刊 2013年69期
关键词:变式思维能力

刘风

摘 要: “变式”主要是指对例题、习题进行变通推广,重新认识.在数学习题教学中恰当合理地变式能营造一种生动活泼、自由宽松的氛围,开阔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兴趣,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关键词: 变式 数学习题 思维能力

“变式”主要是指对例习题进行变通推广,重新认识.在数学习题教学中恰当合理地变式能营造一种生动活泼、宽松自由的氛围,开阔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情趣,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并能收到举一反三、事半功倍的效果.

1.在原例习题的基础上进行变式,有利于学生通过变式题目的解答,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如在新授均值定理“a,b∈R , ≥ (当且仅当a=b时取“=”号)”的应用时,给出了如下的例题及变式:

例1:已知x>0,求y=x+ 的最小值.

变式1:x∈R,函数y=x+ 有最小值吗?为什么?

变式2:已知x>0,求y=x+ 的最小值;

变式3:函数y=x +2+ 的最小值为2吗?

由该例题及三个变式的解答,学生加深了对定理成立的三个条件“一正、二定、三相等”的理解与掌握,为定理的正确使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例2:求函数f(x)=sin +cos( - )的振幅、周期、单调区间及最大值与最小值.

这是一个研究函数性质的典型习题,利用公式可化为f(x)=cos( - ),从而可求出所要的结论.现把本例作如下变式:

变式1:求函数f(x)=sin +cos( - )的对称轴方程、对称中心及相邻两条对称轴之间的距离.

变式2:函数f(x)=sin +cos( - )在[0, ]上的单调区间及最大值与最小值.

以上两个变式的结论都是在相同的题干下进行的,变式的出现较自然,它能使学生对三角函数的图像及性质、图像的变换规律及和积互化公式进行全面的复习与掌握,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

2.在学生思维水平的“最近发展区”上变式,变式题目的解决在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之上,结合教学的内容、目的和要求,有助于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掌握.

如在新授定理“a,b∈R , ≥ (当且仅当a=b时取“=”号)”的应用时,把变式3改为:求函数y=x +2+ 的最小值,则显得有些不妥.因为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熟悉不等式的应用,而解答变式3不但要指出函数的最小值不是2,而且要借助函数的单调性求出最小值.这样本堂课就要用不少时间证明单调性,“干扰”了“不等式应用”这一“主干”知识的传授.若作为课后思考题让学生去讨论,则是一种较好的设计.

3.有梯度,循序渐进地变式,使学生学习有激情,提高学习效率.

如在讲授等差数列问题时,讲了定义后可以编以下几道习题,巩固加深学生对等差数列定义的理解.

例3:在数列{a }中a =1,a -a =2,求a .

此题的目的是巩固等差数列的定义,突出抓住“三基”.

变式1:在数列{a }中a =1,a +a =2n,求a .

此變式的目的是渗透转化思想,将其转化为a -a =2,即奇数项,偶数项分别成等差数列.

变式2:在数列{a }中a =1,a -a =2n,求a .

此变式的目的是揭示求等差数列通项公式的方法——累加法.

通过以上例题及变式不仅巩固了学生的知识基础,而且发展了学生的能力,提高了学生的数学素养.

4.题目的变式数量要有“度”.

变式过多,不但会造成题海,增加无效劳动和加重学生的负担,而且会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对解题产生厌烦情绪.笔者在一次听课时,有位青年教师对一道例题连续给出了10个变式,而且在难度逐渐加大,最后变式的题目与例题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在解题方法上都相关不大.这样的变式不仅对学生学习本节课内容没有帮助,而且超出了学生的接受能力,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综上所述,教学中习题的变式方式、形式及内容,要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情况来安排,因材施教是课堂教学永远要坚持的原则.恰当合理的变式,有助于学生把知识学活,有助于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有助于学生产生学习的“最佳动机”和激发学生的灵感,它能升华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猜你喜欢
变式思维能力
一道拓广探索题的变式
培养思维能力
聚焦正、余弦定理的变式在高考中的应用
培养思维能力
培养思维能力
培养思维能力
培养思维能力
儿童绘本(2018年19期)2018-10-31 21:02:34
培养思维能力
儿童绘本(2018年9期)2018-06-04 16:40:12
的化简及其变式
课后习题的变式练习与拓展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