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汉语亲属称谓语的泛化

2013-04-29 03:25赵新焕
语文教学之友 2013年7期
关键词:模糊性语境交际

赵新焕

一、 引言

汉语的亲属称谓词是交际性很强的词语。在人际交往中,选择用什么样的亲属称谓词称呼对方的方式有很多种,其使用过程和语境的关系十分密切,选择正确、适当的称呼,反映着自身的文化教养以及对对方的尊敬程度,甚至,还体现着双方未来关系的走向和社会风尚。亲属称谓语,一旦同说话者的社会特征和实际语境联系起来,就不再是原来那种纯粹的符号指称意义,而是表达一种特定的具有社会含义的内容。所以在交际中,人们往往会有意无意地调整,通过选择恰当的泛化的亲属称谓词来满足交际的需要。

(一) 亲属称谓语的泛化

曹炜认为根据人们的社会关系和所扮演的社会角色,称谓分为亲属称谓和社会称谓。“人们的社会关系主要指的是亲缘关系,属于亲缘关系的称谓语叫作亲属称谓语。”[1]亲属称谓一般用于有亲属关系的人们之间。用亲属称谓词称呼非亲属人员是汉语称谓的一种特殊现象,也是十分普遍的现象,这种现象一般被称为亲属称谓语的泛化。

(二)语言的模糊性与精确性

陈原在《社会语言学》中指出:“语言的模糊性是普遍的客观存在。语言的模糊性同语言的含混性不是一回事。但实际上,在人与人的交际中,却要承认这种模糊性。在很多场合,还要利用这种模糊性。”[2]

汉语亲属称谓语的泛化便是利用了这种模糊性。如孩子称呼无血缘关系的长辈为“叔叔”,虽然这和Grice合作原则中“质”的准则并不符合,却符合汉文化交际中 “情”的准则,即对人尊重礼貌。亲属称谓语的泛化就是利用了语言的模糊性来达到促进交际的目的。

二、亲属称谓语的泛化与社会结构、文化传统

用亲属称谓词称呼不具有亲属关系的人或陌生人的现象,它是将非亲属成员纳入亲属成员关系网。如“爷爷、奶奶、伯伯、叔叔、姨、婶、兄、哥、嫂、姐”等等。潘攀在《论亲属称谓语的泛化》中总结出了 16 个现代汉语口语中泛化较为定型的亲属称谓词,有(~)爷、(~)奶奶、(~)伯、(~)叔、(~)伯母、(~)妈、(~)娘、(~)婶(儿)、(~)姨、(~)哥/兄、(~)嫂、(~)姐、(~)兄弟、(~)弟、(~)妹、(~)姑娘。

如称呼比自己大的陌生人为“大哥”、“大姐”、“大爷”、“大妈”,称呼比自己小的陌生人为“小妹妹”、“小弟弟”,称呼熟人街坊为“张姐”、“王婶”、“李哥”等。特别是“爷爷”、“奶奶”、“叔叔”这几个词已成为青少年称呼比自己长辈的男性、女性的通称。在网络上,又以哥、姐使用居多,如:春哥、犀利哥、寂寞哥;芙蓉姐姐、凤姐等等。另外还可以用来指称从事某行业或具备某特点的人,如的哥、打工妹、警嫂、款姐等等。

“用亲属称谓语指代没有亲属关系的人,最初可能是一种临时现象,但由于人们反复使用,即通过社会化,亲属称谓语便产生了泛化的意义和用法。”每一种语言的称谓系统中都积淀着本民族的文化传统和生活习惯,汉语亲属称谓语的泛化是中国古代宗族制度的产物,宗法制度使得汉民族特别注重亲情关系。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一书中,对传统社会中的社会结构和人际关系做了理论上的概括。他说:“在差序格局中,社会关系是逐渐从一个一个人推出去的,是私人关系的增加,社会范围是一根根私人联系所构成的网络。”他认为,中国的乡土社会本质上是一个熟人社会,而中国社会人际关系的本质是普遍化的亲缘秩序。

总而言之,汉民族传统的人际关系实际上是一个以五伦为核心、以亲情为纽带、从亲属差序向外扩张的关系网。中国长期封建的生产关系和血缘人伦关系早就使全社会都染上了浓重的宗法血亲色彩,讲究尊卑贵贱的礼制秩序的儒家学说贯穿于全社会的生活场景之中。尽管今天我们的社会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但文化作为一种传统,有着无与伦比的延续性。也就是说,时下非常普遍的亲属称谓泛化现象是一种源远流长的现象,它是历史的积淀。

三、亲属称谓语泛化的影响因素

一种语言在一定的社会中,选择用什么样的亲属称谓语称呼对方的方式有很多种,但在具体的使用过程中并不是随意的,它和语境的关系非常密切。潘攀认为:“亲属称谓语的泛化具有选择性。”“泛化的亲属称谓语为适应称呼对象的不同特点和交际的不同场合,在实际运用中产生众多的称谓变体。”语言的使用过程,也是一种选择的过程。亲属称谓语泛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有:

