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以沉寂的郭沫若研究

2013-04-29 00:44李生滨
名作欣赏·评论版 2013年4期
关键词:同人小伙计转向

李生滨

摘 要:现代书评研究起于萧乾,学术著作的书评是研究之研究。郭沫若新文学创作和左翼革命活动研究必须探究其与创造社的紧密关系。揭示人事关系,还原历史真实,特别是创造社前后流变中人际关系和小伙计的具体情况,深蕴着极大的学术内涵,这自然也是我们讨论咸立强专著的根本宗旨。此著务实精细的考证乃是近年学术研究中少见的力作,然而试图从“寻找归宿的流浪者”来总体把握创造社成员文化的时代的心理倾向和无意识自觉,恰恰局限了研究者从容或开阔的学术思考。而魏红珊《郭沫若美学思想研究》是对郭沫若研究的另一种掘进,能够从多元的视角、领域和层面,追本溯源,辨析流变,在材料的发掘与整理方面都做出了自己的努力,显示了在郭沫若研究上多年沉潜积累的最新思考。因此不论是咸立强在创造社研究的深入和开拓,还是魏红珊整体观照郭沫若的美学思想,也是近年现代文学和郭沫若研究的活跃形态,并且是中青年研究者难得的优秀著作,我们应该在批评之讨论的再研究中扩大其学术的影响,训练年轻学子的研究眼光,推进现代文学和郭沫若研究的新发展。

关键词:郭沫若 创造社 思想 转向 同人 小伙计

从中国现代学术的研究来说,郭沫若因为在五四以来新文化建设多方面的建树,是绕不过去的历史存在。学术的研究和积累是一个薪火传承的艰难过程,郭沫若研究有过辉煌和曲折,相对于20世纪80年代郭沫若研究的热潮,在新的社会价值转换的时代氛围里郭沫若研究好像有些沉寂和寥落,但并没有真正陷入困顿或者消沉。在别有用心的所谓“反思”郭沫若的“喧嚣”里,许多问题的研究却也在走向宏深和开阔。在近年郭沫若研究的学术交流中,不少人肯定魏红珊《郭沫若美学思想研究》和咸立强《寻找归宿的流浪者——创造社研究》两部著作。前者是四川大学博士,后者是复旦大学博士,他们的博士论文选题说明郭沫若和有关郭沫若的创造社研究,仍然在吸引着最新的中坚力量,也说明郭沫若研究在沉寂中走向更加规范的学术研究,更何况那么多郭沫若研究的学者在不同的研究领域都辛勤地努力着。今年适逢郭沫若诞辰120周年,在郭沫若专题研究的讨论中,王晓飞、杨青萍、田燕、孙丽娜、王磊、罗兴国等人较为细致地批评阅读了这两部著作,形成书评式讨论,也是一种最为切实的学术交流和批评延伸。

猜你喜欢
同人小伙计转向
《孔乙己》中小伙计的形象再解读
《孔乙己》中小伙计的形象再解读
网络同人创作:缘起、模式与困境
一只蛐蛐一张犁
同人周边项目概述
次元之壁的缝隙
奥古斯丁《忏悔录》中的时间问题分析
二战时期日本文坛的转向文学
互联网给中国动画带来了什么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微”转向的必然性与具体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