(一) 社会身份和地位

中国是礼仪之邦,而称呼作为一种相互之间交往的礼节,自古以来就受到人们的关注。正是因为礼数多,称呼的难度随之加大。一个小小的称谓能使人感到彼此在对方心中的地位和影响力,折射出世态人情。

(二) 交际场合的制约

在现实交际过程中,人们之间的交流总是伴随着交际障碍,交际语言随时都以交际场合、交际目的的变化而变化。不同的交际场合、交际目的制约着人们的交际行为,人们总是力求选用得体的话语来实现某一特定的交际目的,总是期望从同自己进行交际的人那里得到某种满足。

(三)文化程度的影响

受教育水平高的人,其社会地位一般也较高,他们不喜欢用粗俗之语,在交际的的时候会考虑到语言的礼貌性,注意词语的选用,言语内涵会更丰富。而文化程度低的人语言会更浅显直白。文化程度较低的人常常会选用“大爷、大娘、妹子、大妹子、大嫂子、大婶子、老哥、老弟”或“名+亲属称谓”之类的称谓;像伯父、伯母、阿姨、姓+姐、姓+哥等这样的称谓词,在文化水平较低的人群中,一般不会使用或很少使用;而职业+称谓词、职务+称谓词之类称谓,在文化程度低的人群中几乎不用。

(四)年龄差异的影响

两代人在选择泛化的亲属称谓词的时候也有区别。中老年常使用的“姑、姨”在青年人的口中使用的较少,特别是“姑”这个词,年轻人用得极少。而青年人用得极为普遍的“阿姨”一词,中老年人基本不使用。同一个泛化亲属称谓词在两代人中的使用频率不同。“大爷、大妈”在中老年人称呼别人时使用频率很高,但青年人使用频率很低,而“大叔、大婶”这些词,在青年人中出现的频率就更低,年轻人中用“叔叔、阿姨”已经代替了“大叔、大婶”。

四、亲属称谓语泛化原因的语用分析

亲属称谓泛化现象的形成,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

(一)礼貌原则

西方学者把礼貌当做避免冲突的策略,是避免触犯他人或减少人际交往摩擦的一种手段,它强调的是外在的表现,而不是内在的真情。其核心内容为:尽量自己吃亏,让别人获利,从而获得对方的好感,使交际能够顺利进行,并使自己从中获得更大的利益。在汉文化中,人际交往注重情字,即对人热情关心,礼貌尊重。在语用学中,发话者巧妙地使用称谓语来缩小和受话者的距离,从而达到自己的目的。

(二)词语的模因

模因的概念是由理查德·道金斯在著作《自私的基因》中首次提出。“从语言模因论的视角看,语言中的强模因会广泛复制和传播,语言的意义会在原有意义的基础上重新组合,在特定的语境条件中实现语用扩充。”

亲属称谓词由于其较强的构词能力,可被视作具有强势模因的一类词汇。这些强模因词汇以其无与伦比的复制性和传播性,构成了强大的指称语群体,为其使用的泛化提供了条件。

(三)顺应原则

语言的选择需要顺应一定的语境关系。人们在交际中进行的有意无意的称呼语选择都是对语境做出的顺应。正如潘攀所说,亲属称谓语的泛化具有选择性。泛化的亲属称谓语是为适应称呼对象的不同特点和交际的不同场合,而对各种交际语境因素做出顺应性选择,主要是对指称对象及其心理世界以及社交世界的顺应,同时也为了迎合称谓对象的心理,表现双方亲昵和睦的关系。

随着社会和文化的发展,亲属称谓以其大量不同的组合形式,展现了丰富的语用意义。亲属称谓的泛化,意味着家族关系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不再那么重要,人们越来越向社会发展。亲属称谓语作为一个敏感开放的系统,和人们的社会交际联系的非常紧密,亲属称谓语泛化的使用大多是为了调整人们之间的关系,用来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消除或者缩小交际障碍,为沟通创造良好的环境基础。亲属称谓语的泛化具有广泛的传承性,也有相当的功能性,在短期内是不可能消失的,它将在人们的生活中长期存在下去。

注释:

[1]曹炜.《现代汉语中的称谓语和称呼语》 江苏大学学报 2005 (2)

[2]陈原.《社会语言学》.商务印书馆,2000:269.

(作者单位:河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猜你喜欢
模糊性语境交际
情景交际
交际羊
我国传统色名的模糊性
《刑法修正案(十)》中“公共场合”的教义学理解——兼论刑事立法语言的统一性和模糊性
网络语言的模糊性特征初探
语言学习中语境化的输入与输出
跟踪导练(三)2
交际中,踢好“临门一脚”
论幽默语境中的预设触发语
话“径”说“园”——来自现象学语境中的解读